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试题15无答案1_第1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试题15无答案1_第2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试题15无答案1_第3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试题15无答案1_第4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试题15无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试题15 (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

2、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划2处)(2分) 此 时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不 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3分) 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分) 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

3、分析。(2分) 二湖心亭看雪与江雪 【甲】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1 更深夜色半人家 B、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C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且焉置土石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

4、”字,可以看出作者怎、(1 4 )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2 、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 5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湖心亭看雪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11题。阅读下面两个段落,完成1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5、定矣,余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拉余同饮。余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乙)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hng)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 ) 一小舟

6、:余挐( )雾淞沆砀 )得更有此人():( 湖中焉一白 上下 ) )怀民亦未寝(无与为乐者( 念 )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空明( 庭下如积水步中庭(相与 ) 起行()月色入户( 欣然 遂)睡(解衣 欲 至承天寺() )竹柏影也( 盖 2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之:山川之美 甚矣, 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3、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余: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间 C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及下船 及郡下 4、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

7、的一项( ) A舟子:舟子喃喃曰 左右舟子各一人 B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饮: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翻译下列句子。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8)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乙文中作者用“闲人”来自比,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闲人”的含义。 7、甲文用“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8、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雪景,乙文中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请选择其中一句简要分析其妙处。 3 8、乙文为作者贬官所作,此时心情本应沮丧,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称“闲人”对作者的这种心态,你如何看待? 9、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 手法写西湖雪景之美 ;记承天寺夜游则用 手法写月色之美。 10、甲文作者以“痴人”自比,乙文作者用“闲人”自称,请分析两文作者此时心境有什么不同。 11、两文作者都痴迷于山水,但两人生活态度却大相径庭,试分析两人有什么不同。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 (二)阅读下面

9、文言语段,完成1013照。(15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 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10、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注】?:撑(船)。毳(cu)衣:毛皮的衣服。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ng dng ):天上的白气。芥:比喻细微,微小。白:酒杯。 10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上下一白 (4)及下船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 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1、。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 分)13简答。(5 分) (1)甲文通过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2) ) 。(1分 个标题: (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 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7.【 10分)1216题。(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良多趣味。清荣峻茂,多生

12、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一小舟,拥毳衣炉?【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更有痴似相公者!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张

13、岱湖心亭看雪 (2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御虽乘奔(1) 风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 ()2分)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忠之属也 A属引凄异 其真无马邪 B其间千二百里 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C 宋无罪而攻之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分)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

14、,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2分) 5 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分) 记承天寺夜游 张青坤 一、【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

15、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月色入户。 户 盖竹柏影也。 盖 止午、未、申三时。 止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安可为俗士道哉? 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二、甲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

16、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自水调歌头)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加点的字。 把酒问青天 (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3、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4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6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三、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

18、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记承天寺夜游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 2 语言有何显著特征? 3 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4 作者为

19、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5 作者“欣然起行”是因为“_”,表达了_;“寻张怀民”是由于“_”,作者的心理活动是_. 6积水空明,藻荇交横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20、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陶后鲜有闻 鲜: 濯清涟而不妖 濯: 亭亭净植 植: 相与步于庭中 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_ 7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 四、(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 (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1用

22、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译文: (2)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

23、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六(湖北荆州卷)2007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歇户庭下如积水空明:( () )月色入(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晓雾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8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

25、面句子的意思。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闲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仙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七、(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

26、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月色入户。户: 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八、(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

27、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皎然:洁白的样子。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剡(shn):县名,今浙江嵊县。就:拜访、访问。经宿:一整夜。 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王子猷住在山的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雪光,于是他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

28、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2分) 9 、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21句的诗句或语亮或月色” 吗? 同么异,请说说它们什月22、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夜 点? 、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23 分)面考虑)(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