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 要深入理解科学课程的性质与功能。教师对学科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其教学质量。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功能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实施,进而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甚至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未来。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三年级科学教案,欢迎查阅!三年级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
2、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
3、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二、探索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2.引入对比实验。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4.明确实验方法。(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4)重复第二步,直
4、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6.出示实验记录单。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1.出示实验材料。2.出示实验提示。(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
5、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三、拓展1.拓展资料。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2.课后实验。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三年级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3、情感、态度与
6、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一、会“爬”的水。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
7、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二、会“团结”的水。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
8、)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导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
9、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一、会喷射的水。实验: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加压后,水可以从孔隙中喷射出来。二、会“托举”的水。实验:拿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出示图片:万吨巨轮在水面上。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你知道水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三、水溶解物质的性
10、质探究动动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试验: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讨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四、作业:把你的研究并总结出的水的特点写在活动记录上。三年级科学教案3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
11、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难点:持续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图片:冰慢慢融化的场景。提问:冰在什么条件下融化成水呢?2.出示一块冰。提问:如果给这块冰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3.揭示课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冰融化的场景,唤起学生前概念“温度升高,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并将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二、探索观察一:冰块
12、融化了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给冰块加热?2.教师出示吸管并指导:用吸管对着冰块的某一部分不断吹热气。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引导学生说说发现:冰块发生了什么变化?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观察二:冰融化的过程1.引导小组讨论实验方法。(1)预测冰在融化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2)我们可以怎样用实验验证?2.出示实验材料:一杯热水和一支试管(内有冰)。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的冰温度越来越高吗?3.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1)在试管的冰面处做好标记。(2)将试管浸入水中,观察变化。(3)冰完全融化后,标记水面的高度。4.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5.引导学生汇报发现。冰在融化过程中发
13、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6.小结:冰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固态的冰融化成液态的水,体积变小。设计意图:让学生先预测冰融化成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冰的体积、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冰融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冰如何融化成水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三、整理水的三态变化。1.呈现资料。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2.小组讨论。(1)水、水蒸气和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画转化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整理概括水
14、的三态变化,进一步感受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以及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四、研讨1.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吗?2.出示图片(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状态是怎么样转化的?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讨论,明确水、水蒸气和冰三者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思考,将课堂中的观察所得与自然现象进行联系。三年级科学教案4教学要点:模拟生活场景,学习辨别和选购常见瓜果,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生、熟、新鲜、采摘时间较长的西瓜各一个。其它瓜果蔬菜若干。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买过水果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瓜果供应商和采购商,来展示一下我们选择瓜果的本领吧!二、瓜果交易会。瓜果交易会的活动规则:1、小组分工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大学《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行社经营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政法学院《复合材料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tarter Unit 1 Section B 1a-1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Unit 2 What time is it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遗传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My week Lesson 2 Activities in a wee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沧州2025年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第一批招聘1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试题:决策过程及其思维特点、科学决策与科学思维的关系
- 华为全屋智能试题
- 品牌策划大赛获奖案例范文
- 自媒体账号合作运营协议
- 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新办申请表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5、6章 旅游业、旅游市场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
- (2024年)精美网络安全讲座
- 2023届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100题 语法填空之现在分词过去分词100题(思维导图+三年真题+模拟)
- 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柱塞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 某电厂180m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