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与巴西1课件_第1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1课件_第2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1课件_第3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1课件_第4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拉丁美洲与巴西,2,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33个国家,3,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巴西,智利,阿根廷,墨西哥,拉丁美洲的国家,4,太 平 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德雷克海峡,美国,80,60,100,40,0,20,20,40,60,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25N57S) 40W110W(南美洲40W80W) 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5,二)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

2、峡、西印度群岛 南部: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埃及,南、北美洲交界处,亚、非两州交界处,太平洋 大西洋,大西洋 印度洋,麦哲伦 海峡航线,非洲 好望角,6,墨西哥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拉普拉塔平原,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段,巴塔哥尼亚高原,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平原,1、地形,北部: 墨西哥高原,南部: 西:安第斯山 东:平原与高 原相间分布,成因,二、自然地理概况,7,8,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形特征,

3、9,2、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具有“湿热”特征。 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10,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1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2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 气候:东南沿海20S40S(巴西和阿根廷) 5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S40S,智利 6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S55S, (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 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11,高山地区气候有明

4、显的垂直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高度变化,12,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类型众多的原因,1)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五带中的热带,全年高温,2) 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3) 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 多雨(属西风带,西风来自海洋,湿润), 干燥少雨(背风坡,风来自大陆,纬度,海陆,地形,西侧,东侧,13,地形对气 候影响显著,巴西东南热带雨林 中美地峡、海地岛、墨西哥东岸热带雨林 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 西海岸气候呈狭长 分布

5、 西岸热带沙漠延伸到赤道附近 安第斯山植被垂直变化,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14,拉丁美洲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 (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 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大量水汽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D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15,A为( )气候,B为( )气候 主要因素,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地中海,温带大陆性,大气环流、地形,16,3、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 第二长河(6400km)

6、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 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2 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 水电站是目前第二大的水电站始于源流-格兰德(Grande)河和巴拉那伊巴(Paranaiba)河交汇处,向西南流,经巴西中南部至瓜伊拉(Guaira),而后穿行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过科连特斯 (Corrientes)进入阿根廷,先往西南再往东南流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巴拿马运河位于

7、中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81.3千米,可通航510万吨级轮船。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之间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巴拉那,伊泰普,17,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秘鲁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河面宽广,支流众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由亚马孙河冲击而成的亚马孙平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多位于巴西境内。 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18,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世界最宽的瀑布,该瀑布 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两国边境。1934年,阿根

8、廷在伊瓜苏瀑布区建立了 67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1984年,伊瓜苏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 伊瓜苏瀑布、安赫尔瀑布、 非洲刚果(金)基桑加尼瀑布,19,安赫尔瀑布深藏在委内瑞拉的高山密林之中。它的水量虽然不是很大,落差却有979米,气势雄伟、景色壮观,果真应了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上个世纪中叶,安赫尔瀑布还鲜为人知,20,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点击图片观看录像,纽约,旧金山,21,分析地形对水系的影响,22,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水系: 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支流多、流域面

9、积广、流程长、树枝状水系 (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 水文: 水量大、无结冰期、无明显汛期、含沙量小 该河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 为什么水量丰富,23,A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为什么水量丰富 A、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赤道地区、流域内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两种湿热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 B、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湿热水汽进人大陆; C、再加上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D、地表植被为热带雨林、草原覆盖; E、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源远流长,沿途汇集

10、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支流。 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 A、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B、世界上三大潮涌区之一,海浪侵蚀作用明显,泥沙难以沉积 C、河口地壳下沉,24,巴拉那河: 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第二大水电站。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25,4、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 金属: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安第斯山区 白银:墨西哥 铁:巴西 铜:智利和秘鲁,26,2)水能资源: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

11、站。 (3)海洋资源: 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 (4)生物资源: 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27,28,5、居民和经济 (1)居民,语言: 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人种:种族复杂,以混血种人为主,29,咖啡,甘蔗,A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较多,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B 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玉米原产地:墨西哥)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 “

12、粮仓肉库”之称。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2)农业,30,钢铁、汽车、飞机制造,肉类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工业,3)工业,拉丁美洲各国的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是拉丁美洲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31,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32,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最大,世界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世界第二,航运便利,为什么流量最大,流域面积大.降水量大,三、巴西,一)概述,1、位置 南美东部(40W60 W,23.5S0 ) 大部分在热带(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高原和平原为主 3、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最广) 热带草原气候为主,33,桑巴舞蹈的热情迸射,3

13、4,5、资源丰富,1)亚马孙热带雨林,资源宝库:动植物丰富,存在的危机,A.掠夺式的迁移农业,B.外国公司滥伐森林,35,2)水力丰富:全国90 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普电站在巴西与巴拉圭 合作.目前世界第二大,3)铁矿丰富,4)热带经济作物占世界首位的: 香蕉.咖啡.剑麻.甘蔗,但缺少优质煤. 石油产量不多. 小麦也需要进口,36,伊泰普水电站,煤、石油不足,水能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解决燃料不足,与巴拉圭合作,37,二)人口和城市,1、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人口1.4亿。,90在东部沿海,人种复杂,使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38,2、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部,人口、城市多在

14、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 (1)海上交通便利 (2)开发较早 (3)气候比较温和湿润 (4)经济较发达,39,1)热带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 农产品中,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 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巴西的大宗出口商品:咖啡、蔗糖、大豆、橘汁 进口:小麦,位居世界前列的有:大豆、可可、玉米等,3.经济和城市-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40,41,2)迅速发展的经济,过去,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42,迅速发展的经济 条件: 部门:钢铁、汽车、造船、飞机制造、核电、通信、电子等 分布: 能源:缺煤少 ,但水能资源丰富(90水电,资源丰

15、富,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石油,43,3)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政治职能) 圣保罗(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最大港口,44,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首都,巴西议会大厦,巴西第二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1882-1960位首都,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以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可停万吨海轮,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外港桑托斯是世界最大的咖啡输出港,45,巴西利亚:环境优美,气候凉爽(海拔1000米,四季如春)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有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较快 人口城市密集,土地价上涨,污染较严重 交通拥挤,住房紧

16、张,迁到 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由于,首都的变迁,46,城市化问题,1、城市化水平高,经过了很好的规划和组织, 因驱动力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城市除了 产业引导以外, 政府的行政行为和国家基建的拉动也成了巴西城市化的动力,公司城市: 即由经济流动推动的公司扩展和房地产发展所形成的一些新城市, 比如纳伊沃、卡拉捷斯和巴克热恩等。行政城市: 即由政府属地和土地改革机 构导入的新城市, 最典型的代表是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自然城市: 即主要 依靠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形成的新城市, 如沿贝伦至巴西利亚高速公路建立 起来的古鲁皮、埃尔帕拉伊索、阿拉瓜亚河等, 还有一些农业中心和矿业中心 城市,典型性,城市病

17、,过度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太快, 超过了它的工业化速度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 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给巴西带来诸如人口过度膨胀、城市 失业问题严重、收入分配两极化、城市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3、城市化,2、圣保罗城市化过程,47,因地制宜, 采用多轮驱动巴西城市化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农村城 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 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2. 协调城市化的速度与规模, 不能急于求成。目前中国城 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越是在这种情况之下, 政府 部门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把握好速 度与规模, 因为从巴西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 城市化速度过快

18、使得各种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重 复移民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 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 相对短缺的国家来说很不合适,3. 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 城乡协调发展巴西城市化中出现的过度城 市化以及城市的贫困问题说明, 城市化过程并不能只是单一的走发展 大城市的道路, 针对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异大的国情, 城市 化道路一定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 城乡协调发展,巴西的城市化的启示,48,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