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专题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ppt课件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专题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ppt课件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专题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ppt课件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专题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ppt课件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专题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专题三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分类突破,类型一 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简单地说就是区别物质,都是利用物质的某些性质,通过化学实验,使之与某些化学试剂作用后产生气体、沉淀或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等来定性分析它的组成,从而确定这种物质。因此,物质鉴别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正确地选择试剂和实验方法,专题分类突破,一、常见离子的检验,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注意】检验固体物质时,先要将其溶于水,同时取出少量试剂进行操作,根据现象和结论对其进行鉴定,既要鉴定阳离子,也要鉴定阴离子,专题分类突破,检验溶液,则通常必须

2、分别检验出阳离子和阴离子。例:检验某一蓝色溶液是否为硫酸铜溶液,几种溶液的鉴别首先观察溶液颜色,若为蓝色说明存在铜离子,否则不存在;然后再滴加少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存在硫酸根离子,反之,则不存在,专题分类突破,二、常见气体的检验,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专题分类突破,三、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 1.棉织品、毛织品、化纤的鉴别采用灼烧法,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专题分类突破,3.化肥的鉴别 a.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3、。b.加水:氮肥、钾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c.加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铵盐)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4.假黄金的鉴别 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专题分类突破,5.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鉴别 合金的硬度通常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划的方法鉴别。 6.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鉴别 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专题分类突破,典例精析 例(2013普洱)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B. 面粉和蔗糖(取少量样品加水

4、,振荡) C. 蒸馏水和食盐溶液(看颜色) D. 羊毛纤维和涤纶(取少量样品灼烧,闻气味,C,针对训练,1.(2011昆明)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是方法),错误的是 ( ) A. 面粉和小苏打(加水振荡) B. 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C. 食盐和味精(尝味道) D. 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B,针对训练,解析,针对训练,2.(2014兰州)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针对训练,3.(2011曲靖)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 ) A. FeCl3、Na2SO4、NaOH、AgNO3 B. CaCO3、Na2CO3、K2

5、CO3、BaCl2 C. NaOH、KNO3、CuSO4、NaNO3 D. BaCl2、CuSO4、MgCl2、NaCl,A,针对训练,4.(2012昆明)完成下列填空: (1)用紫色石蕊溶液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填“正确”或“不正确”);稀盐酸的pH 7(填“”、“”或“”)。 (2)可用CO2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填“正确”或“不正确”,正确,正确,解析】 (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2)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鉴别,针对训练,类型二 物质的除杂 物质的除杂和分离必须要抓住提纯物质与杂质之间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和联系,决定

6、选用何种试剂或何种操作方法。物质分离时选择适当的方法后,把混合物中的各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的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除杂(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针对训练,1.除杂原则 不增: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不减:除杂时不能减少被保留的物质,即所加物质不能与被保留的物质反应; 易分:除杂后的生成物和被保留的物质易于分离; 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针对训练,2.除杂试剂的选择 (1)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均为气体 注意: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试剂,应选用固体或液体。 当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均为气体时,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除去气体中混有的

7、水蒸气,即干燥问题。初中常用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这三种干燥剂不能干燥CO2、SO2、HCl等气体)、浓硫酸(不能干燥NH3)等,针对训练,2)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均为固体 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中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难溶于水时,可选用水,也可用其他物质;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两种都难溶于水时:一般不选用固体做除杂试剂,应选用气体或液体;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后的金属中混有氢前的金属时,可以加酸,针对训练,3)液体之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溶液之间的除杂 酸、碱、盐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所以酸、碱、盐溶液的除杂应是阴、阳离子的除杂。该类题可以选对应的离子。如,除阳离子,H:除氢离子(利用酸

8、的性质可用 OH-、CO32-等离子,NH4+:除铵根离子用OH-离子,金属离子: 不同的金属离子选择不同的除杂试剂,针对训练,除阴离子,OH-:除氢氧根离子用H+、NH4+、Cu2+等,CO32-: 除碳酸根离子用H+、Ba2+、Ca2+等 离子,SO42-:除硫酸根离子用Ba2+离子,Cl-:除氯离子用Ag+离子,针对训练,近三年常考物质的除杂方法归纳,针对训练,针对训练,针对训练,针对训练,针对训练,典例精析 例(2013大楚等联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针对训练,方法指导】除杂又叫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混入某种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

9、质的操作,除杂原理是: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原试剂,易于分离或还原为原物质,即“不增不减易分离”。最佳原理是: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1)除杂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操作要简便易行;(2)当加入除杂试剂过量时最终要将过量部分除净;(3)尽量避免环境污染等事项,针对训练,1.(2014长沙)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 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NaCl(Na2SO4) 加入硝酸银溶液 C. CaCO3固体(CaO固体) 高温煅烧 D. FeSO4溶液(H2SO4) 加入铁粉,D,针对训练,2.(2012

10、昆明)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B,针对训练,解析,针对训练,3.(2012曲靖)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解析】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能点燃的,故选A,针对训练,18.(2011曲靖)要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先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的 ,然后进行 操作,得到NaCl固体。此过程中要用到的仪器除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盐酸,CaCl2溶液,蒸发(或过滤、蒸发,蒸发皿(或漏斗,针对训练,解析】除杂一般遵循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原有物质,且易于分离的原则,NaCl中混有Na2

11、CO3,可采用加入稀盐酸的方法(化气法),也可采用加入CaCl2溶液的沉淀法。若采用加入盐酸除杂质,反应为Na2CO3+2HCl 2NaCl+H2O+CO2,因此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NaCl固体;采用加入CaCl2除杂质,溶液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要先采用过滤的操作除去沉淀,再蒸发结晶得到NaCl固体,针对训练,19.(2011普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的方法有: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用一氧化碳除去氧化铜。从环境保护和操作简便等因素考虑,较好的方案是 (填“”或“”)。 (2)氮气中含有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最后剩余的物质是 。 (3)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除去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氮气、水蒸气,H2O,2NaOH+CO2 Na2CO3,针对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