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A .遗传变异t生存斗争t适者生存B .环境变化t定向变异t去劣留优C .生存斗争t用进废退T适者生存D .环境变化T用进废退T获得性遗传T适者生存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A .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B .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C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D .自然选择和遗传右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A .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 .适者生存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
2、是遗传变异,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A . DNA t DNAC. mRNAt蛋白质下列观点,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A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A .广西乐业天杭中的方竹C.大兴安岭的东北虎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 .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某种
3、群中某基因的突变率B .某种群中某种基因的出现比例C.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D .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2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原因包括突变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A .B .C .D .10.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 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A .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 .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C.两者都变化D .两者都不变11.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此类突变的范畴A.黄色X黄色t黄色、绿色B .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 .无籽西瓜12. 某种群中A
4、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3.4.5.6.7.9.F列哪个)B . DNA t RNAD .转运RNA携带氨基酸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B .某一池塘中全部的蝌蚪 D .某一个森林中的猫头鹰,其第4代中)F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Ku 盟C13. “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A 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14.15.16.17.18.19.20.21.22.进化奠定了基
5、础B 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A .适应特定环境B .定向变异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进化,两者关系为 A .变异方向与进化方向相同C.变异不定向,进化是定向的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D 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所谓定向是指()C .定向生存斗争D .能传种接代()B .进化促进了变异的出现D .进化速度决定了变异速度( )A .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 .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
6、育D .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 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 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A .他们的祖先不同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D .岛上的生物未进化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物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 .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 和生殖隔离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右图 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 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 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A .群落甲B .群落乙C .群
7、落丙D .群落丁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D .10090801950151195219531954 1955 1956A .B .C .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 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下图是对此 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 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 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 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 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
8、毒已协同进化 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 原因是()D .隔离 自然选择 突变 定向进化A .B .C .根据下列自养生物在进化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乩如水flBCOa +2比。叶缶心 +(+11*0如:红硫细閑CO, +2H.S+2S + 1LOG (如:硝化细菌)2NH.-晦乜円+2H,O+66kJ2NUO2 +O2卡 130kJfiCO, +2H,O +S4LkJ4- nOz + nH,OA . At C B . BC .A D .A23. 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理解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A 这些物种不会发
9、生变异B 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C.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D .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24. 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先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 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 别是()A .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 .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 .人工选择,生殖隔离25. 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
10、T (如下表所示)。只选 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 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 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亲代组别1组(一对蝇)2组(一对蝇)n组(一对蝇)子代分两份处理A 施 DDTB 无 DDTA 施 DDTB 无 DDTA 施 DDTB 无 DDT结果存活较少全部存活存活较多全部存活存活很少全部存活选择淘汰淘汰淘汰r保留淘汰淘汰A .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B .由于长期使用 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D .家蝇抗
11、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 (10分)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 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 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 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 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 w 为 0.8。请问:(1) 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 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 。(3) 这种基因频率
12、的改变, 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 。理由是27. (16分)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 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 该植物的A的基因频率是 。(2) 该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3)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内是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4)由此可见,进化的单位是 ,进化的实质是 28. (14分)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 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 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 )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
13、虫种群 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原因是。(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 。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或不定向) 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3) 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 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甲地就乙地区OA的基因型频率将,乙地区人群中L 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将会29. (10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 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 期夭折,但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却能对疟疾
14、 有较强的抵抗力。现在甲、乙两地区进行 调查,其中乙地区流行疟疾。两地区人群 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右图所示: (1 )在甲地区人群中 A的基因频率为 乙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AA 的基因型频率将。(3) 如果在乙地区消灭干年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DAAB 6BABDB 11ABAAC 16BBCDD 21CBDBC二、非选择题26. (1 )基因库;64% ; 32% (提示:2X 0.2 X 0.8)(2) 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3) 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4) 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课件下载
- 企业培训诚信课件
- 营养与健康(试题及答案)
-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 课件 任务2.5 修复老照片
- 企业培训商务礼仪课件
- 企业垃圾处理培训课件
- 成都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含租赁保证金及违约责任)
- 装修进场仪式布置方案
- 市场竞争情报调研合同
-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合同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混凝土构件之梁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阀门设计计算书(带公式)
- 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案
- 数学建模试卷分析
- 《干部履历表》(电子版)
- 高一物理学案(必修1)
- 保密工作台账实用表格
- 2020女性生育力保存国际指南解读(完整版)
- 广东省初级中学学生学籍表
- 工商管理-樊登读书020营销模式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