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一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一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姓名班级学号重点: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征。【自主学习】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 ,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 转变。(2)近代:本阶段的特征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男子: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鸦片战争后, 传入中国,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女子:20世纪20年代以后,改良 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 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 、 为特征的苏式服装

2、流行。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盛行 和“干部服”。改革开放以后,要求穿得好、穿得 、穿得 。2饮食(1)传统菜系:鲁菜、粤菜、川菜、 菜影响最大,号称四大菜系。(2)西餐传入:19世纪 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 。3居住(1)北方传统住宅: 是北方地区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出现: 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 的新式住宅。(3)中西合璧: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 成为典型的特征。二、社会习俗1. 婚姻习俗:由父母之命、 到 、恋爱自由;婚姻礼仪也开始 ,仿效西方的 。2丧葬礼俗:趋于简化

3、,出现新式丧礼;一些城市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由 向火葬改革。3其他(1)剪辫易服: 成立后,政府颁布法令剪辫易服。(2)历法: 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3)社交: 取代了跪拜作揖, 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4)妇女解放: (废止缠足);女子获得受 权利,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重难点探究: 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材料二 北京某周姓女,自欧美留学归来,染一种西洋习气。一日问其母怎样嫁与父亲,母亲答曰,经媒人介绍,未曾谋面,由

4、我父母做主即嫁与你父亲 。某日,其门前出现了一个招夫广告牌:“吾自幼游学欧美,去岁回国,即在X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八年一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者,务请应时亲自驾临会谈可也。” (1) 阅读材料一,概述生活和社会习俗有哪些变化? (2) 阅读材料二,周姓女与其母亲的婚嫁观念有什么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课后反馈: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2.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彻底发生改变 A. B. C. D. 3.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 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C. 远离大城市 D. 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4.根据下列图片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