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_精编_第1页
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_精编_第2页
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_精编_第3页
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_精编_第4页
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_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编范文 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 本文关键词:实证, 制造业, 程度, 措施, 解决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 本文简介:摘要:随着长三角地区低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演变, 制造业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但受虚拟经济膨胀、制造业成本提升、对外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开始显现。文章选取区域制造业比例、虚实经济比例、出口净值比例三个产业空心化评价一级指标, 基于上海、南京、杭州_城市2007年至2

2、0长三角制造业空心化程度实证与解决措施 本文内容:摘 要:随着长三角地区低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演变, 制造业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但受虚拟经济膨胀、制造业成本提升、对外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开始显现。文章选取区域制造业比例、虚实经济比例、出口净值比例三个产业空心化评价一级指标, 基于上海、南京、杭州_城市2007年至20_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测算, 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趋势。针对此现状, 文章对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条应对产业空心化的政策措施。关键词:长三角; 产业空心化; 制造业;一、引言长期以来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

3、产业, 依靠着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广阔的消费市场和较完备的产业基础, 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进入新世纪后,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行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我国制造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也面临虚拟经济的发展、制造业成本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有限、原有生产优势弱化等现实问题, 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与升级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产业空心化是伴随产业海外转移出现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内基础产业的弱化从而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恶性冲击的现象(谢光亚, 张佳颖, 20_)。近

4、年, 长三角地区金融服务业等非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制造业受利润空间的压缩难以聚集大量社会资本, 加之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影响, 企业外迁成为制造业企业求生之道, 此外, 长三角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保持较高的水平, 也让制造业外实内虚现象显着化。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_城市, 就该地区制造业是否存在产业空心化、其本质与原因何在、政府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展开分析与研究。二、文献综述产业空心化现象最早在19世纪的英国初步显现, 但产业空心化这一概念直到1982年才由B.Bruce和B.Harrison在美国的脱工业化一书中提出并定义为在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的广泛的资本撤退,

5、从研究的产业看, 大部分学者是从制造业的角度, 认为产业空心化是制造业就业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减少的状态(蔡宗羲, 1988)。Rossel V.Advincula(2000)对韩国产业的研究指出, 随着韩国制造业的海外转移, 工业产出与国内就业水平不断下降, 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流失, 韩国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已经呈现。对于空心化的产生原因, Keith Cowling(2001)通过对日本机械制造业的研究提出, 国内企业因追求较高的回报率而选择海外投资, 造成了日本国内制造业基础地位下降, 出现制造业的空心化;Minoru Ito(2006)指出, 造成日本的产业空心化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

6、业企业的外迁造成的产业规模快速缩减。近年, 国内学者对我国产业空心化问题的研究增多, 杜鹏和宗刚(2002)认为跨国FDI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直接因素;伍欢(20_)基于珠三角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分析, 认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空心化趋势已经出现, 其中重工业化、技术集约化和制造业企业数量年度变化比是三个影响因素;谢光亚、张佳颖(20_)考察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指出, 顺梯度OFDI和逆梯度OF-DI的制造业资本转移效应和资本挤占效应已经有所体现, 但OFDI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抑制作用并非影响我国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因素, 工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仍是主因。三、产业空心化程度实证分析(一)产业空心

7、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于产业空心化的衡量与测度, 学界尚无标准化的指标体系, 已有研究的衡量指标包括产业规模、产业成长度、虚实经济比例、规模空心化等, 为了从多个侧面直观化考量沪、宁、杭三市制造业的变化趋势, 本文选取以下三个一级指标。1. 区域制造业比例A1该指标包括三个二级指标:地区制造业(规模以上)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A11、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与地区总就业人数的比例A12、地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A13。该指标反映制造业的规模与水平, 数值越小, 说明该地区产业空心化程度越高。2. 虚实经济比例A2该指标用以衡量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比重, 由地区工业生产

8、总值与房地产、金融业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计算, 数值越小, 说明该地区产业空心化问题越严重。3. 出口净值比例A3该指标由地区出口与进口总额的差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比值越低, 往往说明该地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低, 即产业空心化呈现较高的水平。(二)数据说明本文选取上海、南京、杭州_性城市2007年至20_年的经济数据, 每隔一年对以上指标计算一次。数据来源为上海统计年鉴、南京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三)实证分析结果(如表13所示)表1 区域制造业比例A1表2 虚实经济比例A2表3 出口净值比例A3由表1、表2、表3可见, 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城市的制造业比例、虚实经济比例和出口净值比

9、例在2007年至20_年十_大量向要素价格低的国家转移, 替代了本区域的原有生产环节, 造成本区域内制造业资金供给减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 原产业的主导力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OFDI的制造业资本转移效应和资本挤占效应是影响长三角产业空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2. 金融业等非实体部门快速发展在上海这一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下, 长三角地区金融业蓬勃发展, 在地区总产值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于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高、机会多, 许多企业从实体经济部门撤出而投身于金融市场, 造成了制造业资本的大量流失。此外, 长三角地区房价的快速上涨, 使得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部门也因其高利润率而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 对实体经济

10、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3. 制造业成本攀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 长三角的要素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而制造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大, 高昂的生产成本造成了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减和新资本流入的减少, 许多中小型企业在此形势下难以为继。据调查, 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工资提高、物业物流成本攀升、税费压力大已成为许多制造业企业发展之痛。4. 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引导下, 长三角地区的创新活力有所增强, 但从国际角度看, 核心技术的缺乏仍是制约制造业突破性发展的瓶颈。由于本区域内制造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不少企业为了利用国外技术而转移生产地, 此外, 长三

11、角原有的生产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 且创新型人才的提供量不足, 使得区域内的外资企业迫于市场压力而纷纷转移, 产业空心化的趋势逐渐呈现出来。四、应对空心化的政策措施产业空心化问题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而产生, 但严重的空心化会造成实体经济萎缩、区域失业率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初步显现的空心化的趋势,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积极引导产业的有序化转移和合理化升级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演变对产业的转移与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传统制造业占据的大量效率低下的产业资源, 应积极引导其向中西部等区域转移, 并通过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以弱化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12、的抑制效应。协调好三大产业的发展速度, 通过产业合理化升级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二)培养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技术研发能力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 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并为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税收支持, 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及核心技术研发, 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好长三角地区高校聚集的优势,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并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落地, 提高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 推动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导向型转变。(三)合理控制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以OFDI带动产业升级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 应科学引导本区域内过剩产能的输出, 加强对发达国家地区先进

13、制造业和知名品牌的投资, 并在学习与创新的基础上培养本地区的竞争优势, 在进行OFDI时应注意梯度转移方式, 合理把握投资和转移的节奏, 避免区域内产业资本的短时间大量流失导致产业空心化程度加剧。(四)加强对虚拟经济泡沫的管控非实体经济因其高利润率在近年得到蓬勃发展, 但虚拟经济易产生泡沫, 过度的资金流入不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房地产业, 政府需继续推进房产税收改革, 并配合以银行的购房信贷政策, 将长三角地区的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于金融业, 可通过银行信贷倾斜、降低贷款利率、完善融资体系等措施提高其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促进实体经济部门与非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 防范产业

14、空心化。参考文献1 马文波,徐鹏.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J.乡镇经济,2008(09).2 伍欢.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_(29).3 杨丽丽,盛斌,等.OFDI的母国产业效应:产业升级抑或产业空心化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_(07).4 谭俊兰,张钦宇等.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空心化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_(23).5 邵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行业测度研究来自200320_年面板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家,20_(01).6 谢光亚,张佳颖.中国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02).7 陈晨.我国产业空心化趋势、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