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_第1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_第2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_第3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_第4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 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导入:师:现在开始上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了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以及神权与王权结合、 政权与族权结合的特点, 以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在西周时期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诸侯实力变化, 在东周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长达数百年战乱的历史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最终秦国灭六

2、国, 并征战南北统一四海, 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王朝秦朝,那么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夏商周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我们就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和把握。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 8 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板书】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新课:一、“六王毕,四海一”师:同学们先快速阅读一下教材的第一子目,找出秦始皇是通过哪些措施来统一中国的。【板书】一、“六王毕,四海一”1、过程:( 1)兼并六国:前 230前 221,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 2)北击匈奴: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长城、“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平岭南:修灵渠、平岭南、设郡县( 4)开发西南:

3、开辟“五尺道” ,任命官吏2、意义:师:战国末期,经过长时间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在中原地区只剩下七个主要的诸侯国: 齐楚秦燕赵魏韩, 各国也实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和变法,都有着一统天下的野心和实力。 但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秦国身上,因为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使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在加上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并任用贤能,从公元前 230 开始,向东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齐国、楚国等交好,先灭掉了韩、赵、魏,尤其是在长平之战打败赵国之后, 东方各国是再也没有力量和强大的秦军相对抗。到公元前 223 年,秦国灭掉楚国,公元前 222 年灭燕国,最后于公

4、元前 221 年灭掉最后一个国家齐国。 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师:同学们注意一下,秦国和秦朝是有区别的,以公元前221 年为界,此前为秦国,其国君称秦王,是战国七雄之一;此后是秦朝,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师:我们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是不是标志着秦统一了全国呢?很显然不是。 秦 灭六国,标志着秦朝统治中国的开始, 而统一的进程还在进行中, 秦灭六国之后还采用了一些列措施,向北打击匈奴,向南平定岭南、开发西南。师: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大军向北击败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区,在那里设置了九

5、原郡, 并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 以及修筑了直道,从而加强了北部边防,后人称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师:同时,秦灭六国之后展开了统一岭南的战略攻势,公元前 214 年,秦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 最终经过激战平定了岭南,取得岭南的广东广西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岭南地区开始正式划入中央王朝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开辟了“五尺道” ,打开了西南的道路交通,使原来的西南夷地区进入了中原的统一政权版图, 并在这些地区设置官吏,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师:秦灭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

6、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另一方面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海内为郡县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有了更为广袤的国土, 他完成统一后最担心的是什么啊?生:如何巩固统治。师:对,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的确最担心和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秦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岭南、统治西南夷,秦朝的疆域空前广大,北到长城、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西到临洮,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来统治如此广袤的国土呢?秦始皇就在朝堂上让百官讨论,当时的丞相王绾 (wan)就说,我们国土这么大,像燕、齐、楚等地离咸阳如此之远,不分封皇子去镇守就难以控制,只有学习西周经验, 秦朝才

7、能长治久安, 很多官员也赞同丞相的说法。但是廷尉李斯却提出, 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的控制, 他说西周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疏远,最终相互征伐,连周天子都无力控制,认为时代不同了, 制度也要改变, 郡县制才有利于秦朝的统治。 最终秦始皇再三斟酌,还是采取李斯的建议,确定郡县制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板书】二、海内为郡县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2、推广:秦统一后全国推广( 1)郡:直属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 2)县:县令、县长,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3)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师:我们先来看郡县制的出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郡县, 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8、。 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 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 并由国君直辖。 到了战国时代, 首先由赵魏韩等地建立起以郡统县的制度,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都城腹地。在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 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 那么郡县制的全国性推广, 却是在秦朝统一之后, 我们接下来学习秦朝郡县制的具体内容。师:秦始皇为了巩固大一统,在全国设置了几十个郡,并在郡以下设县,县以下再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使郡县制趋于完备。 史书上记载秦朝在全国开始设 36 郡,后增至 40 余郡,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你们看教材上第 9 页的史学争鸣上,有了秦朝郡县数目的争论, 有了很多新的考古资料来

9、计算和证实秦郡的数量,其中有“洞庭郡”等资料从来没有在其他文献上出现过,可以补充史书上面的缺失之处。师:秦朝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有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每个郡设置若干个县,县隶属于郡,每个县设有县令或者县长, 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级长官称为县令、 万户以下的称为县长,在每个县以下设有乡里两个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设置了相当于县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道” 。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兼公文传递的亭,一般都是十里设一亭,汉高祖刘邦曾经久在沛县当过亭长。【板书】 3、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 、意义

10、: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为后世沿用。师:我们接下来看郡县制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郡县制度之下, 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这样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另外一大特点就是郡守、县令等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这也是与分封制的极大区别。师:郡县制的推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郡县制的实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比分封制更为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地方的分裂割据,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另一方面, 郡县制影响深远,为后世沿用, 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 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

11、为巩固,而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成为了中国社会最稳定的地方机构,为历代沿用,受用至今。三、百官公卿师:我们学习了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即郡县制,郡县制极大地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那么在中央秦始皇又采用了一些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就是建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官僚体系, 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第三子目:百官公卿。【板书】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官僚机构:(1)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 2)朝议制度:决定军国大事3、意义:加强皇权;稳固政权,巩固统治;为后世沿用师:我们先来看皇帝制度的创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12、, 他认为自己是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认为自己已经超过了三皇五帝, 原来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于是通过讨论, 最终决定在三皇五帝里面各取一字, 就自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皇帝制度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三个,即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师:所谓皇权独尊,只有皇帝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玺,成为玉玺,在秦始皇以前, 人们都可以自称为朕, 而玺也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官员都用玺,作为官吏的凭证,但是到了秦朝,就只有皇帝能用玺这个名称, 官员的就改称为印, 秦始皇在和氏璧上面篆刻了“受命于

13、既寿永昌” 八个字,就成了后来的传国玉玺。 第二个特点皇权至上,就是指天下的事不论大小, 都由皇帝来决定, 体现了绝对的君主权威。 而皇位世袭,主要体现为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前面也说到了,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从二世到三世再到千万世无穷尽, 可惜秦始皇的千万世的设想到了秦二世就破灭了。师:这就是皇帝制度, 那么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中央的控制,还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所谓三公就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首,上承天子统领百官,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当时可以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秦朝一直没有设置官员担任这一职务,只是个虚设的官职,都是到了汉代,才真正有

14、太尉这一职务。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以及负责检查百官。关于九卿,是再丞相之下设置的官员,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成为中央的职能部门, 主要有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等官职,人们习惯称之为九卿,九卿的数目不定,就不一定就是指的九个职位或者九个人, 书上第十页的资料卡上面讲了九卿的职能。不管是三公还是九卿,他们各有分工,相互牵制,改变了以前的大臣出将入相, 军政大权一人掌管的传统, 从体制上防止了权臣专横,而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独揽大权的人。师: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度, 在中央还出现了朝议这一现象,所谓朝议制度就是指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 在朝堂上讨论国家的军政要务

15、,最终有皇帝来裁决,从客观上来讲, 朝议制度是非常好的, 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的失误。但是,朝议制度的最终决策者始终是皇帝一人,要是这个君主勤政的话,朝议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当皇帝无能或昏庸的时候,朝议制度便没有了任何意义,你们看书上讲,秦始皇晚年,行踪诡秘,天天想着长生不老,使得君臣悬隔, 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师:三公九卿制度的推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使中央的权利收归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不仅为秦朝政权的稳固做出了贡献,还对后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秦朝的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我们今天学习了秦统一的过程, 以及统一之后所实行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设郡县, 巩固了当时的政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 学完本课,我们要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