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B_20个班_课外题型第一套(有答案)new_第1页
大学物理B_20个班_课外题型第一套(有答案)new_第2页
大学物理B_20个班_课外题型第一套(有答案)new_第3页
大学物理B_20个班_课外题型第一套(有答案)new_第4页
大学物理B_20个班_课外题型第一套(有答案)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本大学物理B教材外练习题型第一套(2010.2)质点运动学一、选择题D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3t-5t3 + 6 (SI),则该质点作(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 B 2、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其中a、b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D. 3、 质点作曲线运动,表示位置矢量,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a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

2、达式中, (1) , (2) , (3) , (4)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C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式中的k为大于零的常量当时,初速为v0,则速度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 (A) , (B) , (C) , (D) C.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一质点在某时刻的速度是2 m/s,说明它在此后1 s内一定要经过2 m的路程 (B) 斜向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处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的法向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加速度越大,则速度越大 二 填空

3、题 1、一物体质量M2 kg,在合外力 (SI)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式中为方向一定的单位矢量, 则当1 s时物体的速度_ 2. 一足球运动员踢出的初速度 ,与水平方向成45角,不计空气阻力,此足球的轨迹方程为 。(m/s )、2 /2 (m/s2) 3. 质量为的质点M,沿半径的圆周运动,以圆周上一点O为自然坐标原点,M的运动学方程为,则时,质点的切向加速度为 ,法向加速度为 。、或 4.若质点沿Ox轴运动,其速度方程为,已知时,质点位于处,则时,质点的加速度为 ,第2秒内的位移为 。、 5.以大小为4m/s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物体A,抛体初速度与水平右向夹角为30度,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

4、,竖直向上为y轴正向,水平向右为x轴正向,建立二位直角坐标系,则在此坐标系中,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矢为 (m),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 振动一、选择题B 1、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有质量为m的重物,其自由振动的周期为T。今已知 振子离 开平衡位置为x时,其振动速度为v,加速度为a。试判下列计算该振子倔强系数的公式 中,哪个是错误的:(A) (B)k=mg/x。(C) (D)k=ma/xC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A)T/4。 (B)T/12。 (C)T/6。 (D)T/8。D 3、弹簧振子在光滑水

5、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A)。 (B) (C) ( D)0。C 4.两质点沿水平轴线作相同频率和相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它们每次沿相反方向经过同一个 坐标为X的点时,它们的位移X的绝对值均为振幅的一半,则它们之间的周相差为(A) (B) (C) (D) E 5. 一物体同时参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简谐振动: 。合成振动的振幅为(A) 0.2 m (B)0.02 m (C) 0.01 m (D) 2 m (E) 0 m(2)Ox(1)(3)二 填空题1、三个简谐振动方程分别为 ,和画出它们的旋转矢量图_0.05m, 2、一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已知 t = 0时的初位移为0.04

6、 m,初速度为0.09 m/s,则振幅A =_ ,初相f =_ 3、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确定在t = 2s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_,速度为_ 4、图中用旋转矢量法表示了一个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的长度为0.04 m,旋转角速度w = 4p rad/s此简谐振动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为x =_(SI) 、 5.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 、它们的合成振动的振幅为_,初位相为_。波动一、选择题D 1、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a、b为正值常量),则 (A) 波的频率为a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C) 波长为 p / b (D) 波的周期为2p / a B 2

7、、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 = 0.03cos6p(t + 0.01x ) (SI) ,则 (A) 其振幅为3 m (B) 其周期为 (C) 其波速为10 m/s (D) 波沿x轴正向传播D 3、图为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若波的表达式以余弦函数表示,则O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为 (A) 0 (B) (C) p (D) A 4、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l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 (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C 5 、两相干波源S1和S2相距l /4,(l 为波长),S1的相位

8、比S2的相位超前,在S1,S2的连线上,S1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A) 0 (B) (C) p (D) 二 填空题503.2ms-1 1、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0.25 m,传播速度是340 m/s,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波长变成了0.37 m,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_0.8m, 0.2m, 125Hz 2、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u = 100 m/s,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可知波长l = _; 振幅A = _; 频率n = _ 3、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 ,波速为u坐标为x1和x2的两点的振动初相位分别记为

9、f 1和f 2,则相位差f 1f 2 =_ 0 4、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和.S1距P点3个波长,S2距P点 4.5个波长设波传播过程中振幅不变,则两波同时传到P点时的合振幅是_ 2 m, 45 Hz 5、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长为_,频率为_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D 1、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 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 p1 (B) 4 p1 (C) 5 p1 (D) 6 p1 D 2、已知

10、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C 3、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K/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r,分别有如下关系: (A) n不同,(EK/V)不同,r 不同 (B) n不同,(EK/V)不同,r 相同

11、 (C) n相同,(EK/V)相同,r 不同 (D) n相同,(EK/V)相同,r 相同 A 4、有容积不同的A、B两个容器,A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 V)A和(E / V)B的关系 (A) 为(E / V)A(E / V)B (B) 为(E / V)A(E / V)B (C) 为(E / V)A(E / V)B (D) 不能确定 B 5、已知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温度为T1与T2时的分子最概然速率分别为vp1和vp2,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f(vp1)和f(vp2)若T1T2,则 (A)

12、vp1 vp2, f(vp1) f(vp2) (B) vp1 vp2, f(vp1) f(vp2) (C) vp1 f(vp2) (D) vp1 vp2, f(vp1)0,Q0,W0,Q0,W0 (C)E0,Q0,W0 (D) E0,Q0,W1 (B) x轴上0x1 (C) x轴上x0 (E) y轴上y0 A 2、电荷面密度分别为s和s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放置,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设场强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D 3、下面列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场强公式,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A) 点电荷q的电场:(r为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 (B) “无限

13、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l)的电场:(为带电直线到场点的垂直于直线的矢量) (C)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s)的电场:(D) 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s)外的电场: (为球心到场点的矢量) D 4、一电场强度为的均匀电场,的方向与沿x轴正向,如图所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pR2E (B) pR2E / 2 (C) 2pR2E (D) 0 D 5、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 , 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

14、不变 (C)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C 6、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的场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 (A) 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B) 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C) 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D) 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C 7、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放置着三个正的点电荷q、2q、3q若将另一正点电荷Q从无穷远处移到三角形的中心O处,外力所作的功为: (A) (B) (C) (D) B 8

15、、带有电荷q的一个质点垂直射入开有小孔的两带电平行板之间,如图所示两平行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距离为d,则此带电质点通过电场后它的动能增量等于 (A) (B) qU (C) qU (D) D 9、 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位)面,由图可看出:(A) EAEBEC,UAUBUC (B) EAEBEC,UAUBUC (C) EAEBEC,UAUBUC (D) EAEBEC,UAUBUC 10、设有一带电油滴,处在带电的水平放置的大平行金属板之间保持稳定,如图所示若油滴获得了附加的负电荷,为了继续使油滴保持稳定,应采取下面哪个措施? (A) 使两金属板相互靠近些 (B) 改变两极板上

16、电荷的正负极性 (C) 使油滴离正极板远一些 (D) 减小两板间的电势差 二、填空题0.4V/m、向上 1、电荷为510-9 C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 2010-9 N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方向_、 2、电荷分别为q1和q2的两个点电荷单独在空间各点产生的静电场强分别为和,空间各点总场强为现在作一封闭曲面S,如图所示,则以下两式分别给出通过S的电场强度通量_, _、 3、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其电荷面密度为s该圆柱面内、外场强分布为(表示在垂直于圆柱面的平面上,从轴线处引出的矢径):_ _(rR ) 、0、 4、在点电荷q和q的静电场中,作出如图所示的

17、三个闭合面S1、S2、S3,则通过这些闭合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是:F1_,F2_,F3_0、高斯面 5、如图,点电荷q和q被包围在高斯面S内,则通过该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_,式中为_处的场强 6、电荷分别为q1,q2,q3的三个点电荷分别位于同一圆周的三个点上,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圆半径为R,则b点处的电势U_ _ 7、如图所示,在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分别作三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A,B,C已知UAUBUC,且UAUBUBUC,则相邻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是:RBRA_ RCRB (填,) 8、静电力作功的特点是_ _,因而静电力属于_ _力 9. 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的空心圆柱体,内半

18、径为a,外半径为b,电荷体密度为,若作一半径为r (arb)、长度为L的同轴圆柱形高斯柱面,则其中包含的电量q =_1:2 10、一质子和一a粒子进入到同一电场中,两者的加速度之比,apaa_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一、选择题(B) 1、如图所示,两同心导体球壳,内球壳带电荷+q,外球壳带电荷-2q静电平衡时,外球壳的电荷分布为: 内表面_ ; 外表面_ (A) -q,+q (B) -q,-q (C) -2q,0 (D) 0, -2q(D) 2、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充电后板间电压为U然后将电源断开,在两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厚度为d/3的金属板,则板间电压变成U=_ (A) (B)

19、(C) (D) 二、填空题不变、减小 1、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若使二极板间距离增加,则二极板间场强_,电容_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q/U 2.一个孤立导体,当它带有电荷q而电势为U时,则定义该导体的电容为C =_,它是表征导体的_的物理量恒定磁场一、选择题A 1、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1 / B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D 2、通有电流I的无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则P,Q,O各点磁感强度的大小BP,BQ,BO间的关系为:

20、 (A) BP BQ BO . (B) BQ BP BO (C) BQ BO BP (D) BO BQ BP B 3、一个电流元位于直角坐标系原点 ,电流沿z轴方向 ,点P (x,y,z)的磁感强度沿x轴的分量是: (A) 0 (B) (C) (D) B 4.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 (A)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 0 (B)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 (C)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 (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常量 B 5、如图,两根直导线ab和cd沿半径方向被接到一个截面处处相等的铁环上,稳恒电流I从a端流入而从d端流出,则磁感

21、强度沿图中闭合路径L的积分等于 (A) (B) (C) (D) D 6. A、B两个电子都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一均匀磁场而作圆周运动A电子的速率是B电子速率的两倍设RA,RB分别为A电子与B电子的轨道半径;TA,TB分别为它们各自的周期则 (A) RARB =2,TATB=2 (B) RARB ,TATB=1 (C) RARB =1,TATB (D) RARB =2,TATB=1 B 7、一电子以速度垂直地进入磁感强度为的均匀磁场中,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所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将 (A) 正比于B,反比于v2 (B) 反比于B,正比于v2(C) 正比于B,反比于v (D) 反比于B,反比于v B

22、8. 有一矩形线圈AOCD,通以如图示方向的电流I,将它置于均匀磁场中,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一致,线圈平面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a,a E12 (D) M12 = M21,E21 E12 4、两根很长的平行直导线,其间距离d、与电源组成回路如图已知导线上的电流为I,两根导线的横截面的半径均为r0设用L表示两导线回路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则沿导线单位长度的空间内的总磁能Wm为 (A) (B) (C) (D) (A)5. 两根很长的平行直导线,其间距离为a,与电源组成闭合回路,如图。已知导线上的电流强度为I,在保持I不变的情况下,若将导线间的距离增大,则空间的 (A)总磁能将增大 (B)总磁能将减小(C)

23、总磁能将保持不变 (D)总磁能的变化不能确定二、填空题Z、x 1、在直角坐标系中,沿z轴有一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另有一与其共面的短导体棒若只使导体棒沿某坐标轴方向平动而产生动生电动势,则(1) 导体棒平行x轴放置时,其速度方向而沿_ 轴(2) 导体棒平行z轴放置时,其速度方向而沿_ 轴9.6 J 2、自感系数L =0.3 H的螺线管中通以I =8 A的电流时,螺线管存储的磁场能量W =_1 3、加在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变化率1.0106 V/s,在电容器内产生1.0 A的位移电流,则该电容器的电容量为_mF 4. 半径为r的小导线环,置于半径为R的大导线环中心,二者在同一平面内,且,在大导

24、线环中通有正弦电流I=I0sint,其中、I0为常数,t为时间,则任一时刻小导线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_0.40V, -0.5m2s-1 5. 、一半径r=10cm的圆形闭合导线回路置于均匀磁场,与回路平面正交,若圆形回路的半径从t=0开始以恒定的速率 dr/dt=-80cm/s收缩,则在这t=0时刻,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_;如要求感应电动势保持这一数值,则闭合回路面积应以ds/dt=_的恒定速率收缩。波动光学一、选择题C 1.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l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

25、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 2. 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点,路径的长度为lA、B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Df,则 (A) l3 l / 2,Df3p (B) l3 l / (2n),Df3np (C) l3 l / (2n),Df3p (D) l3nl / 2,Df3npA 3、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2、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3,已知n1n2n3若用波长为l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与的光程差是 (A) 2n2 e (B) 2n

26、2 el / 2 .(C) 2n2 el (D) 2n2 el / (2n2)A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B 5. 在牛顿环实验装置中,曲率半径为R的平凸透镜与平玻璃扳在中心恰好接触,它们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垂直入射到牛顿环装置上的平行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l,则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暗环半径rk的表达式为 (A) rk = (B) rk = (C) rk = (D) rk =B 6.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入

27、射在宽度为a4 l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 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D 7. 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若使单缝宽度a变为原来的,同时使入射的单色光的波长l变为原来的3 / 4,则屏幕C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Dx将变为原来的 (A) 3 / 4倍 (B) 2 / 3倍 (C) 9 / 8倍 (D) 1 / 2倍 (E) 2倍 D 8. 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 D 9、一束白光

28、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A) 紫光 (B) 绿光 (C) 黄光 (D) 红光B 10. 对某一定波长的垂直入射光,衍射光栅的屏幕上只能出现零级和一级主极大,欲使屏幕上出现更高级次的主极大,应该 (A) 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小的光栅 (B) 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大的光栅 (C) 将光栅向靠近屏幕的方向移动 (D) 将光栅向远离屏幕的方向移动(B)1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 振片,则(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

29、弱。(D)无干涉条纹。(B)12. 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 转动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A)光强单调增加。 (B)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少至零。(C)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D)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B)13. 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不知其折射率的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知(A)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B)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C)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D)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D)14. 某种透明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指全反射)等于

30、45,光从空气射向此媒质时的布儒 斯特角是(A) 35.3 (B) 40.9 (C) 45 (D) 54.7 (A)15.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A)1/2 (B)1/5 (C)1/3 (D)2/3二、填空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两缝的间距为所用光波波长的N倍,观察屏到双缝的距离为D,则屏上相邻明纹的间距为_ 2. 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0 mm若整个装置放在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将为_mm(设水的折射率为4/3) 3. 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图所示的透明薄膜膜厚度为e,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d _ _4、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观察屏上P点到两缝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设双缝和屏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的媒质,则P点处二相干光线的光程差为_ 5. 用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2的劈形膜(如图)图中各部分折射率的关系是n1n2n3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从劈形膜顶开始向右数第5条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