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初步设计_第1页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_第2页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_第3页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_第4页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区文体中心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区文体中心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XX 路(西环南路至西外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路(西环南路至西外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概概述述 1.1 工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XX地处北京、XX、唐山等三大城市构成的大北京规划的中心腹地,北倚燕 山,西靠首都,东临渤海。现全区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 海开放地区之一。城区西北距北京70公里,东距唐山80公里,东南距中国北方重要 的国际港口XX新港9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200公里,以XX为圆心百公里半径范围内 有3700万人口,占京津冀北地区

2、总人口的60%。从XX出发5小时车程范围内,可覆盖 华北、东北、西北、中原的47个大中型城市,辐射3亿人口。 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位于XXXX的城区内,项目的实施可加快实现 城区南拓和适度西移战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区的整体面貌,加快城市节奏, 促进XX区的经济发展。同时项目的尽快实施为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为投资提供 良好的投资环境,兼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道路及排水、绿化等配套的 市政工程设施的建设,使土地尽最大可能的升值,从而实现以道路开发促进周边 土地开发,以土地开发的收益进一步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各方面因素, 从拉动城区西南部地区发展的角度考虑,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

3、,我公司组织各专 业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踏勘现场,认真研究工程项目,于2011年8月完成本项目的 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XX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2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XX市XX城区控制性详 细规划; 2)XX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设计委托书; 3)XX区规划局2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工程区域1:1000地形图 ; 4)国家及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 5)XX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2011年6月提供给我院的XX区渔阳路工程岩土 工程勘察报告 1.3批准的道路网规划批准的道路网规划 1.3.11.3.1用地性质用地性质 目前该地区地势平坦

4、,现属于村庄居住地区,现状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为 主,其它用地主要为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 1.3.21.3.2现有道路状况现有道路状况 本次研究区域没有现状道路相交。 1.3.31.3.3道路规划道路规划 规划情况 : 道路规划 (1)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的规划要求如下: 路线走向:由南至北方向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断面宽度:80m 21.0 米(绿化带)+3.0 米(人行道)+1.0 米(隔离带)+5.0 米(非机动车道) +2.0 米(隔离带)+8.0 米(车行道)+8.0 米(车行道)+2.0 米(隔离带)+5.0 米(非机动车道)+1.0 米(隔离带)+

5、3.0 米(人行道)+21.0 米(绿化带) ,全宽 80 米。 (2)相交道路现状 潮阳大道:路线走向:东西向道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断面宽度:80m 广阳路、渔阳路:路线走向:东西向道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级 断面宽度:30m (3)相交道路的交叉口规划: 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与潮阳大道、广阳路、渔阳路相交路口均为 普通平面交叉路口。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研究范围及内容 本次设计的研究范围是位于XXXX的XX路工程,起点为潮阳大道,终点为渔阳路,全 长757.901m。主要编制内容为区域路网的交通组织的定性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的 论述、工程建设规模及标准、道路、排水工程方案、

6、工程投资等。 1.5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的修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加快 XX 城区城 市化进程的需要,更是完善城市干道网络的需要,结合此次道路拟建工程,将完善 沿途的给水设施和雨、污水排水设施,改善沿途的生活环境。给水排水工程与道路 工程一并实施,才能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是 经济效益角度考虑,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的实施都是势在必行的。 综上所述,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项目对促进 XX 城区城市化进程,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 XX 城区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7、可行的。 2.现现状状评评价价及及建建设设条条件件 2.1区域概况区域概况 XX 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门户,滨海新区的建 立为 XX 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京津一体化”的大战略更为 XX 成为国际性 的重要城市,展开宏伟的蓝图。XX 市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铁路运输距离 最近的起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对外开放的有利地位。XX 市国民经济快速 稳定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由 1998 年的 1336.38 亿元,2011 年 GDP 增 至 11190.99 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 8.6 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XX 已具备了比 较雄厚的物质技术

8、基础,区位、资源、港口和社会环境等优势,对国内外投资者产 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使 XX 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XX 地处北京、XX、唐山等三大城市构成的大北京规划的中心腹地,北倚燕 山,西靠首都,东临渤海。现全区总面积 1450 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 海开放地区之一。城区西北距北京 70 公里,东距唐山 80 公里,东南距中国北方重 要的国际港口 XX 新港 90 公里,东距秦皇岛港 200 公里,以 XX 为圆心百公里半径 范围内有 3700 万人口,占京津冀北地区总人口的 60%。从 XX 出发 5 小时车程范围 内,可覆盖华北、东北、西北、中原的 47 个大中型城市,

9、辐射 3 亿人口,市场空 间十分广阔。 本工程位于XXXX的城区内,为加快实施城区南拓和适度西移战略,改善人居环 境,提升城区的整体面貌,加快城市节奏,促进XX区的经济发展。该项目旨在解决 局部地区交通,同时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XX区焕发活 力。 2.2道路现状及评价道路现状及评价 目前该地区地势平坦,现属于村庄居住地区,现状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 其它用地主要为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 2.3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杆管线等情况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杆管线等情况 经过现场调查,本次工程道路两侧无文物古迹、河流、湖泊

10、及地上、地下杆管 线等。 2.4沿线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沿线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2.4.12.4.1 气象气象 XX 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季风环流影响显著,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控制 盛行西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而多偏南风。XX 气候类型属于暖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温高湿重,雨 热共济;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 11-12,市区人口集中,建筑物覆盖率高,热源多,年平均 气温 12.3。全市日平均气温高于 0的农耕期有 270 天左右,无霜期一般为 200 天左右,自沿海地区向

11、内陆逐渐缩短,滨海地区无霜期为 239 天,内陆地区无霜期 减至 192 天。 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550-680 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64-73 天。从海上输送来 的暖湿气流受北部山脉的阻滞和抬升,经常在燕山迎风坡和山前平原形成多雨带, 使全市年降水量的分布由北向南递减。北部最大年降雨量可达 1213 毫米,最小年 降雨量为 352 毫米,南部多雨年可达 1189 毫米,少雨年只有 244 毫米。XX 的汛期 为 6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汛期的平均雨日在 42 天左右,夏季降水量为 441-568 毫 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80-84%,又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 全市空气相对湿度以夏季

12、最大,7、8 月份平均值可达 80%左右,春季最小,2 至 4 月份最低值为 0%。全市年蒸发量为 1688-1917 毫米,冬季最小,只占全年的 9%, 春季最大,占全年的 36%,5 月份最多,占全年的 16%。 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614-3090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59-70%。 2.4.22.4.2 水文水文 XXXX 区地上有潮白河、青龙湾、蓟运河、引泃入潮等五大水系和箭杆河、鲍 丘河、袖珍河等八条河流经此汇集入海。同时还拥有人工开凿的引滦河等。XX 历 史上曾被称为九河下梢。南部为洼区,有条件建成几个中小型水库,发展以水为龙 头的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东部蕴藏极其丰富的奥陶

13、系优质地下矿泉水,含水层为 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可开采量为 3650 万立方米/年。XX 处在 中国东部暖温帯半湿润季风区,降雨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于 79 月份,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 614 毫米,是中国三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储量最丰沛的地区。多年平均开 采量可达 1.05 亿立方米/年,而且水质优良。地表水年可调剂量为 2.5-3 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5.35 亿立方米。 2.5工程地质工程地质资料资料 2.5.12.5.1拟建场地概况拟建场地概况 拟建场地属于华北冲积平原,场地为耕地,地势基本平坦。本次勘探所揭示埋 深 20.00m 以上的地层属陆海相沉积地层。 2

14、.5.22.5.2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 根据场地埋深 20.00m 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和物理力学性质分为 5 层,按物理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七个亚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ml) 素填土(地层编号) ,呈黄褐色,松软,主要为耕土,含植根。该层厚度为 0.500.70m。不均匀分布。 (2)全新统新近组坑底淤积层(Q43Nsi) 该层土在本场地缺失。 (3)全新统新近组古河道、洼淀冲积层(Q43Nal) 该层土在本场地缺失。 (4)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 一般层厚为 3.603.80m,层顶标高为 4.805.05m。

15、主要由上部的粘土(地 层编号1)及下部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2)组成,可分为二个亚层: 1 亚层:粘土,厚度一般为 1.601.90m。灰黄色,可塑,含少量有机质, 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基本连续。 2 亚层:粉质粘土,厚度一般为 1.702.20m。灰黄色,可塑,含氧化铁, 局部夹粉土薄层,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 (5)全新统上组湖沼相沉积层(Q43l+h) 一般层厚为 5.005.70m,层顶标高为 1.121.40m。主要由上部的软塑状态 的粘土(地层编号1)及下部可塑状态的粘土(地层编号2)组成,可分为二个 亚层: 1亚层:粘土,厚度一般为 1.602.30m。灰褐色,软塑

16、,含少量腐植质, 局部夹粉土薄层,属高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 2亚层:粘土,厚度一般为 2.803.70m。灰褐色,可塑,含有机质,属中 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 (6)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层( Q42 m) 由单一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组成,厚度一般为 3.705.10m,层顶标高 为-4.35-3.80m。灰色,可塑,局部夹粉土薄层,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 连续。 (7)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 Q41 h) 该层土在本场地缺失。 (8)全新统下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 Q41al ) 由单一的粉砂(地层编号)组成,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为 5.90m,层顶标 高为-9.27-

17、8.05m。灰黄色,密实,饱和,分选性差,其成分以石英长石及暗色 矿物为主组成,水平方向分布连续。 2.5.32.5.3地基土的均匀性地基土的均匀性 对本次勘察资料经过综合对比分析,该场地埋深20.00m以上场地土,在垂直方 向上成层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地层起伏变化较稳定,土质较均匀。 2.5.42.5.4地下水位地下水位 勘探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位如下:初见水位埋深2.00m左右,标高 3.433.46m。稳定水位埋深1.50m左右,标高3.833.96m。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 类型,以大气降水补给,蒸发形式排泄为主,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01.00m 左右。 3.道道路路规规划划及及交交通

18、通量量预预测测 3.1交通规划概述交通规划概述 3.1.1XX3.1.1XX城区路网系统城区路网系统 近年来XX城市道路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五横六纵的主干 道系统,其中五 横包括通唐路、北环路、建设路、南环路、潮阳大道:六纵指津围路、东城路、 西城路、宝平路、西环路、东环路。但由于XX中心城区的主干道红线宽度基本以 40m为主,而主干路网的间距过大,一部分主干道间距在1.5km以上,已成为未来城 市交通的隐患。 3.1.23.1.2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网规划的原则是:道路网规划必须满足交通需求的发展,满足组织城市各 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道路功能与等级要与沿线的

19、用地性质相互协调, 道路系统完整,交通流均衡分布:与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方便、快捷,同时还要满足 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及环境、绿化、道路景观的要求。 3.2交通现状评价交通现状评价 本工程所处XX城区南部。位于XX区远景规划用地范围的南部边缘,连接潮阳大 道,对外交通方便快捷。但规划区范围内只有很少几条现状乡村道路,有大量可 供开发的土地资源。 3.3交通发展目标交通发展目标 改善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并有效的投资,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快捷、舒 适、方便、安全、经济的出行条件。 3.4交通影响分析交通影响分析 3.4.13.4.1 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交通影响分析方法 本次交通规划影响分析是用交通规

20、划数学模型,预测出相应年限道路网上每 个路段的交通流量,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判断规划区域周围路段的现状路宽能否满 足开发强度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则提出解决办法,具体解决办法有两种:一 是降低地块开发强度;二是完善道路网。 整个预测过程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人口与工作岗位预测;车辆保有量预 测;交通需求预测;系统评价。 交通需求预测采用四阶段式模型,即出行产生与吸引、出行分布、交通方式 选择、交通分配。 根据规划的人口及土地利用软件,用出行产生与吸引模型预测交通出行产生 量和交通吸引量。其中出行产生采用交叉分类模型,即按照不同人口年龄组成、 不同收入等级的出行产生率来计算小区的出行产生量,小区的

21、出行产生量按照三 种不同的出行目的(基于家的工作出行、基于家的其他出行、非基于家的出行)分 别计算。出行吸引采用基于小区的回归模型,即对小区6岁以上人口数、地区类 型等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出行目的的回归模型。 出行分布模型为在给定小区出行产生量和吸引量的条件下,预测小区之间出 行量的模型。出行分布采用重力模型。交通方式选择模型为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 相对服务水平以及出行者的个人行为将小区之间出行量分解为各种交通方式的交 通量的一种模型。交通分配是将小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加载到道路网络 上,交通量的分配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本次采用容量限制分配法。 3.4.23.4.2 交通性质

22、分析交通性质分析 根据本工程在路网上所处位置,沿线土地使用性质等因素分析,交通将具有以 下特点。 交通流量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区域性交通干道上途经的车流与人流; 二是居住区建成后,按建筑面积估算该区人口规模将达到10万人,加之商业、 管理等运输形成新的交通源; 三是该地区开发后将吸引周边地区、办理业务、商务洽谈、探亲访友等交通 出行量也将大幅增加。 交通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一是由于该地区地处XX城区南部边缘,距城区己远超过自行车交通的合理活 动半径,对于广大居民而言出行方式自然是首先公交车,因此居民乘公交出行的 比例将占很大比重; 二是随着小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整个居住区建成后家庭小

23、轿车的拥有量估 计达到15%左右。加之大量公车的继续存在,因而道路交通中小轿车将占较大比重; 三是城区居民在区内的购物、访友等活动的出行,骑自行车较为适宜。所以 自行车交通的出行时距虽较短,但频率将较高。 3.5交通量发展预测交通量发展预测 3.5.13.5.1 影响交通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影响交通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3.5.1.13.5.1.1 汽车保有量增长状况汽车保有量增长状况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格局,决定了汽车保有量仍将持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 据统计资料分析结果,从全国而言,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机动车保有量增加 1.2%。XX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亿元,年均增长26.5%。财政

24、收入达到27.5 亿元,年均增长36.1%。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8亿元,年均增长 34.3%,同时期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率,%6.71=与全国的宏观统计结果 基本一致。 3.5.1.23.5.1.2路网配套建设的完善程度路网配套建设的完善程度 路网建设的配套与完善程度不仅会成为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 同时对交通量的合量组织与调配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道路网密度小,道路设施 标准低,必然影响交通流量的合理调节,迫使大量车辆都聚集到道路交通环境较 好的环射路上,大大增加了这部分道路的交通压力。所以只有加快路网主、支路 建设进程,使流量分布趋向合理,才能使道路交通状

25、况得以彻底改善。 3.5.1.33.5.1.3道路本身的交通条件道路本身的交通条件 由于城市道路路网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良好的行车环境,车速高,行程时 间短,对车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设计车道数为 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40Km/h。建成的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将会改 善该区域交通条件,加快该地区土地开发及升值开发。 3.5.23.5.2交通量发展预测交通量发展预测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该工程的车辆构成应考虑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 未建成时间。该段时间是该区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时期,交通车辆主要以重型机械 车为主,小轿车、自行车只占少量一部分。 第二个时期为项目建

26、成后的时期。 项目建成后,大型施工货运车辆急剧减少。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非机动车逐 步减少,公共交通比例迅速上升。小客车占绝对多数。 根据XX城区及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及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规划情况,对项目 建成后第一年之后XX路交通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如下: 序号 年份 交通量 (pcu/d) 12013 10523 22016 14527 32019 18432 42021 22453 5202423851 3.6交通分配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是在上述社会经济预测、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和交通方式的估计以 及对交通网络的设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次预测过程中的交通分配分两步进行。 3.6.13.6.1

27、居民出行产生居民出行产生 2008年XX城区总出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居民平均出行次数为2.25-2.35次/人.天, 上述出行率的变化除了由于抽样方式的改善和调查周期延长的原因外,也直接反映 了居民出行需求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可供选 择交通方式的可达性的进一步改善而提高的客观规律。待居住区建成以后,居民出 行次数还会增大。 3.6.23.6.2居民出行吸引居民出行吸引 与出行产生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出行吸引模型采用了回归模型,因此,通过规 划的人口数和工作岗位数就能估计出出行吸引量。 应当说明的是,用模型估计出来的出行产生量和出行吸引量并不完全相等,在 这种情况下,

28、必须平衡每一种出行目的的出行产生量和出行吸引量。对于基于家的 出行,出行的总吸引量以出行的总产生量作为基准进行调整;而对于非基于家的出 行吸引,由于采用了出行端点模型,所以,出行的产生量与出行的吸引量完全相等, 毋需平衡过程。 3.6.33.6.3出行分布出行分布 出行分布模型的作用在于将由出行产生模型和吸引模型估计出来的各交通小 区的出行产生量和出行吸引量连接起来。 3.6.43.6.4建立道路网络的基本假定建立道路网络的基本假定 在模型研究中,选择了步行、自行车和公交三种方式的最小出行时间作为重 力模型的阻抗变量。 为了确定步行、自行车和公交三种交通方式的最小出行时间,必须首先建立 道路网

29、络。本次预测采用的道路网络为现状最大网络。我们用现状最大网络分别 计算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三种出行方式的出行时间,其中自行车加上了两个出 行端点的存放车时间,公交车包括了乘前步行、乘后步行、等车时间和换乘时间 等,最后取三者之最小值作为阻抗变量。与此相比,货车出行分布模型的阻抗变 量比较简单,只采用小区之间的最短距离。 3.6.53.6.5道路网络交通分配道路网络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的第二步是进行道路网络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分配,以获得不 同年限道路网络上的日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的分配结果将用作设 计交通量,全天交通量分配结果将用于经济和环境评估。 3.7方式划分方式划分 3.7.

30、13.7.1出行方式比例预测出行方式比例预测 对未来交通方式比例的估计取决于我们对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如何预计 出行行为变化规律之能力。从城区目前的方式比例来看,将来交通可能会朝着两 个方向发展。一是非机动车向机动化的私人交通工具发展,即出现小汽车的激增; 二是向着公共交通的方向转移。基于对未来交通远景的预测,建成后随着研究区 域的迅势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系统也逐步完善,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私家小轿车进入到千家万户。 3.7.23.7.2交通需求增长趋势分析交通需求增长趋势分析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非机动化城市交通向机动化私人交通工具的转移所 造成的影响,从项目建成到20

31、24年,城区将会出现一个交通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局 面,年增长率一般在6-8%。2024年以后,城区路网中主要干道均已达到饱和或超饱 和状态,因此交通需求的增长趋势减缓,年增长率降至3-4%左右。 3.8交通发生量交通发生量 鉴于本工程是该地区的路网骨架之一,并按该道路的等级和所处位置分配,设 计年末每车道高峰小时机动车主要流量估计如下。 公交车(辆/时) 大货车(辆/时)时 小轿车(辆/时) 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 281 1041372 根据以上分析,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上所产生的高峰小时交通量 折算成小客车达到 2423(pcu /h)。根据次干道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880

32、 pcu/h,故 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单向需要二车道,即双向需要四车道。 4.采采用用的的规规范范和和标标准准 4.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4.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设部 2004 年 3 月)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017-96) 公路沥青路

33、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T006-9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4.3 地方标准及其它规定文件地方标准及其它规定文件 XX 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道路部分) (DB 29-74-2004)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DB 29-50-2003)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DGJ 08-96-2001) 5.工工程程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及及结结论论 5.1建设必要性建设必要性 5.15.1. .1 1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XX国民经

34、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 值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5亿元,五年累计3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并且十 一五期间XX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优势。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环境,XX人民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一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跨国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WTO过渡期的结束和相关领域的深度开放,将为我区充 分发挥经济外向度高、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承接国际资本、技术、产业转移

35、, 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多机会,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国内改革和发 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升级呈现出从南 向北、由沿海到内地梯度推进的明显趋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域联 动趋势更加明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将有力地促进 我区加快发展。三是中央把推进XX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 对于振兴环渤海乃至北方地区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 的重要机遇。四是我区有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环境不 断优化,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己经形成,特别是周良新区的规划建设

36、得 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势头良好,将对XX未来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 用。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依托,而畅通、便捷、 迅速、安全的交通环境,则是经济维持高位运行的重要基础。XX路(潮阳大道 渔阳路)工程作为该居住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居住区的基 础设施建设起关键性作用,对沿线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5.1.25.1.2加快加快XXXX城区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城区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来看,未来10年,城市化进程 将处于较快发展时期

37、,城市的数量将不断增多,规模将不断扩大,人口和经济越 来越向城市集中,经济社会活动日趋集约化和社会化,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 出。按照新修订的XX区城区总体规划,XX区人口增长和发展空间的矛盾和压力相 当大,这要求XX城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大城市面积,解决城市增容,从而加 快城市化进程。本项目的实施将对促进XX城区的城市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5.1.35.1.3是完善城市干道网络的需要是完善城市干道网络的需要 近年来XX城区道路发展较快,但由于XX中心城区的主干道红线宽度基本以40m 为主,而主干路网的间距过大,一部分主干道间距达不到要求,需要得到完善和 改造。 5.1.45.1.4完善基

38、础设施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需要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发展、吸引投资,改善经营条件的重要保证,现状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给排水设施问题很多,给部分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XX城中心区有约20万规划人口,应当大力改善中心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和提高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此次道路拟建工程,将完善沿途的给水设施和雨、污水排水设施,改善沿 途的生活环境。给水排水工程与道路工程一并实施,才能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因 此无论是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是经济 效益,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 的实施都是势在必行的。 综上所述,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项目对促进

39、XX 城区城市化进程,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 XX 城区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5.2结论结论 综上所述,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对促进 XX 城区城市化进程,完 善基础设施,推进 XX 城区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 意义。因此,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6.工工程程总总体体方方案案 6.1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6.1.16.1.1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本次设计本着尽量少拆迁、少占地,以节约工程投资,实现快速交通为原 则。 2.线位设计依据规划坐标,局部对拆迁有影响时,线位适当进行调整。

40、3.根据XXXX城区总体规划及XXXX城区排水规划,并结合本地区排水 现状情况进行设计。 4.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建设的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近、远 期相结合、交通需求与实际可能结合、道路建设与环境景观结合,合理设计、节 省技资,降低运行费用,利于维护管理,并充分考虑地区条件及原有设施的利用。 6.6.1.1.2 2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1.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不但在XX城区道路网上属区域性干道,而 且穿越在此区域内拟建的居住区,因此道路交通容量除满足城市次干道上车流和 人流的通行能力外,还必须同时满足居住区建成后几万人出行交通的需求,特别 是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发展趋势。

41、2.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采用交通渠化设 计,将居住区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种不同性质的交通分路通行或有效 隔离。 3.本工程设计的路段均将处于居住区范围内,处理好交通与环境的关系尤为 重要,特别是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汽车尾气与噪音对居住环境的污染,同时 注意交通与生态的和谐。 4.在设计中不但充分适应动态交通畅通、安全、快速、舒适的现代化交通的 特点,而且高度重视静态交通问题,避免出现停车难现象。 5.本工程将按实际需要与可能,采取远近结合,统一设计,分期实施,以最 小的负效益谋取最大正效益。 6.贯彻就地取材原则,同时在关健项目和部位,尽可能采用新技术、

42、新工艺、 新材料,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可靠。 6.1.36.1.3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工程范围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研究范围为位于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起点为潮阳大道, 终点渔阳路,全长757.901m。 主要工程内容主要工程内容 本次道路工程主要设计内容为近期实施工程,包括: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 工程道路平面、横断面、车行道路面结构、路基处理设计等。景观、排水等其他 专业设计详见其各专业的施工图设计。 1.1.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应 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

43、线的设 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 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辅道设计应同时考虑经济性、 安全性和舒适性道路平面线形依据建设方提供的道路红线及中线坐标。 本次工程规划起点为潮阳大道,终点渔阳路,全长757.901m。道路设计中线采 用规划中线。 2.2.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 A、设计原则 (1)纵断面设计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综合考虑与相交道路的衔接关系, 并有利于道路的排水设计。 (2)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缓顺。 (3)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及运营经济等长期效益。 (4)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 (5

44、)道路平面、纵断面均衡,路面排水通畅,沿线环境、景观协调。 B、主要设计思路 (1)为了保证道路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并方便城镇地块开发,道路标高不宜 过低或过高,便于建筑室外地坪和路侧绿化与道路接顺,也可保证路基路面不致于 直接受到地下潜水层水威胁。 (2)相接道路平滑接顺。纵断面设计中,与已建道路相接是以已建道路标高 为依据接顺。 (3)道路与桥梁平顺接坡、过渡和缓。在满足桥梁梁底标高的前提下,不出 现明显的纵断面突变。 (4)道路纵坡要考虑的行车舒适性和排水需要,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不超过 7%,最小纵坡一般满足排水要求为 0.3%。 (5)形成全线行车视觉上的顺畅、连续,由纵坡走向来引导车辆行

45、驶,满足 行车的安全性,并突出道路的方向性。在相邻的反向竖曲线之间,尽可能插入为设 计车速约 3s 行程的直线坡,在车辆行驶中感觉上减少较大坡差引起的明显增重和 减重感觉,提供良好的行驶舒适性。 (6)满足各规划管线和现状管道的埋置要求,如覆土要求等;避免管线埋设 时高差冲突,做到预留管道标高适中,方便道路周围地块开发以及相邻道路实施时 合理利用市政管线。 (7)与其他计划实施道路的纵坡设计在相交路口处协调一致。 C、纵断面设计 由于区域地势平坦,按照道路方案审查意见及相关规划进行纵断面设计,考虑 当地气候情况,道路纵坡设计不严格考虑排水最小纵坡 3的要求,按照实际设计 的线路长度及相关交叉口

46、情况进行纵断面设计。 本次施工图设计高程系采用大沽高程(03年成果),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 起点与潮阳大道(南外环)高程相接,终点与渔阳路高程相接,如与实际不符, 即按照实际路面高程进行接顺。 3.3.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 (1)设计原则 根据不同道路所处的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交通服务功能, 并与该区域的路网相协调;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多的设 置绿化用地;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单位的通行要 求;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 迁。 (2)设计内容 XX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推荐横

47、断面布置与规划断面一致:21.0米(绿 化带)+3.0米(人行道)+1.0米(隔离带)+5.0米(非机动车道)+2.0米(隔离带) +8.0米(车行道)+8.0米(车行道)+2.0米(隔离带)+5.0米(非机动车道)+1.0米 (隔离带)+3.0米(人行道)+21.0米(绿化带),全宽80米。 XX 路(潮阳大道渔阳路)工程比选横断面:21.0 米(绿化带)+3.5 米(人行 道)+1.0 米(隔离带)+5.0 米(非机动车道)+2.0 米(隔离带)+7.5 米(车行道) +7.5 米(车行道)+2.0 米(隔离带)+5.0 米(非机动车道)+1.0 米(隔离带) +3.5 米(人行道)+21

48、.0 米(绿化带),全宽 80 米。 比选横断面压缩机非混行车道宽度,增加了人行道宽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 宗旨,工程造价降低,但长远看车行道通行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故本次 设计采用横断面推荐方案。 4.4.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 本工程道路沿线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按规划设置。 5.5.路基设计路基设计 A、路基设计原则 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在不利季节应达到干燥或中湿状 态,在某些土质不良地段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2)路基设计应满足防洪泄洪要求。 3)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 4)路基设计注意环境保护要求,注意工程景观效果。 B、路基材料和压实标准 路床填料最大粒径

49、应小于 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 粒径应小于 150mm。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 接用于填筑路基。 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C、路基处理措施 (一)一般路基: 为防止地下水位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确保证路面结构的使用寿 命,广阳路的一般路基处理方式为:在路面结构底基层下做 40cm 槽底戗灰(8%) 处理,局部弹软路段可加深路基处理深度,具体处理方式为 60cm 深度范围内做

50、 8% 戗灰处理。 (二)特殊路基设计: 处理方式为搭拆土围堰,沟渠水抽干,清除淤泥,换填块石、渣石混合料,用 土工格栅反包,分层回填石灰土压实至路基处理底面高程。详见特殊路基处理图。 6.6.路面结构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抗老化、振动小、 噪音低、无水滑现象、适应路基变性能力强、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长、维修养护量少、经济 效益高等优点。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影响行车的舒适度,而且噪音大,路面两边 和板角易于损坏,且损坏后修复困难。 从路面使用性能(平整度、抗滑、耐磨性)及感观来讲,沥青混凝土路面

51、更优, 且改性后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较强的耐久性,抗滑耐磨、噪音小 等优点,为目前较高等级道路普遍使用。 根据本项目道路功能性质分析,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及技术难度并参照本地区其 它城市类似工程,本设计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机动车道: 4cm厚AC-13F沥青混凝土 7cm厚AC-20C沥青混凝土 18cm 5%水泥稳定碎石 18cm二灰碎石 15cm 12%灰土 15cm 10%灰土 40cm 8%槽底戗灰 总厚77cm 人行道结构: 6cm人行道彩砖 3cmM7.5水泥砂浆 15cm 12%灰土 15cm 10%灰土 总厚39cm 6.2.排水工程排水

52、工程 本工程所在地为 XX 市 XX 新城西南侧,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城市基础设施,目前 大多为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有地理优势而无开发条件,使土地难以增值。为 了适应 XX 新城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城市区县居住新区开发的精神,本地区已被 规划为综合了商业、文化休闲、行政及商务办公、高新教育和高品质居住等多种功 能为一体的创新型、复合型、活力型城市开扩引擎区域。随着这次区域道路系统的 整体建设发展,为了创造其开发条件,使土地增值,改善该地区的城市建设基础设 施乃势在必行。 对于此次工程涉及的 XX 路为排水空白区,作为重要配套设施的排水工程,它 的建设对地区开发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无论是

53、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 是经济效益,此次道路排水工程作为 XX 区开发的配套工程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结合此次道路工程,将配套该地区的雨、污水排水设施。 6.2.1.6.2.1. 排水设计原则:排水设计原则: (1)根据 XX 新城总体规划,整体布局,采用雨污分流制。 (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近、 远期相结合,合理设计,节省投资,利于维护管理。 (3)雨水采用就近排放水体的原则,充分考虑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原有设施 的利用。 6.2.2.6.2.2. 设计设计标准标准 (1)雨水设计标准 雨水设计公式: 雨水暴雨强度计算采用现行 XX 市暴雨强度公式: q

54、=3833.34(1+0.85lgP)/(t+17)0.85 雨水量 Q=qF L/s 式中: Q设计雨水量 P重现期,本次工程设计采用 P1 年 t降雨历时(分钟): t=t1+mt2 t1起点聚水时间,取 15 分钟 m管道延缓系数,本区属于平原地区,按规范选取圆管 m=2 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径流系数根据该地区地面及路面铺装情况,经加权平均计算,最终确定 采用取 =0.4 q暴雨强度 L/sha F收水面积 ha (2)污水设计标准: 污水量标准的确定与居住人数、生活用水量标准及用地性质有关。采用适宜的 污水量标准,会产生最佳工程效益,而标准过高会产生工程投资的浪费,标准过低

55、则又会影响运行使用。 根据 XX 新城的开发及给排水规划的有关标准,采用单位面积用地用水量指标 法来预测水量,按照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计算并结合规划得出总用水量约 为 5.9 万 m3/d。 污水排放量采用给水量的 85%计,计算得出总的污水量为 5 万 m3/d;再根据总 体规划中提出的该区域总面积为 1050ha,计算得出本区域的污水面积比流量 q 取 0.56 L/(s.ha)。 污水量变化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采用 K 总 =2.31.8。 6.2.3.6.2.3. 区域排水现状及规划区域排水现状及规划 (1) 排水现状 本次规划区内未经过任何开发,没

56、有成型的道路系统,大部分都是农业用地和 农村居民用地,因此也没有任何排水系统管道,属于空白区。 XX 路最南端以潮阳大道(南外环)为界,潮阳大道(南外环)原有一排污水 管道,管径 d500,污水排入 XX 污水处理厂,一排雨水管道,管径 d600;XX 路北 侧以渔阳路为界,渔阳路上规划有一排污水管道,管径 d500d600,污水排入 XX 污水处理厂;规划有一排雨水管道,管径 d600d1000。距 XX 路北侧约 1200 米有 一条河(窝头河),河道东西走向。 (2) 雨水规划 在规划 XX 路路中线处沿道路敷设雨水管道,管径 d600d1400,接入 XX 路下 游雨水主干管,直接排入

57、窝头河。 (3) 污水规划 在规划 XX 路路中线西侧 12 米处沿道路敷设污水管道,管径 d500d600,接 入广阳路规划污水管网,排至 XX 第一污水处理厂。 6.2.4.6.2.4. 排水方案排水方案 (1) 雨水方案: XX 路新建雨水管道位于 XX 路路中线处、管径 d600d1400,雨水管道沿道路 敷设,接入 XX 路下游雨水主干管,直接排入窝头河。 (2) 污水方案: XX 路新建污水管道位于 XX 路路中线西侧 12 米处、管径 d500d600,新建污 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接入广阳路规划市政污水管,排至 XX 第一污水处理厂。 6.2.5.6.2.5. 管材比选管材比选 为

58、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本工程对可选用的几种不同的管材形式进行了比 较,以确定最经济和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管材。 A、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由于管道是柔性接口,加上胶圈防水性好,适应不 均匀沉降性能强。施工易操作,可提高施工速度,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在长期 的使用过程中设计和施工工艺都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这种管材的使用 情况看,效果比较好。另外,钢筋混凝土管的刚性好,对回填要求不高,不会因为 回填质量导致管道变形发生漏水现象。 B、纤维缠绕夹砂玻璃钢管,对玻璃钢夹砂管道而言,更多的是在市政、城市 输配管网方面的应用,由于其具有无毒、无锈、无味、无需防腐、使用寿命大大延 长、安装简便等优点

59、,与其他材质的管道比较,玻璃钢管道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的优 点: a 耐腐蚀性好,对水质无影响,比传统管材的使用寿命长,其设计使用寿命一 般为 50 年以上。 b 防污抗蛀、耐热性、抗冻性好 在-30状态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极高的强度,可在-5080的范围内 长期使用,采用特殊配方的树脂还可在 110以上的温度工作。 c 自重轻、强度高,运输安装方便 采用纤维缠绕生产的夹砂玻璃钢管道,其比重在 1.65-2.0,只有钢管的 1/4, 但玻璃钢管的环向拉伸强度为 180-300Mpa,轴向拉伸强度为 60-150Mpa,近似合金 钢。因此,其比强度(强度/比重)是合金钢的 2-3 倍,这样它就可以

60、按用户的不 同要求,设计成满足各类承受内、外压力要求的管道。因此,运输安装十分方便。 它的承插连接方式,安装快捷简便,同时降低了吊装费用,提高了安装速度。 d 摩擦阻力小,输送能力高 玻璃钢管内壁非常光滑,粗糙度和摩阻力很小。因此,玻璃钢管能显著减少沿 程的流体压力损失,提高输送能力。 e 电、热绝缘性好、耐磨性好 玻璃钢是非导体,管道的电绝缘性特优,绝缘电阻在 1012-1015.cm,最适 应使用于输电、电信线路密集区和多雷区;玻璃钢的传热系数很小,只有 0.23, 是钢的 5,管道的保温性能优异。 f 适应性强 玻璃钢管可根据用户的各种特定要求,诸如不同的流量、不同的压力、不同的 埋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