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综合_第1页
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综合_第2页
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综合_第3页
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综合_第4页
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综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族 a a aa a a a0周期123(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 2)、的原子半径最小是_ (用元素符号 回答)。(3)、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 (用化学式 回答)。(4)、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_(用结构式 回答)。( 5)和按原子数 1: 2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为 _,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 。( 6)和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 _晶

2、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第3 周期iva 族fnaohh f分子间作用力共价化合物原子al( oh) 3+naoh naalo2+2h2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可知分别是h、 c、 o、 f、 na、 mg、 al、 si、 cl。据此解答。【详解】(1)半导体材料应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寻找,根据上述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半导体材料是晶体硅,位于第三周期第iva 族;( 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mg o f,即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f;(

3、 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naohmg ( oh) 2 al( oh) 3,碱性最强的是naoh;(4)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因此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 ch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其结构式为h f;(5)和按原子数1: 2 形成的化合物是 co2,其电子式为:2属于分, co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6)和构成的化合物是 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其晶体为原子晶体;( 7)是钠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是 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al( oh) 3, al( oh) 3 表

4、现两性,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oh) 3 naoh naalo22h2o。2 在实验室可以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中而将其吸收。现象是洗气瓶中产生黑色沉淀,同时蓝色溶液逐渐变浅而至无色。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选填编号)_。a. 强酸生成了弱酸b. 强氧化剂生成了弱还原剂c. 生成的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酸d. 生成的无色溶液不能导电,也不能挥发出气体( 2)该反应体系中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溶液,跟含有与该弱电解质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后,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一共有_种,这些离子的浓度大小不同,其中浓度第

5、二大的离子的符号是_,从物料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中c( na+)= _。(3)硫化铜与一般酸不反应,但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_cus+_hno3(浓)_cuso4 +_no2+_h2o,配平此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a4)若反应中转移1.6mol电子时,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l(;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0 . 8mol 时,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_。(5)此反应体系中的含硫物质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此反应体系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答案】 cuso4+h2s=cus+h2so4c5-1 8 1 8 4hsc( hs )+ c( s2 )+ c(

6、h2s)35.84 6.4n离子晶体snoh【解析】【分析】【详解】( 1) 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中,洗气瓶中产生黑色沉淀,为cus,同时蓝色溶液逐渐变浅而至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h2s=cus+h2so4 ,反应生成的4cus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使得该反应能够发生,故答案为:cuso4+h2s=cus+h2so4; c;( 2) 该反应体系中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是h2s,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生成 nahs,溶液中存在 nahs 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 hs- 、s2- 、 oh- 、 h+,一共有 5 种离

7、子;但 nahs 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均较小,这些离子的浓度第二大的离子为h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 na+chs-c s2-ch2()=()+()+ (s) ,故答案为:-5;hs ;c( hs)+ c( s2 )+ c( h2s) ;(3) 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硫化铜中的s元素由 -2价升高为6价,化合价升高8+,硝酸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5 价降低为 +4 价,化合价降低1,最小公倍数为8,因此硫化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s 8hno3cuso48no24h2o18184+;( 浓 )=+,故答案为:; ; ;( 4)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us+8hno3( 浓 )= cuso4

8、+8no2 +4h2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8,若反应中转移 1. 6mol 电子时,则产生1. 6molno21 6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 4l/ mol = 35. 84l;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cuso0. 8mol 时,则4,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 8mol 8=6. 4mol ,数目为 6.4na,故答案为:35.846 4na; .( 5) 此反应体系中的含硫物质为cus和 cuso4,形成的晶体类型均为离子晶体,此反应体系中非金属元素为s、 h、n、o,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

9、 n o h,故答案为:离子晶体; s n o h。3x、y、 z、 w、 r 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 2, y 原子和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 w 和 r 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 的氧化物和 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元素 y、z、 w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2)单质铜和元素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元素 w 位于周期表的第 _周期第 _族,其非金属性比r 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_ 。元素 w 和 r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

10、为:_(写出化学式 )。(4)r 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y 和 z 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 的氧化物、 x 单质和 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其中方程式为 _。【答案】alpn4hno323 22三 ap 原子和(浓 )+cu 2no +cu(no)+2h os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 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h s phso +nh h2o2323高温nh4hso3 al2o3+3c+n22al

11、n+3co【解析】【分析】x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 2,则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 4,x 为碳元素; y 的氧化物和 r 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则y 为氮、 r 为硫;由 y 原子和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可确定 z 为铝;由 w 和 r 是同周期相邻元素,可确定w 为磷。【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 x 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为co2,电子式为;元素 y、 z、 w分别为 n、 al、p,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al p n。答案为:;al p n;(2)单质 cu 和浓 hno3 发生反应,生成cu(no3)2、 no2 等,化学方程式为 4hno3(浓

12、)+cu2no2 +cu(no3)2+2h2o。答案为: 4hno3(浓)+cu 2no2 +cu(no3)2+2h2o;(3)元素 w 为磷,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 a 族,其非金属性比r 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为: p 原子和 s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 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元素p的非金属性比 s 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h2 s ph3。答案为:三; a; p 原子和s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 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h2sph3;(4)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nh3 的水溶液作吸收剂,与足量so2 反应生成nh4hso3 ,化学方程式为so2 +n

13、h3h2onh4hso3。答案为: so2+nh3h2o nh4hso3 ;(5)工业上用 alo 、 c 和 n在高温下反应制备 aln,其中 al o和 c 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223高温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c+n22aln+3co。答案为:高温al2 o3+3c+n22aln+3co。【点睛】氨水中通入二氧化硫,起初生成(nh4234 232) so ,继续通入二氧化硫,与(nh ) so、 h o 反应生成 nh43hso。48 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d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 倍表中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

14、问题。ghabcdef( 1) d、 b 的元素名称分别为 _、 _。(2)元素 a 与元素 b 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符号),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填字母)。a a 单质的熔点比b 单质低b a 的化合价比b 低c a 单质与水反应比b 单质与水反应剧烈d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b 的强(3) g、 h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用化学式表示)。 g、c、 f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示)。_(用化学式表(4) f 元素的单质可以用来制取漂白液,其化学方程式为_。(5) e 和h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

15、170 190 之间,且e 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答案】磷铝nacd_。nh3?ch4hclo4?h2 co3?h2sio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s4n4【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d 位于第三周期,d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 倍,令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8+x=3x,解得x=5,即d 为p,结合其他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 为na、 b 为al、 c 为si、 e为s、 f 为cl、 g 为c、 h 为n。【详解】( 1) 由分析可知:d 为 p、b 为 al,元素名称分别为磷、铝;(

16、 2) a 为 na、 b 为 al,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的减弱,故金属性较强的是na。a a、b 金属性的强弱与金属单质熔点的高低没有关系,a 错误;b a、 b 金属性的强弱与金属元素化合价的高低没有关系,c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na 与水反应比b 错误;al 与水反应剧烈可以证明na的金属性比al的强, c 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n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l 的强,可以证明na 的金属性比al的强, d 正确;答案选cd。( 3) g、 h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h4

17、、nh3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g、 h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h3?ch4; g 为 c、 c 为 si、 f 为 cl,非金属性cl?c?si,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hclo4?h2co3?h2sio3;( 4) f 元素的单质为cl2,其用来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ca(oh) =cacl +ca(clo)+2h2o;2222( 5) e 为 s、 h 为 n,形成的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为70%,则 s 和 n 的原子个数比为70%30%1:1,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 之间,设化学式为(sn)x,当

18、x=4 时,32:14(32+14) 4=184,满足相对分子质量在170 190 之间,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 n。445 硫酸亚铁铵 (nh4)2fe(so4)2 ?6h2o,相对分子质量 392 晶体又称莫尔盐,易溶易电离但却比一般的亚铁盐稳定,因此广泛应用于制药、电镀以及定量分析。回答下列与之有关的问题:(1)在莫尔盐所涉及的五种元素中:s 元素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其中处于同主族的两种元素非金属性更强的是:_。(2)为检验莫尔盐是否变质,可用的试剂为_ 。碘是合成人体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食盐中加kio3 是我国为解决普遍性碘缺乏问题的国家规定,下图是自动电位滴定法测

19、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实验过程:(3)已知 “溶解 ”过程中3- 的还原产物为碘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io_ 。(4)取 50. 00 ml 样品,用 0.005 mol/l 酸性 k2cr2o7 溶液滴定剩余fe2+,滴定操作时使用的锥形瓶未干燥,导致结果_(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 ”)【答案】第三周期第 a 族 o 硫氰化钾 (kscn)溶液 2io-2+3+3+10fe +12h =i2+10fe +6h2o无影响【解析】【分析】【详解】(1) s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 a 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 a 族;莫尔盐中处于同主族的两种元素是o 和 s,其

20、中非金属性更强的是o,故答案为: o;(2)硫酸亚铁铵中含有 fe2+, fe2+容易被氧化成fe3+,可加入硫氰化钾(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3+生成,故答案为:硫氰化钾(kscn)溶液;(3)溶解过程中, io3-与 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 和 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io3-+10fe2+12h+=i2+10fe3+6h2o,故答案为:2io3-+10fe2+12h+=i2+10fe3+6h2o;(4)滴定操作时使用的锥形瓶未干燥,不会影响fe2+的物质的量,因此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6 (i)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

21、宣布合成出114 号元素 (fi)的一种同位素,该原子的质量数是289,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_(2)如果该元素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请写出其化学式_。(ii)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列出了 10 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 的氢化物与 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元素 和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元素 fe 的单质与 的氢化物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iii)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 /nm0.16

22、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 2 2a l2+、r2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 qc m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两性d氢化物的沸点为 hnt hnre. m 的单质能与盐酸、 naoh 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答案】第七周期 iva 族金属 h4 4 23也可以 )22+fio (h fiocl +h o=h +cl +hclonaoh+al(oh)3=naalo2+2h2o 3fe+4h2o(g)fe3o4+4h2cde【解析】【分析】i.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原子序数分析解答;ii.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

23、律及元素性质分析解答;iii.根据原子半径及化合价规律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i)( 1)每周期最后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 10、 18、36、 54、 86、118,114 号元素在 118 号的左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可知 114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a 族,第六周期的铅是金属,所以 114 号元素是金属,故答案为:第七周期a 族;金属;(2) 114 号是第七周期a,所以最高正价是+4 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4fio4,故答案为:h4fio4 ;(ii) 根据图示元素周期表可知,为h,为na,为k,为mg,为al,为

24、c 元素,为o,为cl,为i,为fe 元素。(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 cl2+h2o=h+cl-+hclo;( 2)元素和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 naoh、 al(oh)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al(oh)3=naalo2+2h2o,故答案为: naoh+ al(oh)3=naalo2+2h2o;( 3)元素单质为 fe,的氢化物为水,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3fe+4h2o(g)高温高温3 4223 42fe o +4h,故答案为: 3fe+4h o(g)fe

25、 o +4h;iiitr-2at-2tor素, l、 q 都有 +2 价,处于 a 族,原子半径l q,则 l 为 mg 元素、 q 为 be 元素,sm 有+3 价,处于 a 族,原子半径m 的介于 l、 r 之间,则m 为 al 元素。a l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 r2-的核外电子数为16-( -2) =18,不相等,故a 错误;b金属性mg be,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故b 错误;c m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具有两性,故c 正确;d氢化物的沸点为 hnt hnr h2r 为 h2s, h2t 为 h2o,水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h2o h2s,故 d 正确

26、;e. m 为铝,能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故e 正确;故答案为:cde。7a、 b、 c、 d、 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 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 的水溶液呈碱性;d 的简单阳离子与 x 具有相同电子数,且d 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 c、 f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则(1)a 的元素符号 _, d 的元素名称 _。(2)c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 e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3)b、c、 e 分别与 a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写化学式 ); e、

27、 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写化学式 )(4)f 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氧化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 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x 在纯净的 c 单质中可以安静的燃烧,生成b 的单质。该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h铝第二周期 a 族h2o4222hclo so + cl + 2h o =2cl+4232(纯氧 )2n22+4h +so4nh +3o+6h o【解析】【分析】a、 b、 c、 d、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 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 x 的水溶液呈碱性,a 的原子序数比 b 小,则

28、 b为 n 元素, a 为 h 元素, x 为 nh3; d 的简单阳离子与x 具有相同电子数,d 的简单阳离子为 10e-结构,且 d 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d 为 al 元素; e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e 的原子序数大于al,则 e 有 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 e 为 s 元素; f 的原子序数比e 大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f 是 cl 元素; c、 f( cl)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 个电子, c 最外层电子数 =13-7=6, c 的原子序数比al 小,则 c 为 o 元素,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上述分

29、析 a 为氢,元素符号为 h,d 的元素名称为铝,故答案为: h;铝;(2) c 为 o,原子序数为 8,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viia族; e 为硫,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ia族;(3) b、c、 e 分别与 a 形成的化合物分别是nh3、 h2o、 h2s,非金属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 n s,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2onh3 h2 s,即 h2o 最稳定; e 为硫, f 为氯,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较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 h2o; hclo4;(4)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 cl2 +

30、2h2o =2cl-+2-,故答案为: so+ cl2-+2-;+4h +so42+ 2h2o =2cl+4h +so4点燃(5)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nh3+3o2(纯氧 )2n2+6h2o,点燃故答案为: 4nh3+3o2(纯氧 )2n2+6h2o。8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 在表中的位置,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ia0周期1 a a aa a a23(1)表中用序号标出的 10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 。(2)、 、 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作答)。(3)、 、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

31、强的顺序是_(用化学式作答)。(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 1 组成的共价化合物m ,m 为常见液态化合物,其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请写出m 的电子式 _,m 的结构式 _ 。(5)写出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元素 、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6)的金属性强于 ,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a 的单质和 的单质熔沸点不同b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比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c 最外层的电子数比多d 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比 的缓和一些(7) 和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与 和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相比较, _沸点高(填化学式),理由是 _ 。【答

32、案】osna h2 3343-co hno hcloh- o- o- h al(oh) +oh=alo2-+2h2oal(oh)3 +3h+=al3+3h2obdh2oh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氢键可以极大地提高水的熔沸点【解析】【分析】由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以确定为氢(h),为碳 (c),为氮 (n),为氧 (o),为氟(f),为钠 (na),为铝 (al),为硫 (s),为氯 (cl),为氩 (ar)。【详解】(1)表中用序号标出的10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氩,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答案为:;(2)、分别为 o、na、 s 元素, o 的电子层数比 na、 s 少一层

33、, na 与 s 同周期且在 na 的右方,由此得出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osna。答案为: osna;(3)、分别为 c、n、 cl,碳酸为弱酸,硝酸为强酸,高氯酸为最强的含氧酸,它们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2co3hno3hclo4。答案为:h2co3hno3al; li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a 少,但金属性lica。9 已知 o、 s、 se、 te、 po、lv 是同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1)lv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a离子半径: te2- se2-b热稳定性: h2o h2sc熔、

34、沸点: h2o h2sd酸性: h2so4 h2seo4(3)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se 与 s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不同的原因_。(4)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备h2s 并进行性质验证。设计 b 装置的目的是证明 _, b 中实验现象为 _ 。实验中经检测发现 c 中溶液 ph 降低且出现黑色沉淀。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有同学根据 “强酸制弱酸 ”原理认为装置 a、c 中两个反应相矛盾,认为c 中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该观点不正确的理由是_ 。【答案】第七 (或 7)周期 via 族abdse与 s 是同主族元素, se 比 s 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吸引电子能力弱,非金属性弱,故h242

35、42出现淡黄seo 酸性弱于h soh s 具有还原性2+cus色(或乳白色 )沉淀 (或浑浊 ) cu+h2s=cus +2h 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生成了难溶的沉淀,不是因为生成弱电解质【解析】【分析】(1)根据 o、 s、se、te、 po、 lv 都是氧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析解答;(2)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等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3)se 与 s 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se 比 s 电子层数多、半径大,结合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的变化,引起非金属性的变化分析解答;(4)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h2s具有还原性;硫化氢能

36、够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黑色不溶于硫酸的 cus沉淀;结合装置 a 和 c 中发生反应的原理分析解答。【详解】(1) o、 s、 se、 te、 po、lv 是同主族元素,都是氧族元素,位于第via 族, o、s、se、 te、po、 lv 是同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lv 位于第 七(或 7)周期,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故答案为:第 七(或 7)周期 via 族;(2)a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离子半径:te2- se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a 选; 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因此热稳定性: h2oh2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 选; c物质的熔沸点是物理性质,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 不选;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因此酸性:h2so4 h2se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选;故答案为: abd;(3)se 与 s 是同主族元素,se 比 s 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吸引电子能力弱,非金属性弱,故h2seo4 酸性弱于h2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