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西洋画课件_第1页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件_第2页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件_第3页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件_第4页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漫画的来历,漫画一词是从日本引入中国的。,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编者代为注明是漫画,这,是中国最早被称之为漫画的美术作品。但实际上漫,画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现藏故宫博物院明代成皇,帝朱见深所作的一团和气图就是一例。到子,恺漫画的出现,称法才得统一,沿用至今。因此丰,子恺也被称为“,中国漫画之父,”。,中国漫画第一人,丰子恺,(,1898.11.9,1975.9.1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二十年代初开始创作漫画,,常作“古诗新画”并以儿童生活为,题

2、材。,?,多以,儿童,为画面的主人公,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中国画与西洋画,丰子恺,说明方法:,?,举例子、引用、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增强说服力,同类比较,异类比较,课文采用了,_,的结构,先概括介绍中国画重,_,,,西洋画重,_,倾向;,主体部分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从,_,,,_,,,_,,,_,,,_,五个方面,阐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最后得出了的结论:,_,总分总,神韵,形似,作比较,透视,解剖学,题材,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阅读,2-6,段,完成表格,不同

3、点,中国画,西洋画,线条,透视法,解剖学,背景,题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拉斐尔圣母子,线条:,?,中国画,盛用,线条,所以不像实物,不重,“形似”,而线条的使用又是“随意挥洒,,披露胸怀”,?,西洋画,不显著,使用线条描界线,就不让人,一望而知为画,更像实物,所以更加“形,似”,小结:,中国画盛用线条,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作用;,而西洋画的线条只有轮廓的作用,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阅读,2-6,段,完成表格,不同点,中国画,西洋画,线条,透视法,解剖学,背景,题材,盛用,不显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透视,?,中国画,不注重,透视,任意表现,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以意,为重,不是尽量客

4、观地再现人或事物,,所以说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极重视,透视,要借助透视法力求,肖似真物,做到同真物一样,达到“形似”,阅读,2-6,段,完成表格,不同点,中国画,西洋画,线条,盛用,不显著,透视法,解剖学,背景,题材,不注重,极重视,解剖学,?,中国画,不讲,解剖学,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姿态的特点。,西洋画,很重,解剖学,通过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与形状变态,做到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高度相似,阅读,2-6,段,完成表格,不同点,中国画,西洋画,线条,盛用,不显著,透视法,不注重,极重视,解剖学,背景,题材,不讲,很重,背景,?,中国画因为重神韵,贵传神,所以,不,重,背景,删除琐碎而

5、描写主题,留下,很多空白,给人想象玩索的余地,西洋画因为写实,贵形似,所以,很重视,背景,画面全部添涂,就如现实之中,阅读,2-6,段,完成表格,不同点,中国画,西洋画,线条,盛用,不显著,透视法,不注重,极重视,解剖学,不讲,很重,背景,题材,不重视,重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题材,?,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画以,人物,为主,自希腊时代一直,如此,有了独立的风景画后,人物画,仍是主流,阅读,2-6,段,完成表格,不同点,中国画,西洋画,线条,盛用,不显著,透视法,不注重,极重视,解剖学,不讲,很重,背景,不重视,重视,题材,自然为,人物为主

6、,拓展思考:,?,为什么中国画的题材以山水为主?,?,为什么西洋画以人物为主?,小结,?,中国画,人景浑然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洋画,凸显人物,背景只是陪衬,,体现“,人本位,”的思想,中国画中国画题材以山水为主的原因,?,山水画不张扬,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在生逢乱世或仕途失意时,正直清高的文,人画家们隐逸乡野,借山水画寄情,移情,,抒发自己的隐逸之情。山水诗画成为了一,种摆脱名利杂念,修身养性的好方式。,?,中国画是三大国粹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作业布置,?,丰子恺在文章开头讲“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其实除绘画、,音乐、文学之外,饮食、礼仪等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查找资料,举例说明你所认识的中西文化,的差异。,结束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