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建设流程_第1页
室分建设流程_第2页
室分建设流程_第3页
室分建设流程_第4页
室分建设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总体可以分为勘测、设计、施工、开通测试四个阶段室内覆盖选点原则第一、选择室内信号覆盖不好、又有人流量的建筑物作为室内覆盖选点的对象。第二、对城区内的高层建筑进行室内覆盖,如高层写字楼,高层住宅楼等。就目前的网络优化手段而言,对于高层空间的无线干扰及乒乓切换效应,没有其它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分析宏蜂窝话务情况、划定高话务区域,然后在高话务区域寻找话务热点建筑,利用室内覆盖系统吸收建筑物内的话务,从而缓解宏蜂窝容量方面的压力。如城区中心人流量大的商场、酒店、医院等不论信号覆盖情况如何,均应考虑进行室内覆盖。勘测勘测是由技术人员对建筑物内的无线信号进行测试,确定工程选点。勘测

2、是整个工程的发起阶段。一、勘测前准备工作:1、确认勘测是否得到运营商和业主的许可;2、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3、向用户、业主索取被测建筑的平面图以及相关地形、结构资料,如业主最终无法提供,勘测人员必须绘制详尽的平面图或立面图,或者用相机拍摄建筑物的消防走线图;4、现场勘测前,要仔细研究被测建筑物图纸,尽量从图纸上搞清建筑结构;5、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二、测试工具配置:1、测试手机;2、电脑;3、测试软件:TEMS,鼎力等(软件可选,但必须能提供路测轨迹图);4、测距仪,卷尺;5、GPS定位系统;6、照相机三、勘测要求:1、勘测设计前必须有建设单位签发的

3、业主联系函、设计委托函;2、设计单位必须提供详细的勘察设计计划;3、勘测过程必须由监理公司监督;4、勘测后承建单位必须形成勘测纪要四、勘测内容及无线数据分析:1)建筑环境勘测1、覆盖站点名称;2、覆盖站点的地理位置(站点详细地址、经纬度、周围建筑环境描述等);3、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和建筑结构(内部环境描述)等;4、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标准层、地下层等),并分别对面积和功能方面进行描述;5、需要覆盖的区域进行面积描述(楼层、总面积等);6、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或建筑剖面图(如没有需要现场画草图);7、房屋内部环境和装修情况,初步确定天线覆盖半径和天线安装位置;8、天花板上部结

4、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9、电气竖井、位置数量、走线位置的空余空间;10、电梯间共井情况、停靠区间、通达楼层高度及用途等,确定电梯间缆线进出口位置;11、确定楼宇通道、楼梯间、电梯间位置和数量;12、机房位置或信源安装位置确定; 13、覆盖系统用电情况的调查;14、大楼防雷接地、接地网电阻值、接地网位置图、接地点位置图等。2)电磁环境勘测1、覆盖区主要BCCH的接收电平值、BSIC、LAC、CI、C1及C2参数、及通话等级;2、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电磁干扰区域等;3、乒乓效应区域及BCCH的最大电平值;4、相邻小区载频号、电平值;5、盲区范围;6、漫游信号区域及BCCH的最

5、大电平值;7、是否开跳频、跳频方式和基站小区名等;8、根据现有无线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各运营商系统之间的干扰。无线环境测试路由选择沿楼宇外边缘;沿楼层中部走廊(最好能进入房间内测试);楼梯、电梯口;根据大楼实际分割可能的弱信号区无线环境测试注意事项手机距地面1.5米左右;对建筑结构不同层每层必测,必须给出路测图轨迹。所选楼层一定要全部扫频测试,各楼层一样的要说明,确信脱网的区域(电梯、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不用扫频测试。非标准楼层必测,标准层每5-8层间隔测一层。在设计文件中要给出路测分析结果和测试的记录文件,提供各种参数的统计图表;设计一、设计原则1、先局部、后整体、先平层、后主干;2、“小功率

6、、多天线”滴灌覆盖原则;3、主干线尽量采用 7/8馈线,平层小于30米采用1/2馈线;当勘测完成后,可以进行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如下:二、设计思路1、信源的选取类型和面积信源分布系统微型封闭建筑物(5000m2以下)直放站射频同轴小型建筑物(500020000m2)RRU/小基站射频同轴中型建筑物(2000060000m2)RRU/宏基站射频同轴大型建筑物(60000m2以上)RRU/宏基站射频同轴/光纤分布超大型建筑物( m2以上)宏基站射频同轴/光纤分布狭长型建筑地铁RRU/宏基站/小基站射频同轴(出入口)泄漏电缆(隧道)光纤RRU (站间)铁路、公路隧道RRU/直放站/小基站射频同轴泄

7、漏电缆光纤分布对于独立的中小型建筑一般采用信号源加无源天馈分布系统的方式对于独立的中大型建筑一般采用信号源、干线放大器加无源天馈分布系统的方式空旷、密闭的地区如地下停车场、地下超市、酒吧等,由于不存在泄漏问题,为降低造价应采用少天线、大功率的方式,一般采用全向天线安置在中心位置,对狭长地区采用定向天线。空旷、易泄漏的地区如商场、饭店大堂,尽量在中心区安装全向天线,输出功率要小。或采用定向天线从建筑物的边缘向里覆盖。或使用泄漏电缆。住宅塔楼采用在公共走廊安装全向(或定向)天线,采用较大功率输出的方式。结构复杂、隔间较多的建筑如写字楼、饭店等采用多天线、小功率方式,使用全向天线,放置在走廊里。电梯

8、采用电梯井内安装对数周期天线或电梯口安装吸顶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的方式。对于密集的矮层板楼(主要为3层以下信号不太好),可以采用在每一个楼的外侧面安装定向天线覆盖对面建筑的方式解决,从室外解决室内覆盖问题,可以大大降低费用。对于小型盲点采取小功率直放站加一两面室内天线解决。2、覆盖分区考虑:根据容量分区(覆盖区容量预测、基站小区提供容量);根据覆盖分区(覆盖区面积、单个小区覆盖面积);横向分区;纵向分区;3、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对于主设备的安装位置一般是由运营商明确要求或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过和物业协调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安装在专用机房,电梯机房,弱电井,楼梯间,地下停车场等不影响业主的地方

9、。4、天线的布放室内覆盖天线选择: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定向壁挂天线,对数周期天线,隐蔽美化型天线等。室内天线的布放,对于重点区域要布放天线,以保证这些区域的覆盖,如领导办公室;对于大型的办公区,会议室等,为了减少穿透墙体带来的损耗,最好可以将天线布放在房间内;对于切换区域要布放天线,如车库入口处,电梯厅,大堂的出入口等位置;对于一些容易发生信号泄漏的区域,如走廊尽头靠窗位置,可以布放定向天线进行覆盖,定向天线的主瓣方向朝里,利用定向天线后瓣的抑制特性,防止信号泄漏到室外造成干扰;如果在室内存在室外干扰信号的区域,而且客户要求在室内区域必须占用室内信号,那么从室内覆盖优化的角度(相对室外

10、基站优化调整),则需要根据干扰信号强度和区域来决定室内天线的布放位置。确保天线布放后,在室内干扰区域,室内信号的导频功率比室外干扰信号导频功率高5dB以上5、走线问题和业主进行友好协商,征得同意后,室内覆盖走线可选择停车场、弱电井、电梯井道、天花板内走线;对于居民小区覆盖走线,可选择小区内自有的走线井作为走线路游的首选,可避免与多个其它单位沟通。如:小区内预留走线井、路灯电力走线井等。若没有相关走线井道,则和相关部门协商后,可选择小区内公共走线管井作为走线路由。如:光缆井、热力管道井、水管井、有线电视井等。6、天线功率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室

11、内天线口发射总功率15dBm。对于天线安装高度较高的场景(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等)或对覆盖有特殊要求的场景(如干扰严重的建筑物高层等),天线口功率还可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信号功率主要通过馈线、耦合器,功分器进行分配。通过耦合器功分器分配功率方式,尽可能使天线的注入口功率达到平衡。施工一、设计交底设计交底是完成是通信工程从设计转向实施的关键。工程设计文件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在通信工程开工前,由建设方组织设计人员、现场监理人员、设备厂商设计负责人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按工程的复杂程度,可按照不同的专业组织项目施工的交底工作。通过专业的技术交底,实现现场的环境情

12、况及各专业的配合情况校验工程设计文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完成技术交底即确认前期项目设计阶段工作成果质量符合当前施工阶段的质量前提条件,为后期通信工程施工提供适用的指导文件。设计交底前,监理人员应熟悉、了解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特点,对设计文件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提出建议,以书面形式报建设单位。设计方案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设计方案审核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2、设计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抗震烈度、安全防火、环境等要求);3、设计方案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设计方案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和符合标准;4、所提出的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存在不便于施工

13、之处,能否保证质量要求;设计交底应了解以下主要内容1、设计交底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 2、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建筑物性质、地点、经纬度、楼层数、各楼层功能、面积、电梯数量、人流量等,原有通信及配套设备的特点、位置,各种管线的管线路由。3、建设单位、维护单位对本工程的要求:分布系统的类型,信号源的类型,室内天线类型和数量;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主要是主机设备、干线放大器、天线设备;主设备和有源设备的电源供电、接地、工作环境和抗震措施、室外天馈线避雷措施,主干馈线的布放路由等。4、本次建设的内容对原有系统的影响:是否需要割接、是否为扩容预留、

14、如何与原系统合网等。5、要督促承包单位认真做好审核及设计方案核对工作,对于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建设单位。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求承包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在设计单位以书面形式进行解释或确认后,方能进行施工。6、对土建、电气改造,消防、安防改造,设备安装及环境监控施工的要求,对建材、管材、构配件、各种线缆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等。 7、承包单位介绍工程的准备情况,包括与业主的施工协调、安装材料储放等问题的明确。8、交底记录由承包单位负责,监理审核后,各方签字确认。二、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特点。2、应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及有关人员的具体职责。3、应有技术交底制度、质量

15、检查及评定制度、质量事故及处理制度、成品保护制度。4、施工方案、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措施,关键工序控制措施。5、设备材料的订货、购置与进场计划、施工人员配备。6、施工机具、仪表、车辆应满足施工任务的需要。7、安全用电、环保、消防及文明施工措施。8、开竣工时间、施工进度表,应保证施工连续性。9、持证上岗人员证书。三、材料进场经过施工现场环境检查,在确认工程现场安全环境符合货物进场要求,配套设施具备形式条件后,即可协调安排工程货物进场。做好现场设备材料检验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工程实施的关键点,监理工程师必须在施工前对设备材料进行点验及检查工作。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监理员做好工程设

16、备材料检验的具体实施并将检查结果汇报总监。设备材料检验的组织:要求设备材料检验人员组织设备厂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人员进行设备材料的检验,同时监理人员应收集准备好设备材料清单、设计文件等。对于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材料的检验必须在现场进行,包括数据主设备、电源设备、各种线缆等设备材料,检验的内容包括: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书及技术说明书、检验合格证;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设备材料的存放条件的检查等。对于设备的检查应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开箱前的检查,主要是检查设备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第二是开箱后设备外观、板件型号以及相关配件配置的核对。四、工程实施工程实施过程是整个室分工程中最

17、为重要的阶段,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分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层层紧扣、环环相接。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争取一次性把事情做对。施工中对工艺的要求主设备安装:1、安装位置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2、安装位置保证主设备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3、主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须做好防雨防晒、防盗、防破坏的措施。4、对于室内安装的主机,室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室内的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正常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5、对于背部散热的主设备,不能贴墙固定,必须用支架固定,保持与墙壁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散热。无源器件安装:无源

18、器件主要包括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衰减器、电桥等器件。无源器件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应用扎带、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安装。室外放置时,必须做好防水。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3)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4)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5)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6)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天线安装:1、室内天线安装天线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规定,并尽量安装在装修吊顶材料板的中央,以保持美观。若为挂墙式天线,必须使用天线支架牢固地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垂直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

19、整体环境。若为吸顶式天线,可以安装固定在装修吊顶或天花板上,保证天线水平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如果装修吊顶为石膏板吊顶,可依照设计要求将天线安装于吊顶与天花板之间,但必须对天线做牢固固定,不能任意摆放。电梯内天线固定,必须用M8膨胀螺栓牢固固定于电梯井壁。考虑到3G改造扩容的方便,推荐使用宽频高增益壁挂天线。安装天线时应戴干净手套操作,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2、室外天线安装天线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规定。放置要平稳牢固,安放位置要合理,方便天线的连接。要做到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室外天线接头防水要平整、少皱、美观,安装完天线后要擦干净天线,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天线的各类支撑件应结实

20、牢固,铁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所有铁件材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室外天线都应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角之内。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其支撑件上,其高度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规定。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弯”。楼顶射灯天线必须做接地处理;室外草坪灯美化天线的安装应符合技术要求(做水泥基础、方向性与俯仰角的调整要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的防水处理); 天线以基站为信号源的GPS天线安装布放。GPS天线安装在铁塔南侧,或安放在机房顶,要在避雷针的45 度防雷保护范围内;正上方环绕45度范围内无阻挡物;不是区域内最高点;不面对其它发信天线。GPS蘑菇头安

21、装应高于固定抱杆200mm以上。馈线安装:1、馈线布放要求馈线的布放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馈线要求:阻燃。当馈线或跳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线 径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7/8”360mm120mm1/2”普通210mm70mm1/2”超柔120mm40mm穿竖线时要首先认真看清图纸,对竖线在各层中的排列顺序要有合理的安排,以方便以后器件的制作,竖线要直,做到方便检查,布局美观,扎带或卡码的间距需符合规定、扎带的头要剪齐、方向一致。穿横线时,走线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绑在线缆上,要做到

22、单独捆绑,扎带或卡码的间距需符合规定;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向一致,注意走线的美观。穿横线如业主有要求的,要穿PVC管,走线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绑在细的线缆上,要做到单独捆绑,在天花板上每1.5米一个扎带,明线处0.6米一个扎带,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向一致。注意走线的美观,经过白墙时要穿PVC管。在墙上固定时使用塑料管卡。所有7/8馈线要用扎带捆扎,没有用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两条以上的馈线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对于明线如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必须使用万向角铁或套用PVC管。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套用PVC管的,其转弯处要使

23、用PVC软管连接。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向一致。2、馈线连接头馈线的连接头都必须牢固安装,正确使用专用的做头工具,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接头不可有松动,馈线芯及外皮不可有毛刺,拧紧时要固定住下部拧上部,确保接触良好,保持驻波比1.5以下,并对室外或潮湿区域的接头做防水密封处理。馈线接头与主机/分机、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必须连接可靠,接头进丝顺畅,距离馈线接头必须保持50mm长的馈线为直出,方可转弯。3、馈线防水室外馈线从馈线口进入室内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室内,“滴水弯”处套管在最低处需开出水孔(防止套管内积水)。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

24、、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外馈线接头、馈线接地点都必须进行防水密封。电源安装:主机电源不能用插头接电,必须直接接在空气开关上。主机输入交流电的电源线必须火线、零线相对应,不能反接。主机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以防触电。将维护用的插座与电表、空气开关尽量一起放在配电箱里面,保证安全与美观,同时避免被人盗用电源系统。要求提供稳定的交流电输入, 其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198V242V。直流(48V,24V)供电采用2.5平方毫米的供电电缆,交流供电采用2.5平方毫米的供电电缆。若电源走线较长,应用线码固定,走线外观要平直美观。接地:1、接地要求接地点不

25、允许复接。多系统(如:GSM和WCDMA)主设备共用接地排。室内分布系统采用联合接地,地网的接地地阻应小于5欧姆,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地网的接地地阻可小于10欧姆。2、主设备接地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光纤及有源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设备必须接地,接地线截面积16平方毫米,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对于多系统(例:GSM和WCDMA)主设备共用接地排,要求从接地排连接到大楼地网的地线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对于特殊地区出于防盗考虑,可以将接地进行焊接。3、馈线接地:室外馈线必须接地。每条馈线都应用接地件和截面积为16平方毫米的接地线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

26、拐弯前1.5 米处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20米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支撑杆时,要求在馈线在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接地。馈线的接地线要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进行接地,不允许向上走线。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各馈线的接地点不允许复接;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锈处理。馈线接地点的数目及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4、室外天线接地室外天线、天线支撑杆和室外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要求接地,并且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对于多系统(例:GSM和WCDMA),室外施主天线和天线支撑件接地

27、须分别用16平方毫米的地线接至公用接地排,要求从接地排连接到大楼地网的地线粗细为25平方毫米并且焊接良好,做好防锈处理,室外施主天线和天线支撑件分开接地,不允许串联接地。标签:对每个设备和每根电缆的两端都要贴上标签,根据设计文件的标识注明设备的名称、编号和电缆的走向。 标签应粘贴在设备正面容易看见的地方,对于室内天线,标签的贴放应保持美观,且不会影响天线的安装效果。主机设备的所有连线(馈线、电源线、地线等)都必须贴有标签。室内分布系统标签用专用标签,天线标签用专用标志。馈线的走向以系统信源下行为去向,即以施主天线或与基站直接耦合点为起始端,用户天线为最终端点。起始端标签为:“TO-设备代号”,终止端标签为:“FROM-设备代号”;馈线及地线两端均须粘贴标签,以标明走线的去向与来源。标签均贴于距线头20mm处;在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同一工程系统原理图内不得有相同的设备代号;标签须用宽透明胶带完全裹牢。五、工程验收室分施工工艺的验收主要从设备的安装、天馈线系统的安装布放、电缆走道或槽道的安装及其它方面进行。设备安装:1、设备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理2、固定是否牢固、可靠、美观3、接地是事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