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叙事游绍兴兰亭800字_第1页
初二作文叙事游绍兴兰亭800字_第2页
初二作文叙事游绍兴兰亭8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作文叙事游绍兴兰亭_800字游绍兴兰亭“走喽,去兰亭喽!”一阵欢呼声从车里传出来。这是我们小桔灯师生们的心中所想。今天小桔灯开展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活动。上午去了柯岩,拿在去的方向是兰亭!大概行了二三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兰亭风景区门口。我们买了票,进了兰亭。刚进兰亭,印入眼帘的都是碧绿、挺拔的竹子。一条弯曲的小路,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竹海”当中,别有一番情趣。弯曲绵延的小路尽头,一切都开阔起来。眼前不单单只有绿色,尽头有一个池塘,在岸上几只大白鹅昂着它们高贵的头,王羲之生前最爱大白鹅,因此,他的一个女儿就叫爱鹅。池塘的对面,有一块碑,上书“鹅池”两字,这块被还有个深远的来历呢:有一天,

2、王羲之得知有一户人家养了只大白鹅,他就不辞辛苦赶来观看。有一天,老妇人说让王羲之写“宝贝大雄鹅”几个字,后来老妇人又让他写“殿堂”二字,王羲之写完“殿”字,发现不对劲,就停了笔。妇人急忙抢字,王羲之只抢的“贝”字,后来“鹅”字落在了鹅池之上。后来,王献之整理的时候,把“池”字写了上去,就变成了今天的“父子碑”。走过鹅池的“父子碑”,在路旁的一个三角亭里,赫然立着一块碑,是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兰亭”碑。兰亭这个景区名可能是根据这块碑而命名的。但是在文革期间,这块碑没能逃过噩运。被一双“黑手”砸成三块,扔进了如今“兰亭”碑后的池塘里。文革结束后,一批保护文化遗产的青年来到池塘把这三块碎片从塘底找出来,粘合成一块碑,可惜,这块碑还是缺少了一部分。怀着遗憾的心情离开“兰亭”碑后,眼前赫然出现了几个水缸和几块石板。这里就是王羲之让王献之写完十八缸水的地方。站在缸前,还能感受到王献之勤学苦练的样子,在水缸的后边,有一块“太”字碑,听说“太”字的“大”是王献之写的,那一点是王羲之随意一点点上去的。在纪念馆旁边,就是王羲之和友人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创作了三十多首诗,词,也就是在这里,王羲之借着酒力,一气呵成了一篇著作兰亭集序。站在溪边,依稀能看见王羲之当年与友人“曲水流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