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复习计划方案2_第1页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方案2_第2页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方案2_第3页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方案2_第4页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方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数学复习计划方案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 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的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 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 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 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 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 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 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中考

2、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 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 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平时考试中, 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 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 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 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 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 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 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 70以上)的试题来考

3、查“双基” 。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 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形成知识网络, 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 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 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做到举一反三, 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 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

4、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 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 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 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 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 实际应用型问题; 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 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 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第三轮,综合训练(模

5、拟练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 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 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三、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在中考复习时,学校领导或专家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

6、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班会课、专家讲座等) ,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 操作探究性试题; 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 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 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

7、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三、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在中考复习时,学校领导或专家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 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班会课、专家讲座等) ,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其次,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 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 随着复习的深入,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 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往往会一无所获,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

8、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最后,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做到事半功倍。初三数学复习导学案第一讲数与式1.1 数与式的运算1. .1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a,a0,| a |0,a0,a, a0.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两

9、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 a b 表示在数轴上,数 a 和数 b 之间的距离练习1填空:( 1)若x5,则x=_ ;若x4 ,则x=_.( 2)如果ab5 ,且a1,则b _;若1c2 ,则c _.2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C)若ab ,则 ab ( B)若 abab ,则 ab ( D )若 ab,则,则a ba b3化简: |x5| |2x13|( x5)1.1.2.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a b)(a 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 ( a b) 2a22abb2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立方和公

10、式 (ab)(a2abb2 )a3b3 ;(2)立方差公式 (ab)( a2abb2 ) a3b3 ;(3)三数和平方公式 (a b c)2a2b2c22(abbc ac) ;(4)两数和立方公式 (a b)3a33a2b3ab2b3 ;(5)两数差立方公式 (a b) 3a33a2b3ab 2b3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例1 计算: ( x1)(x1)(x2x 1)( x2x 1) 例2 已知 abc 4 , abbcac4 ,求 a2b2c2 的值练习1填空:( 1)1 a21 b2( 1 b1 a) ();9423( 2) (4 m)216m24m ( ) ;(

11、3) (a 2b c)2 a2 4b2 c2 ( ) 2选择题:( 1)若 x2 1 mx k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2(A ) m2 ( B) 1 m2 ( C) 1 m2 (D ) 1 m24316( 2)不论 a , b 为何实数, a2b22a4b 8 的值()(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C)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1.1.3二次根式一般地,形如a (a0) 的代数式叫做 二次根式 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 . 例如 3aa2b 2b , a2b2 等是无理式,而2 x22x1 , x22xy y2 , a2等是有理式21分母(

12、子)有理化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 为了进行分母(子)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例如2 与2 , 3 a 与a ,36 与36 , 2 332 与 2 33 2 ,等等一般地,ax 与x , axby 与 a xby , axb 与 axb 互为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

13、要运用公式abab ( a0, b0) ;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 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a2的意义a2aa, a0,a, a0.例1将下列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12b;(2)2;( )6a b (a 0)34xy( x 0)例 2 计算:3(33) 例 3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211 和 1110 ;(2)2和 2 2 6 .64例 4化简: ( 32) 2004(32) 2005 例 5 化简:(1) 94 5 ;(2) x212(0x 1) x2例 6 已

14、知 x32 , y32 ,求 3x25xy3 y2 的值3232练习1填空:( 1) 13 _;13( 2)若(5x)( x3)2(x3)5x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_;( 3) 424654396 2150_;( 4)若 x5,则x1x1x1x1_2x1x1x1x12选择题:等式xx成立的条件是()2xx2( A ) x2( B) x0 ( C) x2 (D ) 0 x 23若 ba211a2,求 ab 的值a14比较大小:2354(填 “”,或 “ ”)1.1.分式1分式的意义形如A 的式子,若B 中含有字母,且B0 ,则称A 为分式 当M0时,BB分式A 具有下列性质:BAAM ;BB

15、MAAMBBM上述性质被称为 分式的基本性质 2繁分式a, mnp 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式的分式叫做像b繁分式cd2mnp例 1若 5x4AxB,求常数 A, B 的值x(x2)x2解得 A2, B3例 2( 1)试证:11)11(其中 n 是正整数);n(nnn1(2)计算:11L1;1223910(3)证明:对任意大于 1 的正整数 n,有 11L11 2 3 34n(n1) 2例 3设 ec ,且 e 1, 2c2 5ac 2a20,求 e 的值a练习1填空题:对任意的正整数n,1(11);2)nn(nn 22选择题:若 2xy2 ,则 x ()xy3y(A )( B) 5( C)

16、 4(D ) 64553正数 x, y 满足 x2y22xy ,求 xy 的值xy4计算111.122334991100习题 1 11解不等式:(1)x13 ; (2)x3x27 ;(3) x1x16 已知 xy1,求 x3y33xy 的值3填空:( 1) (23)18 (23) 19 _;( 2)若(1a) 2(1a) 22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 3)1111122334455_1612 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 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1十字相乘法例 1 分解因式:( 1) x2 3x2;(2)x24x12;( 3)x2(

17、 a b) xy aby2 ;( )xy 1 x y4解:(1)如图 121,将二次项 x2分解成图中的两个 x 的积,再将常数项 2 分解成 1 与 2 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数乘积的和为3x,就是 x23x 2 中的一次项,所以,有x2 3x2(x1)(x 2)x 11 11 2x ayx 21 216x by图 12 1图 1 22图 1 2 3图 1 2 4说明: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 可以直接将图 121 中的两个 x 用 1 来表示(如图 122 所示)(2)由图 123,得2x 4x12 (x2)(x 6)x2(a b) xyaby2 ( x ay)( x

18、by)x 1(4) xy 1 xy xy(xy) 1y1图 12 5(x1)(y+1)(如图 125 所示)2提取公因式法与分组分解法例 2 分解因式:;( )(1)x39 3x23x2x2xy y24 x 5y 62(2) 2x2xy y24x 5 y 6 = 2 x2( y 4) x y25 y 6= 2x2( y4) x( y2)( y3) = (2 x y2)( x y 3) 或2x2xy y24x 5y 6= (2 x2xy y 2 ) (4 x 5y) 6= (2 x y)(x y) (4 x 5y) 6= (2 xy2)( xy3)3关于 x 的二次三项式 ax2+bx+c(a0

19、)的因式分解若关于 x 的方程 ax2bxc0(a0) 的两个实数根是 x1 、 x2 ,则二次三项式ax 2bx c(a0) 就可分解为 a(xx1)( x x2 ) .例 3 把下列关于 x 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1) x2 2x 1;(2) x2 4xy 4y2 练习1选择题:多项式 2x2xy15y 2 的一个因式为()( A ) 2x5 y ( B ) x3y ( C) x3 y (D ) x5 y2分解因式:( 1) x2 6x 8;( 2)8a3 b3;( 3) x2 2x 1;( 4) 4( xy1)y( y2x) 习题 1 21分解因式:( 1) a31;( 2) 4x41

20、3x29 ;( 3) b2c22ab2ac2bc ;( 4) 3x25xy2 y2x9 y 4 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1) x25x 3;( 2) x22 2x3 ;(3) 3x24xyy2 ;( 4) ( x22x)27( x22x) 12 3ABC三边 a ,b, c 满足a2b2c2abbcca,试判定ABC的形状4分解因式:x2 x (a2 a)第二讲函数与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1.1 根的判别式我们知道,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 c0(a0),用配方法可以将其变形为b2b24ac(x2a)4a2因为 a0,所以, 4a20于是(1)当 b24ac0 时,方程的右端是一

21、个正数,因此,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 2bb24ac ;2a(2)当 b24ac0 时,方程的右端为零,因此,原方程有两个等的实数根12b ;xx 2ab )2(3)当 b2 4ac 0 时,方程的右端是一个负数, 而方程的左边 ( x2a一定大于或等于零,因此,原方程没有实数根由此可知,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c0(a0)的根的情况可以由 b2 4ac 来判定,我们把 b2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 ,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综上所述,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 a0),有(1) 当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b24ac;x1,

22、22a(2)当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 x2 b;2a(3)当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例 1 判定下列关于 x 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 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1)x2 3x30;( 2) x2 ax10;(3)x2 ax(a1) 0;( 4)x22xa0说明:在第 3,4 小题中,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符号随着 a 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 a 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这一方法叫做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这一思想方法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今后的解题中会经常地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问题2.1.2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若一元二次方程ax2

23、bx c0(a0)有两个实数根x1bb24ac , x2bb24ac ,2a2a则有x1x2bb24acbb24ac2bb2a2a2a;ax1x2bb24acbb24acb2(b24ac)4acc 2a2a4a24a2a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b ,如果ax2 bxc 0( a0)的两根分别是 x1,x2,那么 x1x212xxa c 这一关系也被称为 韦达定理 a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pxq0,若 x1,x2 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x1 x2 p, x1x2q,即 p (x1 x2),qx1x2,所以,方程 x2 pxq0 可化为 x2 (

24、x1x2)xx1x2 0,由于 x1,x2 是一元二次方程 x2px q 0 的两根,所以, x1,x2 也是一元二次方程 x2 (x1x2)xx1x20因此有以两个数 x1, x2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 1)是x2(x1 x2)xx1x2 0例 2 已知方程5x2kx 6 0的一个根是2k的值,求它的另一个根及例 3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2(m2)xm2 4 0 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 21,求 m 的值例 4 已知两个数的和为 4,积为 12,求这两个数1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5x 3 0 的两根例 5 若 x和 x2x(1)求 |x x |

25、的值;12(2)求11的值;22x1x2(3)x13x23例 6 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x a4 0 的一根大于零、 另一根小于零,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练习1选择题:( 1)方程 x22 3kx3k 20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若关于 x 的方程 mx2 (2m 1)x m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 m 1 ( B) m 144( C) m 1 ,且 m0( D )m 1 ,且 m0442填空 :( 1)若方程 x2 3x1 0 的两根分别

26、是11x1 和 x2,则x1x2( 2)方程 mx2 x 2m 0( m0)的根的情况是( 3)以 3 和 1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3已知a28a16| b1|0 ,当 k 取何值时,方程kx2 ax b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已知方程x2 3x 10 的两根为x1 和 x2,求 (x1 3)(x2 3)的值习题 2.11选择题 :( 1)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 kx 20 的一个根是 1,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A ) 3( B) 3( C) 2( D) 2( 2)下列四个说法:方程 x22x 7 0 的两根之和为 2,两根之积为 7;方程 x2 2x 7 0 的两根之和为 2,两

27、根之积为 7;方程 3x2 7 0 的两根之和为0,两根之积为7;方程 3x2 2x0 的两根之和为32,两根之积为0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 1 个( B ) 2 个( C) 3 个( D ) 4 个( 3)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5x a2a 0 的一个根是 0,则 a 的值是()( A ) 0( B) 1( C) 1(D ) 0,或 12填空 :( 1)方程 kx24x 1 0 的两根之和为2,则 k( 2)方程2x2 x 40 的两根为, ,则 2 2(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 x2 ax3a 0 的一个根是 2,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4)方程 2x2 2x 1 0

28、的两根为x1 和 x2,则 |x1 x2|3试判定当m 取何值时,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 (2m 1)x 1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4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方程x2 7x 10 各根的相反数22 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 yax2 的图象可以由y2 的图象各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a倍得到在二次函数(a 0)x决定了图象的开口方向和在yax2 中,二次项系数a(a 0)同一个坐标系中的开口的大小二次函数 ya(xh)2k(a0)中,a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大小及方向;h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

29、的左右平移,而且“h 正左移, h 负右移 ”;k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上下平移,而且 “k 正上移, k 负下移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研究二次函数yax2 bx c(a0)的图象的方法:22b2bb2b2由于 yax bxca(xax )ca(xa x4a2 )c4ab2a( xb ) 24ac ,2a4a所以, yax2bxc(a0)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ax2 的图象作左右平移、上下平移得到的,于是,二次函数y ax2 bxc(a0)具有下列性质:( 1)当 a 0 时,函数 y ax2 bx c 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b , 4ac b2) ,2a4a对称轴为直线x b;

30、当 xb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当xb时, y 随着2a2ab22ax 的增大而增大;当xb4ac时,函数取最小值 y4a2a(2)当 a 0 时,函数 y ax2 bx c 图象开口向下; 顶点坐标为 (b4ac b2,4a) ,2a对称轴为直线x b;当 xb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当xb时, y 随着2a2a2ax 的增大而减小;当xb4acb2时,函数取最大值 y4a2a例 1 求二次函数 y3x26x1 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指出当 x 取何值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函数例 2 把二次函数y x

31、2 的图像,求y x2 bx c b, c 的值的图像向上平移2 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 个单位,得到例 3 已知函数 y x2, 2xa,其中 a2,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值练习1选择题:( 1)下列函数图象中,顶点不在坐标轴上的是()( A ) y 2x2( B) y 2x2 4x 2( C) y 2x2 1( D )y 2x2 4x( 2)函数 y 2(x 1)2 2 是将函数 y 2x2 ()( A )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的( B)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得到的( C)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32、、再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的( D)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再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的2填空题( 1)二次函数y 2x2mxn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 , 2),则 m, n( 2)已知二次函数 y x2+(m2)x2m,当 m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当 m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在 x 轴上;当 m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3)函数 y 3(x2) 2 5 的图象的开口向,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当x时,函数取最值 y;当 x 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3求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小)值及y 随 x 的变化情况,并画出其图象( 1) y x22x 3;(2) y 1

33、6x x24已知函数y x2 2x 3,当自变量x 在下列取值范围内时,分别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求当函数取最大(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值:( 1) x 2;(2) x2;( 3) 2x1;(4) 0x32.2.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通过上一小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次函数可以表示成以下两种形式:1一般式: y ax2bxc(a0);2顶点式: y a(x h)2 k(a0),其中顶点坐标是 ( h, k)3交点式: y a(x x1)(x x2)(a0),其中 x1,x2 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例 1 已知某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2,图像的顶点在直线y x 1 上,并且图

34、象经过点 ( 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例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 3,0),(1,0),且顶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例 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 ( 1, 22), (0, 8),(2, 8),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练习1选择题 :( 1)函数 y x2 x 1 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是()( A ) 0 个( B ) 1 个( C) 2 个( D )无法确定(2)函数 y 1 (x 1)2 2 的顶点坐标是()2(A ) (1,2)( B) (1, 2)( C) (1, 2)( D) ( 1, 2)2填空:(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与x 轴交于点 ( 1,

35、 0)和 (2,0),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 y a(a0)( 2)二次函数 y x2 +2 3x 1 的函数图象与 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3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图象经过点 (1, 2), (0, 3) ,( 1, 6);( 2)当 x 3 时,函数有最小值5,且经过点 (1,11);( 3)函数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 (12, 0)和 (12, 0),并与 y 轴交于 (0, 2)习题 221选择题:( 1)把函数 y (x1)2 4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 1,4)( B)( 1, 4)( C)( 1, 4)( D)( 1,4)( 2)函数 y x2 4

36、x6 的最值情况是()( A )有最大值 6( B)有最小值 6( C)有最大值 10(D )有最大值 2( 3)函数 y 2x2 4x 5 中,当 3x 2 时,则 y 值的取值范围是()( A ) 3y1( B) 7y1( C) 7y11( D) 7y 112填空:( 1)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 A( 2, 0),B(1, 0),且过点C(2, 4),则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 0),(0, 3),(1, 4),则该函数的表达式为3把已知二次函数 y2x2 4x 7 的图象向下平移3 个单位,在向右平移4 个单位,求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4已知某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A(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