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2021-2-1第一单元【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以及一篇略读课文三月桃花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了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习作要求是“写某个喜爱的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一习作要求跟本单元语文要素相互联系。从内容看,本单元课文从“乡村生活”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和感受;从表达看,阅读课文时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思想感情,为习作“如何表达感受”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放手,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以品读、想象画面等方式,完成对关键语句
2、的理解,从而更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板块教学关注点关注关键语句关注语文要素阅读链接古诗词三首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通过初读诗词,再读诗词,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情感。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利用已学古诗词的方法,迁移理解并记忆。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通过品读、想象画面,并给每幅画面取名字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景致。利用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板块,读词语、联系实际生活,从而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3、。天窗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抓住关键词语“扫荡”“无”“有”“虚”“实”,展开想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品读关键句子“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三月桃花水作者把春水比作桃花水。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利用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着重理解句子描绘的景致,结合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口语交际1.能认真倾听,抓住别人说话的要点,转述时注意人称转换。2.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准确转述。习作1.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
4、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2.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语文园地1.能够交流阅读时中发现的关键语句,逐步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单元教学目标】字词:认识20个会认字,读准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40个会写字及26个词语。阅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2.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句子呈现的画面和情境,体会情感。口语交际:1.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转述时注意人称转换。2.能
5、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准确转述。习作:1.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2.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语文园地:1.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4.朗读并积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1 古诗词三首一、课前解析关注诗词:本课为两首七言绝句、一首词。四时田园杂兴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初夏时节,以“黄、白”的色彩、“肥、稀”的形态组合,让人感受到万物蓬勃、色彩明丽的田园画面。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
6、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笔调清新明快,由远景到近景,由静景到人物活动,动静相宜,使整首诗画面生动。清平乐村居清新质朴,浅显易懂。“卧”字最为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整首词将五个人物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关注作者: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组诗。作者在早年游历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些诗歌都是范成大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创作的
7、,情感真实。其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自然的风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仿佛自己也在江南乡村生活了很久一样。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南宋王朝偏安杭州。新市在杭州北边,为京畿之地,文风鼎盛,又地处南北通途的要道上。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楼,痛饮大醉,因留住新市徐公店。第二天醒来,诗性大发,写下了这首诗。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辛弃疾: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他的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
8、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其中,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本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关注关键语句,想象画面: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关键字词的意思,想象画面,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9、,溪头卧剥莲蓬。二、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杂、稀”等14个会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3. 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三、教学重点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杂、篱”等4个会认字。2.联系插图、注释和生活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的情境。3.有感情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1.谈话导入:同学们,四年级开篇,我们的第一单元选择了一组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诗词、课文。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文字,走进乡村,读
10、诗、品词、学文章。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学习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这一课包含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分别是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和词清平乐村居。出示课件1:诗和词是不同的文学形式,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两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和宿新市徐公店。2.了解作者:如果你进行了课前预习,你一定知道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他们分别是谁呢?(范成大、杨万里)。对于杨万里,我们并不陌生,之前还背过杨万里的一首诗,叫什么呢?(小池)这节课我们还会学到他的另外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我们先来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1.释题:在之前的古诗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古诗的题目中往往包含了整首诗一些相关内容。比如时间、事件
11、、内容、人物等。那从四时田园杂兴这个题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呢?(出示课件2)预设1:这是一首田园诗。教师追问:你说的非常对。你从题目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预设2:我从“田园”这个词。预设3:我不明白“四时”是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四时,即四季。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诗。一共有60首。这一组诗都是范成大所作,描写了一年四季中不同的田园生活和景象。我们今天选的是第二十五首。这一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从诗中找到答案。预设1:杂兴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这个词问得好。对古诗的学习,离不开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更好了解整首诗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很
12、多的方法,其中,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寻找注释。大家翻开课本,就能看到“杂兴”的注释。“兴”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首诗里,读音是什么呢?(xng)板书:(杂兴随性而写的诗)出示课件2:教师过渡:“疑问”能带领我们深入的学习。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出示课件3:教师引导:请大家认真读古诗,注意加拼音字的正确读音。学生自读,教师检查朗读情况。3.小组交流,梳通诗意。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请大家借助注释,在小组中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4.全班交流预设:梅子黄了,杏也长大了。麦花雪白雪白的,菜花很少了,变得很稀疏。白天渐渐长了,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飞来飞去。教师引导:你能够先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
13、,根据把诗句描写的说出来。说明你已经弄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那同学们猜一猜,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表达,你认为这首诗的是在写“四时”里的哪一个季节呢?预设:是夏天。教师追问:你们从哪儿看出来这是夏天呢?预设1:我从“蜻蜓”和“蛱蝶”看出来的。因为蜻蜓和蝴蝶是在夏天才飞来飞去的。预设2:我是从“日长”看出来的,因为夏天的时候,白天最长。这首诗说日子渐渐长了,我觉得应该是初夏。教师小结:瞧,经过大家的讨论思考,我们不仅弄懂了这首诗的意思,更弄清楚了这首诗所描写的季节。教师过渡:诗是静止的文字,那诗描绘的画面是静止的吗?5.想象画面,感受意境教师引导:对于古诗的学习,仅仅弄明白它的意思是不够的。好诗犹如在
14、读者面前出现的一幅画面,而好的读者能够把诗的画面描述出来。同学们可以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下面的句子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出示课件5:预设:天气渐渐热了,周围非常安静,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在白色的麦花和稀稀落落油菜花之间飞来飞去。教师引导:你对画面的描述,不仅仅局限于这两句诗句,你联系上文,描绘出了诗句中的色彩以及温度,这是你独特的感受。教师小结:整首诗有色彩,有动有静。古诗的美在于用简单的汉字为读者营造了一幅丰富且无穷的画面。6.把握节奏,感情朗读教师引导:请大家用朗读,读出自己眼前的画面。学生尝试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
15、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三、学习宿新市徐公店1.释题。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这节课的第二首诗宿新市徐公店。从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教师引导:诗人住宿在哪里呢?预设:诗人在新市,住宿在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教师引导:对,这首诗就是写诗人留宿在俆公店里的所见。他见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2.出示古诗学习方法,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古诗。出示课件7:教师过渡:在之前对古诗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古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读正确;其次,要借助注释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接着需要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在第一首古诗学习的基础上,请大家
1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中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组长负责。3.小组学习,教师相机指导。4.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古诗学习的第一步,把古诗读正确。谁愿意来试试?出示课件8:指名读古诗。注意“疏”的读音。教师引导:谁能给“疏”组词呢? 预设:稀疏,生疏。教师引导:那大家觉得,在这首诗里,“疏”这个字当什么讲?预设:稀疏,在这里指篱笆很稀疏。板书:(疏疏:稀疏。)教师过渡:大家不仅读准了字音,同时,还用组词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了关键词语的意思,这样,这首诗就更容易理解了。我们可以顺利进入学习古诗的第二步,借助注释,了解诗意。教师引导:这首古诗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还是有一些字需要我们重点理解:深、新绿
17、、阴。你们知道这三个字在古诗中的意思吗?预设1:“深”就表面意思是小路深处,其实是说这条小路很长。预设2:新绿就是嫩绿。教师引导:你的理解非常准确,表面意思是新长出来的绿嫩绿。那大家能不能通过 “新绿”这个词,来确定这首诗描写的季节呢?预设:初春时候。教师引导:很多古诗往往没有直接点明时间,但通过大家对古诗的理解,就能做出自己的判断。既然是初春时节,那“未成阴”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了?预设:阴就是树荫,未成阴的意思是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关键字的理解,为我们理解诗意做好了基础。现在谁能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预设: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上满是新绿,还没有形成浓
18、密的树荫。孩子在奔跑着追赶蝴蝶,只见蝴蝶飞进了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出示课件10:预设:油菜花茂盛地盛开着,孩子们在花丛中跑来跑去,去追这一只,没有追到;转身去追那一只,也没有追到。轻盈的蝴蝶飞进茂密的菜花丛中不见了,却依然听到孩子们活泼的笑声。教师小结:短短二十几个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个画面里,一个“深”字,让我们的目光望向远方,新绿又为这个春天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三五个孩子奔跑着,嬉笑着,追逐着一只黄色的蝴蝶,只是一眨眼,黄色的蝴蝶就聪明、灵巧地飞进正在盛开的黄色油菜花之中。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田园景色啊,不仅有景
19、色,也有声音。带上你的理解,尝试背诵这首古诗就变得更容易了。5.尝试背诵并默写。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兴:随兴而写的诗。宿新市徐公店疏疏:稀疏。 作业设计: 1.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锄、剥”2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杂、稀”等14个会写字。2.想象画面,能说出词中描绘的情景。3.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并背诵。教学过程:一、谈话解题,介绍作者教师导入:诗和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昨天我们学习的两首古诗,他们的作者范成大和杨万里都生活在宋代,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的作者,也生活在宋代。他就是著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同学们搜集到关于辛弃疾的哪次资料呢
20、?出示课件11: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清平乐村居。介绍题目:在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曲调、句数和字数。词牌名很多,比如我们以后会学到的“浣溪沙”“水调歌头”“如梦令”等等,相信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词牌名会有更多的了解。“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牌名和题目之间,会用着重号隔开。二、初读,感受音律之美1.学生自读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请大家自己读这首诗。借助拼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的读音:茅檐、翁媪、亡赖、剥莲蓬三、借助注释,感受画面之美1提炼方法教师引导:描写景物或者风光的诗词,判定它是不是写的好的标准之一,
21、是能否在读者头脑中建立画面感。当你读这首诗词的时候,你的头脑中会自然浮现出画面。所以了解诗词的意思只是学习诗词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这样才能感受到诗词传递的美感。教师过渡:诗和词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方法却是相同的。上节课我们通过两首诗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出示课件13:2.小组学习教师引导:下面就请大家在四人小组中共同商讨学习,通过注释,先了解词的意思,然后再不断诵读,描绘每个人的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出示课件14:3.全班交流指名读。注意课件中加音字的正确读音。师生交流重点字:教师引导:借助注释,你们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预设:吴音:
22、当地的方言。翁媪:老翁和老婆婆。亡赖:即无赖,顽皮、淘气的意思。(板书:亡赖:无赖)教师追问:清楚了难懂字的意思之后,整首词的意思就好理解了。谁愿意说说整首词的意思?预设:茅屋非常矮,小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这美好的景色令人陶醉。那是谁家的老婆婆和老公公?他们老两口也醉在其中,用他们的方言高兴地交谈。他们的大儿子在溪东锄豆子,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只有那个调皮的小儿子,坐在溪头剥莲蓬。教师引导:他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理解是,大家被这里的景色陶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理解吗?预设:我觉得老婆婆和老爷爷喝酒喝的微微醉。教师引导:为什么是喝酒喝的微微醉呢?预设:因为景色太美了,三个孩子又那么听话,所以老公
23、公老婆婆特别高兴,就喝的有点多。教师总结:瞧,词的学习就是这样,同样的汉字,同样的表达,但是不同读者就会呈现不同的想象和理解。两种不同的理解,都是你们自己独特的理解。关于“醉”字,大家的理解都可以,我们不拘泥于一种。教师过渡:理解不同,画面就各不相同,谁愿意试着描绘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想象画面: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想象声音:此时此刻,置身田头,能在词的描绘中,你听到哪些声音呢?预设:我能听到老婆婆、老公公和小儿子开心的笑声,也能听到大儿子在溪头锄地的声音。想象色彩:词中只有一句“溪上青青草”,似乎只提到了一种颜色。假设你从远处走进词所描绘的画面,一定还有其他事物、其他颜色闯入你的眼帘。是
24、什么呢?我想每个人脑海中都不一样,你愿意描绘吗?预设:三个孩子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各忙各的。身边是绿草、红花,远处的茅屋,近处的爸爸妈妈、兄弟在一起,我也特别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教师引导:对啊,他们的田园生活是那么悠闲、惬意。在上面的诗句中,有一个动词写得最为传神,快找找是哪个字?预设:卧。这个字写小儿子特别自在、随意地在溪头剥莲蓬,不受拘束,字由自在。教师引导:这是小儿子的姿态,也是这个农村人家的生活,随心所欲,字由自在。能不令人向往吗?教师小结:词有尽,而意无穷。这正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魅力。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两首诗、一首词,都描绘了淳朴的田园风光,悠闲的农家生活。令人充满向往。板书:(淳朴的田
25、园风光,悠闲的农家生活)三、学习生字学生自学,对难写字进行书写指导:疏、檐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请大家把“疏”和“檐”字写两遍,注意这两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四、推荐积累推荐积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示课件17:教师引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词。请同学们课下自己阅读,并尝试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学习词的方法进行理解。作业设计: 1.背诵清平乐村居2.14个生字加上拼音写两遍。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兴:随兴而写的诗。宿新市徐公店疏疏:稀疏。 淳朴的田园风光清平乐村居亡赖:无赖 悠闲的农家生活2 乡下人家一、课前解析关注画面感:很强的画面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瓜
26、藤攀架图、花开三季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这些独自的图画组合在一起,层次丰富清新,构成了一幅完整、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以文字描绘图画,给予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关注语言: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作者爱用短句描绘所见所感,节奏明快,适合朗读;其二,作者善用对比、衬托,让画面丰富鲜活;其三,作者善于赋予物以人的情态和动作,使句子形象生动。关注情感:细腻的描述中,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呼之欲出,同时契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以想象画面为途径,直抵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构、饰”等15个会写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2.边读边想象画面
27、,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三、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会认字,正确书写“构、饰”等15个会写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画面美。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示课件2:教师引导:这首歌的名字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这首歌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预设1:听完这首歌我觉得心里很安静。预设2:特别想去乡
28、下看看,是不是真和这歌里唱的一样美。预设3:想闭着眼睛听这首歌。教师小结: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抬头就是高楼大厦,身边也是车水马龙,难得有机会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乡下人家,跟随文字,去乡下人家看一看。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自读课文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要求如下: 出示课件3:2.小组按要求读文。出示课件4:3.检查指名朗读句子。出示课件5、6:4.指读会认字。出示课件7:教师过渡:经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基本上都能按照要求在小组中自学,并且能达到这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扫清了文字障碍,后面的学习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教师引导:这篇课文,为我们勾勒出
29、了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和幸福生活,处处都是一幅画。文章一共7个自然段。前6个自然段,是6幅不一样的图画。请你再读课文,如果要让你给这几幅画起名字,你会给它起什么名字呢?自己再来读一读课文,并试着写一写。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进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预设:教师相机板书瓜藤攀架图花开满园、雨后春笋鸡群觅食图鸭子戏水图门前晚餐图第一自然段:预设:瓜架图 瓜藤图教师引导:瓜藤爬上了棚架,我们可以叫“瓜藤攀架图”第二自然段:预设:农家风光图教师追问:在这篇文章中,处处都是农家风光,那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哪种风光呢?关于图画的命名,越聚焦越好,越能说明图画的内容,请你再仔细想一想。预设:花开了,竹子冒出来了。教
30、师追问:非常好,这几个字就能说出这个自然段描写的画面内容。那么,你能不能再挑战一下自己,字数再精简一些呢?预设:花开竹冒图教师引导:五个字,就是你自己理解中的这个图的名字。真棒!预设:花开满园、雨后春笋教师引导:关于图画的名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括,只要能精炼、准确,就是你自己独特的命名。第三自然段:预设:鸡群觅食图教师小结:大家越来越棒,图画的命名说明你们已经感受到了文字想要描绘的图画。第四自然段:教师引导:这一段是字数最少的一段,相信你们你们一定能很快概括出这副图画的名字。预设:鸭子戏水图教师评价:简单、明了。第五自然段:预设:晚餐图 乡下晚餐图门前晚餐图第六自然段:预设:唱歌图教师引导:
31、谁在唱歌呢? 预设:纺织娘唱歌图教师追问:可以,谁还想试试?预设:月夜歌唱图秋虫歌唱图教师小结:用简练的文字,给每幅画取了名字。这样,乡下人家拥有的独特风景都被你们感受到了。出示课件8:教师过渡:哪一处景致是你最感兴趣的呢?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出现的生字和生词。四、学习生字、生词重点关注:蹲、率、谐三个字。出示课件9:学生交流难写字,教师注意归纳书写要点。蹲:足字旁第五笔短横在横中线上。“寸”长横在足字旁的下面起笔。率:“十”横要长,竖在竖中线上。鼓励学生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识记生字。教师出示生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生词的认读检查。板书设计:乡下人家瓜藤攀架图 花开满园、雨后
32、春笋 鸡群觅食图 鸭子戏水图 门前晚餐图 作业设计: 1.会写生字2遍,生词1个。2.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对文中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尝试写一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2.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教师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乡下生活的美好,读文章,犹如置身在图画里。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欣赏了哪些图画吗?出示课件10:(瓜藤攀架图、花开满园、雨后春笋、鸡群觅食图、鸭子戏水图、门前晚餐图)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再次细细品味乡下生活的美
33、好。二、抓关键景致,展开想象,体会情趣教师引导: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独特美丽的乡下画卷,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请在四人小组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预设:瓜藤攀架图 出示课件12:A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之美:预设:在“瓜藤攀架图”里,我觉得颜色特别美。有红的、青的。青色的是成熟的瓜,让人充满期待,想着它长大以后的样子,要是我生活在乡下,肯定每天早晨都去看看这些青色的瓜熟了没有。教师小结:颜色美,而且让人充满期待。青、红板书:(红、青、挂)B引导学生感受动态之美:预设1:这些瓜有许多种,南瓜、丝瓜,青的、红的,各种各样。乡下人家能吃到自己种的绿色蔬菜,多好啊。预设2:这些瓜“挂”在
34、瓜架上,风一来,肯定摇摇摆摆,像是在跳舞。预设3:瓜像一个娃娃,藤蔓每时每刻都带着瓜宝宝努力向上爬啊爬。师小结:你们不仅读到了瓜藤攀架图的美,还在头脑中生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一个“挂”字,这些瓜就充满了活力。板书:(挂)作者以城市里的石狮子和旗杆和乡下人家的景致做对比,体现出乡下瓜藤攀架时的勃勃生机。花开满园、雨后春笋图 出示课件13:预设1: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可是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说这些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些陆续开放的花,到底是朴素呢?还是华丽呢?教师追问: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试着回答他的疑问呢?预设2:我想是既朴素,又华丽?教师追问:表面上是既朴
35、素,又华丽。但字面上是矛盾的。你们能不能想一想,“朴素”指的是什么朴素?“华丽”又指的是哪方面华丽呢?预设3:鸡冠花、大丽菊都是特别普通的花,他们生活在乡下,生活在乡下人家的门前或者廊下,没有生活在花盆里,那么娇贵,是不是说他们的生长环境很朴素。教师追问:有道理,生长环境“朴素”。那“华丽”呢?预设4:虽然它们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它们仍然有序开放,一点也不自卑,呈现着自己的美丽。这是不是说明它们性格“华丽”。教师小结: “朴素”和“华丽”本是这看似矛盾的表达,缘于这些花不用精心打理,自幼生长,难怪作者说“朴素”;而这些花依着时令开三季,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所以又很“华丽”。板书:(朴素、华丽)
36、教师过渡:花开是美丽的,鲜嫩的笋冒出来,你感觉怎么样呢?预设:小笋芽就像小朋友,下雨后偷偷探出头来。教师追问:为什么说像小朋友呢?预设:因为小朋友也经常会在下雨以后,偷偷跑出家门去踩水花。教师追问:笋芽像小朋友,你的想象很美妙,也充满了生机,你是从哪一个字看出它的生机呢?预设:探。教师小结:“探出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刚刚破土而出的动态画面,好像在好奇地打量着这美丽的春天,让我们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生机盎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欣喜之情。鸡群觅食图 出示课件14:预设1:植物是美的,动物们也为乡下生活增加了生机。鸡妈妈也很享受乡下的生活。预设2:没事儿的时候出来看看这些小鸡,也挺有
37、意思的吧。教师小结:乡下人家的美,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风景中这些母鸡、小鸡和公鸡带来的乡下生活的气息,它们更像是乡下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字由自在地生活。板书:(悠闲 )鸭子戏水图 出示课件15预设:这些小鸭子真快乐啊。想游泳了就去水中做游戏,在水中找小鱼小虾吃。把自己弄得湿漉漉的。教师小结:鸭群顽皮、自在的游戏样子。湿透羽毛,水中留下一条条水痕。板书:(顽皮)门前晚餐图 出示课件16:预设1:我从“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这句话觉得他们的晚餐不管吃什么都是一种享受。预设2:“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这句话里能看出来他们吃饭的环境可比
38、饭店里好多了!我也想这样吃饭聊天,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教师追问:“天高地阔”是形容空间大的,怎么用来形容吃饭呢?如果把“天高地阔”去掉,或者换掉,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预设3:空间大,而且肯定在这么美的环境下,他们的聊天内容也很广,什么都有。教师小结:对,乡下人家不仅用餐空间宽广,聊的话题也可能天南地北,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用餐,“天高地阔”正表达出是轻松愉悦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板书:(天高地阔)秋虫唱晚图 出示课件17:预设1:入睡的时候还有小虫子的鸣叫,就像一首歌一样。预设2:有歌声陪着睡觉,真是一种享受。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想象朗读。板书:(喜爱)三、积累表达鼓励学生主动积累。出
39、示课件18:教师引导:文中把竹笋当成人来写了,体现了作者的的喜爱之情,像这样把物当作人写的句子还有不少,你可以把它积累下来。板书设计:乡下人家瓜藤攀架图 红、青、挂花开满园、雨后春笋 朴素、华丽 鸡群觅食图 悠闲 喜爱 鸭子戏水图 顽皮门前晚餐图 天高地阔作业设计:积累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3 天窗一、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本文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他的散文基本上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前进轨迹,阅读他的散文,犹如欣赏一幅幅绚丽斑斓、层次分明的多彩油画。他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山之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一以贯之地关心儿童文学,为之倾注心血。天窗创作于1
40、934年。关注文本:课文选取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写了孩子们想在雨天和夜晚玩,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从小小的天窗中获得的乐趣和慰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写乡下孩子的快乐很有特点,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又引人深思。关注插图:本文的插图很有意境,开篇用大面积屋顶还原乡下孩子生活的场景,从天窗中洒落的星光,营造出一种遥远、神秘又浪漫的时空意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字有11个。笔画繁多的字有“慰、藉、霸、鹰”。“藉、霸”在上下结构中都属于上合下分型,书写时,要看清楚,写紧凑。“慰、鹰”二字可让学生辨认上下和半包围结构,再迁移识字方法。关注词语:“慰藉”一词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41、同时进行理解。“扫荡、奇幻、闪烁、霸气”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对词语进行充分理解。“河滩、帐子、猫头鹰”需要跟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进行识记。二、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2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等11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2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三、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四、教学准备:多媒体PPT。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慰、藉”2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卜”,正确书写“慰、藉
42、”等11个会写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2个词语。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质疑,出示课题出示课题天窗出示课件1: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天窗吗?预设:天窗是开在房间上面的小窗户。教师追问: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为了给房间透气。教师介绍:天窗不仅仅是为了给房间透气,也能让比较光线比较暗的房间增加采光,使房间明亮起来。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天窗,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他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山之功。请大家猜一猜,这篇以天窗为题的文章会写什么呢?预设1:会介绍天窗的样子。预设2:会说一说天窗有什么作用。预设3:为什么要开天窗呢?预设4:
43、天窗里能看到什么吗?教师小结:在刚才老师已经介绍过,作者茅盾对现代儿童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山之功。这篇文章的内容会不会和刚才大家猜测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初读文章。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请带着问题读课文,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尤其注意加音字的正确读音。2.学生自读课文。3.指读句子。出示课件3:学生读: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教师点拨:注意“慰藉”的读音:wi ji学生读:从那小小的玻璃里,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教师点拨:注意“卜落卜
44、落”的读音:b luo,“一瞥”的读音:y pi学生读: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4.指读词语。出示课件4三、把握文章内容,划分段落结构1.回扣疑问:教师引导:在看到题目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和质疑。为什么要开天窗呢?在天窗里能看到什么呢?等等。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发现,有一些问题我们能够在课文中寻找到答案,有些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才能找到答案。那我们来看,第一遍读完课文,你能了解到哪些内容?预设1:孩子们在下雨天特别想到外面去玩,但是家长们不让。于是孩子们只能透过天窗看看外面电闪雷鸣的世界。预设2:天窗是孩子们在下雨
45、夜晚的一双眼睛,带孩子们去看电闪雷鸣的世界。预设3:天窗让孩子们觉得下雨的晚上一点也不孤独,会有雨点,星星、云朵陪着他们一起玩耍。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写了孩子们想在雨天和夜晚玩耍,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从小小的天窗中获得的乐趣慰藉。2.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教师引导: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划分段落。出示课件5:预设划分段落结构。出示课件6:四、学习生字词重点指导书写。出示课件7:师生交流,明确:慰:这个字中的“尸”要包围“示”,第三笔撇尖过横中线;“示”双横要短。心字底要窄、扁,而“尉”要宽大。第十二笔和最后一笔的两个点画,要舒展、呼应。鹰:广字头的横画不宜太长,“隹”的第
46、一、四横笔右端超出“广”的右侧。“鸟”的头部需扁些,短撇起笔在横中线,第三笔点在竖中线,竖折折钩不宜太宽。板书设计:天窗作者:茅盾一(13):天窗的位置、形状二(47):由天窗想象外面的精彩,获得心灵慰藉三(8):对孩子想象力的思考和赞美作业设计:生字两遍,词语抄写一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教师导入:请大家默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预设:课文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先讲了天窗的位置和形状,接着讲了孩子们不能出去玩时,通过天窗想象外面的精彩,从而获得心灵慰藉,最后讲了作者对
47、孩子们想象力的赞美。二、出示中心问题,小组交流1.出示句子,理解“慰藉”教师引导:“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预设:两次。教师追问:这两次分别在哪里?预设:第一次在第四自然段,夏天下阵雨,孩子被关进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天窗是孩子的慰藉。第二次是在晚上被大人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小小的天窗又会成为孩子们的唯一慰藉。教师小结:文中两次提到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看来这是作者想着重表达的观点,那我们首先来弄明白“慰藉”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不能换个词语来理解?预设:慰藉的意思是“安慰”。教师引导:联系我们日常的生活来想一想,什么时候你也会需要安慰呢?预设1:生气
48、的时候。预设2:难过的时候我也需要安慰。预设3:当我感觉到特别无聊、孤单的时候就想要找点事情做,寻找安慰。教师追问:大家所说的这种情绪,都会想要得到安慰。文章里说“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里的“你”指谁?(乡下的孩子们)“这时候”是什么时候?天窗才会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默读第4至7自然段。预设1:这两句话里的“你”指的是被家长们叫回家的孩子们。预设2:这句话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下雨的夜晚,孩子们被关进屋里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夜晚被家长逼着早早上床“休息”的时候。2.出示中心问题:教师出示中心问题。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文章,找出相关的句子,联系生活理解,并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交
49、流。板书:(慰藉)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拨。三、全班交流,感受语言特色出示课件9:预设1:我从“从那小小的玻璃里,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这句话能看出,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预设2:作者在这句话里写到“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长了脚,就如同孩子们一般高兴地手舞足蹈。教师追问:作者把雨落下来的样子写成“雨脚在卜落卜落跳”,可见这是孩子们的想象,是孩子们在下雨夜晚的慰藉。在这句话里,还有哪儿能看出这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预设3:老师,这句话里有
50、“一瞥”这个词,它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这个问题问得好,要想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情感,必须要弄明白每一个词语的意思,谁知道?预设4:“瞥”是快速看的意思,“一瞥”就是快速、飞快地看了一眼。教师追问:作者在这里说谁“一瞥”呢?预设5:闪电。预设6:在孩子们被关进屋子里的时候,他们觉得闪电透过天窗来快速地看了他们一眼。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么想着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觉得很好玩、很有趣了。教师小结:在这里对闪电的描写,有了人的情态,来势迅猛。教师提问:“锐利”一词一般来形容什么?预设1:形容刀子很锐利。预设2:可以形容目光。目光锐利。教师追问:那在这里,作者为什么“锐利”来形容想象呢?学生思考。教师小
51、结:用这个词语来描写孩子们的想象力,可以体会出孩子们一边听风声雨声,一边看雨点闪电,一边想象时心中的无比紧张、刺激和兴奋,此时的天窗就像放大镜,把孩子们细微的感受放大了十倍百倍。教师追问:“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预设1:扫荡让我觉得风雨雷电很猛烈。预设2:因为天窗那么小,风雨雷电却都拥挤进来,躺在床上的孩子们才会觉得它的威力那么大。教师小结:通过大家刚才对这句话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天窗是这一切乐趣、一切想象力的来源。还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出示课件10:预设1:我从“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
52、”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能够感受到天窗是孩子们在晚上被逼着上床时唯一的慰藉。预设2:“偷偷地、伸出头、仰起脸”这些看出了孩子们此时的顽皮可爱。他们顽皮地希望透过天窗,寻找黑夜里的慰藉。预设3:孩子们这个时候透过天窗,又可以让想象力无穷无尽地飞翔。教师过渡:这时候孩子们会有着怎样的想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一段: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夜晚漆黑一片,你又从哪里感受到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快乐?如果是你,你会想到哪些画面呢?板书:(看到、想到)预设1:我会看着一朵朵白云慢悠悠地路过天窗。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孩
53、子来跟我打了个招呼。预设2:飞过去的黑影也会让我产生很多的想象,一个黑影,两个黑影,我也许可以编出一个好玩的故事,陪着我度过没一个不困的夜晚。教师小结: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天窗不仅给文中的孩子们带来的惊奇与神秘,也让你们各自充满了向往。教师追问:本段有一个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哪些内容呢?此时此刻,你就是这个透过天窗来想象的孩子,你会想到什么呢?预设1:我会想我是一只青蛙,住在井里,看着天上的小鸟飞过。预设2:透过天窗看见一颗星星,第二天我还会继续找它,就当它是我的好朋友,陪我睡觉。教师小结:你们的想象也很神奇。板书:(神奇)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想象,尝试读一读这段话。四、练习表达,理解关
54、键语句出示最后一段。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文末一段,有两组关键词:无有,虚实。你能不能再次回顾课文内容,哪些地方的描写是“有”和“实”?哪些地方的描写又是“无”和“虚”呢?板书:(从“无”到“有”,从“虚”到“实”)预设1:小雨点、闪电、星星、云彩都是“实”。预设2: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都是作者的想象,是“虚”。五、总结全文教师小结:课文以“天窗”为题,写出了孩子们的快乐很有特点,在乡下孩子们的眼里,“天窗”有着特殊的意义。作者以此为题,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独特,快乐也是那么独特。整容文章最后一段想表达的,乡下孩子快乐的真正根源还在于他们活泼会想。板书设计:慰藉:看到、想到天窗神奇:从“无”到“有”,从“虚”到“实”4 三月桃花水一、课前解析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充满着浓浓的抒情味。开篇以疑问句总起,激发读者的好奇,还用整齐的短剧结构,不仅节奏明快,而且展现出一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物理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湖北省八市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物理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版保姆合同书:家庭管家综合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餐饮设备维修保密协议
- 2025版限量版汽车租赁不得转让服务合同
- 2025年影视制作厂房租赁及拍摄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产品销售保密协议范本
- 2025版豪华轿车置换服务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项目保全担保合同
- 2025年河北张家口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41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运输公司汛期管理制度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 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益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 化学-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试题和答案
- 2024年体育类第二批(高职专科批)投档最低分及名次
- 《公路运营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 2020海湾消防GST-DJ-N500-GST-DJ-N900 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商场餐饮店装修施工方案
- 淤泥泥浆固化施工方案
- 护理实习生急诊科入科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