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50分)和第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第5页的答题卡内。)1. 右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d制天命而用之【答案】b【解析】考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逍遥”的处世方法,

2、故应选b。2. 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 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墨子反对一切战争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a b c d【答案】b【解析】考察墨家思想主张。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墨子不可能反对一切战争,故错误;从墨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看,是不正确的。故应选b。3.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

3、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答案】c【解析】考察法家的思想主张。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家学说。a项是儒家思想家荀子的主张;b项是道家思想家庄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家韩非子的思想;d项是墨子的思想。故应选c。4.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

4、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答案】b【解析】考察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从题干中的“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可知,克己复礼是“存天理,灭人欲”,a、c、d三项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故应选b。5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答案】b【解析】考察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

5、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其它三项均与信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故应选b。6. “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知行合一” c颠覆了理学传统 d宣扬人伦即天理【答案】a【解析】考察。梁启超认为桐城派与汉学是相互排斥的,也就是说桐城派主张“学以致用”,而不是专门训诂考据,选择a项。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的观点。c、d两项则不

6、是文学创作领域的。故应选a。7.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a【解析】考察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b项不能体现“异质”,c说法不正确,d扩大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故应选a。8.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

7、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答案】c【解析】考察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说明作者否认神的意志;“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说明作者注重反思人类自己。故应选c。9. 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

8、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考察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a项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排除。b、c、d三项中最早的是文艺复兴,再结合题干中“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的内容,可知正确答案为b。10观察下图,图一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图二(红楼梦)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反专制王权 b反教会压迫 c反殖民侵略 d反封建礼教【答案】b【解析】考察文艺复兴运动。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它通过故事的讲述,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而图二红楼梦主要是反封建礼教,故应选b。11.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

9、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次革命指的是a古希腊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活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考察文艺复兴活动。关键信息“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中世纪被称为欧洲的“蒙昧时代”,天主教会象一个幽灵统治着文化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使天主教会的权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故应选b。12. 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是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但丁 d薄伽丘【答案】b【解析】考察文艺复兴活动。解答此题关键要注意题干中的“高潮”字眼。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不是文艺复

10、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故应选b。13.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6世纪的英国 b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d伏尔泰的政治主张是保守落后的【答案】c【解析】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伏尔泰的评论可知,这个国家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贵族政治依然存在,平民能够参与政治,这与“光荣革命”后的英

11、国是一致的,a、b两项错误。根据评论可知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这在当时是进步的主张,d项错误。根据“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可判断c项正确。故应选c。14在波斯人信札中,孟德斯鸠通过一位在法国旅游的波斯贵族朋友的通信,评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题。他认为,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们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孟德斯鸠并不否定国王的存在b孟德斯鸠主张推翻专制实现共和c孟德斯鸠认为国王应通过行政权为人民服务d孟德斯鸠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考察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12、他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a、c、d三项都正确。b项说法错误,孟德斯鸠提倡君主立宪制,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故应选b。15. 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c【解析】考察卢梭启蒙思想。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因此抨击特权阶级,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故应选c。16. 右图是1965年在浙江温州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的佛说观无量

13、寿佛经印本残页。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该残页证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b.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c.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d.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答案】c【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 “迄今发现存世最早”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没有必然关系,也不能说明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应选c。17. 右图是我国现代学者根据古籍记载复制的“司南”模型。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的鬼谷子有这样的记载

14、:“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这一记载表明,司南在当时被用于a.寻找矿石b.检测矿石c.观察风水 d.水上航行【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指南针。由题干中的“取玉必载司南”,可知司南当时用于寻找矿石,而不是检测矿石。故a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应选a。18. 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是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书写材料中的一次伟大革命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答案】c【解析】考察。根据题干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可判断这项发明是造纸术。联系教材

15、知识判断a、b、d三项是错误的,选c。故应选c。19. 读右图,该书是教育部在高中语文学科新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读书。如果由你来写一份推荐说明,你认为最合适的理由是a.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它曾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c.它揭露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压迫与剥削d.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答案】d【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从文明史观和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来看,d项最具现实意义,是最适合的理由。故应选d。20. 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根据上述意境判断,该标志是【答案】

16、b【解析】考察中国书法艺术。题干中有两大信息:第一是“一轮圆月”,四个选项均符合;第二是“一双脚印”,只有b项比较鲜明,而这样的组合又神似“月”字,能很好地体现“探索月球”的意境。故答案为b21. 下图所示的一套邮票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剧作家而发行的。他是 a.苏东坡 b.关汉卿 c.司马相如 d.马致远【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历史人物。依据所学知识,从题干邮票中的人物肖像及文字提示可知,此历史人物应当是关汉卿。故应选b。22.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材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

17、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的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b【解析】考察汉字的起源。由材料中的图画文字可以看出,原始文字的起源是来自于生产生活实践,以实际的符号、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发展成现在的方块文字,故应选b。23.20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这段话表明a.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哥白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d.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

18、野【答案】d【解析】考察近代科学成就的影响。哥白尼和牛顿的理论破坏了“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这说明科学使人们的认识逐渐深入,心理视野逐渐开阔,故应选d。24.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至19世纪中期,一系列工具机(机械制造装置,通常用于精密切削金属以生产其他机器)不仅被发明应用,而且能进行配套生产。这表明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展开b.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展开c.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答案】d【解析】考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材料反映的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这一现象

19、,故应选d。25. 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大卫克拉克曾经这样说过:“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这段话着重强调的是a.互联网的技术含量低b.电子邮件并非先进技术c.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对人的重大影响d.电子邮件只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答案】c【解析】考察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说明互联网技术对人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故应选c。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题号15161718192021答案题号22

20、232425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1、4分)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2)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答案】孔子主张以德治民;(2分)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无法实现。(2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分)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

22、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2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有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孔子的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2)问结合材料,从朱熹的“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和李贽的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可知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而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结合明清之际儒家思

23、想的变化,可知“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27.(19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2分)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4分)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

24、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

25、政治构想。(2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2分)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3分)【答案】(1)美德即知识。(2分)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4分)(2)信仰得救,因信称义。(2分)否定教皇权威,强调信仰的平等与自由。(4分)(3)政治构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2分)体现: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2分)新高度: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3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如“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

26、都是智慧”体现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智慧”。回答背景要结合当时智者学派的主张及其影响回答。智者学派过于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教化,导致社会道德沦丧。针对这种情况,苏格拉底提出自己的主张“美德即知识”。第(2)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如“义人靠信仰生活、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因信称义”的主张。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及宗教改革的目的回答其意义。第(3)问,根据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们对未来社会规划了美好的蓝图,提出一系列主张,如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联系材料“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再结合所学的康德的主张分析归纳“体现”。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归

27、纳总结“新高度”: 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是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材料二 马克思兴高采烈地写信给恩格斯说:“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即物种起源编者著)一书。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材料三 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在教会和其他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

28、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6分) (2)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关于生物学的学说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答案】 (1)条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的主观努力;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的水平。(6分)(2)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自然界的规律。(5分)(3)挑

29、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6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将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能够进行科学的研究,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早期的进化论思想打下了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达尔文个人的努力。这些结合在一起,促使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第(2)问,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联系学过的知识回答结合材料,联系西汉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内容归纳总结。第(3)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体现了达尔文进化论“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