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国际比较,国内调研,培养目标,课程基本框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利用能力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信息化人才与公民的信息素养 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 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能力评价指标,国家信息能力排名,第一层次:美国、日本 第二层次的国家和地区:加拿大、新加坡、荷兰、英国、德国、新西兰、法国 第三层次: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得分在2050分之间,这些国家的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3056 第四层次:拉丁美洲为主的一些国家,得分在1020分之间,这些国家的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1525。 第五层次: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国家 信息能力排名,世界主要国家信息能

2、力分为五个层次,中国的信息能力很低,得分为6.17,仅为美国的8.6%, 数字鸿沟 后殖民,信息时代中国面临的压力,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各国普遍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表现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国际比较,信息时代信息素养,英国、日本、澳大利亚,2000年,摄于英国一所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国际比较,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信息时代信息素养,美国教育技术标准,IT/ICT 课程,IT/ICT 整合,国际比较,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 Computer Literacy vs C

3、omputer Culture Information literacy network literacy multimedia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fluency,追述过去,计算机文化(literacy)刘赫曼1981,吩咐计算机做你希望它做的事情 正确理解你希望做的事情的思维技能 设想、设计 实验验证与排除错误,历史沿革,计算机文化(culture)佩珀特1981,对于一个程序,不会去问它是对还是错,而是问它是否可以改好。 有助于纠正人们看待事物非黑即白的观念 人们生活在“设想验证查错认识”的反复过程中,历史沿革,程序设计第二文化,叶尔肖夫1981,

4、人类生活在程序之中:一切都按照程序进行 文化与程序设计的技巧相辅相成,形成人类思想的一种新的融洽,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的提出和对其的系统研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后,不同国家(空间)的不同学者和研究团体(人) ,在不同时期(时间),服务于不同需要(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界定,信息素养的渊源,1、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 (1974,Zurkowski, Paul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 Washington D

5、.C.: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1974. p.6,在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方面得到良好训练的人,方可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经习得了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来源的技术和能力,以形成信息方案来解决问题,保罗泽考斯基 (1974,2、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报告中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acrl/nili/ilit1st.html,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认识

6、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必要信息的能力。,3、1992年Doyle(多伊尔)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的定义: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person is one who: recognizes that accurate and complete information is the basis for intelligent decision making; recognize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formulates questions based on information needs; identifi

7、es potenti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develops successful search strategies; accesse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computer-based and other technologies; evaluates information; organizes information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tegrates new information into an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uses in

8、formation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1992年Doyle(多伊尔,多伊尔的定义,能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 能识别信息需求。 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阐明问题。 能确定潜在的信息来源。 能形成成功的(信息)查询策略。 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或其他技术访问信息源 能评估信息。 能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组织信息。 能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 能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4、美国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协会和教育通讯与教育技术协会在1998年的信息的力量:建设学习伙伴 中提出的概念: A.Information Lite

9、racy Standard 1: The student who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ccesses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Standard 2: The student who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evaluates information critically and competently. Standard 3: The student who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uses information accurately and creativ

10、ely. B . Independent Learning Standard 4: The student who i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pursue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personal interests. Standard 5: The student who i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appreciates literature and other creative expressions o

11、f information. Standard 6: The student who i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strives for excellence i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knowledge generation. C.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 7: The student who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society is information

12、literate and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o a democratic society. Standard 8: The student who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society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practices ethical behavior in regard to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9: The stude

13、nt who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society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participates effectively in groups to pursue and generate information,图书管理员协会的定义,A、信息素养: 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B、独立学习 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

14、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C、社会责任 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有信息素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有信息素养,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道德的行为; 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有信息素养,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国际比较,国内调研,培养目标,课程基本框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和“两大工程” 政策导向背景,自

15、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底,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10年, “校校通”工程,国内调研,课程名称:“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 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教学内容:模块制 教学和评价方式:“任务驱动,中小学IT课程指导纲要 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国内调研,截至到2001年底,国内调研,1.2519万 92.15,1.2511万 65.32,4.4190万 10.3

16、2,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和推进“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国内调研,第二期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课程面临的转向,对比,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比较,教学大纲的弊端,要求过高:规定的教学内容偏难、偏深 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操作性低:课程目标描述过于概括化、抽象化 范围偏窄: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忽略了情感与价值;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如评价,国际比较,国内调研,培养目标,课程基本框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培养目标,总目标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人

17、文修养 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培养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目标,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

18、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对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 总结一般规律;进行技术创新,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

19、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

20、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

21、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

22、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

23、法,培养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评价技术优缺点技术创新,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

24、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情感

25、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建设,界定和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的两条主要线索,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面向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对技术活动的评价、创新,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个体,社会,国际比较,国内调研,培养目标,课程基本框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基本框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

26、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内容标准是课标的主体; 例如:一、(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内容标准是有弹性的; 例如: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内容标准包含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关于内容标准,有些内容标准的描述比较概括,例子可以起到进一步解释和具体说明的作用。 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例1 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 例2 长时间凝视监视器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影响健康。 在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中,例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