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气候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气候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气候专题复习资料_第4页
气候专题复习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类型命题趋势】1.结合区域地图判断某一地点或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常指定具体地名或具体位置(经纬度位置),这类试题多出现在读图题中。2.结合经纬度图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3.结合曲线柱状图(或表格数据)判断气候类型。4.结合气温降水坐标图判断四地的气候类型。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气温降水玫瑰图或风向玫瑰图判断气候类型。6.气候分布模式图判断气候类型。7.以某一个知识点为题干,综合相关的地理知识判断气候类型。【知识回顾】一、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关于任何气候的描述或比较,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

2、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还有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二、气候形成的主导因子气

3、候形成的因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由纬度位置影响的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二是大气环流(是气压带、风带控制或交替控制下,还是季风环流等的大气运动的影响降水和气温,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1)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三是下垫面(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水陆的差异、海拔的差异、植被的差异、洋流、反射率的差异等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四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影响。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

4、而影响气候,通过改变大气组成而影响气候(温室效应)。五是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而在具体区域导致了洋流对于特殊气候特征的形成往往起到促进作用。(1)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的分布区在欧洲西部,因为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西岸分布区的纬度较高,在大陆东岸分布区的纬度较低,因为中高纬地区大陆的西岸受暖流影响,大陆的东岸受寒流影响。(3)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一直延续到赤道附近,因为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同理,热带沙漠气候在西海岸也向南延伸,此外在澳大利亚西部,寒流也促进了干旱气候的形成。三、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 1、根据气

5、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无论给的资料是文字材料、表格资料,还是曲线、柱状图,都要具体分析出相关月的气温值、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及年降水变化。而判定气候类型的关键点是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主要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是热带、亚热带、温带还是寒带的气候,再根据降水特征判定具体是哪种气候类型。具体步骤是:(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值,确定热量带:热量带最冷(或最热)月均值气候类型热带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季风气候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温带海洋

6、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最热月均温在10以下苔原、冰原气候(3)根据降水量和季节分配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降水类型对应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季降水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季降水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特殊性:日本为季风气候,其西部沿海地区(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2.根据

7、地理位置、景观等判断如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根据主要的植被、动物、土壤,甚至主要农作物等,也可以反过来推定是哪种气候。【例题精讲】【气候的信息呈现】1、文字式【例1】09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答:(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2)有春汛和夏汛,(3) 1月平均气温-12,故有有结冰期; (4)A地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

8、高,含沙量较小。(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旱灾多发主要自然原因(1)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2)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降水过多、集中于夏季且强度较大;(2)图示区域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引发洪涝灾害。项目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业生产类型地形土壤气候水源西北部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水热条件好河流流经,灌溉条件较好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水土流失,土层较薄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灌溉条件相对不足发展林业和果

9、业(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2.等值线图等温线【例2】2等温线(06全国卷91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46题。4.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5.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实战演练】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12题。1.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

10、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2.如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B.C.D.读某地气温、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据此回答34题。3.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油橄榄B.剑麻C.茶叶D.棉花4.影响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飓风B.春旱C.沙尘暴D.土壤盐渍化5.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一月均温()七月均温()68月降水量(mm)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全年降水(m

11、m)-8.924.347882780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综合练习题】6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4710全年气温()19.710.23.57.910.4降水(mm)326411858795(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的_半球,属于_气候。(2)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3)该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是_。(4)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原因是_。一月七月甲地气温()13.926.2降水()113.00.0乙地气温(mm)23.413.1降水(mm)7.0183.07读右表,回答: (1)甲地属于_气候类型; 乙地属于_气候类型。 (2)乙地一月受_控制,气候特点是_,七月受_影响,气候特点是_。 (3)甲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分布在_洋沿岸,该地属于_农业区。8读我国某地1月上旬的气象资料图,分析回答:(1)这段时间该地气压变化呈_趋势,气温呈_趋势。(2)从冷暖性质看,3日该地受_气团控制,从形成源地看,8日该地受_气团控制。(3)在_两天之间该地天气变化剧烈可能出现_天气,这是因为_天气系统过境的影响。(4)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_,气压_,天气转_。【答案】6(1)南 地中海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