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我的老师 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突出蔡老师纯洁、美好的心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会详略得当地用事写人。2. 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语言特色。3. 感受真挚的师生情,在阅读中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重点:1. 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会详略得当地用事写人。2. 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语言特色。难点:感受真挚的师生情,在阅读中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看到“老师”这个词,我们眼前肯定会浮现出许
2、多的老师形象。其中的“好老师”定是让我们铭记终生的。第 1页那么大家能给说说你记忆中的“好老师”吗?(学生回答)看来很多好老师都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魏巍的童年,领略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风采! ( 板书课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给加点的字注音。榆钱 (y )黑痣 ( zh)焚香( f n)卜问 (b )磕头 (k )半晌(shng) 纠纷(ji )时辰(chn)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狡猾:原意是狡诈奸猾,这里有调皮、机灵的意思。亲近:亲密而接近。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劝慰:劝解安慰。纠纷:发生争执的事情。纯真:纯
3、洁真挚。心清如水:心灵思想单纯,像水一样清净晶莹。迷迷糊糊: ( 神志或眼睛 ) 模糊不清。模模糊糊:文中指说话不清晰。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1920 年 6 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 月在山西第 2页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其作品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
4、人,长篇小说东方等。4. 背景链接我的老师是作者应教师报编辑部之约,“给教师朋友们写篇文章”而作的。最早发表于1956 年 10 月 1 日的教师报副刊,后来被选入严文井主编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该文全文近四千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写作背景。第二部分回忆儿童时代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老师。第三部分抒情议论,点明题旨,和第一部分的开场白遥相呼应。本文节选自第二部分。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 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交流点拨】 课文一共写了“我”的母亲、 蔡芸芝老师、“我”的小伙伴;其中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2. 本文共记叙了
5、几件难忘的事情?请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第 3页【交流点拨】共记叙了七件事: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我睡梦中去找老师。3. 归纳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 2 段):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第二部分(第314 段):“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第三部分(第15 段):“我”与蔡老师分别了。4. 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那么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交流点拨】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二)深层探究1. 文章所写的七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
6、是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顺序能不能调换?【交流点拨】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所以其顺序不能调换。2. 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第 4页描写。【交流点拨】( 1)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2)蔡老师热情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3)蔡老师公正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综上所述:蔡老师是一位温
7、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3.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交流点拨】( 1 )“我”调皮、机灵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2)“我”天真活泼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 3)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 4)“我”尊敬、爱戴老师梦中寻师。由此可见:“我”是一个机灵、调皮、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4.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第 5页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一直都用第三人“她”行文,这里为什么突然改用第二人称“你”?这不是使同一篇文章人称前后不一致吗?【交流点拨】一般情况下,文章
8、的人称应前后一致。但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而变换为第二人称行文,直接抒情,更显亲切,同时也表示感情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浓浓的思念、崇敬之情。5. 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交流点拨】本文通过对七件事情的叙述,表现了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爱,抒发了“我”对温柔美丽、热情公正的蔡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即老师爱学生,学生更爱老师)四、拓展延伸情景再现: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讯,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作者写一段文字,表达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热爱之情吗?( 60 字左右)【交流点拨】 明信片都比较短, 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
9、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 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 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 表达对老师的祝福。第 6页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归纳整理文中的七件事,理清记叙的方法,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3、精读课文,品析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4、结合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师生之爱,学习文章写法,歌颂师恩。教学重难点【重点】理事件,品句子。【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
1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听后说出歌里颂扬的是什么人,歌颂了他们的什么精神。2、刚才体会了音乐家用歌声表达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作家用文字表达的对老师的真挚感情,一起来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板书题目)3、出示学习目标并齐读。4、了解作者(出示)5、预习检测:第 7页( 1)出示练习,读准字音并组词:芸()()榆()()痣()()褪()()卜()()焚()()鸥()()殴()()( 2)指名注音组词( 3)齐读两遍巩固6、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令作家魏巍终身难忘的老师,她就是她是男是女?为什么用了先生?(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先生是人们对德高望重、才学出众的女性的尊称,作者这样称呼蔡芸
11、芝,正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二、读课文,知内容1、根据提纲读课文。( 1)找出文所写的七件小事, 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这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3)结合课后练习三,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4)联系作者对蔡老师外貌、动作、行为的描写,从总体上说说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小组交流上述练习3、师生课堂交流三、理事件:第 8页分别找同学总结七件小事,找出在哪些段落,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随学生总结出示事件图片及字幕)(板书七件事名称)四、学详略:七件事的安排顺序,详略问题,贯穿线索。(引导学生通
12、过找文中词语,整理出安排的顺序等)(板书安排顺序及详略等)五、品句子:出示课后题3 的句子细细品读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六、析人物:联系作者对蔡芸芝老师的外貌、动作、行为的描写,从总体上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总结)。七、感真情: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师爱生生爱师)课后小结第 9页课堂小结:1、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
13、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2、出示赞美老师的古诗文名句,齐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 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3. 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4. 揣摩文章的语句。教学重难点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14、2)学习本第 10 页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有人说:“老师像梯子,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同学接触了不少老师。可能不少老师都给我们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爱或恨,或亲近或畏惧。但其中必然有一位是我们同学印象最深刻、 最难忘的。如果把他(她)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出示课题)二、走近作者1. 作家简介: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
15、南郑州人。 1920 年 6 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 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 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第 11 页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长篇小说东方等。2、导语: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16、?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三、正课1. 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听课文录音)2. 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第 1 至 2 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会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第二部分:(第 3 至 14 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第三部分:(第 15 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3. 第 H 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
17、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第 12 页讨论并归纳: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我梦里寻师。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 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4. 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讨论并归纳: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 回忆、依恋、思念“我”的
18、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5. 这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讨论并归纳: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第 13 页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6. 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讨论并归纳:课文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苦芝先生”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第二部分文章列举了蔡
19、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依恋蔡老师的两件事。蔡老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人。第三部分是别后的思念,深情的语句抒发了“我”思念老师之情,与开头相呼应。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四、深入分析1. 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2. 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3. 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第 1
20、4 页以看出?(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4. 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讨论并归纳:( 1 )“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 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
21、)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5. 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讨论并归纳:第 15 页(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22、!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
23、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第 16 页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7. 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五、小结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
24、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我的老师教学设计四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第 17 页灵。3、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
25、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介绍作者作品四、整体感知五、课堂小结六、拓展延伸第 18 页七、作业布置1、同学们 , 在你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习生涯中,诸多老师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能说说原因吗?多媒体展示目标: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3、
26、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4、多媒体展示: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1920 年 6 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免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12 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5、多媒体展示第 19 页文章以“回忆依恋思念”为感情线索,集中
27、写了七件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表现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和慈爱善良、温柔可亲的性格特点,更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深深的敬爱之情。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五教学目标一,生词,词组二,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同样的体验吗 ?你和你的老师是否共筑过一个“爱”的小屋 ?三,在和老师的相处中,你肯定有被老师误解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 ?教学重难点感悟文中 7 个小故事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情谊,体会叙事中融入的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 内容呈现1快速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教师配乐 (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朗读课文,学生感受师
28、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第 20 页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深情。( 二) 设置问题情境这篇文章以二颗纯真的童心回忆了自己的老师;情意真挚感人,请从中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加上你精彩的点评,并准备用深情的朗读打动别人。( 三) 交流对话l. 教师与学生对话话题一:为多角度地突出老师的特点,作者选取了7 个事例,请你找出来,并给每个事例加一个小标题;明确:假打真爱。 教我们跳舞。 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对老师的依恋。排解小纠纷。梦里寻师。 ( 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话题二:文章哪两件事写我对老师的思念,这对突出蔡老师的品质有什么作用?明确:一件事是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
29、身边看她收拾东西,另一件事是假日里梦中寻师。我对老师的思念,突出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话题三:在文中画出排解纠纷和梦里寻师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抒情的句子。明确:让学生了解记叙的要素以及议论、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话题四:联系作者对蔡老师的几件事的回忆,从总体上第 21 页 她是一个怎 的人。明确:蔡老 年 、美 、善良、温柔、 切, 孩子, 生活,多才多 ,是一位受学生 戴的好老 。2学生与教 :假如你是 篇文章的作者,你将如何 材?你将如何理解、排解 件事“在那 却占据 我的心灵”?明确:体会本文用一 童心回 往事,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 真自然的感受,因而平凡的小事更具有感染力。3,学生
30、与学生 一: 者 作品的再 造,一千个 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从作者 蔡老 的深情回 中, 一下蔡老 的外部形象 ( 得什么 子,穿得什么衣服, 的声音、表情)明确: 是 学生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引 学生深入 研 文 蔡老 言行 止的描写的基 上,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文章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 一迎, 石板从何而来 ?明确: 是一个趣味 , 学生 所欲言后明白,石板石笔是作者幼 的学 工具;因 那 。 三:你能理解作者 她握 笔的姿 都急于模仿所表达的深情 ?第 22 页明确:引 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 依恋老 的深情,并体会 描写的好 。 四:“梦里 ”是怎么一
31、回事 ?你能用深情的点 达出作者的情意 ?明确: 迅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 句,抒 母子情深。 里写 生情 达到最高境界,有如母子骨肉之情,日思夜梦,感人至深 ( 引 学生品析字里行 的深情,如 一部分中的“默默地”;两个“才”以及最后的感 句和反 句所 含的情感 ) 。 五:“可惜 ?一 ,感慨 多,你能 出其中 达出的几种情意 ?明确:“可惜”一 ,充 了不再和蔡老 朝夕相 的惋惜;“可惜”一 ,充 与蔡老 分 的无限依恋;“可惜”一 ,充 了与蔡老 相 的美好回 “可惜”一 , 开 尾互相呼 ;“可惜”一 ,使 老 的感情 穿全文 ( 学生在深入理解 文感情的基 上,有感情地多角度表达
32、)4 生与作品 一:文章 的7 件事,排列的 序有什么 究,你看出来了 ?明确: 七件事,从 内到 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 到假期,按 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全面展示了蔡老 学生第 23 页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话题二:文章选择的7 件事,有详有略,哪些详?哪些略 ?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文章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前五个事例写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后两个事例,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后两个事例是在前两个事例的基础上写的,是爱戴、依恋蔡老师感情的加深。这样有详有略,既使文章疏密相间,更表现了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四) 链接生活链接一: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同样的体
33、验吗?你和你的老师是否共筑过一个“爱”的小屋?链接二:在和老师的相处中,你肯定有被老师误解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 五) 阅读体验1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你的老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你从本文学习到了哪些写人的方法?对比自己的作文,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不足。四、练习处理1注意辨析下列各组字的音形义。即弧卷密 既孤券蜜2课外阅读一篇写老师的文章。3课外练笔,写一个和老师交往的感人细节。第 24 页我的老师教学设计六教学目标1、领会记叙的要素。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
34、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 也一定令人动情、 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课堂实录第 25 页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走近作者,解题。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 1956 年 9 月 29 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金安国际商品房销售合同
- 石油开采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制作中的疑难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 低碳技术与绿色工艺考核试卷
- 社会救助住宿服务的信息公开与监督考核试卷
- 航空危机处理与公关策略考核试卷
- 水轮机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考核试卷
- 无线电监测设备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考核试卷
- GB/T 90.3-2010紧固件质量保证体系
- GB/T 18799-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
- 科技公司涉密计算机软件安装审批表
- GA/T 1369-201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FZ/T 64014-2009膜结构用涂层织物
- 卫生统计学-回归与相关
-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课件
- 高考试卷命题设计的技巧 课件24张
- 合格供应商审查表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