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左右(最新整理)_第1页
中班数学认识左右(最新整理)_第2页
中班数学认识左右(最新整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左右(中班数学)活动一:用“左右手”感知自身的左右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一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1)感知左右手师:看看你举起得手是你的哪只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手?平时我们常用右手(左手)作哪些事?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来越聪明。(2)体验自身左与右师:左右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们看看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3)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活动二:体验相对师:我举起的是右手吗?(右手、面对面)我们面对面的站者,因为方向相对,举起

2、的右手就会相反。漫游魔法王国情况分析: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 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

3、区分。活动准备: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3、魔术箱、魔法棒。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

4、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1) 、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2) 、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3) 、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4) 、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5) 、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

5、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2、游戏:谁的本领大(1) 、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2) 、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3、游戏:小动物找家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

6、!变!变!(“变” 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幼: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幼: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

7、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

8、着歌回家吧!”活动延伸: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幼儿园中班数教案找七星瓢虫(7以内的数数)教材分析一、幼儿经验分析感知7以内的数量是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班幼儿对7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已经能够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一个接着一个的数数,但目测数群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本内容我主要定位在有机结合数数方法,授予幼儿“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新方法, 可以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提高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二、教学要求学习并掌握“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本次活动

9、的重点:7以内的数数方法本次活动的难点: 通过目测的方法来进行7以内的数数四、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情景操作、观察图片来完成此次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本次活动我结合当前春天的主题,将幼儿常见并喜爱的七星瓢虫设计成教学情境,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目测数数分辨益虫、害虫,还帮助孩子巩固关于有益瓢虫与有害瓢虫的科学常识。为了突破难点“通过目测的方法来进行7以内的数数”我采取了:我采取愉快式游戏情景操作法,通过观察图片找七星瓢虫回家。活动目标:1、能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3、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

10、意思。活动准备:1、3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7之间。七星瓢虫占少数,其余瓢虫的总数比幼儿人数多。活动过程:1、说说春天的昆虫(1)你知道哪些虫虫,认识瓢虫。师:小朋友们,现在什么季节到了?师:对呀,春天到了。有许多的花儿开了,谁会飞过来呢?还有什么虫子会飞过来呢?(引导说完整的话)师:哎呀,天上飞的东西好多好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昆虫飞来了,刚才你们说,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那老师也来介绍个昆虫。师:我说瓢虫飞来喽。瓢虫认识吗?(2)区分害虫与益虫师:我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瓢虫哦。身上有许多点子的。给你看看好不好?这是什么?师:七星

11、瓢虫,你怎么知道?点子数出来的。师:(介绍心里数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虫)师:现在小树林里飞来了许多的瓢虫呢!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都飞来了。可是呀,照看小树林的老爷爷说,难道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所有的瓢虫里面,有的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不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说起瓢虫大家都要夸大拇指表扬它。可是有许多瓢虫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呀, 有的瓢虫专吃我们农作物好的菜,把我们农民伯伯种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这些瓢虫是我们的坏虫、(害虫)、敌人,我们叫它害虫。那谁是我们的朋友呢, 朋友是什么虫?好的虫,书上有个名字,叫益虫。师:那

12、益虫是几颗星的呢?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了,身上是7个点子的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明白吗?别的书上写身上是2个点子的也是我们的朋友, 除此之外,身上其他点子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是害虫。师:那老师问你了,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那六星瓢虫呢?2、小组竞赛性游戏:找七星瓢虫师:小树林里瓢虫越来越多了,老爷爷着急了,他说这里面有益虫,还有害虫啊。他要喷药水,把害虫杀死掉,消灭掉。那我来帮忙喷了啊,就这样都喷上去行吗?这里面有我们的朋友哦,也有敌人哦。师:那怎么办呢?把益虫救出来!让益虫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把害虫放一起喷药水消灭掉,好啊?师:这样我们来个比赛,这边是红对,这边是黄队(设小队长)。请你们轮流上来每

13、人救一只益虫。小队长先上来,救到益虫送回各自的家,红队送到红队的家,黄队送到黄队的家。然后回去排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让第二个小朋友上来救一只益虫,明白没有?分组: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虫。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一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将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总结:用心里数的办法救益虫(七星瓢虫)。3、延伸活动:除害虫幼儿快速目测瓢虫身上的点子,嘴里发“气气”声消灭害虫。师:看呀,小树林里害虫都被我们消灭掉了,开心嘛?那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倒着数作者:陈瑞红 来源:公

14、安县黄山头北宫中心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12-02 09:17:00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倒着数活动目标: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的练习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活动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110,彩色串珠1102、学具:数字卡片110,彩色串珠110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走线,线上游戏“小火箭”师:小朋友们好!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到火箭发射基地去,准备好了吗?好, 请你们把小手放在腰上,顺时针方向站好,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就出发吧!(当你再一次回到你的座位旁的时候,请你停下来)师:火箭发射基地到了,航天员叔

15、叔正在发射火箭,请大家仔细观摩,看看火箭是怎样飞上天的,(师示范)我们一起来学航天员叔叔发射火箭好吗?(附动作)(小火箭,真厉害,一飞飞到蓝天上!发射火箭啰,10 、9 、8、7、6、5、4、3、2、1发射!)请小朋友轻轻的坐下来2、集体活动a、盖高楼师创境: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建筑师要请咱们盖一座房子,瞧!盖房子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有些什么呢?(串珠和数字宝宝)师:你们看到过建筑工人盖房子吗?先盖第几层,接着呢?对,要一层一层的盖,建筑师要求我们盖到第几层,就用几颗一串的串珠来表示,看看谁坐得美, 就来帮我盖高楼吧,盖房子还有要求的,左端必须对齐。(老师盖好1、2层,请一幼儿盖3、4、5、6层

16、,点名幼儿盖7、8、9、10层)师:楼房盖好了,可是楼层还没有编号,谁来帮帮我?b、参观高楼师:高楼盖得真漂亮!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下吧(随着老师的手势念出楼层号) 问:在上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幼:楼房越来越高,串珠越来越多,数字越来越大问:一次比一次多几个?数字呢?师小结:对,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数的顺序,也就是从小的数数到大的数,一次比一次大一个。师:好,现在一起下楼吧(顺着老师的手倒着念下来) 问:在下楼的过程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幼:串珠越来越少,数字越来越小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倒着数,倒着数呢,数字会越来越小,一次比一次小一个。c、拆高楼师创境:开发商说,这里的地

17、段太好了,要把这栋楼拆了再建一座大型的游乐场,我们一起来把高楼拆掉吧。问:拆高楼要从哪开始拆呢?(第10层) 师:对,要从最上面开始拆,好,开始拆了师幼合:拆高楼,拆高楼,拆一层,少一层,拆了10层拆9层,拆了9层拆8层、(体会越来越少的现象)3、操作活动师创境:刚才开发商说了,要建一座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好,材料已经准备好了,请小朋友顺时针方向开始,每人领取一袋串珠一份数字宝宝,开始工作。(老师轮流辅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验证:参观,上楼下楼拆楼,找秘密,体会倒着数的规律。 4、游戏活动倒数练习“接龙数数”老师任意说一数字,幼儿接着倒数;整组幼儿倒数接龙。5、交流小结师:

18、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10以内的倒着数,生活中还有很多倒数的现象, 比如:过红绿灯时,下电梯时,发射火箭时,还有电视节目最精彩的时候,主持人也会倒着数,平时呢要多观察,发现倒数的现象就来告诉老师,好吗。小朋友们再见!“”“”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