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荣启作品精选精练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
2、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
3、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
4、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5、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活
6、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D作用。 【答案】 1C D 3C 2 【解析】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1阐释或归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重要信息,然后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项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将会失去的是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C“本真的艺术特性”。故选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
7、,中2重点考论证方法的类型,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项,文章没有对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 都不是保护。故选C。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3然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使其雅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使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
8、项,有明确的说明。B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项,C俗色彩。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 。故选载体”D。 清明永驻 慎终追远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
9、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 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这一段动人的故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
10、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
11、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到了元代,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传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的大好春季只剩下了清明节。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以延续中明德归厚的道这些都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薪火相传的精神,华民族血脉相连、德情怀。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仪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现在我们过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悟
12、和认同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慕,全面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节选自李荣启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删改)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节最初只是一个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我们从“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中,可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 B. 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与晋文公、介子推的故事有关,也与古人的自然观密切相连。当代学者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 C. 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
13、重生新火,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象征着新季节、新循环等的开始。 D.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后来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会性质的春游活动,到唐代时已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 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及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等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朝民风民俗的盛况。 B.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节后来基本消亡。 C.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它们前后相继。其中,寒食的主题为怀旧悼亡,清明的主题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
14、息一生。寒食与清明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D. 无论是民间的私祭还是国家的公祭,都是对先人、先祖呈上祭奠与追思,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清明节具有双重身份:节气兼节日。它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上巳节融为一体,成为我国重大的综合节日。 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B. 功德的活动,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C.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故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影响力。 D. 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承载着神州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慎终追远的情怀,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答案】 4. B 5. C 6. C 【解析】 4.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回到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呼伦贝尔学院《流体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师范学院《水文与地貌学理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师范学院《融合新闻报道实务实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关三八妇女节日记(合集15篇)
- 暑假活动专题小结(5篇)
- 暑假安全监管家长承诺书(12篇)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有氧瘦身操》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春节实践活动总结(8篇)
- 黑龙江工程学院《建筑力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产卫浴五金配件、淋浴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01(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三章)(全解全析)
- 广东省东莞市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 东方财富在线测评题答案
- 分布式光伏合同小E施工版(个人学习参考模版)
- 2024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新版北师大版
- 湘潭、成都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北京版)作业
- Unit 6 Is he your grandpa?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素材)-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医院项目EPC示范标杆打造交流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