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一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期概况西汉长期郡国并存,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归纳提升从汉至元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一
2、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分割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二、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2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3隋唐: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4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轻巧识记三省六部制中书草拟颁诏令,门下审核是否行,尚书六部行政令,各司其职责任明,相互监督效率增。三、选官、用官制度的
3、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不重才能。(2)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至元:科举制(1)形成: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一、中央集权的强化史料一贾谊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义,国小则亡邪心。”解读史料表明作者主张以“众建诸侯”的方式,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史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
4、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朱子语类解读该史料表明北宋分割地方的军权、财政权和行政权,从而集权于中央。史论比较郡县制与行省制比较郡县制行省制推行时代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建立于元代和中央的关系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权力和职责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管理权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管辖辖区内的一切军政事务,不可世袭作用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经过后世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影响深远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史料一(汉代)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解读史料表
5、明汉代宰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助手,位高权重。史料二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解读该史料表明隋唐时期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实为分散相权。史料三解读上述史料反映了宰相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史论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
6、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1(2013山东高考)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脉络的考查。自秦汉至宋元,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在宋朝以后,中央集权逐渐占据上风,故a项正确。在这一时期,更多体现的是皇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宰相权力虽然不断被分割,但并未退出权力中心,故c项错误
7、;自秦朝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就被打破,故d项错误。2(2012广东高考)“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内容。题干材料的主旨意思是:“各诸侯只能获得食禄,但不参与国家政事。这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反映。故答案为c项。3(2011广东高考)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可判断该选官制度是魏晋以来的
8、九品中正制,其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门第高低。“该现象逐步消失”说明隋唐以后实行新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故选d项。4汉初,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b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答案b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旨在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分割丞相的权力”,也无法体现“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排除b、c两项。
9、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5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朝设立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众建其官”旨在分割官员权力,“有诸侯 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旨在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故b符合题意。行省制并非 是选官制度,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提高行政效率”,也无法体制“减少财政开支”,可排除c、d两项。广东,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
10、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广东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等地名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考点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2)过程(3)影响2内阁的设立(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过程(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轻巧识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个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 四个阶段萌芽(战国)、确立(
11、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2建立3认识图示图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史料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解读史料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表明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史论宰相制度和内阁的区别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二
12、、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史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解读史料表明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史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2)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
13、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1(2013山东高考)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答案c解析a项明显错误,明朝已裁撤中书省;b项错误,清朝内阁只是处理日常事务;c项正确,清朝军机处按照皇帝意旨拟写诏令;d项错误,礼部负责祭祀等礼仪性事务。2(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
14、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3(2012广东高考)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15、()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产生的影响。题干的大体意思是:保留宰相制度可以限制君主的权力,确保君主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君主专制的弊端。b、d两项显然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c项君主立宪制度出自近代西方,直接排除,答案为a项。4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答案b解析明朝废除宰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皇
16、权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的现象,故选b。5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答案d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这实质反映了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可能会给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 材料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四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
17、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本题型的关键。第四,判断备选项内涵上有无从属包含关系。在此四步基础上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是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错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但是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2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错误。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
18、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3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错误。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4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本质上是一样的。错误。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皇权专制的产物;英国内阁是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和政府部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5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都是以才学为选官的依据。错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大阶段。隋唐以前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以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1 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4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综合类-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级民航运输-第十章货物国际运输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学化学(初级)-化学学科知识运用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地产公司造价管理办法
- 复垦资金管理办法广西
- 安全生产内涝管理办法
- 吕梁金属护栏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报关管理办法
- 天津公司裁员管理办法
- 学院课堂考勤管理办法
- 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 2025年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
- 吉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山西烟草专卖局考试题库2024
- (2025)新版gcp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半导体洁净室静电防控
-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查房
- 电厂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公司自动化项目管理制度
- 202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校准即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