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探秘--相火论[研究材料]_第1页
中医探秘--相火论[研究材料]_第2页
中医探秘--相火论[研究材料]_第3页
中医探秘--相火论[研究材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相火论格致余论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 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 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胞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虽出于木,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龙

2、非蛰,海非附于地,则不能鸣,不能飞,不能波也。鸣也,飞也,波也,动而为火者也。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何东垣以为元气之贼?又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然则,如之何而可以使之无胜负也?曰周子曰,神发知矣,五性感物而万事出,有知之后,五者之性为物所感,不能不动。谓之动者,即内经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君火之气,经以暑与湿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周子又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朱子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此善处乎

3、火者。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何贼之有?或曰内经相火,注曰少阴、少阳矣,未尝言及厥阴、太阳,而吾子言之何耶?曰足太阳、少阴,东垣尝言之矣,治以炒柏,取其味辛能泻水中之火是也。戴人亦言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胞络都无异。此历指龙雷之火也。予亦备述天人之火皆生于动,如上文所云者,实推展二公之意。或曰内经言火不一,往往于六气中见之,言脏腑者未之见也。二公岂它有所据耶?子能为我言之乎?经曰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动而为变者。岐伯历举病机一十九条,而属火者五,此非相火之为病之出于脏腑者乎?考诸内经少阳病为螈 ,太阳病时眩仆,少阴病瞀

4、暴喑郁冒不知人,非诸热瞀 之属火乎?少阳病恶寒鼓栗,胆病振寒,少阴病洒淅恶寒振栗,厥阴病洒淅振寒,非诸禁鼓栗如丧神守之属火乎?少阳病呕逆,厥气上行,膀胱病冲头痛,太阳病厥气上冲胸,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少阴病气上冲胸,呕逆,非诸逆冲上之属火乎?少阳病谵妄,太阳病谵妄,膀胱病狂颠,非诸躁狂越之属火乎?少阳病 肿善惊,少阴病瞀热以酸, 肿不能久立,非诸病 肿疼酸惊骇之属火乎?又原病式曰诸风掉眩属于肝,火之动也;诸气 郁病痿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属于脾,火之胜也;诸痛痒疮疡属于心,火之用也。是皆火之为病,出于脏腑者然也,注文未之发耳!以陈无择之通敏,且以暖炽论君火,日用之火言相火,而又不曾深及,

5、宜乎后之人不无聋瞽也,悲夫!论朱丹溪相火论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有两大名论,除了上述阳有余阴不足论外,就是相火论,它是丹溪学说中的主旨理论之一,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7 w: q8 n$ S5 g) I 0 e3 f* , h # On3 |+ J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丹溪的相火论,就其内容来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阳气之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而且这种阳气之动即相火,对自然界、对人类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谓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这种相火,丹溪是从理学太极动静立论的,天人感应,

6、在于天,泛指生阳之气,或六气之火,在于人,含有生气之原的意思,是脏腑之本,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另一是指五志妄动,成为邪火,即思想为物欲所感,五志化火。丹溪指出: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这种相火,是阴虚火旺的邪火-元气之贼,即后世所谓的龙雷之火。一词二义,一言正,一言邪,统称相火。 - b7 b s3 & 关于相火之为邪火,内容远不止上述这些,丹溪设为问答,继续发挥说,相火天人之所同。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皆相火为病之出于脏腑者,如诸热瞀瘛、诸禁鼓、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跗肿等。又原病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是风之动;诸气愤郁病痿属于肺,是火之

7、升;诸湿肿满属于脾,是火之胜;诸痛痒疮属于心,是火之用,亦皆相火之为病,见于五脏者。这些火证,都是刘河间论五运六气为病的内容,再与上文综合而观,则丹溪的相火论,就不仅仅是肝肾的阴虚火旺,而且包括五脏六气之火,如他所谓:前者为人欲之火,后者为天造之火(局方发挥论相火)。关于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总之,丹溪的相火论具有两重性,丹溪提出二种治法,一种是从理学观点出发处理相火,即要求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何贼之有?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虚炎,飞走之狂热也哉(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这是要求修

8、身养性,从思想上下功夫,以理智克服欲念,使五志不妄动。另一种是用药物治疗相火的方法,推广河间、子和、东垣诸氏之法。刘、张成功之处,在于降心火,升肾水(即用寒凉药泻火,火去则肾水自生),东垣之成就,是泻水中之火。总之是补水泻火,这是相火论中提出的治疗原则。在丹溪心法火门中,论治主要分别虚实,与相火论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附录即是该书之文。认为实火可泻,用黄连解毒之类,虚火可补,用人参、白术、生甘草之类(医学正传)。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如风寒外受之邪化火以及郁火,皆须发散方法乃佳,又如人 壮气实,火盛甚至发狂者,可用正治方法,如大黄、芒硝、冰片之类,反之,人体虚而火盛,有虚狂者则不能正

9、治,若用寒凉,其病立危。所以阴虚火动较为难治,朱氏倡用补阴降火法,药如炒黄柏、生地黄之类,或四物汤加炒黄柏、炙龟板之类,临床用之多获效。( . g: w dn( . x J- 9 f) j7 K! |! 4 * D( C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在丹溪心法补损门中,更突出地反映了丹溪滋阴降火的成就。此门罗列25方,其中有大补丸、补阴丸、济阴丸、补虚丸、补。肾丸以及三补丸、五补丸等共计22方。其典型方剂如大补丸,药用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有降阴火、补肾水之功。余如补阴丸有7方,亦以黄柏、龟板为主药,配伍知母、熟地、当归、白芍、牛膝、侧柏、黄连等,三

10、补丸有5方,其中4方是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配以龟板、生地、白芍等,甚至一味黄柏亦名大补丸。 R, 2 ! X* sW+ Q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但在运用时,并不单方使用,而是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其余方剂,亦遵从这个要旨,或佐陈皮,或佐干姜,或加砂仁,或加香附,甚至加人参、白术等等,在滋阴降火的同时,时时注意保护胃气,使清滋不碍脾运,苦寒不伤胃气,这是丹溪功力独到之处。(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h w2 w: V# b ; q2 H. o0 L9 X7 m t; g* T5 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丹溪在格致余论序中认为,湿热相火,

11、为病甚多,试推论之,如中风之病,有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者,有阴虚火热,热胜风动者。至于治疗,认为子和用三法,有的系邪气卒中,痰盛实热者可用。所以痰壅盛者用吐法去风疾;阴虚火热者宜滋阴降火,用四物汤加牛膝、竹沥、黄芩、黄柏;有痰者需加祛痰药。又如喘证,有火炎者宜降心火,清肺金,甚至用导水丸(大黄、黄芩、牵牛子末、滑石)治之。如阴虚挟痰喘者用四物汤加枳壳、半夏以补阴降火。理气化痰。又如咳嗽,夏季是火气炎上,宜重用芩、连以清金化痰降火。干咳乃痰郁其火,邪在中,用苦桔梗开之。在下用补阴降火之剂,四物汤加炒黄柏、竹沥之类。上半日金嗽者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炒黄

12、柏、知母降火。又如吐血,是阳盛阴虚,血不得下行。因火炎上之势而上出者,宜用山栀清胃脘之血。吐血觉胸中气塞,上吐紫血者用桃仁承气汤下之。若阴虚火动,多先吐红,后见痰嗽,以四物汤加祛痰清火药。吐血挟痰,积吐一二碗者亦只补阴降火,四物汤加泻火剂之类。但挟痰而用止血药则泥而不行,只要治火则血止,因吐血因于火病。如虚火上浮,不宜于滋降者,可用从治法,以交趾桂为末,冷水调服。大吐红不止,亦可用炮干姜末加童便调服。又如发热,伤寒寒热当用表散,发热恶寒亦宜解表,但伤寒热甚而渴,表解里实,渐热引饮,可用三一承气汤;过经热不解,用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如阴虚发热,脉数而无力者,又当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等,这

13、是降火补阴之妙剂。如此等等,在丹溪书中真是层出不穷。朱氏鉴于因局方之教久行,素问之学不讲,抱病谈医者,类皆喜湿而恶寒,喜补而恶解利(格致余论)的偏向,善于以火辨证治疗,可谓独树一帜,对纠正时弊作出了贡献。华夏中医论坛, R$ E0 G: A( v( T; y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4 _, A t6 i9 C5 e. 由于相火迅急易动,非君火之温和,引起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从而潮热、盗汗、骨蒸、眩晕、耳鸣、咳嗽、咯血、吐衄等证俱作,脉象涩数,口必干燥(臧达德履霜集补充此二证),遵照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之旨,并效法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释文对水火的处理,逆者正治,掌握其遇

14、草而炽,得木而燔,可以温伏,可以水灭,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一方面倡议茹素戒荤,淡泊是谙,另一方面学习张洁古家坳养血益阴热能自退,投钱乙六味丸的经验,甘凉润滋,固护本真,并兼苦寒清火,泻以助补,其喜用方药有地黄、龟板、知母、花粉、童便、猪脊髓、琼玉膏及西瓜、梨水、蔗浆、藕汁等,且必酌加黄芩、黄连、黄柏、青黛、山栀之类泻火,代表方为大补阴丸,属著名的潜镇游火,充阴降阳之剂,此方曾风行一时,海内沿染,竞相传习,(张琦四圣心源序)。歙县吴澄对丹溪的这一学术成就评价十分中肯,他说:丹溪治虚损之法,专主乎降,盖为虚损门中阴虚火旺者立法,亦非概括虚损证也,夫有东垣之升,自有丹溪之降,气下陷而不能升者,当用

15、东垣之法为先,火上升而不能降者,则用丹溪之法莫缓(不居集)。c丹溪的遣药方法和施治要点,能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虞抟医学正传)。不仅应用于内伤杂证,且对温病晚期的处理也开辟了一条生津、育液、填补下焦的途径。或由于后世私塾者存有局限性,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李中梓医宗必读)。致使有人片面地认为,自丹溪辈倡阳常有余之说,后世医者每为所囿(焦循雕菰集文录郑素囿医案序)。更有人矫枉失正,滥施滋补,造成又一时弊。正如何梦瑶针对这一倾向所批评的:河间言暑火,乃与仲景论风寒对讲,丹溪言阴虚,乃与东垣论阳虚对讲。皆以补前人所未备,非偏执也。后人动议刘、朱偏用寒凉,矫以温补,立论

16、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桂、附之毒,等于刀锯,梦瑶目观其弊,不得不就正其失,初非偏执,读者幸勿从辞害意(医碥凡例)。Hc, ?& k2 H4 Y& l0 h5 |1 s华夏中医论坛 3 ! p! G K! e: 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丹溪生当元代之江南地区,鉴于该时因于酗酒,纵欲,肥甘不节,且当地局方盛行,香燥药物充斥市廛,相火妄动者多,故在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虚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所见,提出了闻名后世的相火为害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他的治疗方法能突破前人藩篱,极富创新之意,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君火相火论-医学源流论卷上近世之论心火谓之君火,肾火谓之相火,此说未安。盖心属火而

17、位居于上,又纯阳而为一身之主,名曰君火,无异议也。若肾中之火,则与心相远,乃水中之火也,与心火不类,名为相火,似属非宜。盖阴阳互藏其宅,心固有火,而肾中亦有火。心火为火中之火,肾火为水中之火。肾火守于下,心火守于上,而三焦为火之道路,能引二火相交。心火动则肾中之浮火亦随之,肾火动而心中之浮火亦随之;亦有心火动而肾火不动,其患独在心,亦有肾火动而心火不动,其害独在肾。故治火之法,必先审其何火,而后用药有定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治心火以苦寒,治肾火以咸寒。若二脏之阴不足以配火,则又宜取二脏之阴药补之。若肾火飞越,又有回阳之法,反宜用温热,与治心火回然不同。故五脏皆有火,而心肾二脏为易动,故治法宜

18、详究也。若夫相火之说,则心胞之火能令人怔忡,面赤烦躁眩晕,此则在君火之旁,名为相火,似为确切,试以内经参之,自有真见也。传忠录(中)君火相火论(十三)余向释内经,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义,说固详矣,而似犹有未尽者。及见东垣云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丹溪亦述而证之。予闻此说,尝掩口而笑,而觉其不察之甚也。由此兴感,因再绎之。夫内经发明火义,而以君相明位四字为目,此四字者,个个着实,是诚至道之纲领,有不可不阐扬其精义者。亦何以见之?盖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位者位于下,为神明之洪基。此君相相成之大道,而有此天不可无此地,有此君不可无此相也,明矣。君相之义,岂泛言哉!至若五运之分,各职其一,惟于火字独言君相,而他则不及者何也?盖两间生气,总曰元气,元气惟阳为主,阳气惟火而已。第火之为用,其道最微,请以火象证之。如轻清而光焰于上者,火之明也;重实而温蓄于下者,火之位也。明即位之神,无明则神用无由以着;位即明之本,无位则光焰何从以生。故君火之变化于无穷,总赖此相火之栽根于有地,虽分之则一而二,而总之则二而一者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