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_第1页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_第2页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_第3页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_第4页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第一节 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一、血细胞的生成:(一)红细胞系统(红系)多能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原红 早幼红 中幼红 晚幼红 网织红 红细胞分裂次数 1次 1次 2次 无 故一个原红可生成16个红细胞。(二)粒细胞系统(粒系)多能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粒单系祖细胞 粒系祖细胞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三种) 晚幼粒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分裂次数 1次 1次 2-3次 无故一个原粒可生成16个以上成熟粒细胞。(三)单核细胞系统多能干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成为组织细胞-抗原刺激成为巨噬细胞。(四)淋巴浆细胞系统全能干细胞 淋系

2、干细胞 淋系祖细胞(B) 原始淋巴(B) 幼稚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B)原始浆细胞 幼稚浆细胞 浆细胞(五)巨核细胞系统多能干细胞-产板巨-裸核、血小板二、各期细胞正常形态学特征【红细胞系统】(一)各期红细胞的形态特点1 原始红细胞(pronormoblast):胞体:直径1520m、圆形或椭圆型,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红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在核周围常形成淡蓝区。2. 早幼红细胞(eary normoblast) 胞体:直径10-18m、圆形或椭

3、圆型。 胞核:圆形或椭圆型,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质: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蓝区。3 中幼红细胞(polychronatic normoblast)胞体:直径8-15m、圆形。 胞核:圆形或椭圆型,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快状,其中有明显空隙,宛如打碎墨砚感,核仁完全消失。胞质: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4 晚幼红细胞(orthochronatic normoblast)胞体:直径7-10m、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占

4、细胞1/2以下,核染色质聚集成数个大块或凝缩成紫黑色团快状。胞质:量较多,浅灰或浅红色。5. 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为两面微凹盘状的细胞,在瑞氏染色下呈淡红色、中央稍淡,平均直径7.6m。刚脱核不久的新生红细胞,其体积较大、浆内含有少量嗜碱性物质(RNA),故呈灰红色或灰兰色而称为多染性红细胞。(二)红系细胞形态的总特点(1)核圆居中。 (2)胞浆无颗粒。 (3).浆色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浆色从深蓝色至灰色,最后至淡红色)。 (4).胞体较规则(原红及早幼红可有瘤状突起)(三)骨髓中红系正常范围有核红细胞占总有核细胞锝0.20,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中原红0.01,早幼红0.05,中、晚幼红个占0.10

5、。【粒细胞系统】(一)各期粒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 原始粒细胞(myeloblast)胞体:直径10-18um,圆形或类椭圆形。胞核:较大,约占细胞的2/3以上,圆形或类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染色质呈细粒状状,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沙,无浓集。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无颗粒。2. 早幼粒细胞(promyelocyte) 胞体:直径12-20(30)um,圆形或椭圆形。 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位于中央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常可见且较清晰。 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大小、形态和多少不一的紫红色非特异的嗜天青颗粒,分布不均。 常近核一侧先出

6、现,有时可出现核上。3. 中幼粒细胞(myelocyte)(1) 中性中幼粒细胞(neutrophilic myelocyte) 胞体:直径10-18um,圆形。 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可能出现凹陷,占细胞的2/3-1/2,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 消失。 胞质:量多,呈淡红、偏淡蓝色,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的中性颗粒。(2)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eosinophilic myelocyte) 胞体:直径10-18um,圆形。 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可能出现凹陷,占细胞的2/3-1/2,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呈淡红、偏淡蓝色,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的

7、嗜酸性颗粒。4. 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1) 中性晚幼粒细胞(neutropilic metamyelocyte) 胞体:直径10-16um,圆形。 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2)嗜酸性晚幼粒细胞(eosinophilic metamyelocyte) 胞体:直径10-16um,圆形。 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桔红色,充满嗜酸性颗粒。5. 杆状核粒

8、细胞(stab granulocyte)(1)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tab granulocyte) 胞体:直径10-15um,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粗细均匀,染色质粗糙呈块状,也可见核呈“S”形、“U”形或“E”形,核两端钝圆呈深紫 红色。 胞质:充满中性颗粒。(2)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eosinophilic stab granulocyte) 胞体:直径10-15um,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粗细均匀,染色质粗糙呈块状,也可

9、见核呈“S”形、“U”形或“E”形,核两端钝圆呈深紫红色。 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6. 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granulocyte)(1)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 segmented granulocyte) 胞体:直径10-14um,圆形。 胞核: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但有粗而明显的切痕。核常分2-5叶,染色质浓集或呈较多小块,呈深紫红色。 胞质:丰富,呈淡红色,浆内分布着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2)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eosinophilic segmented granulocyte) 胞体:直径10-14um,圆形。 胞核:分叶状,叶

10、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但有粗而明显的切痕。核常分2-5叶,染色质浓集或呈较多小块,呈深紫红色。 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 7. 成熟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 胞体:大小不一,直径约10-14um,圆形。 胞核:呈杆状或分叶,但由于嗜碱性颗粒常覆盖在核上而使结构不清楚,故常不分杆状核和分叶和嗜碱性粒细胞而统称为成熟嗜碱性粒细胞。 胞浆:常较中性粒细胞少、常呈红色,其中有少量粗大、大小不一、紫黑色、形态不一的嗜碱性颗粒,常覆盖在核上。(二)粒系形态总特点(1)胞体规则。(2)胞核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圆形、椭圆形、一侧偏平、肾形、杆状、分叶)。(3

11、)胞浆中的颗粒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三)骨髓中粒系的正常的范围粒系占有核细胞的0.50-0.60(0.40-0.60)。原粒0.02,早幼粒0.05,嗜酸粒0.05,嗜碱粒0.01,中性中晚幼粒均中性分叶核粒。注:(1)原粒的划分标准:传统的分类方法认为原粒是无颗粒的。但现在认为原粒可有颗粒,故将原粒分为两型。1型就是传统的原粒,2型既是在传统的原粒的基础上浆中可有少许颗粒。现在在正常情况下原粒按传统分类,白血病是按现在的分类方法。(2)早幼粒的划分:有人认为电镜下可见到特异性的颗粒,故主张将早幼粒也分为三种。【单核细胞系统】(一) 各期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1. 原始单核细胞(monoblast

12、)胞体:直径15-20m,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有伪足。 胞核: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纤细(比原粒细)、呈疏松网状,核仁1-3个(多数为1个)、较大、清楚。 胞质:较其他原始细胞多,呈灰蓝色或淡蓝色、不透明、毛玻璃样。2. 幼稚单核细胞 (premonocyte) 胞体:直径15-25m,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有伪足。 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呈扭曲折叠状,有凹陷或切迹,染色质开始聚集、呈丝网状,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质:较多,呈灰蓝色,可见细小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3. 单核细胞(monocyte)胞体:直径12-20m,不规则,有有时可见伪足。胞核:不规则,常呈肾形、大肠状、马蹄状、马蹄形、“S形”、分

13、叶形、笔架形等,染色质疏松,可呈条索状。 胞质:灰蓝色或灰红色、半透明如毛玻璃样,浆内见细小、分布均匀的灰尘样紫红色颗粒,有时偶见空泡。(二)单系形态总特征(1)胞体、胞核较大而不规则。(2)染色质疏松。(3)浆量丰富、常呈灰色有空泡。(三)骨髓中单系正常范围小于0.04,为成熟细胞,原单、幼单一般不见。【淋巴、浆细胞系统】(一)各期淋巴细胞1. 各期淋巴细胞形态的特点;1)原始淋巴细胞(lymphoblast)胞体:直径10-18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胞核相对细胞来说较大,圆形或类圆形,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比原粒粗),核仁1-2个、清楚。胞质:少,淡蓝色、透明,无颗粒。2)幼稚淋巴细胞(

14、prelymphocyte)胞体:直径10-16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有时有核凹陷或切迹,核仁模糊或消失,染色质开始聚集。胞质:少,淡蓝色、透明,可有少许深染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3)淋巴细胞(lymphocyte)A.大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2-15m,圆形或类圆形。 胞核:椭圆形、少稍偏一侧,染色质紧密呈大块状,核仁消失、有时可见假核仁。 胞质: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常有少许嗜天青颗粒。B.小淋巴细胞:胞体:直径6-9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有小切迹,染色质紧密呈大块状。胞质:极少、颇似裸核,呈淡蓝色,常无颗粒。2.淋巴细胞总特征(1)胞体、胞核规则(可有小切迹)。(2

15、)胞体小,浆量少,淡兰色。3.骨髓中淋巴细胞正常范围小于0.20,为成熟淋巴细胞(小淋巴为主),一般不见原淋、幼淋。(二) 各期浆细胞1. 各期浆细胞的形态特点;1)原始浆细胞(plasmablast)胞体:直径12-25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常偏位,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核仁2-5个。胞质:丰富(浆量多于胞核)、呈深蓝色、不透明,近核一侧较淡染(核旁淡染区),无颗粒。2)幼稚浆细胞(proplasmacyte)胞体:直径12-16m,常呈椭圆形。胞核:常圆形、常偏位,染色质开始凝集,核仁模糊或无,胞质:丰富,深蓝色,不透明。有核旁淡染区,常可见空泡和少许嗜天青颗粒。3)浆细胞(plas

16、macyte)胞体:直径8-15m,常呈椭圆形。 胞核:圆形、较小、常偏位,染色质聚集呈块状,有时呈车轮状,无核仁。 胞质:丰富,深蓝色(偶见呈红色)、不透明,核旁常有明显淡染区,浆内常有许多小空泡(泡沫浆),偶见少许嗜天青颗粒。2.浆细胞形态的总特征(1)胞核圆,居中。(2)胞浆丰富、身兰色、跑沫浆、常有核旁淡染区。3.骨髓中浆细胞的正常范围【巨核细胞系统】血小板主要在骨髓中形成,也可在肺组织中形成,正常情况下,每个巨核细胞可形成1000-4000个血小板。(一) 各期巨核细胞的形态特点:1. 原始巨核细胞(megakaryoblast)胞体:直径15-30m,圆形或不规则、常指状胞浆突起。

17、胞核:较大、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见双核、多核,染色质常较粗、排列紧密,有时可见核仁2-3个但常不清晰。胞质:较少、深蓝色、周边深浓,无颗粒。周边有时有少许血小板附着。2. 幼稚巨核细胞(promegakaryocyte)胞体:直径30-50m,常不规则。胞核:不规则、有扭曲重叠,有时可见双核、多核,染色质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核仁常无。胞质:较丰富,深蓝色或淡蓝色,近核处出现少许细小的淡紫红色颗粒而使胞浆呈淡蓝色或淡红色。周边有时有少许血小板附着。3. 颗粒型巨核细胞(granular megakaryocyte)胞体:直径40-70m以上,常不规则,胞膜完整。胞核:巨大、不规则,核分叶后常重叠,

18、核染色质呈粗块状或条状。胞质:极丰富,充满大量较细小的紫红色颗粒而呈淡红色,看上去非常浓厚(尤其在血膜厚的部位,有时核浆不易辨认)。周边有时有少许血小板附着。4. 产板型巨核细胞(thromocytogenic megakaryocyte) 胞体:直径40-70m, 有时可达100m,胞膜不清晰。 胞核:巨大、不规则,核分叶后常重叠,核染色质呈块状或条状。胞质:极丰富、淡红色,颗粒可聚集呈簇,胞体边缘有成堆血小板堆积。5. 裸核型巨核细胞 胞核:同产板巨的核。 胞质:无或有少许胞浆。注:裸核型巨核细胞有时是由于在涂片制作时,将胞浆推散所致。6.血小板(platele) 胞体:直径2-4m,星形

19、、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核:无。 胞质:淡蓝色或淡红色,中心部位有细小紫红色颗粒。(二)巨系形态总特征(1)胞体、胞核巨大、不规则。(2)浆量和颗粒极丰富,并形成血小板。(三)骨髓中巨系正常范围由于巨核细胞胞体大数目少,故单独计数并要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后,然后转到油镜下分期。一般以1.53.0骨髓涂片范围内可见7-35个巨核细胞。其中原巨0.00,幼巨0.00-0.05,颗粒巨0.10-0.25,产板巨0.44-0.60,裸核0.08-0.30。二、血 细 胞 化 学 染 色1.细胞化学染色的定义是一种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将骨髓涂片按一定程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20、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一项检查方法。2.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作用辅助疾病的诊断和细胞系列的判断,因不同细胞系列,其所含的化学物质各有不同,血细胞在病理情况下,其化学物质成分及含量会发生改变。3.常用细胞化学染色应用(1)过氧化物酶(POX)染色:辅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 急粒常阳性 急单阴性、弱阳性急淋阴性(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报告形式为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增加:细菌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 减少:慢粒等(3)酯酶染色:辅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特异性酯酶(SE):急粒呈阳性非特异性酯酶(NSE):急单呈阳性或强阳性,加NaF抑制,急淋、急粒呈阴性或阳性,加NaF不抑制(4)铁染色:骨髓铁分为细胞外铁、内铁减少:缺铁性贫血增加: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三、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1.缺铁性贫血(IDA)1) 由于储存铁缺乏使Hb减少所引起的贫血2) 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