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阜新市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方案 (草案)根据关于印发2012年辽宁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辽食安委办发2012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监测目的通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了解我市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全面掌握和分析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同时,评价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污染控制水平与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力,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及食源性疾病主动
2、监测,了解我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监测形式我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用常规监测。常规监测是针对消费量大、流通广的食品。三、监测技术机构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监测内容根据辽宁省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并实施本地区的风险监测方案,在保证完成我市监测任务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存在高风险的重点食品开展风险监测。(一)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监测项目近140项,常规监测包括有害元素、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
3、中形成的有害物质等;专项监测包括禁用药物和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等。(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常规监测包括7类食品中的12种微生物指标。(三)食源性疾病监测。监测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以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五、监测方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方法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法见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见20112012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手册(试用版),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的方法和要求见本实施方案附件3,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
4、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和2012年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手册另行下发。六、监测结果上报(一)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辽宁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二)市疾控中心要在规定时限内将监测结果报送至交办任务的主管部门并通过网络数据上报系统报至省疾控中心。(三)如发现问题,要在24小时内向省疾控中心和同级食品安全办报告;食品安全办要在24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省食品安全办报告,并通报有关监管部门采取防控措施。(四)2012年12月25日前分别将全年风险监测结果和全市风险监测工作总结报送市食品安全办。(五)承担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的医疗机构,在发现符合定义的疑
5、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后应当及时填写报告卡,组织院内会诊,并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认后网络报告,并同时反馈医疗机构。(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报告事件调查处置后,及时进行网络报告。(七)市疾控中心及时向市食品安全办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报送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信息,并且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前报送季度汇总分析报告,2012年12月25日前分别将全年监测结果、监测工作总结报至市食品安全办。(八)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的
6、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七、质量控制(一)省食品安全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质量控制措施和考核方案,组织监测技术机构实验室参加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及考核。(二)省食品安全办委托省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全省风险监测技术培训工作。(三)省食品安全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现场督导。八、资金保障按照财政管理体制要求,本市承担的风险监测任务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解决。九、总体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是一项科学性强、组织严密、运行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依照食品安全法加强组织领
7、导,统筹安排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及时通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加强计划实施中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并按有关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监测数据。(二)密切合作,依法开展监测工作本方案涉及样品采样范围涵盖食品安全各环节领域,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协助监测人员进入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以及餐饮服务场所采集样品和收集相关信息。各监管部门和监测技术机构要加强沟通合作,做到信息共享,既要做到不留死角,又要避免重复采样。在采集样品过程中,要依法购买样品。附件:1.2012年阜新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计划2.2012年阜新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3.2012年阜新市食源性疾病监
8、测计划4.2012年阜新市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抽样设计方案附件12012年阜新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计划 表1 2012年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项目及数量表监测点监测类别监测项目食品种类监测频率监测样品数量(份)数据上报截止时间阜新市元素部分铅、镉、总汞、总砷12叶菜类蔬菜、茎类蔬菜161206月5日畜肉类91204月5日铅、镉、总汞、总砷、亚硝酸盐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141207月5日食品添加剂日落黄、柠檬黄、靛蓝、亮蓝等人工合成着色剂;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饮料、冷冻饮品、果冻51306月5日药物添加剂瘦肉精畜肉类1230
9、每月注:1.采用GB/T 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或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以下简称理化工作手册)中的方法,检测组分至少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2.有机磷类农药包括甲胺磷、氧乐果、磷胺、久效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杀螟硫磷等组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包括克百威、残杀威、灭多威等组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包括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
10、苯菊酯等组分。采用理化工作手册中相关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测定。夏季、秋季各开展1次监测。3.在超市、零售店采样,黄曲霉毒素采用理化工作手册中免疫亲和柱净化的方法。4.在超市采样。赭曲霉毒素A采用GB/T 23502-2009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5.针对可能滥用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的饮料、冷冻饮品、果冻进行采样,重点是农村集贸市场,特别是学校周边地区的小卖部。采用规定的相关方法测定。6.针对易滥用防腐剂的非发酵豆制品进行采样,在农贸市场、餐饮店等采集散装样品。采用规定的相关方法测定。7.包括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采用挤压式膨化机生产的小食品,在超市、零售店采样,
11、包括不同品牌的产品,农村地区及学校周边零售店样品不少于五分之三。铝的测定推荐采用GB/T 23374-2009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或采用理化工作手册的检测方法。铝的结果以干样品中铝的含量计。8.收获季节采样,溯源至产地。9.主要养殖地区的样品应当溯源至产地,其他地区在超市、农贸市场采样。样品包括猪、牛、羊肉及其肝肾等组织。猪肉样品不少于三份之一,猪肝、猪肾等组织样品不少于十分之一。10.采集生产企业的原料乳样品,提供原料乳来源及产地信息。11.主要采集本地区养殖或捕捞产品,采集的样品包括牡蛎、扇贝、贻贝、文蛤、蛏、鲍、青蛤等。12.铅的测定采用GB 5009.12(第一法)、镉
12、的测定采用GB/T 5009.15(第一法)、总汞测定采用GB/T 5009.17(第一法)、总砷测定采用GB/T 5009.11(第一法)。13.针对可能添加色素、防腐剂等“葡萄酒”进行采样,重点是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等价格低廉的产品。采用规定的相关方法测定。14.在超市、零售店采集不同品牌的产品。亚硝酸盐采用GB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15.主要采集本地产样品。铝的测定推荐采用GB/T 23374-2009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或采用理化工作手册的检测方法。铝的结果以干样品中铝的含量计。16.包括监测区域种植或消费的主要品种。在超市、农贸市场
13、采样。各地根据本区域居民的膳食摄入特点及其市场上各种产品的比例进行数量的分配。叶菜类蔬菜主要包括大白菜、菠菜、小白菜、油菜、苋菜、茼蒿、油麦菜、圆白菜等;茎类蔬菜主要包括芹菜、芦笋、竹笋等。17.针对可能滥用护色剂、着色剂、防腐剂的产品进行采样,主要是农贸市场、超市等散装食品。采用规定的相关方法测定。18.发酵面制品包括油条、馒头、面包、油炸面制品等,主要是农贸市场、超市等散装食品。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含量以干样品中铝的含量计。铝的测定采用GB/T 23374-2009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或采用理化工作手册的检测方法。表2 2012年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专项监测项目及数
14、量表监测点监测类别监测项目食品种类监测频率监测样品数量(份)数据上报截止时间阜新市非食用物质过氧化苯甲酰小麦粉811011月5日注:1.主要在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采样,占样本量的2/3以上。检测的瘦肉精组分包括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苯乙醇胺、特布特林、妥布特罗、非诺特罗、福莫特罗、异丙喘宁等,推荐采用GB/T 21313-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监测频率为全年2次(夏秋季各1次),结果上报时间分别为3月5日、9月5日前。猪肉占2/3以上。2.主要在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采样。氯丙嗪推荐采用农业部1163号公告-8-2009猪肝中氯丙嗪残留
15、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法;地西泮参考采用农业部1025号公告-4-2008动物性食品中安定残留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玉米赤霉醇推荐采用农业部1025号公告-19-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类药物残留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喹乙醇推荐采用GB/T 20797-2006肉与肉制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3.主要在农贸市场、餐饮饭店等采样,采集的样本量应当占样本总量的2/3以上。己烯雌酚推荐采用GB/T 5009.1082003畜禽肉中己烯雌酚的测定进行,包括己烯雌酚在内的激素筛选时推荐采用GB/T 21981-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激素多残留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硝基呋喃及其代谢产物采
16、用GB/T 21311-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串联质谱法。4.主要在养殖及运输环节、餐饮饭店等采样。各地根据养殖状况,分配养殖海水鱼和养殖淡水鱼的样品数量比例。测定组分包括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性结晶紫、硝基呋喃及其代谢产物及喹乙醇。孔雀石绿、结晶紫推荐采用GB/T 19857-2005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硝基呋喃及其代谢产物采用GB/T 21311-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串联质谱法;喹乙醇推荐采用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
17、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5.主要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餐饮饭店等采样。氯霉素推荐采用GB22338-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6.乳粉、冷冻饮品、夹心饼干等样品在乡(镇)超市、集贸市场采样。三聚氰胺推荐采用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并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7.主要在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采样。碱性橙推荐采用GB/T 234962009食品中禁用物质的检测 碱性橙染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罗丹明B推荐采用理化工作手册中提供方法测定。酸性橙推荐采用理化工作手册中的方法。8.在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采样。溴酸钾推荐采用GB/T20188-20
18、06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过氧化苯甲酰推荐采用GB/T 22325-2008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表3 2012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专项监测项目及数量表(省自定计划)监测点监测类别监测项目食品种类监测频率监测样品数量(份)数据上报截止时间阜新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8酸菜230(每次监测15份)2月20日12月5日违法添加物焦亚硫酸钠9酸菜230(每次监测15份)2月20日12月5日元素部分铅4、镉4大米13010月20日元素部分铅4、镉4、砷4河蟹15010月20日注:监测数据以文件和电子邮件的两种方式一并上报省疾控中心,联系具体技术联
19、系人。采集本地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加工、餐饮单位产品。1. 氯霉素推荐采用GB22338-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2. 硝基呋喃及其代谢产物采用GB/T 21311-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串联质谱法。3. 孔雀石绿采用GB/T 19857-2005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4. 铅的测定采用GB 5009.12(第一法)、镉的测定采用GB/T 5009.15(第一法)、总汞测定采用GB/T 5009.17(第一法)、总砷测定采用GB/T 5009.11(第一法)。5. 采用GB/T 21918-2
20、008 食品中硼酸的测定。6. 采用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7. 采用SC/T3025-2006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8. 采用GB/T 5009.33-2008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9. 采用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10.按照GB10765-2010 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检测方法执行,采集在我省销售的进口婴儿配方奶粉。附件22012年阜新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表4 2012年阜新市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项目及数量表序号监测类别食品种类1监测项目数据上报截止时间1肉制品2酱卤肉、熏烧烤肉、肉松、肉干等熟肉制品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21、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志贺氏菌每月5日2生食动物性水产品3三文鱼、金枪鱼、真鲷、红鳟等鱼类,对虾、龙虾等甲壳类,牡蛎、赤贝、鲍鱼、象牙蚌等贝类,鱿鱼、墨鱼、章鱼等软体动物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定量)、诺如病毒、寄生虫每月5日3焙烤食品4三明治、汉堡包、肉夹馍,带馅料面包,夹心及装饰类饼干、糕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每月5日4熟制米面制品5米粉、凉皮、米线、蛋炒饭、米饭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定量)每月5日5果蔬类6生食水果(包括去皮和预切的鲜水果)、生食蔬菜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
22、(计数)、大肠埃希氏菌O157、大肠埃希氏菌O104(选做)每月5日芽苗菜(豆苗、豆芽等)9月15日6婴幼儿食品7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基辅助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蜡样芽孢杆菌(定量)、阪崎肠杆菌(定量)每月5日7其他8冷面(即食),包括冷面配菜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O157每月5日表5 市自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序号监测类别食品种类1监测项目数据上报截止时间1餐饮食品凉拌菜单增李斯特氏菌每季度鲜榨果蔬汁金黄葡萄球菌510月2食(饮)具集中式消毒餐具大肠菌群每季度餐饮业自备烷基苯磺酸钠、大肠菌群3冷饮雪糕大肠菌群、金黄葡萄球菌每季度注:1.
23、所有监测食品均为即食食品,以本地产品为主。2.采样地点为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专卖店等,包括乡镇、农村地区的超市、集贸市场、小卖部、小餐饮店等。样品以散装产品为主,包括简易包装和餐饮店自制产品,定型包装产品数量应占1/3。3.创伤弧菌、诺如病毒检测仅限于动物性海产品。寄生虫根据样品种类和地域特点选择具体检测项目,检测样品为可食部分,具体监测项目请参考工作手册。采样地点为餐饮店、农贸市场、水产市场、超市等。4.采样地点为餐饮店、超市、专卖店等,包括乡镇、农村地区的饭店(酒店)、街头食品、超市、零售店等。样品以散装产品为主,包括简易包装,定型包装产品数量应占1/3。5.采样地点为餐饮店、超市等,
24、包括乡镇、农村地区的饭店(酒店)、小吃店、街头食品等。样品以散装产品为主,包括简易包装。蜡样芽孢杆菌检测仅限于米饭、米粉等米制品。6.采样地点为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等,包括乡镇、农村地区的饭店(酒店)、小吃店、超市、农贸市场等。大肠杆菌O104 检测仅限于芽苗菜。7.采样地点为超市、农贸市场、零售店等,包括乡镇、农村地区的超市、集贸市场、小卖部等。8.采样地点为餐饮店、集体食堂。监测点肉制品冷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焙烤食品餐饮食品果蔬类婴幼儿食品冷面集中式消毒餐具小计熟肉制品雪糕熟制米面制品凉拌菜鲜榨果蔬汁阜新40405020308060102020240610表6 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
25、测样品数量分配表注:1.各监测点根据样本分配量,在2月1日至11月30日之间平均分配采样量和采样频率。2.果蔬类的芽苗菜(豆苗和豆芽等)产品采样时间为6-8月,9月15日之前上报。其他各类产品分10个月进行监测与结果上报,每月5 日之前上报上月监测数据。3.各监测点实验室每月应按要求及时完成本区域的样品监测工作,做好样品和菌株分离鉴定及信息的登记,网络直报工作。分离的菌株在本实验室完成生化和部分血清鉴定后,做好保存工作,每个菌株要传4个半固体和4个磁珠,于12月5日前送省疾控中心卫生微生物所,并同时报送全年监测结果、监测工作总结。附件3 2012年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26、/异常健康事件报告(一)监测内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指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疾病或事件: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合理解释的;2.病情或健康损害严重甚至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疾病的;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个案组成的。(二)监测范围遵循201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中
27、试点医院选择标准进行确定,试点医院名单详见表6。表6 阜新市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试点医院名单序号监测地区试点医院医院级别9阜新市阜新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三)监测对象2012年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监测的对象为监测试点医院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特别关注内科(如消化内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等)和儿科的就诊者。(四)监测工具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见表7。表7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报告卡编号: 姓名: 性别:出生时间: 年 月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现住址:
28、省 市 区/县固定电话:户口地址: 省 市 区/县 移动电话:患者发病时间: 年 月 日患者就诊时间: 年 月 日主要症状:全身症状:皮肤和皮下组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发热寒战乏力脱水浮肿发绀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其他 瘙痒 烧灼感皮疹 出血点黄疸 其他 呼吸系统:呼吸短促咯血呼吸困难其他 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其他 泌尿系统: 尿量减少背部/肾区疼痛尿中带血其他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其他 头痛眩晕昏迷抽搐惊厥谵妄瘫痪言语困难吞咽困难感觉异常其他 复视视力模糊眼睑下垂肢体麻木末梢感觉障碍针刺感精神失常其他 其他症状: 主要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B超、CT或核磁等):主要
29、诊断:可疑病因:(可多选) 与食品有关 与饮用水有关 与环境污染有关 职业 辐射 不详 其他 如果疑似与食品有关,请列出可疑食品名称: _上报原因(报告病例需要与某种可疑食品有关): 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用现有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无法合理解释; 病情/健康损害严重,临床少见并且无法合理解释; 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类似的病人数异常增多,超出既往水平并且无法合理解释; 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疑似与进食某种食品有关。医疗机构名称: 填报人: 填报日期: (五)报告流程1.监测对象到监测试点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本报告系统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2.医生填写纸质疑似
30、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3.医院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4.医院专管人员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诊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5.医院专管人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所在地疾控中心,并附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6.监测试点医院市疾控中心接到纸质报告卡并审核后,24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必要时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专家支援)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7.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监测试点医院所在地疾控中心通过网络填报电子报告卡上
31、报,并将专家组决定反馈监测试点医院;8.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根据201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标准(见表8)确认是否应当启动流行病学调查。若需启动流行病学调查,立即通知监测试点医院所在地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网络上报;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中心也可视食源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自行决定是否启动流行病学调查;9.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其他信息,对报告病例/事件进行综合评估。整个报告过程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表8 各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主体启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流行病学调查
32、标准序号流行病学调查启动标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主体1同一县(区)内发生类似病例3-5例县(区)级疾控中心2同一地(市)内发生类似病例10例以上或者所辖区域内有两个或以上县(区)各发生1例或更多的类似病例地(市)级疾控中心3同一省内发生类似病例20例以上或者所辖区域内有两个或以上地(市)各发生1例或更多的类似病例省级疾控中心4全国发生类似病例30例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省(区、市)各发生1例或更多的类似病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六)其他2012年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的工作目的、工作目标、工作机制、监测原则和任务分工与201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中的规定一致。二、食源性疾病
33、(包括食物中毒)报告(一)监测内容所有处置完毕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二)监测范围2012年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是在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进行。(三)监测对象2012年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对象为地市级和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置完毕的、发病2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四)报告流程1.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个案或事件,在24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在24小时内将初次调查报告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组织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完毕后将结案调查报告24小时内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在处置完毕后一周内由所在地疾控中心登录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完成事件的报告;4.市疾控中心每日登陆报告系统查看各地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随时报告省食品安全办,待核实无误后上报国家,并完成季度、年度市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分析报告提交市食品安全办。附件42012年阜新市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抽样设计方案根据省计划制订本市的抽样方案,使用多级分层抽样。第一层抽取地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堂卫生承包协议书
- 银行资金存管协议书
- 重挖运输道路协议书
- 现代汉语语篇结构与分析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护理法律试题及答案
- 核心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海运计算机考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的国际比较研究试题及答案
- 应用经济法知识答题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C++实践能力考题试题及答案
-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核医学检查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件
- 牧场成本管理
- 企业向政府报告范文
- 法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咖啡英文介绍》课件
- 2024年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
- 品质管控培训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课件
- 202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