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瑞蚨祥为例看轻纺工业变化.pptx_第1页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瑞蚨祥为例看轻纺工业变化.pptx_第2页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瑞蚨祥为例看轻纺工业变化.pptx_第3页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瑞蚨祥为例看轻纺工业变化.pptx_第4页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瑞蚨祥为例看轻纺工业变化.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瑞蚨祥为例看轻纺工业变化,瑞蚨祥,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开业于1893年(清朝光绪19年),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北京城流传多年的歌谣“头顶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是对瑞蚨祥名满京城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尤其是开店于洋务运动末期(19世纪90年代),更能作为研究洋务思潮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影响的代表。,发展历程,瑞蚨祥创始人叫孟鸿升,是孟子的后裔,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人。他以经营土布开始,字号为万蚨祥。就到上海、青岛、天津等地设立连锁店,经营规模逐渐扩大,

2、经营品种也日益增多,增加了绫罗绸缎、皮货等高档商品。 清道光元年(1821年),瑞蚨祥在周村大街挂牌,1835年它的第一家分号瑞蚨祥绸布店在济南开张,从第二代传人孟洛川开始进京经商。 孟洛川以山东省周村的万蚨祥(瑞蚨祥前身)为基础,迅速建立起涉及绸布、茶庄、皮货、金饰等的庞大商业帝国。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分号遍布天津、青岛、烟台、保定、上海、沈阳等地,连锁店达26处,开创了连锁经营的先河,使商号得到空前的发展。,到清末民国初年,瑞蚨祥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绸布店。拥有五个字号,均位于大栅栏街内。,1949年,历经沧桑的瑞蚨祥和大栅栏的许多老字号一样迎来,民主的曙光、北平的解放。开国大典徐徐升起的第

3、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用瑞蚨祥提供的红绸了制做的;从此,老字号瑞蚨祥从国民党统治的“每况愈下”中获得了新生,1954年底,率先实现公私合营,近几十年来一直成为首都劳动人民和中外游人喜爱的国营绸布商店。,改革开放以来,瑞蚨祥发扬了销售面料和帮助顾客加工服装相结合的好传统,在研制中国传统服饰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尤其在加工展示东方女性和中国丝绸特有风韵美的旗袍上成绩斐然,一针一线精益求精,一款一式妙不可言,深受海内外华人女士的喜爱。 近几年来,瑞蚨样已有了自己的“品牌”,以神话中形似蝉的一对母子“蚨”为图案,申报注册了自己的标识。多品种的民族传统服饰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后反映良好。瑞蚨祥全店职工正在“名店

4、、名货、名牌、名服”新的经营大道上迈进,决心把这自年老字号建成跨世纪的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北京驿站。,洋务运动开近代化先河,之所以说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先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政治上,推行民主化; 经济上,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大生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 思想上,传播自由民主等思想和文化。,经济方面: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产生,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又对其产生的显著的诱导作用。 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主张“法西”,即效仿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引进及其生产,试图“自强”、“求富”。 然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

5、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由于洋务派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起到了不容否认的推动作用。,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它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化工业企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同时,洋务派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是以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为前提的。所办企业

6、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而也就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洋务派也就加速了自身的买办化。这样的企业不仅无法避免自身遭到破产的命运,而且严重地阻碍和压制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更导致了运动本身的最终失败。,官办轻纺工业:上海机器织布局,首先,以洋务派代表李鸿章于1878年所创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为例来看洋务运动带给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变化。 办“洋务”30年间,中国被迫开辟的通商口岸,由1860年前的7个增加到1894年的34个,外国的进口额,也由1864年的5100余万两,激增为1894年的1亿6千余万两。进口货物中,80年代前鸦片占首位,80年代后

7、棉织品跃居第一,鸦片退居第二,但绝对数仍一直上升。中国被迫加速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成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四年(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筹备,光绪六年(1880年),以著名学者、实业家郑观应为主拟定了上海机器织布局招商集股章程,从办厂的动机目的、招商集股、购机、买地、建厂到生产、销售、赢利分配,以及商办、用人、发展前途等,都作了明确的计划和精细的计算。 上海机器织布局设在杨树浦,订购了轧花、纺纱、织布等全套机器设备。从弹花、纺纱到织布全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并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 在

8、经历诸多波折以后,织布局扩展为机器纺织总厂,规模更大,织布机达到750台。后取名“华盛”,仍为官督商办,还在上海、宁波、镇江等处设立10个分厂。,民营企业:瑞蚨祥,洋务运动后的瑞蚨祥与上海机器织布局经历着及其相似的轨迹,但更多了民营企业的艰辛。 “瑞蚨祥”创始人孟洛川18岁起继承祖业“瑞蚨祥”商号,并凭借自己的胆识将其发展为民族品牌。 青年孟洛川继承祖业,做了家族绸布商号“裕富祥”的商务主政,他立志革新,引进洋纱生产“洋经土纬”新布种,又开办 瑞蚨祥钱庄,发行债券,推行“贷纱放织”的新式生产经营方式,使商号得到空前的发展。,同样是在一系列波折和起伏中,孟洛川的事业一度受挫,但他能够痛定思痛,总结失败教训,遵循圣人教诲诚信经商,最终东山再起,重振“瑞蚨祥”。 在经商的历程中,孟洛川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奉行“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信条,盈利后筑路修桥,兴办义学,赈灾济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贾服儒行、经世济民的儒商风范,广为百姓称颂,堪为一代大商之楷模!,洋务运动对瑞蚨祥的影响,瑞蚨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在与外国布料倾销的对抗中,能够借助“西学东渐”的风潮,立志革新,引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