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1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2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4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将降低( )。A发热B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减退D甲状腺功能亢进E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2. 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产热量( )。A战栗产热B非战栗生热C温度刺激性肌紧张D肝脏代谢亢进E全部内脏代谢增强3. 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A皮肤温度B环境温度C环境湿度D皮肤和环境温度差E风速4.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辐射和对流散热5. 摄取混合食物,呼吸商通常为( )。A0.71B0.75C0.80D0.85E1.006.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下丘

2、脑前部-视前区B中脑C下丘脑视上核D脑干网状结构E延髓7. 增加产热作用最强的激素为( )。A甲状腺激素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孕激素E乙酰胆碱8. 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最低( )。A安静时B基础条件下C清晨醒后未进食之前D平卧时E慢波睡眠时9. 当人体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将升高( )。A13%B18%C20%D23%E30% 10.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商较大( )。A机体将脂肪转化为糖时B肺通气不足时C代谢性碱中毒时D肌肉剧烈活动时E吸入O2过多11. 机体在安静时产热量高于基础代谢率的原因是( )。A大脑思考问题多B消化腺分泌旺盛C机体发生寒战D肌肉收缩以维持姿势E食物

3、的特殊动力作用12.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属于( )。A蒸发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辐射散热E不感蒸发散热13. 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改变,这可能与下列激素有关的是( )。A雌激素B孕激素C甲状腺素D肾上腺素E胰岛素14. 呼吸商等于1的物质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E维生素15. 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B下午34时C清晨26时D上午1012时E夜间1012时16. 人体感受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刺激的主要感受器是( )。A中枢冷敏神经元B皮肤热感受器C中枢热敏神经元D皮肤冷感受器E中枢冷、热敏神经元17. 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

4、39,这主要是由于( )。A体温调定点上调B皮肤血管扩张C散热中枢兴奋D产热中枢抑制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18. 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可释放的能量为( )。A28molATPB30molATPC35molATPD38molATPE32molATP19. 安静时主要的产热组织或器官是( )。A皮肤B脑C肝脏D骨骼肌E肾脏20. 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的原因是( )。A身体特别虚弱B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C机体过度散热D机体产热量不足E体温调定点上移21. 临床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A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B一定时间内的CO2产生量C食物的热价D食物的氧热价E非蛋白呼吸商22.

5、 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肝糖原B脂肪C磷酸肌酸D葡萄糖E三磷酸腺苷23. 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的是(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C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24. 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C雌激素D甲状腺激素E甲状旁腺激素25. 在一般情况下糖是供应能量最主要的物质,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 )。A50%B70%C80%D85%E60%26. 细胞内除ATP外,能够储存能量的另一种物质是( )。A乙酰辅酶AB磷酸肌酸CADPD丙酮酸EAMP27

6、. 糖原储存最多的组织或器官是( )。A脂肪B肾脏C肝脏D肌肉E脑28.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E孕激素29. 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A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B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E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30. 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 )。A寒冷B高温C肌肉活动D精神活动E进食31. 食物的氧热价是( )。A1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B1g食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C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D氧化1g食物消耗1L氧所

7、产生的热量E食物的物理卡价的同义语32. 下列物质中,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的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E无机盐33. 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不感蒸发E可感蒸发34. 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1g脂肪释放的热量是1g糖的( )。A1倍B2倍C3倍D4倍E5倍35. 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 )。A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B清晨及午后体温均较高C傍晚体温最低D波动幅度在2以上E体温波动与生物钟无关36. 运动时的主要散热部位是( )。A脑B内脏C皮肤D肌肉E神经系统37. 长期病理性饥饿情况下,呼吸商接近于( )。A0.7

8、1B0.80C0.85D0.90E1.0038. 精神性发汗中枢可能位于( )。A大脑皮层运动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E中脑39.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运动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E中脑40. 体温的行为调节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运动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E中脑41. 安静时的主要散热部位是( )。A脑B内脏C皮肤D肌肉E神经系统42. 寒冷时,血管明显收缩,使机体散热减少的部位是( )。A脑B内脏C皮肤D肌肉E神经系统43. 运动时的主要产热部位是( )。A脑B内脏C皮肤D肌肉E神经系统44. 正常情况下混合食物

9、的呼吸商是( )。A0.71B0.80C0.85D0.90E1.0045. 在安静状态下,气温22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B对流C传导D蒸发E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46. 热敏和冷敏神经元较多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运动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E中脑47. 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散热方式是( )。A辐射B对流C传导D蒸发E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48. 糖的呼吸商是( )。A0.71B0.80C0.85D0.90E1.0049. 某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 )。A食物的氧热价B呼吸商C非蛋白呼吸商D食物的物理热价E食物的生物热价50. 一定时间内机体

10、氧化脂肪和糖所产生的CO2与耗O2之比为( )。A食物的氧热价B呼吸商C非蛋白呼吸商D食物的物理热价E食物的生物热价51. 1g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 )。A食物的氧热价B呼吸商C非蛋白呼吸商D食物的物理热价E食物的生物热价52. 受风速影响最大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B对流C传导D蒸发E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53. 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散热方式是( )。A辐射B对流C传导D蒸发E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54. 蛋白质的呼吸商是( )。A0.71B0.80C0.85D0.90E1.0055. 1g食物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 )。A食物的氧热价B呼吸商C非蛋白呼吸商D食物的

11、物理热价E食物的生物热价56. 通过游泳使机体散热的方式属于( )。A辐射散热B对流散热C传导散热D蒸发散热E传导和蒸发散热57. 用酒精给高热患者擦浴的散热方式属于( )。A辐射散热B对流散热C传导散热D蒸发散热E传导和蒸发散热58. 给高热患者使用冰帽的散热方式属于( )。A辐射散热B对流散热C传导散热D蒸发散热E传导和蒸发散热59. 主要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的是( )。A肌糖原B肝糖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0. 糖原的储存形式为( )。A肌糖原B肝糖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1. 正常生理情况下,脑组织( )。A靠糖酵解供能B靠糖有氧氧化供能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2. 环境湿度可影响( )。A对流散热B辐射散热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63. 骨骼肌运动时( )。A靠糖酵解供能B靠糖有氧氧化供能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4. 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为( )。A基础代谢率增高B基础代谢率降低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65. 机体病理性饥饿表现为( )。A基础代谢率增高B基础代谢率降低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66. 红细胞增多症表现为( )。A基础代谢率增高B基础代谢率降低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67.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 )。A基础代谢率增高B基础代谢率降低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68. 风速可影响( )。A对流散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