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一、战国时期变法对春秋时期改革的发展 1内容 (1)春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未触及上层建筑。 (2)战国变法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确立了封建制。 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经济上:破坏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法治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 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成效 (1)春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2)战国变法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为日后秦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二、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政治:都涉及等级划分,都部分废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如梭伦改革

2、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打击了贵族特权。 (2)影响:都巩固了政权,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不同点 (1)目的:梭伦改革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商鞅变法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政治:梭伦建立民主机构,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商鞅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建立县制,由国君任免官吏,3)经济:梭伦改革积极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则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4)影响: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为

3、人类提供了民主的借鉴;商鞅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2015高考重庆卷)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D废除分封制度 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不说苟且附和别人的话,不做苟且讨好别人的事,这对于整顿官场风气有着很大的帮助,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都得不到体现。 答案:B,2(2015高考山东卷)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

4、、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越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先从在下者起”作答。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内容分析商鞅变法与社会阶级关系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

5、关系的变化,3(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解析:(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商鞅是著名法家”分析;第二小问从对政治体制和国家统一的影响角度分析。(2)问结合材料“其民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从商鞅变法的局限性方面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