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积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1页
5积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2页
5积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3页
5积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4页
5积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积聚中医诊断与治疗,一、定义,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积-积垒-越积越多,逐渐形成: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聚-聚散-因某种原因而聚,也可因某种原因而散-聚属无形(相对积而言),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二、病名源流,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病名,灵枢五变有“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之说。 难经五十五难有:“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有:“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脏病也,发作有时。” 古医籍中“癥瘕”所指也是积聚。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后形成的积块(疟母)称为“癥瘕”;诸病源候论有“癥瘕病诸候”专篇:“

2、其病不动者,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杂病广要积聚中明说:“癥即积,瘕即聚”。 古医籍中还有“癖块”(诸病源候论)、“痃癖”(外台秘要)、“痞块”(丹溪心法)等也归属于积聚。 中医还有“伏梁”、“肥气”、“息贲”等病名也多与积聚有关。,三、范围,多种疾病的肝脾肿大体征、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属于中医“积”。 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属中医“聚”。,四、病因病机,病因有情志内伤之气滞甚而血瘀,饮食所伤之食滞湿浊与虫积,寒邪内侵之湿痰内聚与阴血凝聚,黄疸、胁痛或久疟、或感染虫毒、或久泻、久痢等病之后的湿浊留恋、湿痰凝滞或营血运行涩滞等。,腹内结块

3、(可胀可痛),气滞、血瘀、痰浊等邪气所致,正气亏虚、脏腑失和、功能失调,疾病证候特证,有 形 之 邪 结 滞,七情内伤(肝) 饮食所伤(脾) 疾病影响,感受寒邪,五、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1.腹腔内可扪及包块。 2.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 3.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胁痛、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六、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分清“积”与“聚”:积在血分,与瘀血相关,而聚在气分,为气机郁滞,病情深浅轻重有不同,治疗有别,有必要分清。方法如上述“癥积与瘕聚”的病证鉴别。 2、聚证多实证。 3、积证可有初、中、末三期之分,初起正气尚强,以邪实为主;中期则正气渐伤而积块愈

4、显,属邪实正虚;后期瘀结不去,正气大亏,主要以正虚为主。,聚证肝气郁结证,寒甚:腹痛较剧,得温痛减,肢冷。加高良姜、肉桂。 气郁化热:有口苦,舌质红等热象。加左金丸。 木郁土虚:尚有神疲乏力便溏等症。合四君子。,食滞痰阻证,痰湿较重,合平胃散加楂、曲。 蛔虫结聚,阻于肠道,加入鹤虱、雷丸、使君子等(?),积证气滞血阻证,瘀结郁热:烦热口干,舌红,脉细弦。丹皮、山栀、赤芍、黄芩等。 寒凝血瘀: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脉缓。加肉桂、吴萸、当归,瘀血内结证,活血消积可配合鳖甲煎丸或化癥回生丹之类。 痰瘀互结:舌苔白腻。加白芥子、半夏、苍术等化痰散结。,正虚瘀结证,正气有气血阴阳几个方面,八珍汤为补益气血药。 阴伤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