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考试测试卷山西省大同市2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1.gif)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考试测试卷山西省大同市2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2.gif)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考试测试卷山西省大同市2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3.gif)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考试测试卷山西省大同市2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4.gif)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考试测试卷山西省大同市2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bfb7a503-05c5-4eb3-8df7-34764d0a990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9年单元测试卷(山西省大同市)(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 分) 1、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 A.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40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水通过化学变化都能产生氧气-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B、高锰酸
2、钾、过氧化氢、水通过化学变化都能产生氧气-它们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解释正确 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结冰的水不能流动,是由于水分子运动的速度变慢了,而不是不再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D、空气能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 铁D. 氧C.
3、硅B. 案 】 【答C 【 】解析 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C故选: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3、 澄迈县桥头镇所产的地瓜香甜软糯口感极佳,“桥头地瓜”富含硒,是防癌养生的健康食品硒指的是( ) A.原子 分子D. 元素C. 离子B. 】答 案 【 C 解析 】【是硒”“解:桥头地瓜”富含丰富的硒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C。故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4、通常用元”“桥头地瓜”富含丰富的硒中的“硒 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 试题的关键 ) 4、 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 间隔变小D. 数目减少C. A.物质的量减少 质量变小B. 案】 【答 D 【 解析 】、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A解: 而不是物质的量减少,故选项错误。、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B 不是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
5、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C 不是数目减少,故选项错误。、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D 选项正确。 D故选:。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结合事实进行分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 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6、C.都含有氧分子 D.都是化合物 案 】【 答A 解析 】【 解:A、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锰质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氧气是由一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二氧化锰都是由氧元素和另B 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中无氧分子,故错误;、氧气是由一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二氧化锰都是由氧元素和另D 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A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进行分析,从微观上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从宏观上氧气是由一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由
7、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属于氧化物元素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的粒子,常 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 6、下列各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D.A.C. B. 【 答 】案D 解析 】【 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图解:AA B、图B属于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图C DD、图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故选:。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8、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图A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图B属于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图C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图D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 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答 】案【D 】 【 解析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9、,则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1解:A、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 项说法错误;个电子后得到钠离子,最外层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 电子数发生了改变,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选项说法错、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C 误;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质子数、中子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1D、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 。故选:D 1钠原子失去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在元素周期表中,磷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
10、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0.97g 15 D.相对原子质量为个电子磷原子核外有15 C.磷的原子序数为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A. B. 】 案 答【 D 】 【解析字旁,可石”“A解:、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 说法正确;A知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磷元素的信息可知: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磷元素的信息可知:磷的原子序数为15;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可知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
11、的信息: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5,相对原子量为30.97,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和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 9、 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O B.CO C.HO D.KMnO 422 】 案 【 答D 解析 】【 、CO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错;解:A2 、CO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错;B O是
1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错;C、H2 KMnO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4 D故选: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10、 下列各组粒子中,每一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0的是( D.NeO、 C.NHHA.He、Ne、Ar NHB.Na-2+-+3+FMg、OH、Al、324 【答 案】D 】解析【 ,故选项错误。,原子的质子数为、解:AHe2Ar原子的质子数为18NaB、3+2+ ,它们的电子数均为1310,故选项错误。、A
13、l、Mg、的质子数分别是1112NH、C-+ 9911的质子数分别是OH、F、,它们的电子数均为10,故选项错误。4 10、Ne、DH均不显电性,它们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故选项正确。NH、O32 故选: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电子数也一定不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明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及中性粒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在NO和NO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 ) 252A.氮分子 B.元素种类 C.氮原子 D.元素的个数 】答 案 【 B 解析 】【的化学式在这里表示的是两种物质,不表
14、示单个的分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和NO解:NO252 都是化合物,不含氮分子。N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NO和O252 。故选:B化学式既能表示宏观意义,也能表示微观意义,当表示物质时就是宏观意义,宏观的物质是由元 素组成的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化学式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正确理解化学式所表示的 意义 为碘的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I12、如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 ) 作出的猜测是( A.此盐为纯净物 是碘单质“碘”B.“加碘食盐中的 可能不易溶于水C.“加碘食盐” 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D.“ 】 答 案【D 】 解析 【、由
15、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该食盐中含有氯化纳、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解:A 物,故选项说法错误。),碘在碘酸钾中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KIO盐中含有碘酸钾(碘、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加B“”3 是以元素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食盐能在水中溶解,可以知道碘酸钾也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碘盐,菜烧熟加入碘盐最佳”,说明碘酸钾在较高的温度下可能不稳定、会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由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结合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食盐的溶解性进行分析
16、推测碘酸钾的溶解性即可 D、根据“菜未烧熟不宜加入碘盐,菜烧熟加入碘盐最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以食盐加碘为载体考查了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 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 案 】【 答 C 】【 解析 、如果不知道那种分子和原子,则无法比较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解:A、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质子和电子虽然都是带电荷的微粒,但是不属于离子,该B 选项说法不正确; C
17、、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D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 原子不显电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故选: 如果不知道那种分子和原子,则无法比较大小;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 显电性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够再分
18、,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干冰升华B.-分子可以再分分子间间隔变小滴水成冰A.- 分子不断运动-美酒飘香D. 分子胀大或缩小-热胀冷缩C.【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滴水成冰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在低温下发生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大,故A错误; 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是因为分子可分,故B错误; 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大小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美酒飘香是因为酒的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分子的特征判断: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9、分子之间有间隙;总是不断运动的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能利用分子的特征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15、 如图所示,甲是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乙是该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位于第_周期 】答【 案B 3 】【 解析”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 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20、子质量B ,故选项说法正确为35.45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C、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D、周期数= 周期位于第3 故答案为: 3;B”气“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钅“、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A字头 B、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 C、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
21、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 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A16、 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_离子(填阴或阳),属于_变成 个电子。 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该离子带 案 】 【 答 2 13 阴 非金属得到 解析 】【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A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则解: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离子的质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个电子。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1212数是,电子数是10,带2 12。故
22、答为:得到;阴;非金属;2;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回答。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结构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7、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_( _;)该元素的名称是(2 ”)电子失去或得到(填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该原子核外有(3_“”“ 】 案 答 【2 镁 3 失去 【 解析 】 解:(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12-2-8=2; (2)由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是12,属于镁元素; (3)由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故答为:(1)2;(2)镁;
23、(3)3;失去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根据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X的值;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定其得失电子的情况 此题是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考查,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8、 从20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了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硅元素的是_(填字母)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硅的原子序数为14,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 】答 案【 B 4 】 解析 【 ;)因为硅元素在地壳里含量是第二位所以,表示硅元素
24、的是故选B解:(1 14,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硅的原子序数为(2 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 )B故答案为:(1 2()4 (1)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 2()根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 学会结合课本知识,学会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的方法;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 分) 19、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根据如图1回答问题: 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 图B中x=_,B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 D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 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
25、(Mo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2H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2所示。 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_构成,从反应微观模型中可以看出金原子对反应物中的_起吸附催化作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 案【 3 NaBr 分子 CO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79.90 18 】【 解析 ;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图A79.90;故填:79.90解:(1)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Ex=18;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2+8+7+x=35, 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18;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个电子层,微粒是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
26、电子后形成的,钠原子核外有3D 周期;故填: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1个电子而显由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个电子而显1价,C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 NaBr;故填:NaBr;+1价,所以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在和CMo)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HO)由图示可知,碳化钼(222 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120;起吸催化作用;CO一氧化碳、水、二氧化碳和氢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从图可以看出金原子对故填:分子;CO; 碳化钼(Mo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O在120
27、下发生反22 ;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填:。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结构、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物质的构成、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 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小题,共 10 分)四、推断题(本大题共 1 为单质,被誉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至三种元素组成。I 如图中AI20、中两种元素质量比属于氧化
28、物,且E、E、F属于盐,最清洁的燃料,其它均为化合物。G、DA表示转化“”“-”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C:8,B、D形成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图中为3 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D的化学式_I(1)写出的化学式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EG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 ”)热量。“放出”或吸收AB(3)的反应_(填 】 答 案 【 ;放出)OHCaCO+HO+Ca+2NaOHCOOH;HNaCOCa()+Na=CaCO;CO(22223322332 解析 】【为单质,被I解:(1)如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至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且F、
29、E、A属于盐,D、G是氢气,I誉为最清洁的燃料,其它均为化合物,所以E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8,所以E是二氧化碳,B、C、D形成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氧化物F会转化成氢气,所以F是水,G和二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所以G是碳酸盐,D也会转化成碳酸盐,所以G是碳酸钙,D是碳酸钠,碳酸钠和C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氢氧化钠,H会转化成氢气,会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所以H是酸,可以是盐酸,碳酸钙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I的化学式H,D的化学式可以2是NaCO; 32(2)BC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
30、NaCO=CaCO+2NaOH,EG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3232水,化学方程式为:CO+Ca(OH)CaCO+HO; 2232(3)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1)H,NaCO(KCO); 33222(2)Ca(OH)+NaCO=CaCO+2NaOH或Ca(OH)+KCOCaCO+2KOH,CO+Ca233222332(OH)CaCO+HO; 223(3)放出。 根据如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至三种元素组成,I为单质,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其它均为化合物,所以I是氢气,G、D属于盐,A、E、F属于氧化物,且E中两种
31、元素质量比为3:8,所以E是二氧化碳,B、C、D形成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氧化物F会转化成氢气,所以F是水,G和二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所以G是碳酸盐,D也会转化成碳酸盐,所以G是碳酸钙,D是碳酸钠,碳酸钠和C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氢氧化钠,H会转化成氢气,会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所以H是酸,可以是盐酸,碳酸钙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21、 请从A或B两题
32、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实验现象是 _ 。1从微粒角度解释: ( 。 _ 1()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 _ )实验结论是2( 。 _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2(【 答 案 】 分子不断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烧杯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中液体不变色 分子不断运动 【 解析 】 解:A:由于构成品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品红在水中扩散;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答案为: A B (1)分子不断运动 (1)烧杯
33、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中液体不变(2)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色 快 (2)分子不断运动 A: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回答本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2)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2、 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体现分子的主要特征是_。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 】案 答【 对比作分子
34、在不断的运动 烧杯内溶液变为红色, AB烧杯中没有变化 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 解析 【)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图(21解:(酞溶液浸过,则会由于浓氨水的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锥形瓶口滤纸 变成红色;中的酚酞不与碱性物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A中,使A)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2(质接触,故不会变色,由此可以得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A烧杯内溶液变为红色,B烧杯中没有变化;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做对比试验,故填: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用浓氨水来验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是化学上很经典的一个实验,其原理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比较快地运动到含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 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的知识,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云南昆明市盘龙区社会保险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发光拉力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锻造热挤压用感应加热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警告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盖诺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楼梯电灯开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旋转发电手电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带EL背光源键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印铁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刃铣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燃气罩式炉应急预案
- 药剂科合理用药课件
-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23年EnMS)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迁建及退役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小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 03三阶魔方第三层还原图解
- 小区燃气安全宣传新闻稿
-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
- 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流程图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