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可编辑)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年第 .文章编号 : ? ?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葛 斐 , 余泽娜.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 广东广州 ;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德育 教研室, 广东广州摘 要: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 世纪西学东渐潮流影响下的产物 , 体现了对 方法论的自觉 , 是推进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近代化的经典文本之一。本文试图结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 对冯友 兰中国哲学史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 如西学观照、逻辑分析、历史主义、哲学与哲学史相结合、唯物史观等作出评述。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方法论中图
2、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在中国哲学史世纪初 , 较早研究中国哲学 史的著作是谢无 大纲的影响和启发下诞生的 ,但又毫不逊色 ,它与大纲共同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近代化量的中国哲学史。但这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 因为它对“哲学”、“哲学对象”的界定比较并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 上的另一个经典文本 , 与胡模糊, 文学、史学、哲学界限不明 ,在学术方法上也仍 适各领风骚。未能脱离传统经学 史学的窠臼。五四”前后 , 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 , 胡适的大纲虽然使中国哲学史研究豁然开在救亡图存的口号声中 , 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有席卷朗,但由于只有上卷没有下卷, 于是冯
3、著的中国哲切之势。以西学为武器批判中国传统、中国社会学史便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本运用现代学术方法以西学为方针改造中国传统 , 中国社会成为时代的研究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在中国哲学史中 , 体现了明显的方法论自觉。主流。于是 , 重估传统价值、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也随之被列入了 世纪初急于寻找中国社会新出路的西学的观照人们的日程。在这种情况下 ,西学导入中国哲学 ,并 从整体上看 ,这套中国哲学史明显是以西方用以重新整理中国哲学史 , 也成为了可能。哲学为参照系的。西学的观照主要表现在:这种哲学上的援西人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首推. 以西方的哲学涵义和内容为选材标准法论层面的变革。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
4、与西方哲学概念清晰、论证严谨而富于逻辑性简称大纲 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便是其中 的优点相比 , 传统中国哲 学的短处表现为概念不明典型代表。前者打开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视 确、意义模糊 , 且不重论证。而 有关中国哲学史的书, 提供了后世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本。它的伟大严格来说应称为“中国思想史” 一般又显得比较义不仅在于打破了传统哲学史书代圣贤立言、为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性 ?这为后人阅读和研究传作注的状况 , 还在于它在方法论上运用西方哲前人的思想带来了种种不便 ,也是造成对前人文本方法如实验主义来解释中国哲学。毋庸讳言, 的解释多而混乱、难分孰是孰非的一个根源。因此 ,收稿日期: ? ?
5、作者简介:. 葛斐一 , 山东荷泽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 共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 余泽娜一 , 广东饶平人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德育教研室副教授 ,主要从事伦理学方面的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在写作哲学史之前 , 冯友兰先对中国哲学作出一个认宗教为诗之说 ,解释儒家的礼之富于诗味 , 说梳理。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 “哲学本是一西法似较新颖。”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从历史角度看 , 胡适、冯友兰等的以西学为参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 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 照,是当时中哲史研究上的 新声音,是投入混沌中的之者,
6、 选出而叙述之。” ?, “所谓中国哲学者 , 即中国束曙光, 因为“中国哲学 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 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哲学名 为自有 其好, 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 ?且中国人讲之者” 。也即将中国哲学重新整理 ,按西方哲学的 究“内圣外王”、立德立功 ,轻视立言 ?不能举帝框架对号入座 ,梳理出一本中国之西洋哲学史。由 王之业、推行其圣人之道 , 只是退而著书立说被视 为 于西方哲学中各家对哲学定义的各不相同 , 冯友兰 末途,因此, 中国哲学史上缺 乏精心结撰、首尾贯穿 便通过阐述“普通所认为哲学之内容” , 从而使人 之哲学 书, 而且哲学思想的表述也显得零碎、论证
7、不 “知哲学之为何物” , 然后把西方哲 学分为宇宙论、 足, 常常只有结论没有论证, 此是中国哲学之弱点。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按这种对号入座的方法 , 中 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上 ,也缺乏方法论上的自觉 , 即 国古代的思想、学说可以归类如下 : “研究天道之部 使 偶然提及方法 , 也鲜有专门的阐述。加之“六经 分, 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 宙论。其研究性注我”、“我注六经”的治学方式 , 使哲学史的整理难 命之部分 , 即约略相当 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 以系统化、客观化。而只停留于经学、子学范围的资 ?”具体而言 , 先秦子学、魏晋玄学、宋明道学、清 料研究也失于片面。因此 ,西洋哲
8、学之形式上的义理之学 , 约略称得上是中国的哲学。系统, 实是整理中国哲学之模范。” 可以说, 以西 在明确了哲学涵义之后 , 冯 友兰接着就中国哲 学为参照系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 也是近代中国哲学 学史研究提 出了五条选材标准 : 属上述哲学范围者、 自身寻找变革的一个外动力。胡适之大 纲与冯 有新见且有自己系统者、有中心观念者 , 以及可作辅 友兰之哲学史 因而成为中哲史研究上的两块里 助材料的杂家之书 , 哲学家之人格、气质及思想社 会 程碑。而胡著对冯友兰哲学史的影响 , 冯友兰自 背景均可作为哲学史史 料。通过这种系统的整理 , 己亦不讳言。若言胡适大纲的划时代意义是方 中 国哲学史
9、不再是散见各处的片言只语 , 史料也不 法论上石破天惊的开创 , 冯友兰哲学史则是将这 再止于经学、子学 , 而是旧颜换新貌、焕发出新的生 种西学 方法自觉应用于对哲学史的较为客观的解命力。释。当然 ,由于当时的背景 , 造成对西学方法、对西. 用西方新实在论来解释中国哲学 方哲学术语的过于强调 , 而在行文著述中难 免显得在新实在论看来 ,具体事物和共相都具有实在 牵强、生硬 ,过于拘泥于西学术语的框框 , 还不能真性,因此, 共相是独立于具体事物和意识之外的。在正形成西学、中学的融会贯通。然而 , 瑕不掩瑜 ,他解释程朱理学的时候 , 他就把程朱哲学中的理看成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史上依然有着
10、不可替代的是新实在论所言的共相 ?这也是冯友兰西方新实地位。在论视域和中国哲学视域融合的一个初步结果。可逻辑分析之方法以说是冯友兰以后在新实在论的光照下创立新理学逻辑分析方法也即科学的、理智的、逻辑的方时 , 就 法 , 这种方法是相对的先声。比如 , 他在解释“太极”、“理”、“气” 于认为哲学方法是直觉的、反理运用了新实在论的观点 ?, 陈寅恪审查报告三中智的观点而言的。冯友兰认为 , “无论科学、哲学 ,指出: “此书于朱子之学多所发明。 清 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 , 皆必以严刻的 理智态度表初以辨伪观念、陈兰甫在清季以考据 子出之。凡著书立说之人 , 无不如此。” 各种学说之之学,皆有
11、所创获。今此书作者取西 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 ,而在成立道理 ,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 , 这一阐明紫阳之学 , 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 将中西哲学史人物、学说作比 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史上 是梳理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 把握其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进行比内在规律。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通常没有形式上的比为苏格拉底、孟子比作柏拉图、把荀士 系统性 , 但冯友兰相信 , 中国哲学在思想实质上是成多德, 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作 系统的 , 因此有必要进行重新梳理, “即是要在形式西方哲学的正统 , 把孑 子创建的儒学学 上无
12、系统之哲学中 , 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也就是的正统,等等。贺麟认为 , 这种比较及通过整理哲学史的史料 即前述涉及哲学问题、有 ?葛 斐, 余泽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冯友兰也创见的文献、有中心观念的著述及系统阐释哲学问受其影响,却又有所发展 ,甚至比胡适的历史主义方 题的文字 , 从文字、义理 方面较准确把握历史上不 法论还要丰富 ,主要体现在 :同哲学家的思想 ,了解其观念、范畴的多层面涵义 , . “两种历史”说从而能完整而翔实地介绍哲学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 冯友兰把历史分为两 类, “客观的历史”和“写 各哲学学派的思想体系。换言之 , 就是通
13、过现有文 的历 史”。前者指“事情之自身” ,是唯一的,不依 献的综合考察 ,设身处地地体会、推测哲学家们考虑 赖于人的存在。后者是“事情之记述” , 它是由记述 问题的方式 及论证过程 , 从而清理出他们实际存在 者根据其兴趣、价值取向而进行选择的结果 因而具 而又没有清晰体现出来的系统性。并通过研究哲学 有多样性。因此 , 冯友 兰说: “西洋哲学史只有一 史上一些重要哲学问题的提出 , 不同哲学派别的兴 个, 而写的西洋哲学史 ,则何止百部 ,其中无有两个 替和演变,揭示哲学史的发展规律 ;二是“持之有 完全相同。中国哲学史亦只有一个 ,而写的中国哲 故, 言之成理”。冯友兰指出: “一
14、个道理 ,是一个判 学史,则有日渐加多之势。” 但冯友兰认 为,“写的 断, 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 , 皆不在叙述经历史”还是应与“本来历史”相一致。首先考据古文验,而在成立道理 ,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 献的真伪、成书年代 , 是信史的初步工作 , 其次, 应用 的。” ?冯友兰还指出 ,逻辑的方法也就是对道理的 逻辑分析的方法 , 分析古代思想 家中的哲学思想 ,尽 论证和证明。因为古代由于书写不便 , 因而讲究 文 人 的 模 胡学打纲国史力做到两种历史相符合 , 亦即写“信史”。文约义丰” ,又因为古汉语文字不多 , 往往一字多 这一哲学史做法得到了陈 寅恪、金岳霖的赞同。
15、义,造成了其意思模糊不清 ,一时难以明辨 ,这时就 金岳霖 在审查报告中写道 :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 需要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析。例如“白 马非马” ,其中“白马”是指个别的马 ,而第二个“马” 学史大 纲就是根据一种哲学主张而写出来的。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 , 难免有一种奇怪的印象 ,有的时 则指马性, 是“马”的一般 内涵。逻辑分析方法 近代形式逻辑 在中国哲学史 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上的应用起于胡适 , 冯友兰、张岱年等也都比较成功 人;胡先生于不知不觉问所流露出来的成见 , 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 ?哲学要成见 , 而哲学史不要成地运用了这种方法。这一方法对
16、中国哲学史的整理 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从 宏观上, 它有利于整部中 见。冯先生 没有以一种哲学的成见来写中国哲学史。 ?从大处看来 ,冯先生这本书 , 确是一 国哲学史的纵向梳理 , 使其条 理化; 从微观上 , 它又 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 从现代诠释 有利于对 某个哲学问题的分析 ,使其清晰化。西方 学的角度看 ,治学过程中没有成见是不可能的, 但金 哲学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逻辑分析方 法。这个方法被誉为 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 冯友兰认 岳霖主要是针对胡适以实用主义来评判中国哲学这种做哲学史的方法而言的 , 他认为哲学史应作出较 为, “胡适是在哲学方面用 那个手指头比较
17、早的一 个成功的人。”但同样运用一种方法 , 胡适偏重于文 为客 观的解释 , 而不是为了宣传个人的一种偏见。视域与立场的不同 , 导致了胡、冯二人所作的哲 字的考证、训诂 , 对哲学义理分析得不够 , 在冯友兰 学史的不同。从立场上看 ,胡适是基于对中国哲学 那里, 这一方面得到了加强。虽然 ,这可以视为汉 的批判,即反的态度 ;而冯友兰则持一种正统的价值 学、宋学的区别 , 但实际上他们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研 观,即黑格尔正、反、合中的 ?既对传统文化具有究中国哲学史 , 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汉学、宋学 ; 而从哲学与史的结合来看 ,二人之间历史学家的哲学史 情,但又非泥古不化 ,而是尽量在中西种
18、结合。这种立场得到了陈、金二与哲学家的哲学史也由此可见分野。三 历史主义的方法 月适则受到二人的批评。然而 , 从不同在胡适那里 , 进行哲学史研究的目的 或日方 同的评价 ,并非只能遵照一种单一法 有三种 : 一日“明变” , 即考察各家思想渊源、相由此而观之 , 二人之哲学史各有贡献。互影响及变化线索 ;二日“求因” ,即探索各家哲学大胆疑古, 并用实用主义评判传统哲思想兴衰变革的原因 ;三日“评判” ,即根据各家学的旧的思想研究状况无疑是一大的说的影响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但这三者又是建立在想解放的意义 , 因此蔡元培学者开无数法门” 。而冯友兰中述学”的基础上的 , 即“用正确的手段 ,
19、科学的方法,精密的心思,从所有的史料里面 ,求出各位哲学 勾一部纯学术的专著 ,则有利于思想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 ?。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知人论世显得相对单薄。冯友兰走的是“宋学”的路子 ,长于 知人论世 ,即将所要研究的人物与其时代背景 义理的分析、体会 , 短于文字的考证、训诂。从学术 结合起 来, 进行综合考察。换而言之 , 要实现哲学家 发展的角度看 , 汉学、宋学恰好是相承 接的过程? 的复活,不仅要求究其义理 ,寻其思想根源 ,还要察 先考证、训诂 ,再分析、诠释。就此而言 , 冯友兰正是 其人格, 分析其所处的时代。在此着重讨论后面 两 接着
20、胡适说的。在二人的哲学史著作问世后 , 学术 个因素。为何要分析其时代 冯友兰答: “盖人之 界主要有两种评价 ,或扬冯贬胡 ,或扬胡贬冯,其主 思想,皆受 其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限制” , 因而, 他 要原因也在于历史与哲学之争、汉学与宋 学之争。 认为对于哲学进行历史的研究时 , 需注意于其时代 如果单就哲学学术发 展而言,冯本做法无疑更有利 之情势及多方面之思想状况 , 此为“论世”。至于 于 研究者在广泛了解历史上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的 “知人” ,冯友兰认为 ,“一哲学家之哲学 ,与其自己 基础上创建一家之言。 如此一来 ,哲学史便不仅仅 之人格 即 一人之性情气质经验等之总名 或个性停
21、留于史的研究层面 ,而是推进到了理论创造的层 有大关系” , “有时哲学中 一问题之发生 , 或正以其 面。这也体现了哲学史与一般史书写法的不同。冯 研究 者之人格 ,为先决条件。有些思想 , 只能在某种 氏本人, 就是在研究哲学史基础上创 建自己的哲学 心理状态中发生”。因此 , “知人”与“论世”一样 , 体系的学者。对于深入理解哲学家之哲学 , 使哲学家及其哲学不 五 唯物史观的尝试会显得单薄甚至被误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即是在三松堂自序中 , 冯友兰写道: “随着马克思陈寅恪在审查报告一所言的“凡著中国哲学史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在历史工作中 , 唯物史观也传开者, 其对于古人之学说
22、,应具了解之同情 ,方可下了。对于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正在展开 ,笔”。?各方面不同的意见开始论战。我没有参加这些论. 评判标准 战 , 也没有跟着研究。但是 , 唯物史观的一般原则 , 在胡适那里 , 评判一种学说的地位、贡献 , 主要对于我也发生了一点影响。就是这一点影响 , 使我看该学说对思想史、风俗政治、人格的影响如何 , 也 在当时讲的哲学 , 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有显即持一种效果论的立场。而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著的不同。” ?他的中国哲学史确也体现了这种史中, 评判一个哲学家的贡献并不依据其学说的影响。如在分析子学时代哲学发达原因时 , 他指出影响如何 , 而在于哲学家在语言表达、新经验的分析是因为“当时为一大解放时代 , 一大过渡时代也”以及逻辑方法方面是否有新的作为 , 也即看其哲学而之所以为“大解放”、“大过渡”时代 , 是由于政治体系是否细密完备。以王充为例 , 与胡适对其大加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 ,皆有根本的改变”赞扬相比 , 冯友兰的评价却低得多 : “论衡一书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铀矿开采石方施工协议
- 建筑制冷承揽施工合同
- 临时展览LED屏幕租赁合同
- 文化传媒合同专用章管理指南
- 船舶电气系统安装合同
- 影剧院隔墙施工合同
- 挖掘机跨国作业合同范本
- 车祸病人出院协议书(2篇)
- 土地违约解除合同通知书
-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审查要点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自我分析职业定位实施计划
- 全科教学查房糖尿病620课件
- 行政复议意见书
- 环境土壤学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知识考题及答案
- 看图猜成语完
-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仿真
- 国家开放大学《森林保护》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约谈教育记录表
-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 产品研制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