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_第1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_第2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_第3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_第4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元总体介绍,1、本单元新旧教材的对比及改编意图,增加了实验活动2,2、本单元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编排体系,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碳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身边的化学物质,基本实验技能,还原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3、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2011版课程标准中对碳和碳的氧化物要求,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一些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

2、使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知道碳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利用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了解碳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树立环境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4、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课时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课时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2)教学建议,在2011版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

3、提出的。而教材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基于这种教材设计建议: 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例如:在介绍金刚石、石墨和活性炭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无轨电车、防毒面具和冰箱除味剂等知识;在介绍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时,古代的字画、档案材料用碳素笔写等;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毒性时,介绍一些煤气中毒事件等,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 教材中介绍了人造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碳管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重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

4、基础和保证,二、各节教学内容介绍,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 本节的新旧对比及改编意图,增加了元素组成物质的一些知识, 引入本节的课题,增加了活性炭的一些用途的图片, 因为在日常中活性炭对我们的生活 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益处,增加了C60的用途和 碳单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增加了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既能体现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变,又是一个为以后学习化学变化中有吸热现象的例子,2、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2.1.5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3.1.5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4.1.4 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 观点 4.2.3 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5、,3、本节的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碳的单质和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的“硬”、石墨的“软”和导电性以及C60分子的结构特点。由于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因此木炭的吸附性放在有关石墨的内容中介绍。碳的化学性质主要介绍了碳和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 在介绍碳的单质时,教材注意图文结合及联系最新科技成就。例如,金刚石的“硬”是从教材图6-1金刚石的用途推测出来的;而图6-2石墨的用途则是它的性质(软和导电性)的具体应用,加上图6-3是木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这样安排有利于让学

6、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材对C60 加大了篇幅介绍它的用途,以及用于资料卡片介绍了碳单质的研究进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随着科技的进展,碳单质的一些新形态被发现,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教材分析,在介绍碳的化学性质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 例如,首先提出了我国古代一些画家、书法家用墨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继而提出: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同时在新教材中提出了C和CO2的反应,既让学生了解了碳的循环,又能为以后化学反应中吸热现象做铺垫,教学目标,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知道碳单质的

7、化学性质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物质,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念,4、本节的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分类,同一种元素,同种物质(单质,不同种物质(混合物,组成,组成,对“碳”与“炭”的认识,碳是指碳元素,是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组成物质时用“碳”,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等 炭是指具体物质,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木炭、炭黑、焦炭和活性炭等,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化学教科书,作为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作用的初中化学,化学科学

8、的持续发展不断地 为其补充了新鲜的内容。但无论是实验版的旧教材还是新教科书,或不 同版本的教课书,其包含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究其 原因,就在于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形成化学基本 观念、培养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化学基本观念 分类观,2011版化学课程标准前言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分类是人们整理知识经验的科学方法。 分类是将具有某一种或几种共性特征的一类事物与其他特征的事物区分开来的方法。 分类要依据研究的目的制定合理的标准。 分类的结果

9、会依据标准不同而不同,无论用什么标准分类,都应该做到标准统一,结果明确而有序,1.杂食类哺乳动物,2. 肉可食用, 皮可制革,3.性温驯,适应力强, 身体肥壮,四肢短小,4.长嘴巴,大耳朵, 吃的多,胖的快,请你猜一猜,有一种常见动物,5、教学建议,在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只要说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即可,不要介绍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及用途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碳的化学性质中木炭与氧化铜的实验是学生学习难点,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看反应的变化,(1)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分析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10、引出还原反应。 组织好课题后的家庭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碳单质相关的知识,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本节新旧对比及改变意图,增加了制取两种气体的原理,便于学生探究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检验 和验满的讨论,使对二 氧化碳的探究更完善,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探究 总结出了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增加的习题也能 体现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教学要求,科学探究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

11、证。 3、认识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身边化学物质 4、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3、本节的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设计制取装置。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首先给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最后总结出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

12、思路和方法,教学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形成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以及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4、本节的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分析,通过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实验来验证。(实证意识) 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认识到科学探究即需要观

13、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本节的教学建议,本课题的重点在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具备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实验装置的选取,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地选择。 教材中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采取探究的方式。例如,通过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及比较大理石和碳酸钠的价格等方面来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运用教材中给出的三种制取氧气方法与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对比,以增强讨论效果,化学探究活动进程,化学探究活动进程,课题3

14、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本节的新旧对比及改编意图,移到课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中作为讨论的内容,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正面介绍,培养学生合理使用物质的意识,同时进行辩证思想的教育,增加了“低碳”生活的新理念讨论,增加了防止温室效应 进一步增强而提出的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 措施,习题的修改也注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教学要求,2.1.3 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 途。 2.1.5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循 环,3、本节的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探究其性质 :不支持燃烧、与

15、水反应。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其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关于一氧化碳,教材主要介绍了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教学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认识它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全面的看待自然界中物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4、本节的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通过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也可让学生自己想一些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二氧化碳性质学习,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深化性质决定用途

16、,用途体现性质的关系;并通过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学会辩证的看待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问题,新教材还提到传播“低碳”的理念,都是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5、本节的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内容不仅实验多,而且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无论是学习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可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关于温室效应的教学可采取:课前布置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课上同学相互交流,课后制作板报,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关键是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认识事物。 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 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 安全操作。 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2、本节的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能够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二氧化碳 知道怎样检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验证它的性质 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本节的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