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爱莲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文学常识和文段背诵。二、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明确:比作君子。具体描写: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生活习性 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 香远益清;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 纯真自然无媚态(质朴、庄重) 通达、正直 不攀附权贵 美名远扬(芳香) 独立高洁(清高) 令人肃然起敬2、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

2、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3、“我”爱莲花什么呢?(以原文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5、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有德者 鲜惋惜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 无赞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趋利者 众讽刺6、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

3、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这有什么作用?明确:还写了菊和牡丹。这三种花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作者采用了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7、衬托手法: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 用另一事物作对照和比较。衬托手法可分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陶渊明爱菊 鲜(正衬)世人爱牡丹 众(反衬)予独爱莲 无 (突出 )补充说明: 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志向高洁,隐

4、居避世)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 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 牡丹的价钱很贵, 但富贵人竞相购之, 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 (贪慕荣华,追名逐利)8、衬托手法的作用:(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写他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

5、世态度。教师补充:晋代的陶渊明( 365 427)“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了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避世,隐居,做隐士等) 。他一生经历了三个时期, 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 29 至 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 一会又要归隐, 是仕隐反复的时期。 大家知道,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仕是什么,就是做官。据说,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的时候,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而陶渊明却长叹一声说: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于是就把冠印一丢,走了。 他就这样一个人。在 41岁以后,他便远离尘世,在一偏远山村过起了隐居生活。他

6、在很多诗作中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显示出他不愿流于世俗。陶渊明一生很爱两样东西, 一是美酒, 二就是菊花。 他在诗中说,“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俯下身子去采那东篱下自己种的菊, 悠闲地抬起头便见那悠悠南山,过着“晨夕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案:不爱。理由是: (1)他自己说“独爱莲 ” 。(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 而他不愿做隐士, 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 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补充说明: 菊花不与百花争春, 开在深秋时节气候寒冷。 它能不畏严寒,这种精神值得我

7、们肯定、赞扬。这恰恰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所以作者把菊比成隐逸者。 从这一点上,我们将它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处污泥之中,用自己的行动与世俗作斗争相比较, 菊和莲虽然都不满现实, 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 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 ,因此莲比菊更加可贵。所以,我们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时, 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 (不是) 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 而对于他的隐逸, 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为什么周敦颐不喜爱菊花和牡丹,却偏偏喜爱莲花呢?请在书中找理由。爱莲花的品德,莲为花中

8、的君子,他也愿做人中的君子,那他眼中的君子应有怎样的品德呢?明确:对比,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见前面第 1题中“予独爱莲之 玩焉。 ”句分析君子之德。 参考 君子之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是说君子出世,处尘世而不蒙尘俗,修身洁行,不妖不媚。 “中通外直”句,是说君子不受“俗染” ,净虚动直。“不蔓不枝”句,是说君子不受“惑染” ,不入歧途。“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句,则是说君子声名远播, 卓然傲世, 令人羡慕, 不可狎侮。莲正是这样的一种花, 故莲是花中的君子。作者借莲表达了自己愿做向莲花一样的君子的志向, 也是他做为一位哲学家在向他的学生讲明“理学家”的道德观。小

9、结: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作者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 从晋朝以来极少, 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 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当时的世人都喜爱它, 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名利, 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明确:独。小结: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 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李唐王朝把牡丹这种显富贵的花定为国花。 人人都竞相喜爱这种富贵之花,说明他们有怎样的品德呢?明确:随世,随波逐流,喜爱富贵等。牡丹, 作者把它比作花之富贵者,对于世

10、人都贪慕富贵, 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明确:鄙视赞美。9、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明确:(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 追求富贵的世风。 (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 “莲” 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10、本文还运用什么写作方法?明确:托物言志 托莲花这个“物” ,言“洁身自好”之志。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 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 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

11、思想感情, 用具有高洁的莲花自喻, 表达自己不慕名利、 志向高远、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11、本文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从宽处讲,排比句也可看作骈句。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能力训练: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_,因为它 _ 。如: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四、总结: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 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短文运用比喻、 象征、衬托手法, 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