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配套课件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鲁教版选修五_第1页
高二地理配套课件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鲁教版选修五_第2页
高二地理配套课件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鲁教版选修五_第3页
高二地理配套课件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鲁教版选修五_第4页
高二地理配套课件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鲁教版选修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 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共有5颗, 两颗试验星(风云二号A/B),三颗 业务星(风云二号C/D/E)。其中风 云二号A星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风云二号E星于2008年12月23日发射升空,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每十五分钟就可以获取一张云图,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在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特别是对台风、暴雨、洪水、沙尘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风云二号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卫星序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等,都把风云二号卫星资料作为重要的观测数据。 尝试探究:气

2、象卫星预报灾害性天气综合利用了哪些现代信息技术? 提示:RS、GPS、GIS等现代信息技术,了解 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掌握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用 通过分析“3S”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案例,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减灾效益的基本途径,并学习案例分析的方法,一、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 1依靠 是减灾防灾的基本途径。 2加强减灾法制建设,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意识,协调 是减灾防灾的重要途径。 3贯彻 的方针,加强自然灾害综合 ,大力推动减灾防灾系统工程建设。 4要高度重视以 的观念和 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

3、为,加强防灾法律法规建设,依法规范全社会的灾害管理和减灾行动,科技进步,人地关系,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科学,法制,二、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 1遥感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 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 。 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 GPS技术近年来在减灾防灾领域的应用方面发展迅速。例如交通导航、 、火灾跟踪、人员救生、 等诸多方面。 3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减灾中的应用 (1)GIS系统的实质:集成与减灾防灾有关的多种 和,构成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2)主要用途: 灾害的发生发展情景,遥感技术,绘制地图,地震监测,数据库,模型库,模拟和预测,灾害危险性评估和 ;

4、 灾情实况评估和抢险救灾决策; 灾后重建决策。 (3)GIS在防汛指挥决策中的应用 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 。 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 子系统、淹没分析子系统、 子系统,预案制订,GIS,洪水预报,调度指挥,三、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1趋利避害 (1)基本手段:提高对灾害的 能力,快速反应,预测,空间,机制,2化害为利 (1)当科技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更清楚地揭示了自然力量的破坏机制和建设机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将这些强大的力量从致灾的方向引向造福的方向。这就是从趋利避害到化害为利的发展,是减灾防灾的更高境界。 (2)案例:城市的化害为利,1教材P80“图42

5、2人工增雨作业” 提示:(1)自然降水的过程是: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而附着在凝结核上,形成小水滴并不断增大到空气的浮力不足以支持它们的时候,便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2)人工增雨的基本原理是:在云中人工增施凝结核或冷却剂,使水汽凝结,2教材P80“图423发布灾害预报信息” 提示:(1)预报省份为河南省。 (2)自然灾害类型为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北部。 3教材P83“图426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监测图” 提示:(1)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方向整体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 (2)GPS实测结果与地球物理模型估计结果基本一致。 (3)我国主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4教材P84

6、“图427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提示: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信息服务子系统、洪水预报子系统、淹没分析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在防汛指挥决策中的作用如下图所示,第二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与2011年5月10日北京举行。论坛结合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防灾减灾从我做起”,总结“十一五”时期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经验教训,研讨“十二五”时期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水平,充分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巩固共商综合防灾减灾的对话平台,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减灾

7、措施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有哪些? 【例证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持续遭遇寒潮天气侵袭,中国黄、渤海沿岸出现严重海冰灾害,材料二下图为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预报示意图,1)据图说明黄、渤海海冰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简述应当如何防范海冰造成的灾害,答案(1)主要分布在沿岸的辽东湾、莱州湾等地区,辽东湾范围最大。原因:这些地区海域较封闭;海水较浅;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显著;纬度较高,其中以辽东湾纬度最高。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海冰监测,关注海冰变化情况;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用时发布海冰实况和预报信息;建立健全海洋灾害应急机制;加强渔船

8、管理,严禁船只在恶劣天气出海作业。 【练习1】在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 预防为主灾难救助为主协调人地关系安置和重建 A B C D,解析在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灾前采取的预防措施。本题四种措施中,属于灾前措施,属于灾后措施,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减灾措施体系,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知识拓展】 1防避台风的主要措施,2.救灾前应做准备,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2011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12月 16日下午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登 陆,16日夜至17日凌晨持续大雨,许 多民众在睡梦中被洪水卷走。截止到 12月31日已造成超过1 200人丧生,1 00

9、0多人失踪,损失惨重。由此,世 界银行向菲律宾发放5亿美元援助资金,以支持菲政府开展灾后自救和重建工作,并加强该国应对未来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知识分析探究: 热带风暴天鹰路径图的绘制应用到了RS、GIS、GPS等地理信 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有哪些作用? 【例证2】“环境一号卫星”可穿透云层监测灾害。环境系列减灾卫星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就展出了模型,整个“环境一号卫星”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其中A/B两颗光学卫星已经于2008年9月发射成功,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作人员介绍,HJ1C卫星将于2011年发射。据此回答(1)(3)题,1)环境系列减灾卫星对生

10、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2011年元旦期间,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冻雨天气仍在持续,当地道路结冰,交通出行受到严重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冻雨天气抢险救灾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就这一课题帮助他们设计合理的方案,3)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7部委2011年1月3日下发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宜昌市坝上段列入优先控制单元,主要水体是香溪河。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三峡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答案(1)A (2)利用

11、GPS对灾害发生地定位或在救灾中导航;用RS获取灾区的数据信息,了解灾情分布及变化;用GIS为抢险救灾建立决策指挥系统,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3)获得三峡水质状况遥感影像资料(或建立三峡水质遥感监测预报系统);对水质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发出预报(或根据遥感信息对水质状况监测分析,提出防治措施,练习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受灾比较严重。国家利用飞机和卫星对该地区进行了遥感监控,获得了大量的遥感影像图,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制成了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而且,在计算机中可对淹没面积按各种要求进行快速

12、、准确的统计。 (1)根据以上材料,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2)简述遥感技术在洪水灾害预报上的意义,解析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站得高,看得远”,因此遥感感知的视野宽,范围大,而且受地理条件影响小。无论是航空器还是航天器,运行的速度都较快,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并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传输和信息处理,具有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在对自然灾害的准确探测预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1)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反映动态变化;受地理条件限制少;波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2)遥感技术视野广阔,不受天气、地理条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能迅速获得地物信息,为及早部署防汛抗洪争取了时间,在洪水灾害预报上有重大意义,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S”技术已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RS是减灾监测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方法技巧】 图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作用,教材P8182活动 提示: 145月份和1月份相比,绿色区域变大,原因是45月份气温回升,植被生长茂盛。 2被滑坡体阻断的河流,其上游方向在西北方。 3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卫星遥感在监测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观测范围广、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的优点,尤其是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