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_第1页
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_第2页
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_第3页
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_第4页
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建筑1001 31003368,浙江省地图,杭州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八区图,现杭州市分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和余杭区八个区,地图成蝴蝶形状。,杭州老城区地图,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为老城区。,杭州老城区,主城区,历史发展脉络,钱塘江 主导时期 (点式),运河 主导时期 (轴线),西湖 主导时期 (面状),三水 共导时期 (圈层),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南北定型,杭州跨江发展,秦到隋前期,隋后期到元代,明代到2000年,2000年后,钱塘江主导时期秦、隋前期,海湾,丘陵,钱塘江

2、,灵隐,选址于灵隐山中。原因:三面环山,一面对海,潮汐复杂,交通恶劣,只能局促发展。,秦:会稽郡钱唐县,“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 史记秦始皇本纪,两汉到魏晋:扬州吴郡钱唐县,钱塘江,丘陵,江干沉积,钱塘江发育除良好的天然港口,水路兴盛,促进商业发展,导致县址东进。,隋代前期:杭州余杭县,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县治位于江干的柳浦。,沉积平原,柳浦,灵隐,钱塘江,柳浦,秦代,山中小县,魏晋,隋前期,县址东进,修筑城垣,钱塘江篇总结:,杭州依靠钱塘江的天然港湾,呈点状发展。,运河主导时期隋后期、元,运河与西湖

3、,杭州腾飞的真正契机。,隋代后期:余杭郡钱唐县,唐代:江南东道(浙江西道)杭州钱塘县,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修筑江南运河。,六井,吴越:杭州第一次建都,钱氏保境安民,拓建城垣,修筑海塘,功在千秋。,罗城,子城,两套城垣: 罗城(外城):防御 子城(内城):皇城 南北展而东西缩,号称腰鼓城。,皇宫,至北宋时,杭州有“东南第一州”之称。人口达20余万,已是东南的商业大郡。,市场,北宋:两浙路杭州府钱塘县、仁和县,通过钱塘江 海运贯通 台温闽广等地,通过运河水路, 出镇江北通淮泗,捍海塘,南宋:第二次建都,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府改名临安府,意为“临时所安”之地。,宫城,御街 (

4、今中山路),皇宫背靠凤凰山 官署御街西侧 格局严谨,礼制至上。,大内,御街,盐桥河(中河),朝天门,中枢官署,小河,市场,中山路 御街,中河,东河,贴沙河,御街中轴线 集市混杂布置 民居打破里坊制 水系贯通南北 因地制宜,格局灵活,元代:江浙行省杭州路钱塘县、仁和县,杭州就此成为浙江的省会,元代禁天下修城,以示天下一统。直到元末张士诚割据时才重建城墙。,元代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杭州,运河篇总结:,城市沿运河轴线,南北向发展,保持“腰鼓城”之态数百年。,隋唐,吴越,南宋,元代,修筑运河,拓建城垣,定都临安,运河定型,西湖主导时期明、2000年,明

5、代:浙江布政使司杭州府钱塘县、仁和县,杭州,南京,白堤,苏堤,杨公堤,湖心亭,岳坟,明末杭州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处于南京腹地,有“灯影效应”。,清代:浙江行省杭州府钱塘县、仁和县,旗营,清代城垣内筑驻防旗营城垣,实行民族分治。,拱宸桥,清末甲午战争战败,杭州在拱宸桥地区设立通商场和日本租界。自此,杭州走上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江墅铁路,沪杭铁路,闸口,民国:浙江省杭县(杭州市),1911年杭州全城光复,沪杭、杭甬、浙赣铁路相继建成,钱塘江大桥通车。,沪杭铁路,杭甬铁路,浙赣铁路,钱塘江大桥,1913年起,杭州开始拆除城墙,修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国后:浙江省杭州市,新中国成立后,一五

6、、二五期间奠定了杭州的工业基础。,拱宸桥 轻纺区,半山 重工区,祥符桥 化工区,留下 电子区,望江门 食品区,工业区的布局:河道、铁路等交通要道左近。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工业的介入使得杭州的城市职能和结构更加复杂。,重工业区,轻工业区,生活商业区,疗养区,文革时,武林广场地区初次开发。修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武林商业圈,湖滨商业圈,河坊街商业圈,城市中心区沿延安路向北转移: 1.政府机关北移 2.地理中心北移 3.中轴道路改变,改革开放后,杭州迈开了快速发展的新步伐。,城西开发的原因: 1.城市开始向郊区疏解。 2.其他各个方向都不利于房地产投资和城市扩张。 3.城西地价较低。,蔓延式的

7、扩张与近郊密集的建设活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城市的有机拓展受到制约。,西湖篇总结:,拱宸桥,城北工业区,半山工业区,城西住宅区,城市结构日趋复杂化,但仍呈现以西湖为中心的单核心蔓延式扩张。,明清,民国,建国,改革开放,工商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介入,城西开发,武林广场,三水共导时期2000年至今,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大杭州格局开始形成。,余杭区,萧山区,杭州市区,西湖发展:西湖西进,西溪湿地,西湖,西溪,运河发展:运河CBD,文化历史商业街区,运河CBD,小河直街,随着杭州的城市中心将逐渐向钱塘江偏移。而位于钱塘江畔,正在建设中的钱江新城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向东沿江发展 形

8、成下沙片区,向南跨江发展 形成滨江片区,钱江新城,武林商业圈,城东新城,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历尽千年沧桑的杭州焕发出崭新的笑容,正在迈开大步,向着“一主三副六组团”的蓝图前进。,三水共导篇总结:,主城,临平,下沙,江南城,义蓬,瓜沥,临浦,塘栖,良渚,余杭,西湖,见证着杭州的繁华; 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沧桑; 钱江,见证着杭州的发展。,以杭州主城区和钱江新城为中心,呈圈层状发展。,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完全按照考工记方案建设的都城并不存在。 虽然每一座都城的城市布局都不相同,但我们从其规划的模式和手法上仍然可以明显看出考工记的潜在影响。,管子对都城的城市规划主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 一是城市的选址条件:“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二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杭州延续考工记的门市手法,将生活区和市相结合,亦按照管子的风水原理,依山傍水。,杭州城市发展现状,交通:为更好地满足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航空运输的需求,2006年,杭州机场与“全球最佳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进行战略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