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ppt_第1页
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ppt_第2页
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ppt_第3页
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ppt_第4页
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认证背景下的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王 莉(博士) 安全工程系 二O一四年十月,第26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汇报内容,一、问题的提出 二、课程体系改革 三、实践教学改革 四、建设成效,2021/1/3,3,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 通用标准分为7个要素,分别为: 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以专业而不是学校为对象,以学生而不是教师为对象 旨在评价该专业所有学生是否达到认证规定的基本要求,教育界和产业界专家均参与认证过程 评定结果为合格与不合格 我国部分安全工程专业高校已通过了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 从封闭课堂向开发课堂转变 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 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7,安全工程专业历史传承,侯运广 教授,常心坦 教授,徐精彩 教授,2002年安全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2007年被评为“国家及陕西省特色专业” 2007年获得了国家安全生产一级培训机构资质 2008年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9年获批“国家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1年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 2011年调整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2012年设立“安全科学

3、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3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安全工程专业历史传承,2021/1/3,9,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西安)研究中心 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煤矿灾害防治“13115”工程研究中心,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科研平台,2021/1/3,10,煤火灾害防治(学术带头人:邓军) 矿井通风(学术带头人:常心坦)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学术带头人:李树刚) 矿山应急救援技术(学术带头人:文虎) 安全管理与系统工程(学术带头人:田水承,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科研方向,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科研相长,

4、2021/1/3,11,第二部分 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目标安全工程专业与学校定位关系,2021/1/3,12,学校发展的目标: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思路: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特色:立足西部、突出煤矿特色,为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2021/1/3,13,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基础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在保持煤矿安全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由面向煤炭(单一)行业的安全人才培养适当扩展,兼顾建筑、化工、石油等,2021/1

5、/3,15,课程设置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个平台 主干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 实践教学,每周计1学分 社会活动与课外教学,累计1周计1学分 总学分208,课堂教学149学分,实践与综合59学分,教学改革培养方案修订,2004年、2007年和2012年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修订,2007版培养方案 按“平台模块”的方式构建,2021/1/3,16,持续改进培养方案修订,2012版修订以“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为契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必修(选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学分,增加了煤矿开采学,燃烧学、防爆学原理、消防工程学 等课程实验得

6、到增加,利用各学科优势教育资源开设公共选修课,2021/1/3,17,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 按照“知识、能力与技能培养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原则制定。前两年为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业教育,2021/1/3,18,实践环节:课内实验、工程实践、综合设计、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科研创新、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实践环节,2021/1/3,19,第三部分 实践教学改革,2021/1/3,20,课程体系实践环节,2021/1/3,21,实践教学改革实验课程改革,6,改善实验室条件,燃烧学,矿山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矿井通风实验室,瓦斯灾害防治实验室,

7、粉尘防治实验室,燃烧实验室,煤火灾害防治实验室,气体与粉尘爆炸实验室,安全救护装备实验室,建筑防灭火实验室,安全人因工程实验室,9类专业实验室,矿井通风工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工业通风与除尘,矿山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矿井通风工程,燃烧学,防爆学原理,矿山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学,建筑安全,消防工程学,2021/1/3,22,实践教学改革实验课程改革,6,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采用开放式管理,各种实验设备在工作日8小时向学生开放、有教师指导,2021/1/3,23,矿井通风实验室,主要支撑课程:矿井通风工程、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工业通风与除尘,2021/1/3,24,瓦斯

8、防治实验室,主要支撑课程: 矿山安全技术,2021/1/3,25,煤火灾害防治实验室,主要支撑课程: 矿山安全技术、矿井通风工程、燃烧学,2021/1/3,26,粉尘防治实验室,主要支撑课程: 工业通风与除尘、矿山安全技术,2021/1/3,27,防爆学原理,主要支撑课程: 防爆学原理,气体与粉尘爆炸实验室,2021/1/3,28,主要支撑课程: 矿山安全技术,安全救护装备实验室,2021/1/3,29,主要支撑课程: 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因工程实验室,2021/1/3,30,建筑防灭火实验室,主要支撑课程: 建筑安全、消防工程学,2021/1/3,31,大型煤自然发火模拟实验室,支持条件特

9、色创新实验平台,气体分析仪器,煤自然发火控制台,煤自然发火实验平台,采空区气体渗流相似模拟实验平台,支持条件特色创新实验平台,2021/1/3,33,气体爆炸实验室,支持条件特色创新实验平台,2021/1/3,34,矿井生产模拟实验巷道,支持条件特色创新实验平台,试样制作,轴向加载,MTS电液三轴伺服测试系统,声发射系统,支持条件特色创新实验平台,2021/1/3,36,围岩灾害控制相似模拟实验室,支持条件特色创新实验平台,2021/1/3,37,支持条件特色创新实验平台,安全人因工程实验室,2021/1/3,38,实践教学改革,6,校外,校内,建立较完善的实习基地,2021/1/3,39,地

10、质博物馆,建环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相关专业实验平台,2021/1/3,40,主要实习基地,2021/1/3,41,第四部分 建 设 成 效,建设成效师资队伍,教学名师: 省级1名 校级2名,教师共58名,兼职教授9人 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 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 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 校级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 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 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43,国家级人才10人次,省部级人才近30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

11、级人选2人 国际矿山通风大会执委会委员1人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建设成效师资队伍,安全技术及工程教学团队: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煤火灾害防治科研团队: 2008年获“教育部创新团队” 煤火与瓦斯灾害防治科研团队: 2012年获“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安全工程系: 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建设成效团队建设,矿 井 瓦 斯 防 治 创 新 团 队,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主编、参编主干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 发表教改论文130余篇,建设成效教学成果

12、,2021/1/3,46,纵向经费:800多万元/年 横向经费:2000多万元/年,承担或完成的相关课题,国家级项目:近40项 国际合作项目:5项 省部级项目:30余项 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建设成效科研成果,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 省部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16 项专利:50多项,获奖与专利,建设成效科研成果,出版著作28部 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30篇,著作与论文,建设成效科研成果,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建设成效科研成果,主要科研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使用,并在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孟加拉等国成功应用,综采设备出井,孟加拉国媒体报道,在全国多数产煤省区推广应用,2021/1/3,50,1984年发起承办首届全国煤炭高校通风安全学术年会 1996年第12届全国高校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学术年会 2011年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 2008年首届采矿、安全和环境保护国际学术会议 2009年中-日安全管理国际会议 2011年第二届采矿、安全国际学术会议 2018年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建设成效学术交流,主办大型学术会议,每年邀请国外专家35人次来访、讲学或合作研究 每年派青年学术骨干12人出国访问进修 与德国弗莱贝格矿业大学、美国西弗吉利亚大学、密苏里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研究院等建立了较好的科研合作和人才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