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精品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索过程,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2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能用乘法验算。3让学生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的习惯。4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

2、惯。(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标准( 2011 )对小学阶段整数乘、除法计算的最高要求是: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本套教材整数乘、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级,具体编排如下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另一方面, 它将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和用估算解决问题,具体编排结构如下表。1 / 7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按照“口算笔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顺序编排,体现了“由简到繁

3、, 由易到难” 的认知规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口算除法。因为口算是诸多运算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简便计算。 而且除法笔算的过程, 也是多次运用乘法口算和减法口算的过程。因此,把口算放在笔算之前学习是顺理成章的,体现了学习 “由简到繁” 的规律。根据标准( 2011)在第一学段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即“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在“口算除法”一节中,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转化为表内除法)及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 的口算方法。 在让

4、学生用已有的口算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为理解笔算算理作铺垫。第二个层次是笔算除法 (例 1例 7)。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笔算除法的演算过程, 要多次应用乘法和减法,还会涉及 0 的计算,演算的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容易出错。因此,除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外,教材重点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 1)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先安排 “商中没有 0”的除法, 再安排“商中有 0”的除法,便于学生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特殊的计算方法。( 2)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先安排“两位数除以

5、一位数”再安排“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安排“首位能2 / 7小学数学精品教案除尽”的除法,再安排“首位不能被除尽”的除法。根据实验教材的反馈意见,增加了例3,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上能除尽的题目,减小教学的坡度。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例8 和例 9)。重点教学如何将估算作为的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是整套修订后教材关于估算教学的一大特色。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后,安排例8,让学生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掌握如何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然后安排例9,让学生学习如何灵活应用估算策略(乘法或除法)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是需要学生必须理解掌握

6、的。同时,这些内容也具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有研究表明,进行除法口算、演算除法竖式,能够使学生的大脑感受到刺激,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紧张状态,从而使学生思维变得灵活、 敏捷,有益于智力的开发。学生在除法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乘法、 减法、加法等知识和方法,在探究除法的法则时,要在不断地思考辨析中,理解算理,用语言逐步准确地表明算法,并在竖式演算中,体会除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在验算中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形成计算知识的网络,并使思维获得发展。除法竖式演算中的不断演进与计算, 是一种数学思维的特殊表达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对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简洁有效的表达的追求。其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

7、性和个性的特点,具有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熏陶的作用。2教材编排特点。( 1)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第一,无论在教学口算还是笔算时,教材都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口算除法”的小节中创设了平均分彩色手工纸的情境,将手工纸设计为10 张一沓,给出直观图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支撑。在“笔算除法” 中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通过小棒图直观呈现“余下1 个十与 2 根合并,再分到2 份中去的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第二,在教学口算除法时,突出基本方法,为理解笔算算理作准备。例如,第12 页例2( 120 3),突出了利用数的组成“可以把120 看成

8、 12 个十”转化为可用表内乘法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思考的过程,为后面教学笔算除法时,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的计算作准备。第三, 在笔算除法中,重视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在教学例1 时,分步给出了竖式的演算过程,并配合给出小棒图展示平均分的过程,还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含义;在教学例23 / 7小学数学精品教案时,同样分步给出了竖式的演算过程, 配合给出小棒图展示分的过程, 并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每一步的算理,实现了从算理到算法的自然过渡。( 2)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在学生获得大量计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材重视让学生对计算法则进行

9、归纳和总结。在进一步掌握算法, 形成计算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在探索了大量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后,教材在第18 页安排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计算方法的场景,虽然教材没出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通过学生的对话了突出了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又如,在学生积累了大量计算“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 0”的除法的经验后,让学生想一想“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 时,应该怎么办” ,总结计算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再如,在单元末的“整理和复习”中,让学生再一次回顾笔算除法的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落实“四能” ,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

10、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标准(2011)中提出的重要的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本单元教材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了努力。第一,教材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以期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几乎都是以生活情境、应用问题的方式出现,真实、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之中。“口算除法”一节的 3 道例题,创设了学生生

11、活中常见的分手工纸的情境; “笔算除法” 一节的 9 道例题则创设了植树、 整理相册、书店购书、 购买跳绳、计算住宿费以及分装菠萝等生活情境与问题。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面对新的数学知识, 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 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第二,在学生掌握了口算、笔算和估算等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地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单元末的整理和复习,教材提供了三个数据特点和解答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选择口算、笔算或估算等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又如,第30 页例 9,创设了“

12、用纸箱装菠萝够不够装”的问题情境,呈现两种解题策略:一种是通过乘法4 / 7小学数学精品教案估算出 20 个箱子只能装160 个,18 个箱子肯定装不下182 个;另一种是想除法算式182 8,十位上商2,还有余数,商一定大于20,18 个肯定不够,体现了如何灵活运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4)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估算是计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应该形成的一项重要的数学技能。无论是估计运算的结果,还是确定数的取值范围,都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十分注重学生估算意

13、识的培养,并且把估算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第29 页例 8、第 30 页例 9,都是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例题。通过问题解决和估算的同步教学,使不同的算法、 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解决问题时可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感受到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练习中安排了相应的习题,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进而形成估算意识。(三)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对于本

14、单元的教学,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必须重视口算教学。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必须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把口算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来看待。 要充分运用口算卡教学, 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并坚持经常练习口算,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口算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讲清算理和算法, 并通过必要的训练形成口算技能。首先, 从直观教学入手,配合算式和教具的使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口算的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进而形成口算的习惯,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其次,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 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

15、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 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的口算。 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5 / 7小学数学精品教案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新情境中。最后, 要尽量能够使口算、 笔算相结合, 笔算可以时让学生先说出口算方法, 再说一说笔算方法。 通过这样的练习, 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笔算的理解。2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6、1)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的有序思考方法。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 使学生理解算理, 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结果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程序, 养成一种有序地操作和思考的习惯,并能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要点。( 2)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 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 是计算活动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首先,

17、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小组(或与同桌)内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提供表达的范例。 请能够清晰地、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路的学生在班上交流。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3正确处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关系。计算教学强调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及计算的逻辑推理,注重计算的准确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计算速度; 问题解决教学注重对数学情境的理解与信息的数学化,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结构,提炼数量关系、构建数学模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感悟数学思想、

18、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计算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就无法正常开展;没有问题解决教学,计算教学就乏味无趣,没有学习的目标。因而,它们是不能孤立进行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利用的。计算教学为问题解决教学作铺垫。在本单元中, 计算教学占很大比重。掌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计算教学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后续的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只有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才能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如鱼得水、应用自如, 学生对应用教学也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6 / 7小学数学精品教案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互相渗透。在新的课改理念之下,如果还是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 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时, 他们看到一个个算式,就能想到许多个具体的现实情景与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应用的意识和能力。问题解决教学应是计算教学的升华。应用数学的出现,使数学这门科学更具活力,使数学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