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1/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1.gif)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1/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2.gif)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1/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3.gif)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1/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4.gif)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答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1/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35c7eb9c-b3ff-4113-a056-ce1871ad611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一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 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 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 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 的稀溶液与g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 与 h(1)写出化学式: b , f 。(2)写出 c 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 a 的稀溶液与 g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 转化为 e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4)分类
2、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 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答案】( 1) hcl, cuso+ca(oh)2 caco3 +2naoh4( 2) na2co3( 3) cuo+h2so4 cuso4 +h2o; 置换反应( 4)单质【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a 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 “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 ”,根据 “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 a 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 b 是盐酸,根据 “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 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 是氢氧化钠;根据“e的水溶
3、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则f 为硫酸铜;根据“a的稀溶液与g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 与h”,所以推测 g 是氧化铜, h 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根据分析可知: b 为 hcl, f 为 cuso4;( 2)反应 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 oh) 2 caco3 +2naoh;( 3)根据分析可知: a 是硫酸, g 是氧化铜,则 a 的稀溶液与 g 发生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 c
4、uso4+h2o;f 转化为 e,即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ab 为酸, cd 为碱, ef 为盐, gh 为氧化物,故以上8 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单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2)完成 转化中,可在 na2 3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_(选填序号, a氧化物cob酸 c碱 d盐)。(3)写出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 反应时一定发生的现象是_;若 反应出现蓝色沉
5、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 能够逆向转化的有_(填序号)。【答案】复分解反应bdnaoh+hno3 nano3+h2o产生白色沉淀cucl2+2naoh cu(oh)2 +2nacl【解析】【详解】( 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碳酸钠能与盐酸(属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属于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填:bd;( 3)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填: naoh+hno3 nano3
6、+h2o;( 4)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产生白色沉淀;cucl2 +2naoh cu( oh) 2 +2nacl;( 5)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3 如图 a、 b、 c、 d、甲、乙、丙、丁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 b 是单质, d 是补钙剂,且d 和
7、 c 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 1) c 的化学式是 _, d 的化学式是 _(2)若 a 为紫红色固体,写出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3)若a 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写出乙+甲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 ca(oh)2caco高温h2+cuocu+h2o 置换反应 fe3o4 +4co3fe+4co23【解析】【分析】根据“ d 是补钙剂”,推测d 为碳酸钙,根据“ d 和 c 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则推测 c 可能为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 是单质”,结合图框,根据丙与c 反应生成 d 和丁,则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
8、;根据甲、乙反应生成丙和a;乙、 b 反应生成 a 和丁,则推测甲、乙分别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 a、 b 分别为铜、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1)根据分析,c 可能为氢氧化钙,d 为碳酸钙,故c 的化学式是ca( oh) 2; d 的化学式是 caco3;(2)若 a 为紫红色固体,反应乙丁,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h2+cuocu+h2o;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若 a 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则为铁,反应乙+甲,即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高温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fe3o4+4co3fe+4co2 。故答案为:(1) ca( oh) 2; caco3;( 2
9、) h2+cuocu+h2o;置换反应;(3)o2; f 是碳酸钙,化学式3co +feo2 3高温fe3 o4+4co3fe+4co2。【点睛】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顺藤摸瓜得出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能自圆其说即可。4 已知 a 一 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 是白色沉淀; a 和g,d 和 e 的相关信息 (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 )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 e 的化学式 _, f 的化学式 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在该化学反应中,
10、a 发生的是 _ 反应。【答案】o2 caco3 3co +fe2o32 fe +3co2 还原【解析】【分析】i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 是氢氧化钙, c 能和 i 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 f 是碳酸钙; a 是红色物质, g是黑色物质,并且a 和 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 是氧化铁, 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四氧化三铁,所以 e 是氧气。【详解】( 1) e 是氧气,化学式(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剂,发生还原反应。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 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b 是一氧化碳, d是铁; d和 e 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cac
11、o3 ;2 fe +3co2 ;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废弃的黄铜(铜锌合金),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 a 为 _。(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滤液 a 中的溶质是 _。( 4)铜在空气中灼烧的反应方程式_。( 5)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资料获悉,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cu+2h 2so(浓)4cuso4 +2h 2o+so 2,以上两种途径,哪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更好?请说明理由。 _(答一点理由即可)。【答案】过滤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
12、中硫酸锌和硫酸(或 h2 44so和 znso )2cu+o 2 2cuo途径 途径 不生成二氧化硫,更环保或制取相同质量的硫酸铜晶体,途径 消耗的硫酸少,原料利用率高【解析】【分析】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由于硫酸溶解于水放热且本身的密度比水大,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黄铜是合金,里面含有锌,黄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所以生成硫酸锌的同时还有剩余的硫酸,铜在空气中灼烧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详解】( 1)操作 a 得到固体和液体,所以为过滤。(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由于硫酸溶解于水放热且本身的密度比水大,所以
13、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 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由于是黄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所以生成硫酸锌的同时还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滤液a中的溶质是硫酸锌和硫酸(或h2so4 和 znso4)。(4)铜在空气中灼烧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 22cuo 。(5)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资料获悉,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cu+2h so(浓)cuso +2h o+so,以上两种途径,途径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24422更好。途径不生成二氧化硫,更环保或制取相同质量的硫酸铜晶体,途径消耗的硫酸少,原料利用率高。【点睛】黄铜和过量的
14、硫酸反应,所以生成硫酸锌的同时还有剩余的硫酸,铜在空气中灼烧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6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caco3、 cao、 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_ ,它的可能组成有 _种。(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 x 溶液 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_g,固体粉末由 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 的是 _ 。【答案】 caco3(或 “碳酸钙
15、 ”)23323na co(或 “碳酸钠 ”) 3 11.7 caco、 cao、 na cocaco3、 cao【解析】【分析】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 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详解】(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碳酸钠,氧化钙; 碳酸钠,碳酸钙; 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2)根据( 1)的解答可知 x
16、 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 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 caco3、 cao、 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 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 co3 + 2hcl = 2nacl +h 2 o+co 2106117x11.7g106117=11.7gxx=10.6g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
17、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故本题答案为:(1) caco(或 “碳酸钠 ”); 3;3(或 “碳酸钙 ”); na2co3(2) 11.7; caco、 cao、 na co ; caco、 cao32337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so4、 ba(no3)2、k2co3、 koh、 cuso4、 mg(no 3)2和 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 cacl2 溶液显中
18、性; k2co3 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 mgco3 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实验步骤)步骤: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步骤:将步骤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 溶溶液呈红色由此确定原粉末中含有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酚酞溶液。_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 溶液的理由 _。(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mg(oh) 2 baso4 baco3 mg(o
19、h) 2、 baso4 baso4、 baco3 mg(oh) 2、 baco3 mg(oh)2 、baso4 、baco3(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有气泡产生,沉淀上述猜想 _可足量稀 hcl,充分振荡。完全溶解能成立(2)向(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上述猜想_一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定成立写出( 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 2naoh+mgcl2=mg
20、( oh) 2 +2nacl 氯化钾【解析】【分析】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 3)2、 k 2co3、 koh 、 cuso4、mg(no 3)2 和 kcl 均溶于水; 2.cu2+ 为蓝色 ; 3.ba2+和 so42-或 co32-反应生成 baso4、 baco3 白色沉淀, mg 2+和 oh -反应生成 mg(oh) 2 的白色沉淀,其中 baso4 既不溶于也不溶于酸、 baco3 和 mg(oh) 2 可以溶于酸; 4.koh 、 k2co3 的水溶液显碱性。根据步骤可判断一定不存在 cuso4,根据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
21、量cacl2 溶液,充分振荡后可以将k 2co3 反应完,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判断碱性物质一定有koh;根据实验探究二中( 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判断沉淀一定没有baso4,一定有 baco 3,可能有 mg(oh)2,猜想 成立;( 2)向( 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沉淀中一定有 mg( oh) 2,从而推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ba(no3)2、 k2co3、 koh、 mg(no3)2,一定没有 cuso4 和 na2so4,而 kcl 是否存在对实验现象无影响。【详解】实验步骤
22、: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不含硫酸铜。实验探究一: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 溶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原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加入足量cacl2 溶液,碳酸钾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排除碳酸钾的干扰。实验探究二:(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不含硫酸钡,可能是baco3,也可能是mg ( oh) 2、baco3 的混合物,故选择( 2)向( 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3、该沉淀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 oh) 2 +2nacl说明猜想成立。归纳总结:题目中提供的试剂均不能与氯化钾溶液反应,对于整个实验无影响,故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氯化钾。【点睛】此题是对混合成分确定的考查,对此类题型的解答,应根据实验的每一过程产生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如果与实验现象吻合的物质一定存在,与实验现象不吻合的一定不存在,对实验现象不产生干扰的物质可能存在。在分析过程中,特别注意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成分、选用试剂及用量、生成物等对实验的干扰。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8a、
24、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 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 d 是最轻的气体, 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回等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 c_d_e_( 2)氧化铜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答案】 o2co2coh2ch4cuo+h2cu+h2o置换反应【解析】【详解】(1) a、 b、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 种无色气体,气体e 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 e 为甲烷, c 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 是一氧化碳, d 是最轻的气体,
25、d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 b 是二氧化碳;气体 a 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 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 o2, b 是 co2, c 是 co, d 是 h2, e 是 ch4,故填: o2 ,co2, co, h2 ,ch4;(2)氧化铜与d 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cu+h2o 置换反应。9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 a、 b、 c、 d、 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26、, e、 f 的类别相同, c、 m 的组成元素相同, c 呈固态时俗称 “干冰 ”。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 m 的一种用途 _。( 2)写出 b 的化学式 _ 。( 3)写出 fd的化学方程式 _。( 4)写出 ed的实验现象 _ 。( 5)图示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答案】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h2 so4na2so4+ ba(oh)2=baso4 +2 naoh分解反应【解析】【分析】产生白色沉淀c 呈固态时俗称“干冰 ”, c 是二氧化碳, c、m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m 是
27、一氧化碳,又因为 a、 b、c、 d、 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故a、 b、 d、e 是单质、酸、碱、盐中的一种,只有d 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d 是碱、 b 是酸 、 a 是活泼金属,又因为e、 f 的类别相同, d 与e、 f 之间能相互转化,综上所述可推知:a 是活泼金属铁等、b 是硫酸 、 d 是氢氧化钠、e 是碳酸钠、f 是硫酸钠 ,代入验证成立。【详解】(1) m 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2) b 是硫酸,化学式为: h2so4;(3) fd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 ba(oh)2= baso4 + 2naoh;(4
28、)ed是碳酸钠与可溶性钙盐或钡盐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或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5)二氧化碳高温下和碳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活泼金属 a 与盐酸或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bdef属于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所以物质间没有发生分解反应。10 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 种物质,分别由 c、 h、 o、s、 fe、 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 a、 c 是单质, b、c、 d、 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e 的固体俗称“干冰“, f 是氧化物, f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 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29、)写出 a、 d 的化学式: a_; d_。( 2)写出 e 的一种用途: _。( 3)写出 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_反应。( 4)写出 b 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c: _;fe: _。【答案】 cuh2so4 灭火复分解fe+cuso4=cu+feso4cuo+cocu+co2【解析】【分析】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 种物质,分别由c、 h、 o、 s、 fe、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 、 c 是单质,b 、 c、 d、 e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 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f 是氧化物,f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 1,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0、64:16=4:1 ,所以f 是氧化铜,d 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硫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 是硫酸, c 会与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c 可能是铁,铁能转化为 a ,a是单质,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 是铜, b 能转化为铜,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 是硫酸铜,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铜,化学式是cu, d 是硫酸,化学式是h 2so4;( 2) e 是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3)写出 de 反应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
31、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 b c 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 4; fe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cu+co 2。【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1 a g 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 b、c、 d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量 )依次减小, g 与碱反应有
32、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 (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 属于 _(填 “酸 ”、 “碱 ”、 “盐 ”或“氧化物 ”)(2)d、 e 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 的化学式是 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 _; bg:_ 【答案】 盐 h2o2 h2o+cao=ca(oh)2 h2so4+2nh3?h2o=(nh4)2 so4+2h2 o【解析】 (1) a g 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 b、 c、 d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 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 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 b 是硫酸, c 可以是氢氧化钙, d 可以是水, a 是碳酸钠, f 是二氧化碳, e 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教育培训机构股份合作合同样本4篇
- 2025-2030年地震波传播模拟软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声学基础与音响设备设计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数字化酒店管理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术室废物处理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城际铁路旅客运输与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试卷
- 原油加工工艺的模拟与优化软件考核试卷
- 南宁市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备案及信息登记服务协议
- 2025年度专业人才培训与就业服务协议
- 喷枪在摩托车改装刹车盘涂装的应用考核试卷
- 蒸汽换算计算表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导学案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产业链链长分工表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一)课件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全英文剧本 《剧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