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速度.ppt_第1页
瞬时速度.ppt_第2页
瞬时速度.ppt_第3页
瞬时速度.ppt_第4页
瞬时速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線運動,1,2,第1單元時 間,3,1.測量時間的工具,都具有_的特性。 (1) 日出日落訂出 _。 (2) 月之盈虧訂出 _。 (3) 四季循環訂出 _,規律變化,日,月,年,4,2. 在發明機械鐘之前,是依靠 _(陽光照射日晷時,日晷所形成陰影 的位置和大小的變化來計時) _(燃燒蠟燭的燭影移動表示) _(由管口漏下沙量的多少) 所具有的特性來計時,日晷,燭鐘,沙漏,5,3.時間的單位 (1)太陽日太陽連續兩次經過天頂所經歷 的時間,稱為一個太陽日。 註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小於一個太陽日。 (2)平均太陽日每個太陽日的長短不同, 取其平均值定為平均太陽日。 (3)現代的時間測量工具 如機械

2、鐘、擺鐘、電鐘、石英鐘、原子鐘 (利用原子的狀態變化來計時)。 (4)現在的時間單位為秒,是根據 _ 為標準定出來的,銫原子鐘,6,7,4.單擺的等時性 (1) 伽利略觀察吊燈的擺動,利用自己的脈搏測量 吊燈來回擺動的時間,發現吊燈來回擺動一次 的時間幾乎是相同的。 (2) 單擺,8,振幅擺錘由靜止至兩端的最大距離。 週期( T )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 單位秒、秒/次。 週期愈小,擺動愈快。 頻率( f )每秒的擺動次數, 單位: 次/秒、1/秒、赫茲( Hz )、赫。 頻率愈大,擺動愈快,9,註一次振動將擺錘在 A 點釋放, A B C B A,經過 4 個振幅,10,例1: 單擺擺動1

3、0次,須時20秒,則 (1) 振動一次所需時間?_。 (2) 每秒振動次數 ?_。 (3) 3分鐘可振動次數 ?_。 (4) 振動100次須時 ?_,2秒,0.5次,90次,200秒,11,5. 探討擺角、擺錘質量、擺長對單擺週期的影響 (1) 擺角對週期的影響(擺長、擺錘質量須控制,擺角在10 0內,則擺角不影響週期,12,2) 擺錘質量對週期的影響(擺長、擺角須控制,擺錘質量大小不影響週期,13,3) 擺長對週期的影響(擺角、擺錘質量須控制,擺長愈長,擺動愈慢,週期愈大,14,擺動時間與擺動次數 相同時間內,週期與擺動次數 成正比 成反比,15,週期與擺錘質量無關 週期與擺長平方根成正比,

4、16,例1: (1)甲擺週期?_。 (2)乙擺頻率?_。 (3)擺動30次,甲須時?_,乙須時_。 (4)相同時間內,甲擺動100次時,乙擺動 _次,0.25秒,2赫,7.5秒,15秒,50,17,例2 : 甲、乙、丙三單擺,擺長大小? _,甲乙丙,1,2,5,1,18,例3 : 甲、乙兩單擺在相同時間內,甲擺動 10次,乙擺動15次,則甲、乙單擺 週期比 ?_,3 : 2,19,例4 : 擺長100公分的單擺,週期是5秒, 則於同一地點,擺長25公分的單擺, 週期 _,2.5秒,20,第2單元 位置與位移,21,1.描述物體的位置: (1)定 _ 。 (2)說明物體所在位置相對於參考點 的

5、_與 _ 。 例:郵局在 處 參考點 方向 距離,參考點,距離,方向,22,2.位移:起點到終點的變化量,具有 _ 和 _ 。 (1)位移的方向:起點指向終點的方向。 (2)位移的大小:起點到終點的直線長度。 註:路程是指 _ ,即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 = 末位置 - 初位置,大小,方向,路徑長,23,例1:某人沿路徑 ( P Q R )移動,則位移,24,例2:路徑長 = _m , 位移 = _ m_,43,7,向北,25,例3:以東方為正方向 (1)物體在2分鐘內所行距離_,位移_ (2)物體在4分鐘內所行距離_,位移_ (3)物體在5分鐘內所行距離_,位移_,60,60,向東,60,

6、60,向東,120,0,26,例4:以北為正方向,某物體的位置與時間關係如下表,1)請畫出 X t 圖。 (2)06秒的位移? _,8m 向北,27,第3單元速 度,28,1. 速度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單位: , , (1)平均速度: 物體每單位時間的位移。 僅能表達在某一段時間內物體運動 快慢的情形,無法表示在某一時刻 物體真正的運動情形,29,註: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位移的方向,30,例1:某生向東位移 5m,在向西位移 10m, 花了10秒,即 _,例2:一車以15 m/s 行駛 20秒,再以10m/s 行駛 30秒,則全程的 _,向西,31,2)瞬間速度: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

7、度,簡稱速度。 即物體在運動過程中任一時刻的速度。 瞬間速度的大小,稱為 _,簡稱 _。 瞬時速度的方向,為運動軌跡的 _,註:速率只討論大小,速度需同時說明大小和方向,瞬時速率,速率,切線方向,32,例 3:以北為正方向 (1)0 1 秒的平均速率_,平均速度 _ 向北。 (2)1 3 秒的平均速率_,平均速度 _ 向北。 (3)2 4 秒的平均速率_,平均速度 _向南。 (4)1 5 秒的平均速率_,平均速度 _向南。 (5)0 5 秒的平均速率_,平均速度 _,4m/s,4m/s,2m/s,2m/s,1.5m/s,0.5m/s,3m/s,1m/s,3.2m/s,0m/s,33,2. 等速

8、度運動: 物體以一定速率,沿一直線往同一方向運動。 任一段時間內的 _ = 任何時刻的 _,平均速度,瞬時速度,34,Xt 圖】:斜直線代表等速度運動,35,36,10,37,38,39,40,7,41,8,42,不合理的X- t 圖: 同一時間,物體不可能出現兩個以上的位置,43,V - t圖】:水平線表示等速度運動, 圖形 t 軸所夾面積表示位移,44,45,46,由X t 圖 轉 V t 圖,47,由 V t 圖 轉 X t 圖,48,第4單元加速度,49,1.加速度():單位時間內 _ 的變化量, 是一種 _,具有 _和_。 例1 : 物體的 _ 或 _,即為 加速度運動,1)平均加速

9、度( ):每秒速度的變化,速度,向量,大小,方向,速率改變,運動方向改變,單位,50,註: 僅能表示一段時間內物體速度的變化情形,2)瞬時加速度:極短時間內的平均加速度, 簡稱加速度。 a = 0 :物體可能靜止或作等速度運動,註:瞬時加速度是描述物體在任一時刻速度 的變化情形,51,2.等加速度運動: 在某段時間內,加速度的值與方向均不變。 做等加速度運動的物體,在任何時段的 = 任何時刻的瞬時加速度。 (1)a0(向右加速) ; a0(向左加速,註:a、V同向,愈來愈快 a、V反向,愈來愈慢,52,V t 圖:斜直線表示等加速度運動。圖形與 t 軸 所夾面積表示位移,V0 向右愈來愈快 a

10、0 V0 向右愈來愈快 a0,5秒內位移=25m(向右) 5秒內位移=75m(向右,53,若a1、 a2 、 a3平行,則 a1 = a2 = a3,a1 a2 a3,54,例,10秒內位移 = 50m (向右,5秒內位移 = 25m (向左,10秒內位移 = 50m (向左,55,1) 0 15秒,a = _ ,V = _ (2) 15 20秒,a = _,V = _ (3) 10秒末,瞬時加速度 _,瞬時速度 _ (4) 20秒內位移 _,2m/s2,35m/s,10m/s2,25m/s,2m/s2,40m/s,650m,56,2) 等加速度直線運動基本公式,57,等加速度運動 公式(一)

11、之証明,58,等加速度運動 公式(二)之証明,59,等加速度運動 公式(二)之証明 (續,60,等加速度運動 公式(三)之証明 (續,兩邊乘以2 a,61,等加速度運動 公式(三)之証明,62,63,由靜止狀態,僅受重力作用而落下的物體。 是V0=0的等加速度運動。加速度乃因重力所產生, 所以稱為_。 g值因地點不同而略有差異。g的方向永遠指向地心,自由落體,公 式,重力加速度(g,64,65,例6,打點計時器每秒 20次,分佈情形如圖: (1) CD間的平均速度 _ (2) D點的瞬時速度_ (3) 平均加速度 _ (4) EG間的位移_,100cm/s,120cm/s,800cm/s2,2

12、0cm,66,例7,1)等加速度運動_ (2)速度隨時間變大_ (3)加速度隨時間變大_,BE,CDE,C,67,右圖是某車“速率-時間”關係圖,正值代表向北, 試回答下列四題,1. 在20 25 秒間,車子作,A) 等速度運動,B) 減速運動,C) 加速運動,D) 靜止不動,68,2. 在0 5 秒間,車子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A) 0.25m/s2,B) 4m/s2,C) 2m/s2,D) 1m/s2,69,3. 什麼時候車子走得最遠 ,A) 第 5 秒末,B) 第15秒末,C) 第20秒末,D) 第25秒末,70,4. 第10秒的瞬時加速度的大小是,A) 2m/s2,B) 4/3m/s2,C) 4m/s2,D) 資料不足,無法計算,71,5.以下列速度-時間圖概略描寫一火車以 負等加速度進度站,停靠月臺一段時間後, 再以等加速度向下一站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