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_第1页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_第2页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_第3页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_第4页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园艺3.2 插花的创作原则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插花,学习造型形象思维的应用。2过程和方法 学习掌握插花的固定与造型。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增进技术与美学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教学重点 1插花的基本技艺; 2插花造型的构思和主题的设计 教学难点主题(花型)设计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课题)插花与鉴赏插花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插花艺术是运用色彩和造型等手段,通过具体可见的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可以把人们引进幽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佳境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插花实践。同学们已经把插花有关的物品准备好了

2、,看起来已跃跃欲试。(二) 教授新课一、插花展示1插花展示我们来看看往届学生的插花作品。大家有什么观点,评议一下,优缺点在哪里?学生观看往届插花照片,发表自己的看法。2强调插花注意事项通过刚才的学生集体讨论,老师评议,学生受到了一些启发和点拔。提问:我们在构思造型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回答(略)如:插花的主题设计、插花基础“六法”、插花的基本造型、赋色方式等。要点:提醒学生不要忽略插花的基本原则二、插花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设计插花。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通过实践取得脑手结合。三、插花鉴赏展示几盆现场实践的插花作品,由该组同学介绍创作思路,同学鉴赏并发表个人看法。(三) 小

3、结1学生自评价表 备注:(选择打“”,等级打“优、良、中”)分析:作品完成后相互进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丰满造型,恰好地表达思想。2老师讲评(1)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创新设计的思想;(2) 讲评好的作品,鼓励创新作品。3插花的造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插花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插花造型基本原理。(3)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造型、沟通合作、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 以“母亲节”为主题,唤起学生感恩的心; 通过师生共同评价作品,教

4、师鼓励学生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知识及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教学难点:掌握插花造型的技巧和方法。教 具:剪刀、透明胶带、花泥、花盆(或塑料盆、花篮、塑料纸等)花材、细铁丝、课件等。教学环节:一、复习1一些常用的花语。2你知道母亲节具体是哪一天么?如果你送给母亲一些花,你选择些什么花?二、引言母亲节节就要到了,我提醒大家送给母亲一些礼物,母亲会很高兴。如果你还没有想好送什么礼物,今天你学会了插花,老师建议你花很少的钱给母亲买一两朵花,再配上一些不用花钱买的花材,自己设计造型,再加上自己制作的小卡片,写上对母亲的祝福。

5、会给母亲带来多重的惊喜。母亲会感到过了一个特别难忘幸福的母亲节,从此以后她会更爱你。你与母亲的感情会更加深厚。三、新课1师生共同欣赏一些插花造型。2四个同学一个小组,自主设计、合作创作出自己小组的插花造型。3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出好的插花造型应遵守的八个原则。4学生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在设计创作时,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改进之后效果如何?5教师展示一些好的学生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附)探究插花造型方法工作单_月_日 上(下)第_节 组别_组员_ (在适当位置花对号)插花造型规律深色浅色花苞盛花聚集散开上下猜一猜:1花朵的位置能否插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2花和叶能否等距离安排?演示文稿: 插花艺术.ppt

6、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对山石材料沙积石的锯、凿、刻、砂、粘等操作技能;2知道山水盆景的一般布局规律。教学重点 山石的加工方法。 教学难点 盆景的构思立意和划线。 教具 1自制仿真可拆卸山石盆景。2各种造型的山水盆景数盆。 工具材料 小钢锯,一头尖、另一头扁的小锤,大楷笔,垫板和砂纸,铅笔,百得胶,小盆,沙积石二块。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出示各种造型的山水盆景。讲解山水盆景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颗明珠,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以盆为纸,山石为绘,集中再现了大自然的山水胜境,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今天,同学们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小的山水盆景,如果把它放在茶几或窗台上,

7、在闹市的斗室之中,邻略大自然诱人风光,那一定别有一番情趣。 评述一 教学一开始就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接受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欣赏教师出示各种盆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确立学习的意向。教授新课 板书:十四、制作小盆景一、盆景制作步骤选石(结合盆景实例,介绍斧劈石、千层石、沙积石、浮石等性质不同的山石材料)。如斧劈石、千层石,天然纹理好,能表现出悬崖陡壁的磅礴气势,但质地坚硬,不易加工;又如沙积石、浮石,多孔易吸水,利于草木附生,质地疏松易雕琢,适于制作秀丽多姿的盆景。今天我们选用沙积石来制作小盆景。 评述二制作山石盆景首先要选石。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结

8、合课本要求,选用沙积石,这样便于学生制作成功。构思立意 加工前要根据所选石料的大小、形状确定主题,构思塑造的山水风景的大体形象,在纸上打一个草稿,然后根据这一草图形象进行加工。(教师结合两盆选型不同的盆景实例,讲解“构思立意”的过程)。出示几幅典型的构思草图,供学生欣赏和模仿。山石的加工 山石的加工一般可分解为锯截、雕琢和粘合三步。锯截是把山石底部锯平,使它放在盆中时平稳。雕琢是先凿出轮廓形态,再凿出山丘和粗的纹理,然后用刻刀或钢锯条刻拉出细纹,做到远观气势磅礴,近看纹理细腻。粘合是将山与山之间的位置经调整后粘合成为一个整体。(教师运用可拆卸仿真模型示范讲解锯截、雕刻、粘合,并且用幻灯打出流程

9、图1)。 组景粘合 雄伟的 构 思险峻的 山石选择山石的加工 立奇特的 意 秀丽的 锯割砂平雕琢 图1评述三山石盆景制作中的山石加工,是教学中的重点,怎样做好示范操作表演,又是教学中的一个图点。吴老师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而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山石教具(盆景模型制作方法见附页)。这套教具形象逼真,可以拆装分解。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完成锯截、雕琢、粘合等几个操作步骤的整体示范。所以,一件好的教具,在教学中可以使难点迎刃而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表象。二、学生制作 、选择主山石: 一只盆景要由多块山石加工后组合而成,山石有大小主次之分,高矮之别。选择石料的原则是先主后副,先大后小。请同学们将垫板放在桌面上,将

10、沙积石材料放在垫板上,按照选择石料的原则,取出认为最适宜作为主山石的进行加工。、山石加工()划线:加工前先要划线。怎样在山石上划线呢?我们可以用遮盖法来确定锯截线的最佳位置,然后用铅笔划出锯线,见图2。也可用图3方法:一手捏住山石紧靠课桌边沿,再用一支平放在桌面的铅笔,使笔尖触到山石,笔插在桌面上伸缩移动,山石上即划出需要的锯截线。(同座学生中一个进行划线练习,另一个在旁进行纠错,然后轮换。教师巡回辅导)。(2)剧截复习“工艺”课中已学过的锯割方法。观看图2幻灯片,并用拆卸教具进行分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行锯截。(3)砂平经锯割过的山石底还需用砂纸将它磨平。方法是:先将砂纸平摊在垫板上,将山石底部

11、在砂纸上来回加压砂磨,达到山石放置平稳。(4)雕琢雕琢要因石制宜,要按“构思立意”要求进行。余量大的部位先要剧割去多余部分,再用小凿锤加工(图4.5)。余量小的部位要以铲带刮,个别部位可用锯条拉刻。先雕琢主山石,再加工其它小山,同一盆中的山石纹理要一致。3布局经雕琢好的山石在盆中排列的位置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多数山石置于盆中,必须主次分明,位置恰当。(教师用模型通过幻灯说明图612的布局情景)。最后归纳要领如下:四要:要有近有远(图6),要回转曲折(图7);要山脚大山头小(图6.7),要前窄后宽(图8)。四不要:不要偶数集居(图9),不要等距离排列(图10);不要一直线排列(图11

12、),主山不要偏中(图12)。评述四 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在有限的小盆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讲“布局”时,将操作要领采用口诀式的“四要四不要”,学生易于记忆,这是技能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4粘合当布局达到最佳时,就要将各组成部分粘合,成为一个整体。粘合时,先用大楷笔或小刷子刷去山石上的浮灰碎屑。再在需粘合面涂上少许百得胶,当涂层有些粘手感时,即可粘接。也可用水泥调上与山石颜色相仿的颜料粘接。最后,我们还可以在小山上种上青苔,这些工作请同学们带回去自己试一试。 三、小结评价 教师挑选几盆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教学小组评议,标准是:(1)主山底部平稳;(2)主题鲜明;(

13、3)布局要符合“四要”“四不要”。(组织学生自评后,填写“评一评”表格)。 总评 1.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育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通过山水盆景制作,渗透热爱祖国河山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想象、设计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起到了“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的效果。2.本节课的一个特点,在于以巧妙地设计和合理地使用可拆卸山水盆景模型教具进行操作示范教学。劳技学科是一门刚起步的新学科,许多配套工作一时难于跟上。吴老师能够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制作教具使本堂课增色不少。附:仿真山石盆景模型制作方法简介。可拆卸仿真山石模型制作方法可拆卸仿真山石模型制作方法 一、工具材料 美

14、工刀,木刻刀,镊子,毛笔,铅笔,白色发泡塑料一种(常见的包装防震材料)数块(厚度可根据需要而定),小磁铁,碎麻丝,竹牙签几根,浆糊,水彩颜料,石膏粉等。 二、制作过程 1.制作模具根据需要选择一块发泡塑料。先用铅笔在其表面画出所需山石的外形(图A),用美工刀小心地先沿外轮廓由外及里、从上到下刻出模腔(深度:仿斧劈石一般在12CM;仿沙积石一般在25CM,如图B),再进行模具表面加工,制作仿斧劈石时,需在模腔表面刻划出笔直的沟道与条痕,纹理要与真石相似;若制作仿沙积石时,那么需在模腔表面用镊子连钳带拉,造成不规则的圆孔,形如蜂窝(图C)。2.浇注石膏 先用毛笔在模腔内刷一层稀浆糊(便于脱模),再

15、用水把石膏粉调成浆状(为增强牢度可调入麻丝等),立即注入模腔,并在底部嵌入几颗小磁铁、,刮平。约半小时后即可脱模(图 D)。3.制作拆卸部件 在需要拆卸部位先钻上两个小洞,插入半根牙签(图E),再刷一层稀浆糊,重新放入模腔。再在原模具上根据需要刻去一部分(图F阴影部分,然后注入石膏浆。半小时脱出分别凉干。4.修整着色 为了以假乱真,还得修整着色。在纹理和颜色上要求与真石想似,着色时,宜先淡,逐渐加深,到与真石逼真为止。这样,可拆卸山石模型就制作好了(图G)。 三、使用 教师使用可拆卸模型时,可将模型放在垫有铁皮底的塑盆内。这样,教师一边演示讲解一边走动给学生观看,即使盆底倾斜一些,模型也不易倾

16、倒。教师运用模型进行山石加工示范操作时,可将模型拿在手中进行,也可将模型放在投影仪上进行。教学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上盆用的器具。2、初步学会花卉上盆的技能。3、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劳动的评估,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操作技能教学细目标编号技能名称技能要求模仿初步学会学会应用1垫盆凹面朝下,“人”字搭放。2铺土先粗后细,铺土适量。3栽苗位置正确,深浅合适。4整理盆沿干净,土表平整。5浇水水量适当,阴处放置。教学重点:铺土和栽苗教学难点:栽苗教具:自制可视花盆器具:花苗、花盆、培养土、花铲、剪刀、浇水器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讲解: 板书讲解:提问:学生回答花卉能美化我们

17、的生活,陶冶情操。在城市里很多花卉都栽种在盆里。花卉的上盆技术,是园艺课的基本功之一。七、上盆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3页,阅读第一、二段。什么叫上盆?把花卉种到花盆里叫上盆。二、认识器具和用途讲解和展示教师逐一出示上盆需用的器材:花苗、花盆、瓦片、培养土、花铲、浇水器等,并讲解各种器材用途。评述学习操作技能,需要各种工具和材料。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操作中所用到的器材及其性能,是学好操作技能的前提。通过实物展示法,让学生加深对器材的了解。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讲解和示范自问:自答: 讲解:上盆前,首先应该挑选大小合适、完好无损的花盆。否则会影响花苗的正常生长和花卉的观赏价值。花木种植在多大的

18、盆中较合适呢?图选盆图1 三盆花中,哪盆花配得合适呢?图(3)所选花盆是合适的。要求盆的直径是花株高度的2/3左右。图(1)盆太大。图(2)盆太小。除了要挑选大小合适的的花盆外,还要检查花盆有没有破损,对外观破损的花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剔除出来。但有些外形完好,内有裂缝的花盆,光用观察的方法是很难分辨的,这就需要用听的方法来鉴别。演示: 讲解:教师分别敲打二个花盆,却发出二种不同的声响,一个清脆,一个钝哑。发声清脆的是好的花盆。花盆选好后还要用水浸透。三、上盆的步骤板书示范和讲解垫盆教师出示自制有机玻璃制作的可视性花盆。将瓦片凹面朝下,一块挡住盆孔一半,另一块搭在第一块瓦片上挡住盆孔的另一半

19、,呈“人”字型(图2)。 图垫盆评述在上盆教学中由于花盆的不透明,教师的一系列示范学生不能清晰地观察。由此容易引起学生操作错误,甚至会形成教学中的难点。曲学衡老师通过自制的可视性花盆不仅学生能观察到瓦片在盆中安放的状况,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能看清花卉根枝情况、培养土的粗细层次和水在土中的渗透过程,可以答案、大大提高示范的可见性和清晰度。可见,备课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备教具。自制教具虽然课前麻烦些,但在教学中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板书: 讲解:示范:2.铺土铺土应该先铺粗土,后铺细土。朝已搭好“人”字型瓦片的可视花盆中铺土,先装粗土,后装细土。学生清楚地看到培养土的各个

20、层次。并且不时用花苗根部附着的土块测试装土量,直至根部附着土块的上端离盆沿约2厘米左右(图3)。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板书讲解: 示范: 讲解: 板书:边讲边示范: 展示3.栽苗这第三步是种好花的关键。花苗应栽在花盆中央,并保持苗株正直。花苗定位:左手把花苗置于盆中央,且扶正花苗,右手用花铲向盆中装土。压土方法:当花苗根部四周都填到土后就应该压土了。用两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同时在花苗的根部压,使花苗根部的宿土和新装的培养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不能把土压得过份结实,以免影响花苗生长。填土适量:继续填土直至土面至盆沿厘米左右(如盆小可填至盆沿1.5厘米左右)。把苗栽入盆中后,还要整理一下,使盆

21、花显得整洁美观。4.整理整理时应该先把盆沿和外壁的土拂去,把盆土表面的大土块和杂物拣出。最后把盆摇晃或轻拍几下,使土面平整松软。教师把整理好的盆花端在手中,在过道中巡回展示,让学生观察花卉栽种后的状况。评述教师的操作过程让学生验看,不仅能很好地融洽师生间气氛。而且还能激起学生跟着做的兴趣。在操作示范时,教师一定要讲情要领: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这样操作有什么问题。不然,学生只是草草地观看一遍,不知所以然,待到自己操作时会发生困难。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归纳小结提问和归纳:花苗移栽以后,要及时浇水。5.浇水用浇水器浇水,通过自制的透明花盆让学生观察水在泥土中的的渗透过程。不能用水冲盆土,否则

22、会把培养土冲走,浇水量以盆有渗水为好。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小结,请学生回答各步骤内容和要求,并在黑板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按步骤作图,对回答不完整者作相应的补充(图4)。图上盆的步骤评述在教师作示范操作后,让学生“过电影”,回忆操作全过程。曲老师小结时把上盆的各个步骤一个一个地用图形表示,十分形象。在一些学校中,有些学生虽然能进行某一个具体操作,但对整个操作顺序,工艺流程不明确,所以轮到自己动手时显得忙乱,离开教师手把手指导,就无法独立完成操作。因此教师的归纳小结十分必要。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五、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布置操作要求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和辅导:1.每人栽种一棵菊花。2.栽种时要不怕脏、不怕

23、累。3、同学之间要互相协作。4.、每位同学都有一张“自评互评表”,请同学们细细看一看、想一想。操作的每一步骤结束后,要对照表上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操作实际,打一个自评等第。再由同桌学生互评。一个步骤自评互评结束后,再进行下一个操作,操作过程中如有问题可随时举手提问。5.要养成好的劳动习惯,对工具要爱护,栽种完毕后应该把工具、器材按原样放好、场地打扫干净。学生两人一组,每人栽种一盆菊花。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结合教材要求进行指导。对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讲评及时提醒全体同学注意,在对学生作品评分的过程中,注意开展竞赛评比,发现典型,用于课堂讲评。六、对学生作品讲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典型作品,分别评述其优缺点,讲评中注意以表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