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字母(带发音)ppt课件_第1页
泰语字母(带发音)ppt课件_第2页
泰语字母(带发音)ppt课件_第3页
泰语字母(带发音)ppt课件_第4页
泰语字母(带发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泰语介绍,泰语入门,泰语是泰王国民族共同使用语,是泰国官方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拼音文字(表音文字)。根据不同方言来分区主要分为四个方言区,即中部地区(泰语普通话,官方语言)、北部地区(北方方言)、东北部地区(东北方言)、南部地区(南方方言),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部地区的泰语普通话,泰国的四个部,一、泰语语音系统,泰语的一个音节是由辅音、元音、声调组成。 辅音、元音、声调表,泰语辅音,泰语有44个辅音,21个音位。辅音分为高辅音、中辅音、低辅音三组,各组辅音有不同的拼音规则。 与汉语不同的是: 1.泰语有复辅音(、等); 2.有不送气浊音(、 ); 3.有颤音(,辅音介绍泰语的辅

2、音发音时都和元音 : 相拼。中辅音 泰语中辅音有个,个音位,低辅音,泰语低辅音共有24个,但现代泰语里只有23个。其中只有14个音位,高辅音,泰语高辅音有11个,但现代泰语里只剩下10 个。其中只有7个音位。 之所以叫做“高辅音”是因为高辅音本身的发音 与中辅音和低辅音不同,即中辅音和低辅音字母发 音时发成第一调33,但高辅音字母发成第5调14。 如:中辅音 低辅音 高辅音 33 33 14,高辅音字母,复辅音,泰语有21个复辅音。可分为复合中、高、低辅音三类,辅音作尾音,泰语里具有丰富的加尾音的音节,大部分的辅 音可以作为某个音节的尾音,这些尾音可分为以下 8组: a. -k:、 b. -t

3、 :、 、 c. -p:、 d. -: e. -m:、 f. -n:、 g. -j: h. -w,泰语元音 泰语的元音共有32个(21个音位)。按形式分为18个单元音(18个音位),6个复元音(3个音位),另有8个特殊元音。 单元音,a,a,i,i,u,u,e,e,o,o,复元音,ia a ua iaa ua,注:复元音的国际音标不分长短,但实际发音时有长短音之分, 有 的则是短元音,特殊元音,泰语共有8个特殊元音。 am ai ai au r r: l l,特殊元音- - - - 这四个特殊元音,虽然在发音时舌位和唇形有变化,似乎为复元音,但由于这三个音的后半部分为m(双唇鼻音)和w(u)、

4、j(i)(半元音),不是纯复元音,因此泰语里归为特殊元音。 特殊元音 这四个元音是受到梵文和巴利文的影响而产生的,其读音也有特殊的读法,泰语声调,泰语有五个声调,其中有四个声调符号(第一声无符号)。声调如下表,二、书写规则及拼音规则,2.1书写规则 根据以上辅音、元音和声调的介绍,可把三者拼合的书写形式总结如下: 2.1.1 辅音和元音的位置 泰语辅音和元音拼合后的书写有七种形式。 (1)元音前位式,例如:、 等。 (2)元音后位式,例如:、 等。 (3)元音上位式,例如:、 等。 (4)元音下位式,例如:、 等。 (5)元音上后位式,例如:、 等。 (6)元音双夹式,例如:、 等。 (7)元

5、音包围式,例如:、 等,2.1.2 声调的位置 泰语声调的书写位置有三种现象 (1)当单辅音充当声母,辅音上边没有元音时,声调标在辅音的右上角,例如:、等。 (2)当复辅音充当声母,辅音上边没有元音时,声调标在后一个辅音的右上角,例如:、 等。 (3)当辅音上已有元音时,声调标在该元音的右上角,例如:、 等,2.2 拼音规则 中辅音、低辅音和高辅音(包括复辅音)的拼音规则,可分别用下表说明: 泰语拼音规则表,2.3 辅音的特殊拼读规则 2.3.1 前引和前引字 从发音上来看,所有的高辅音都有成对的低辅音,两者的音色相同但调值不同,请看下表下表,以上所说,高辅音和低辅音的拼音结果只能各拼出三个声

6、调,但如果把成对的高低辅音能拼出的声调合起来,那么这个音色仍然可以拼出5个声调来。如下表,另一些低辅音,如:、()、()、()等,虽然没有相应的高辅音,但在实际语言中同样能拼出五个声调来。为了拼写出这些辅音的第二和第五声调,就将另外一些高辅音或中辅音放在这些低辅音之前,表示该低辅音须按高辅音或中辅音的发音规则来发音。这种现象称为“前引”,这些放在低辅音之前的字母就称为“前引字,2.3.1.1 以高辅音作前引 (1) 以“”作前引:以“”作前引字时,“”本身不发音,被前引的低辅音按高辅音拼音规则发音。如: - - - - - - - -,2) “”以外的高辅音作前引字时,该高辅音本身要发与 -相

7、拼的音,但发音较轻较短,被前引的低辅音按高辅音拼音规则发音。常作前引字的高辅音有 等五个。 作前引 作前引 作前引 作前引 作前引,2.3.1.2 以中辅音作前引 (1) 以“”作前引:以 “”作前引字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a. 以“”前引低辅音“”时,“”本身不发音,被前引的低辅音按中辅音拼音规则发音。这种情况只有四个字: b. 以“”前引其他低辅音时,“”本身要发与 - 相拼的音,但发音较轻较短,被前引的低辅音按中辅音拼音规则发音。 - - - -,2) 以其他中辅音作前引:以中辅音作前引字时,该中辅音本身要发与 - 相拼的音,但发音较轻较短,被前引的低辅音按中辅音拼音规则发音。常作前引字的

8、中辅音有 等。 作前引 作前引 作前引 作前引,2.3.2 特殊读法 因为泰语受到梵语、巴利语的影响较大,这些梵语和巴利语借词有特殊的读法。可把较常见的一些特殊读法归纳为以下几类: 2.3.2.1. - - - - 中的 不发音。如: 读 读 读 读 读 2.3.2.2 - 发成 的音。如: 读 读 读 读,2.3.2.3 有两种读法: a. 后没有尾音时,发成元音 - 加尾音 的音 。如: 读 读 读 读 b. 后有尾音时, 发成元音 - 的音 。如: 读 读 读 读,2.3.2.4. 单独与前面一个辅音结合时,发成元音 - 加尾音 的音。如: 读 读 读 读 2.3.2.5. 有些词的字形

9、很像前引,但实际上不是,不能按前引的发音规则发音,而是前一个辅音要发与元音 - 相拼的音,发音轻而短。如: 读- 读- 读- 读,在另外一些词中,有的辅音本身既作尾音,又要再发与元音 - 相拼的音,发音轻而短。这一类词的发音规律初学者很难掌握,需查阅词典才能确定。如: 读- 读- 读- 读- 2.3.2.6. -后如若跟着一个音节,要发与元音 - 相拼的音。如: 读- 读,三、常见符号,3.1 “-” 不发音符号,泰语称为 ka: ran。加在某个辅音上,表示该词的辅音或尾音后面的部分都不发音。如: 读 读 3.2 “” 重复号,泰语称为 mai ja mok。加在某个词后,表示重复,朗读时要

10、重复发前一个词的音。如: 读- 读,3.3 “” 简略符号,泰语称为 pai ja:n n:j。加在某个词后,表示该词是简略的写法,朗读时该符号不发音。如: 原词是 原词是 3.4 “”省略号,泰语称为 pai ja:n jai。加在句子后面,表示该句子的省略写法。朗读时“”读“”或“”,这个符号相当于汉语的“等等”。如:,四、泰语基本语法,4.1 泰语的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6 种,基本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如: ana:nnas: 我读 书 anrak t: 我 爱 你,4.2 定语在中心词之后,如: a: a:n k: an 老师 的 我 pa:k ka: k

11、: a: a:n 笔 的 老师,4.3 状语有的在中心语之前,有的在中心语之后,如: an kin b:j 我 吃 经常 kau p: ma: 他 才/刚 来,4.4 数词和名词组合时,一般是名词在前,数词居中,量词在后,如: 2 nakrian s: kon 学生 2 个 3 tk sa:m la 楼 3 栋,4.5 补语在动词之后,如: an kin im l:w 我 吃 饱 了 kau kian set l:w 他 写 好 了,4.6 泰语地址和日期的表达顺序与汉语相 反,汉语是从大到小,泰语是从小到大。如: 泰语地址: (直辖县)(南邦府) (泰国) 汉语地址:泰国南邦府直辖县 泰语日

12、期: 19 2010 (19日)(1月)(2010年) 汉语日期:2010年1月19日,五、本书语音注释,本书在每课的生词、句子和对话附有国际音标,再加上符合实际发音的声调,如:“” 这个词的原本发音为di an,本书按实际交际中音变后的发音标为di an,再如:“ ” ta le:标成ta le:等,以便于自学者能够直接说出更地道的泰语。 国际音标里的半元音j、w做尾音时,分别记音如下,5.1 除了与纯元音-,-ai拼读时使用i收尾外,其他以i收尾的音节用j标音,如:ka:j;ruaj。 5.2 除了与纯元音-au拼读时使用u收尾外,其他以u收尾的音节用w标音,如:ka:w;hiw。 5.3 部分外来的多音节词,若前部分的音节以s音结尾,在泰语里s只发轻声,本书的标音不标调值,如:(护照)标为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