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文化交流史,第 十 讲,五、中国人到海外,(一)玄奘访印讲学,姓陈名袆(596-664)河南缑氏(偃师)人 600、602 627年8月,冒着偷渡的危险,西出玉门关,开始向印度那烂陀寺的万里长征。 进一步探究瑜伽系统的经典,了解佛学底蕴(瑜伽师地论),通常言及佛典时,是以经律论三藏称之 1、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 2、律藏,指佛门戒律。 3、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 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惯称“三藏”。,取道伊吾、高昌,出葱岭后沿热海(伊塞克湖)远至飒秣建(撒马尔罕)、货利习弥伽(基华),南出铁门, 渡过阿姆河经梵衍那(巴米扬)、迦毕试(喀布尔),
2、进入五河流域的犍陀罗(白沙瓦),经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卡瑙季),在跋达逻毗诃罗寺研习佛学三个月,开始了他对佛教中心中印度三十多国的巡礼。,中印交通道路,北道: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经撒马尔罕南越铁门入吐火罗,顺喀布尔河进入北印度 中道:由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出葱岭,经昆都士南入北印度,此道还有克什米尔一线作为支线 东道:长安经青海入吐蕃、尼泊尔到中印度,通称中印藏道。(介于中印缅道和雪山道之间,在唐初一度成为中印交通的主要通道。),古代的印度,在地理上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称作五印度,政治上又分为许多小国。 公元前5世纪前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是在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一带),玄奘
3、在中印度先后巡访了佛教六大圣地:,(1)室罗伐悉底国(舍卫国,今印度联合省巴尔拉姆普北,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给孤独园,是释迦常住的地方,有胜军王大臣善施为释迦所建精舍(衹洹精舍)。 衹洹精舍 竹林精舍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陈寅恪,(2)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今尼泊尔境内塔雷(Talai),释迦诞生地。遗址有释迦父亲净饭王故宫,附近拉普蒂河上游塔林华村北二里是释迦诞生处。有精舍供奉释迦诞生像。 (3)拘尸那揭罗国(Kusinagara),在今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卡西亚,释迦涅槃处。当时已是一座荒城,城西北三、四里有释迦涅槃的娑罗林,有娑罗树八株,附近
4、精舍有释迦北首而卧的涅槃塑像。,(4)婆罗痆ni斯国(Varanasi),在贝拿勒斯北萨尔那特地方,有鹿野苑,是释迦初转法轮的地方。有佛寺30多所,小乘僧侣1500人,佛法兴盛。 (5)摩揭陀国,释迦成道处。他先到了首都华氏城(今巴特那),然后南渡恒河,来到比哈尔省伽耶城看释迦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座已经荡然无存,菩提树仍枝繁叶茂。,(6)玄奘在菩提树巡礼10天,被那烂陀寺僧慕名迎去。从此在那烂陀寺研习佛学。不久便去王舍城(Rajgrha),今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到王舍城东北礼拜释迦说教五十年的赛拉山(Sailagiri)。山峰突起,上栖鹫鸟,因名灵鹫峰。,那烂陀寺 印度的最高学府,建寺已七百多年
5、,方丈戒贤法师,精通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学理,是印度佛学权威。短暂游历 师从戒贤学习瑜迦论( 瑜迦师地论 )、历时15个月。 遍览一切佛教经典,兼通婆罗门教经典和梵书。,在那烂陀寺住了五年之后,玄奘又开始周游五印度的计划。 西南海岛有西女国 跟随和戒贤齐名的高僧胜军学习,641年重新回那烂陀寺,戒贤使其主持那烂陀寺的讲座,给全寺僧众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决择论。玄奘用印度话开讲经义,言论精辟,逻辑明晰,听者踊跃,名扬全印。 著会宗论三千颂,融瑜迦、中观两派于一体,旁征博引,立论新颖而深刻。,和婆罗门“顺世外道”辩论 针对小乘教般若毱多所作破大乘论七百颂,写成制恶见论,受到中印度国戒日王(尸罗逸
6、多,606-647)的重视,玄奘向戒日王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别提到唐乐大典秦王破阵乐,称颂唐太宗的帝风,宣扬了华夏文明的精神。,642 年12月,戒日王为宣扬大乘佛教,特为玄奘在曲女城召开第六次无遮大会,参加者有印度18国的国王和佛教大小僧侣三千多人,婆罗门和其他宗教教徒两千多人,玄奘作主讲人,所著制恶见论无人敢予驳难,大会持续了18 天,玄奘获胜,受到僧众拥戴。,643年春天,玄奘载誉归国。645 年正月24日到达长安。归国后一面创教,一面译经。 (1)创立法相宗,又称唯识宗,该宗所奉经典是玄奘依据天竺十大论师的著作融会贯通而成的成唯识论,宣扬“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在长安、洛
7、阳风行三四十年。,(2)带回了520夹 657 部印度佛典和因明论、声论加以整理。征选各地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佛经译场。校勘梵本的基础上,以直译为主配合意译,开始了长达19年之久的译经工作。译出佛经 75 部,共计 1335 卷,1300多万言。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失传,中文译文成了研究古代印度哲学、文学及科学的重要文献。,(3)玄奘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还译成梵本,送往印度。 (4)646 年 7 月,根据李世民的旨意,玄奘完成了他在中亚、印度的见闻录大唐西域记12 卷,将玄奘在十多年的旅游生活中所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的28国加以分类记叙,举凡历史沿革、地理区划、
8、民族源流、物产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都一一陈述,内容广博,条理明晰,记述正确,成为研究中亚细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古代历史地理的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五印度80国,身历其境75国。 664年2月5日午夜,在玉华寺圆寂。,佛典翻译自东汉三国时外国僧侣主译时期(安世高等),两晋南北朝中外人士合译时期(道安、鸠摩罗什、真谛等),和隋唐时期转入中国僧侣主译时期(玄奘、义净等),在翻译技巧和方法上显示出巨大的进步。,(二)王玄策三次使印,天竺热风录 (日)田中芳树 著 641年摩揭陀国国王戒日王派使者到长安 643年12月,李仪表为正使,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作为副使到达摩揭陀国。李义表曾到东天竺迦摩
9、缕波国 鸠摩罗(童子王、尸鸠摩) 道德经,647年第二次出使。王玄策正使,蒋师仁充副使 摩揭陀北边的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将王玄策使团礼物剽劫一空,拒绝入境,王玄策率从骑30人力战被擒。 术士那罗延娑婆寐 泥婆罗 尼泊尔向唐太宗赠送菠棱、酢菜 、浑提葱等礼物,657年第三次出使,奉命送佛袈裟到印度。 P143 吉隆县 1990年6月发现,(三)义净赴印求法,义净(635-713),与法显、玄奘合称三大求法僧。 671 年搭波斯船从广州出发,由海路赴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 10 年,后又到室利佛逝(苏门答腊)抄写佛经695年仲夏回到洛阳。共带回梵本经律论近 400 部,50万颂,金刚座佛像1铺,舍利300粒。,回国后,义净在洛阳翻译佛经56部,230 卷 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录了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民区视频监控设备招标
- 定制配饰服务条款3篇
- 建筑保温协议2篇
- 公证委托书格式写作技巧分享3篇
- 住宿环境宁静度保证3篇
- 客户满意度调查工具使用指南3篇
- 刻章全权代理书3篇
- 区域经销商合同3篇
- 快速装修补充合同格式2篇
- 建筑技术革新专利转让协议3篇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解读
- 中职语文教学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文与解析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食品工厂5S管理
- 大数据在展览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