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评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评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评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评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出的准确信息是()A. 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2.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朝代名 称建立时间开国君主亡国君主重要事件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盘庚迁殷牧野之战A.桀B.纣王C.文王D.武王3.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A. 重视教

2、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国力4.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D.内部发生严重叛乱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C.后期统治者昏庸暴虐5.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不正确的一项是()ffil司爆茂矗图3绘墟誉良翼殛帕6. 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A. 图1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 图2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 图3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 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

3、观点7.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8.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其使用多种造字方法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9. “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 , 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此外 ,春秋时期还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使用骨耜B.牛耕C.使用木制工具D.使用石制工具10. 商朝末年 , 为了完成父亲

4、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 , 泰伯、仲雍兄弟避居吴地 , 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 化。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传授铸造铁器的方法B. 带来青铜礼器C.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D.传播甲骨文字11. 假如现在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历史剧, 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该剧中( )A. 周武王B. 齐桓公C. 晋文公D. 楚庄王12. 史书记载 , 春秋初年的 170 多个诸侯国 , 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 趋势是 ( )A .诸侯国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C.历史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起来13. 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

5、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 , 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看完电影后 , 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 发现在 “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 , 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 三家分晋B. 田氏代齐 C. 晋楚争霸 D. 战国七雄14. “治世不一道 , 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 , 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 改革土地制度B. 奖励军功C. 重视农业D. 建立县制15. 右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 , 至今仍碧水长流。如果想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 应该去( )A. 浙江绍兴B. 湖北随州C .四川成都D .河南洛阳1

6、6.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 这种辩证法思想出自 ( )A. 孔子B. 离骚 C. 道德经 D. 孙子兵法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为政以德”C.创办私学,“有教无类”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你认为其研究性学18. 下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墨家思想B.韩非学说C.老子论道D.先师孔子

7、1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派林立。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主要主张是()A.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B.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C.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主张“仁政”治国D.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0. 某校七年级(3)班同学举行了一次“班级管理”的主题班会,李怡同学主张“制定严格的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可能影响李怡同学主张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A.庄子B.孟子C.墨子D.韩非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传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

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2分)(2)材料二反映出首领产生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6分)22. 观祭下列漫画,回答问题。B 1 2圈 3(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3分)(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仍体现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两例说明。(3分)(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9、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材料二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 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材料三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 治居五年,秦人富强。史记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 ?说说商鞅代表哪个群体的利益。(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2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4分)(4)通过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何启发?(2分)24.某中学的学校

10、广播站正在播送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为了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某校七年级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这一时期的图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请你参与进来,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问题,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图片展示】(1)变化的形势(2)时代的智者先民的创造【图中学史】(1)举出图1所示时期出现的三位霸主图2所示时期诸侯国有什么变化?(3分)(2)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1分)(3)图3所示人物是谁?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什么样的文化局面?他们的学术争论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4) 图 8 记录了谁的伟大功绩 ?你怎样评价该工程 ?(2 分

11、)(5) 结合以上图片 , 总结一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显著趋势。(2 分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等信息,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由此判断B项正确。2. B 商朝的末代君主是纣王。桀是夏朝的暴君,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故排除A、D两项。C项亦不符合题意 , 排除。3. B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和商朝最后一个王纣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实行暴政 , 尽失民心 , 导致国家灭亡 ,由此得到的教训是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4. C 5.C6. A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B C、D三项的

12、解读都是正确的,均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司母戊鼎 反映的是商朝青铜铸造业的最高水平,不是冶铁业。故选 A项。7. B 8.B 9.B10. A 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商朝末年”。铸造铁器的方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商朝时期不可能做到 A 项。11. A 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 , 不可能出现在东周时期。12. C 春秋时期 ,较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而争当霸主 ;而战国时期 ,大国兼并小国,使国家趋于统一,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因此C项符合题意。13. A 战国初期 , 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 , 瓜分晋国 , 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雄并立的局面。

13、14. B 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 “提高军队战斗力”。商鞅变法规定: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一措施提高了士兵的战斗积极性, 使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故选 B 项。15. C 结合题干“战国时期”和图片 , 可以判断出这是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 , 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16. C 本题考查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含义 ,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正是老 子道德经中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17. 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均衡教育”。A B两项是孔子的政治思想;D项是学习方法;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体现了“均衡教育”思

14、想,故选C项。18. D “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 ; “学习要反复温习”反映的是孔子“学而时习之”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 韩非主张实行法治 ; 老子主张一切事 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三者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19. C 20.D二、非选择题21. 参考答案 (1) 禅让制。(2) 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3) 西周 ; 分封制。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 巩固疆土。22 .参考答案 (1) 图1反映了道家思想 ;图2反映了法家思想 ;图3反映了儒家思想。(2) 依法治国 ; 以德治国 ; 对人要团结友爱 ; 不要以大欺小 , 以强

15、凌弱 ; 坏事变好事 , 好事变坏事 ; 用和平方式 , 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 保护环境等。 ( 言之有理即可 )(3) 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 :喜欢儒家思想 , 因为儒家主张“仁” ,可以使我们懂得尊 重别人 , 理解别人 , 体贴别人 ,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 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 : 喜欢道家思想 , 因为道家 主张“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 ,可以化解压力 , 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比如 : 喜欢法家思想 , 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 , 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 , 积极向上 , 同时学会依 法办事。23. 参考答案 (1) 创新精神 (不墨守成规、不守旧、敢作敢为、与时俱进等均可 ) 。地主阶级。(2) 建立县制 , 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3) 经过商鞅变法 , 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 军队的战斗力加强 , 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的封建国家。(4)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在当时能够富国强兵 , 实现霸业。今天的中国要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