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周末练习教师版_第1页
第十周周末练习教师版_第2页
第十周周末练习教师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语文第四次周末练习一、实用类类文本阅读(25分) 经典,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典的地位稳固如泰山,如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经典已经被牢固地确定下来,远远地超出怀疑者所容许的程度。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怀疑传统经典的合法性,在欧美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维护经典和批评经典的“文化战争”。此种思潮90年代传入中国,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引发了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不管是欧美学术界,还是中国学术界,关于经典的讨论,其出发点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无非是哪些作家

2、作品应该进入经典,哪些不应该进入经典,但前提它必须是经典。 卡尔维诺用十四条理由说明为什么读经典,其中几条都与耐读性有关。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凡可以称为经典的书,一定是值得我们不断阅读的精神产品。经典的耐读性反映在三个方面。 首先,经典必然是独创的,是独一无二的。红楼梦面世之后,续书很多,但没有一部成为经典,原因很简单,红楼梦只能是一部,不能有第二部,第二部就非独创。鲁迅被看作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为什么鲁迅是经典作家?读阿q正传就可知道。鲁迅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阿q,并用阿q这个形象来凝缩中国人的国民性阿q精神胜

3、利法。他的自轻自贱,他的妄自为大,他的自我安慰之道,都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息息相关。鲁迅当时就看穿了当代人的这些把戏。 其次,经典的耐读,来自于其丰厚的内涵。王蒙曾说:“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地琢磨红楼梦,每读一次都有新发现,每读一次都有新体会新解读。”这是讲经典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无尽的宝藏。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讲经典对不同读者而言,会有不同的发现。但如果红楼梦里面没有这样的内涵的话,读者也是无法看出来的。 再有,经典的耐读,在于思想的深刻性。儒家思想来自于“四书五经”,道家的思想来自于老子庄子。人类的轴心时代恰

4、恰是经典的爆发期,也是人类思想的爆发期。 三国演义写中国人的政治观,讲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三国演义里面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谁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谁就是合法政权。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政权观。当然这种历史观来自孟子的思想:“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仁政就是以民为本。获得百姓的支持,方能得到天下。由此孟子提出一个万世不泯的结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编自詹福瑞经典的魅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经典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根

5、本上发生变化。 b受国外思潮影响,我国学术界曾开展了关于经典作家的争论,对作家作品进行了重新划分。 c无论是韦勒克还是卡尔维诺,都试图通过自己对经典的认识来阐明阅读经典的重要原因。 d红楼梦作为经典文学,内容包罗万象,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读者,从中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发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运用引用的论证手法,使读者对经典的地位问题有清晰具体的认识。b文章从经典的概念入手,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经典具有耐读性这一重要特征。c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总分总结构论证中心论题经典的魅力。 d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学经典

6、为例,有利于读者理解,也增强了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问世后出现了许多续作,但没有一部能成为经典得以流传,原因在于经典具有独创性。 b鲁迅作为经典作家塑造了阿q这一独特形象,可见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关键在于人物塑造得是否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c经典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品就蕴含着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深刻的思想。 d孟子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在传统经典三国演义中得到弘扬,同时这一思想也使小说更加深刻。 从 文 中 可 知 , 世 纪 年 代 , 开 始 有 人 怀 疑 经 典 的 合 法 性 , 但 经 典 的 地 位 并 没

7、从 根 本 上 有 所 变化 , 由 文 中 “ 其 出 发 点 并 非 从 根 本 上 撼 动 经 典 的 地 位 ” 亦 可 作 出 判 断 。 范 围 扩 大 , 应 是 “ 谁 是 现 代 经 典 作 家 之争 ” ; “ 重 新 划 分 ” 无 中 生 有 。 由 文 中 韦 勒 克 的 话 得 不 出 他 是 在 阐 述 阅 读 经 典 的 原 因 , 而 是 表 现 了 他 对 经 典 具有 的 地 位 的 判 断 。 “ 解 决 问 题 ” 在 文 章 论 述 过 程 中 并 无 体 现 ; 同 时 文 章 是 按 照 总 分 结 构 展 开 论 述 的 。 “ 可 见 一 部

8、 作 品 能 否 成 为 经 典 , 关 键 在 于 人 物 塑 造 得 是 否 独 一 无 二 、 不 可 替 代 ” 推 断 不 合 理 , 能 成 为经 典 的 因 素 是 多 方 面 的 , 不 一 定 有 了 独 一 无 二 的 形 象 就 能 成 为 经 典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

9、,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

10、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1、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答案:a 解析:a项,致仕:辞官归家。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c权贵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d与刘宾客齐名/与生彘肩答案:c 解析:a项,介词,给/介词,在;b项,助词,无实义/代词,他。c项,均为“代词,他”;d项,连词,跟、同/动词,给。6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览(其)诗

12、卷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答案:c 解析:c项,“老妪”应为“白居易”。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答案:d 解析:d项,“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3、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3)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

14、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

15、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

16、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

17、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二)、古代诗歌阅读书愤(其一)陆 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

18、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已经老迈,却不被重用,只能“卧泽中”,让天地照出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表明诗人已经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b、颔联引用苏武和张巡两个著名忠君爱国者的典故,意在说明自己抗金报国的忠心如同这两个人一样,非常坚定,至死不改。c、颈联运用想象虚写春雨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北宋都城汴京。d、尾联与辛弃疾

19、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似,表达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报国之心仍壮的理想抱负。a“对朝廷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错。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那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1)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2)对苏武、张巡等古代英雄的同情;(3)对沦陷国土的思念和朝廷不图恢复的不满;(4)对在年迈之时能够建功立业的强烈期盼。(三)、默写题11、长恨歌语境默写1)、揭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2)、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贵妃,在萧瑟秋雨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子是3)、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4)、写仙境中的贵妃凄惨之美的名句是5)、回宫之后,唐玄宗见荷

20、而思人、望柳如见人的句6)、蜀地的山水来衬写唐明皇对杨玉环深深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7)、唐玄宗失去杨玉环后见月伤心,闻铃断肠的句子是8)、在夜深人静之时,唐明皇思念贵妃更觉凄凉孤独的句子是9)、唐杨两人的心愿,也是天下有情人心愿是10)、直接写杨玉环貌美无比的名句是11)、体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句子是12)、杨玉环所获得的荣耀以致于改变了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句子是13)、钟鼓入耳,星月入目,因思念贵妃彻夜难眠的句子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

21、泪垂。6)、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7)、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8)、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11)、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12)、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3)、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2、琵琶行语境默写1)、人们经常借用琵琶女羞涩出场的描写来形容某种局面久久不出现的名2)、概述了琵琶女弹奏曲子情感基调名句3)、以月色衬托主人和客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的句子是4)、写琵琶女弹奏乐曲音色之美的的句子是5)、作者与琵琶女因遭遇相同所以更容易引起感情共鸣的句子是6)、即使调试

22、琴弦,虽不成调,但情已显露的句子是7)、在无声之时音乐突然高扬的句子是8)、用月色衬托,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感人至深的句子是9)、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流畅和缓涩的句子是10)、留白是艺术的至高境界,诗文里面体现这种境界的句子是11)、写琵琶女弹奏乐曲到了凝涩之极的句子是12)、写琵琶女色艺双全的名句是13)、写自己流泪最多,既写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感人至深,也再次印证了作者与琵琶女感情有着强烈共鸣的诗句是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转轴

23、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9)、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10)、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1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1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3分)( )自古以来,有志之士即使是在求田问舍的隐居生活中,也会以积极奋进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张仃所作的焦墨(画),立足写实性的山水风光。他挑战黑墨运用的极限,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中国画坛带来空谷足音,振奋人心。有专

24、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庸俗的事务主义者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自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据台湾媒体报道,“国科会副主委”谢清志涉及南科减振弊案,遭检方判刑15年。国民党痛批民进党:一路贪腐,官位越高贪得越多,真是让人叹为观止!a. b. c. d.c(求田问舍:指只知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志向。此处望文生义。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

25、喻极难得的晋倌、盲论或事物。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正确一点微小的成绩,符合语境。正确,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是每年非影进入中的料垃圾的主要来源国,被以粗放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继而引发环境污染问。b.我们从来不希望用战争之火去凸显和平环境下军人的价值,也更不会为了验证自己的血性,去挑起任何一次非理性的军事冲突。c.这部昆曲是80后才女罗周根据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的,导演李小平对这部昆曲给予了高度评价。d.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了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b(a成分残缺。在“被以粗放的方式”前加“这些塑料垃圾”、c项,句式杂糅,应将“根据为灵感来源”改为“以为灵感来源”。d项“阅读”与“精神实质”搭配不当。)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面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观念是小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从生命意义上来认识围棋的价值,_。围棋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登入了“国艺”的殿堂。a.成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人们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