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209)PPT课件_第1页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209)PPT课件_第2页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209)PPT课件_第3页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209)PPT课件_第4页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209)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2,本章结构,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第二节 H-O理论(重点)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重点) 第四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重点) 第五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3,关键性问题1 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与内容2 掌握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与罗布津斯基定理3 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及相关解释,4,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 1.模型为:222(PPF的机会成本递增) 2.要素禀赋差异

2、产生的原因易于解释,5,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一、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Ea、Eb分别表示A、B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的总量组合, 若有ab ,则A国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6,衡量要素禀赋通常是用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但会遇到以下困难: 1.各国大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只有每年的固定投资统计数据,需要累加固定投资数据,并考虑折旧和不变价格调整; 2.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3.某国的要素禀赋类型,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较对象不同,要素禀赋类型也会不同,7,表3-1: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

3、985年国际价格计算,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8,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如果 X 商品的投入比例 kx=Kx/Lx,大于 Y 商品的投入比例 ky=Ky/Ly,即 kxky,则称 X 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

4、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9,如果 X、Y 采用的都是固定要素比例的生产技术,直接比较 X、Y 的K-L比率就可确定要素密度的差异。 若生产要素可替代,比较X、Y的要素密度,就必须在各种共同的要素价格下进行比较。若在任何一组共同的要素价格下,生产X的K/L均大于生产Y的K/L, 则称 X 是资本密集型的部门或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的部门或产品,10,kx=Kx/Lx ky=Ky/Ly kxky 任意给定一组要素价格(w,r)下,等成本曲线分别与 X、Y 的等产量线的相切,若存在kxky,则根据定义,X 是资本密集型的,Y则是劳动密集型的,图 32,当资本、劳

5、动价格即定时,两个部门选择的最佳要素组合由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来决定,11,三、模型基本假设(假设生产要素之间是可替代的,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即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 形状相似; 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

6、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12,第二节 H-O理论,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生产可能性边界线,EA、EB分别表示两国的要素禀赋点,要素禀赋的差异 PPF形状差异 相对供给差别,13,在相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A国的X相对供给要比B国多,即RSA在RSB的右侧,图3-5,14,pA=KA/LA pB=KB/LB pApB A国资本要素相对丰富,B国劳动力要素相对丰富 又 , PPFB在X轴上的端点 B在 PPFA 在X轴上的端点 A的左边;而 PPFA在Y轴上的端点 A 则位于 PPFA在Y轴上的端点 B 之上。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

7、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15,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一条RD与两国RSA、RSB的交点,决定了两国在贸易前的均衡相对价格水平。由于RSA在RSB之右 ,所以pApB,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图3-7,16,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由CIC与PPF相切决定 在封闭条件下,因为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所以图中两国的CIC形状相同。 通过 Ea点的相对价格线 pa为 A 国的均衡价格,通过 Eb点的相对价格线 pb为 B 国的均衡价格。 PaPb,即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

8、优势,图 37,17,三、H-O定理,PAPWPB,开放后,A国将出口X,进口Y,B国则相反。因此,A国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B国X的相对价格将下降,最终PA=PW=PB, 。 国际均衡价格Pw由A、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18,贸易三角QAOACA 和QBOBCB,开放后,A 国X 的相对价格由原来的 pa上升为 pw 。在新的均衡中,A 国的贸易三角形为QAOACA,其中,线段 OAQA表示出口量,OACA表示进口量。 B 国开放后X 的相对价格由原来的 pb下降为 pw, B 国的贸易三角形为QBOBCB,其 Y 商品的出口为 OBQB,X 商品的进口量为 OBCB,图 37,19,A、

9、B 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H-O定理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20,练习题,假定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中国香港劳动力相对丰富,日本资本相对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画出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是这样? 2)在封闭条件下,两者的比较优势分别是何种商品?解释原因。 3)在开放条件下,当中国香港和日本进行贸易时,根据H-O定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4)分别就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在图中标出两者的生产点、消费点,进口量、出口量以及

10、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和开放条件下的相对价格,21,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两点重要的寓意: 第一,证明了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22,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 (以X的相对价格上升为例,考察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如何影响要素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在均衡时,同一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 w=PxMPLX=PYMPLY (3.3) r=PxMPKX=P

11、YMPKY (3.4,23,由(3.3)和(3.4)两式,可以得到:(要素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出,24,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X、Y两个部门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投入减少,则资本的边际产出会上升,劳动的边际产出会下降。由(3.5)、(3.6)两式,则r/Px , r/Py均上升,而,w/Px、w/Py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25,结论: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

12、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这一结果的重要含义是国际贸易虽然改善了一国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26,贸易前,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两国的要素价格也不一致。但贸易开始后,原来 A 国相对价格较低的 X 商品,由于对方国家的需求,其相对价格趋于上升,X 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将上涨,而劳动的价格将下跌,于是原来在 A 国比较廉价的资本,现在变得不那么廉价了,而原来在 A 国比较昂贵的劳动,现在也因贸易变得不那么昂贵了。 B 国原来比较昂贵的资本现在变得不太昂贵了,原来比较廉价的

13、劳动现在也变得不太廉价了。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27,X、Y 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unit-value isoquant) 的形状与位置完全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和商品价格。 单位等成本直线(unit isocost) 在横轴的截距等于1/w,在纵轴上的截距1/r。 最佳要素比例,为连接原点与单位等成本直线与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一条直线

14、的斜率。 在自由贸易下,X、Y 两种产品在 A 国和 B 国相对价格都是相同的,A、B 两国在贸易后要素相对价格自然也就相同。因此,与 X 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单位成本直线和与 Y 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单位成本直线是完全重合的,28,需要强调的是: 1.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 2.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29,第四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15、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K,30,当上述两式都满足时,X 部门的生产扩大,而 Y 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是L总量增加,K总量不变,则Y 部门的生产将扩大,X 部门的生产将下降。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31,要素禀赋增加之后,PPF的两个端点所分别对应的 X、Y 的最大产出,都会增加,因此,整条PPF将向外移动,但PPF外移的方向性则取决于要素禀赋变化的类型。 以资本增加、劳动不变为例。对应于任意一相同的商品相对价格,资本增加后,资本密集型产品(X)的产出增加,而劳动密集型产品(Y

16、)的产出则减少,这意味着PPF的外移相对偏向于 X轴,X 产出增加的比例要大于Y 产出增加的比例,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32,大国情形(假设资本增加,劳动不变,图中,通过Q与Q两生产均衡点的直线R称为罗伯津斯基线。 需求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增加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33,开放情况下,如果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 进一步讲,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相应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改善;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而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恶化,贸易条件(te

17、rms of trade):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3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则称之为偏向出口的增长(export-biased growth);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则称之为偏向进口的增长(import-biased growth)。 那么,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会为此付出代价,35,小国情形 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可看成是价格接受者,国际价格不会因其经济增长而有所变动,因此,对小国来说,要素禀赋变化之后,其贸易条件可视为不变,36,偏向出口的增长的

18、福利效果 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 经济增长又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 经济增长的净福利效应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的对比,37,如图,从C到C,纯粹的增长利益 ;从C到C*,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所享有 。 C点表示在不考虑贸易条件效果下,经济增长对 A 国福利的改善,为纯粹的增长利益。当考虑贸易条件变化时,贸易条件直线变得更为水平,此时,生产均衡点由 Q移至 Q*,消费点由 C移至 C*。 通过 C*的CIC位于通过的CIC之下,所以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38,悲惨增长”(immiseri

19、sing growth) 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总的福利效果为负,39,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 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40,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可能会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型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经济增长可能变为比较劣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物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三、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41,A 国在经济增长前,在 Y 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故在开始

20、阶段出口Y,进口X。但于由经济增长偏向 X部门,X 部门的相对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最终 A 国的比较优势由Y商品转移到 X 商品,A 国出口X,进口Y,42,相关问题,A国和B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用于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X是资本密集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分析下列情形中,两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变化: a. A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b. A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c. B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d. B国的劳动供给增加,43,第五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一、里昂惕夫之谜,表3-2 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1947年,资料来源:W. Le

21、ontief(1954):“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 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 Economia Lnternaionale,44,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里昂惕夫的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 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力约为他国(比如意大利)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效劳动

22、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45,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人力资本 一般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unskilled labor)和熟练劳动(skilled labor)两类; 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由于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我们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凯恩(Pete B. Kenen)后来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46,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因此,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47,要素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