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五六单元月考试题字词句乐园。35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n lin k shu k su y t ( )( ) ( )( ) ( )( ) ( )( ) d wi mng chn fi hng chng yng( )( ) ( )( ) ( )( ) ( )( )2二、给加点字选择读音。4分 供(nn)品 畜(xch)生 传(chunzhun)记 冠(unun)军 盗贼(zizhi) 憎(zn zn)恶 赫(h ch)然 摧残(cn chn) 三、补充成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两句话。 6分张( )李( ) ( )经风( ) 精神( )( ) 名( )( )实 ( )(
2、 )大悟 高( )远( ) ( )( )吞枣 意( )( )长四、选择正确的义项。3分 “光”的几种解释:A. 灯光B. 光阴C. 光彩,荣誉D. 神采E.只,单; F.露着 1. 一生的时光 ( ) 2.为国争光。( ) 3.慈祥的目光( ) 4. 光说不做 ( ) 5.微弱的光。( ) 6. 光着脚 ( ) 五、选词填空。6分 爱惜 爱护 爱抚 爱戴1.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 )的著名作家。2.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都养成了( )花草树木的习惯。 3.小侄儿在家里得到了好多长辈的( )。 4.真正的读书人大都( )各种书籍,不会损坏玷污它。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5. 四年来我( )历
3、尽了艰苦,受尽了虐待,( )咬紧了牙就不哼一声。 6.我在当时( )清楚地看见,( )现在也清楚地记得伯父当时的表情。 六、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 A、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的出塞 C杜牧的江南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出自 ( )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 ( )的春夜喜雨。 A白居易 B辛弃疾 C杜甫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 )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
4、的“坐”的意思是 (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7、 句子换新装。3分 1、鲁迅先生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思考。 改为反问句: 2、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 积累运用。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写了( )、( )、( )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 3、 我国是一个( )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已经有( ) 的历史。 4 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屈原、( )、( ) 等
5、许多伟大的诗人。我还知道外国的( ) 、( ) 等诗人。4、 鲁迅先生用“四周黑洞洞的”来比喻( );用“碰壁”比喻(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的意思是( )九、积累运用。6分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 )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 ) 的诗句:( )3、 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对人民无私奉献,对敌人恨之入骨,正如他在自嘲中写的那样:( )4、 对那些喜欢浪费自己、浪费别人时间的人,你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来批评他:( )阅读理解十、课内阅读 (10分) 这一天晚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
6、父怎么知道我看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的动人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这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要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小标题(1分)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大概( ) 羞愧( ) 悔恨( ) 3、 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写层意。(3分)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4、 “我”又羞愧又悔
7、恨的原因是( )1分 。5、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对鲁迅先生的( )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是( )。他所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十一、课外阅读9分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他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
8、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讥讽( ) 感慨( ) 2、“桃花始盛开”是怎样的景象?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2分) 3、 文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9、中的“一失”指的是()(1分) 4、 沈括是怎样发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白居易的呢?请用“”划出来。(1分) 5、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习作天地:(30分)在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综合学习活动中,我们收获了不少,比如搜集阅读了许多诗歌,懂得了有关诗歌的许多知识等等。拿起笔写写你的收获与体会吧,也可以是活动中让你难忘的或者感兴趣的事,题目自拟。附部分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1、大约 惭愧 后悔 2、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比挨打还难受 第一层:伯父知道我看了水浒传。 第二层:伯父问我水浒传里的人物,我没答上来,感到惭愧。 第三层:此后,我读书再不马虎了。 3、把水浒传故事中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课外阅读:2、这句话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意思是说四月的时候人们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