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感官》PPT课件.ppt_第1页
《生理学感官》PPT课件.ppt_第2页
《生理学感官》PPT课件.ppt_第3页
《生理学感官》PPT课件.ppt_第4页
《生理学感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内、外环境的变化(刺激),感受器( 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产生特定感觉,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1、感受器(receptor): 1)定义: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 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 2)结构形式: 神经末梢+被膜样结构:环形小体、肌梭 感受细胞+附属结构:视杆cell、视锥cell、 毛cell,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3)分类 感受器,分布部位 刺激性质,内感受器 外感受器,本体感受器 内脏感受器,远距离感受器 接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 伤害性感受器 光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2、 化学感受器,2.感觉器官: 感受器细胞 + 非神经性附属结构 特殊感觉器官:眼、耳、前庭、鼻、舌等,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1. 概念: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 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 的适宜刺激。 例如: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视网膜光感受细胞 一定频率的机械震动耳蜗毛细胞,2. 适宜刺激引起感觉的条件:刺激强度达到感觉阈值 3. 感觉阈值:强度阈值、时间阈值、面积阈值、 感觉辨别阈:对于同种性质的两个刺 激,刚能分辨的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概念:各种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 能量最后

3、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 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换能 作用,2. 机理:跨膜信号传导,刺 激,感受器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发生器电位 (generator potential),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AP,3. 发生器电位 / 感受器电位特点: 刺激强度依赖性 为过渡性慢电位 电紧张扩布 时间和空间总和 4. 感受器功能完成的标志 :AP的产生,刺 激,换能作用,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AP产生,各级脑中枢,产生主观感觉等。,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1、概念: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 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

4、息转移到了动作 电位的序列之中 2、编码过程:复杂、不明,1)外界刺激的性质,例如:光刺激眼视神经枕叶皮层产生光感,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取决于,冲动的特定传入通路(labeled line),电 刺 激,2) 外界刺激的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上AP频率高低 取决于 传输电信息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例如: 1)蛙肌梭对刺激强度的编码(图9-1): 刺激强度感受器电位的振幅 AP频率 2)触压刺激皮肤触、压觉感受器: 触压力量 传入纤维AP频率 兴奋的传入纤维的数目,牵拉刺激强度在动态期逐渐增加,静态期恒定,用河豚毒阻遏AP产生 单纯观察感受器电位,刺激强度, 感受器电位振幅,达峰,在静态期

5、内降到 一较低的稳定水平,自然情况下,同时记录到感受器P和传入AP,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1. 概念: 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 觉传入神经纤维上的AP频率将随着刺激作用时间的 延长而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2. 感受器分类: 1)快适应感受器 生理意义: 适于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感受 器及中枢再接受新的刺激。 例 如: 皮肤触觉感受器,2)慢适应感受器: 生理意义:有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状态(姿势、血 压等)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并及时 调节。 例 如: 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关节囊感受器 注 意: 适应并非疲劳,3. 适应现象的产

6、生机制:复杂 感受器的换能过程、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以及 感受器细胞与感觉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特性等,均 可影响感受器的适应。 例 如:环层小体的环层结构,浅感觉 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深感觉(本体感觉)位置觉 运动觉,躯体感觉:躯体通过皮肤及其附属的感受器接受不同的 刺激,产生各种类型的感觉,称躯体感觉。,第二节 躯体感觉,一、本体感觉,指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 结构,主要是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 运动方向的感觉。 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感受器, 如:肌梭、腱器官,二、触-压觉,三、温度觉,四、痛觉,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 常伴有情绪

7、活动和防卫反应。,1、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特征(游离神经末梢) 特征:没有一定的适宜刺激;慢适应感受器。 分类:机械伤害性感受器(高阈值机械感受器) A、C两类传入纤维,强机械刺激 机械温度伤害性感受器 A传入纤维,机械及40-510C温度刺激 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 机械、热、化学等刺激,快痛:A类纤维大脑皮质 感觉敏锐,定位明确,发生快、消失快,不伴有情绪反应 慢痛:C类纤维大脑皮质 定位不明确,发生慢、消退慢,伴有情绪反应 2、致痛物质,K+、H+、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 P物质等。,第三节 眼的视觉功能,2、人眼基本结构 折光系统(附属结构) 折光成像作用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

8、体视网膜前表面 视网膜(含感光细胞) 感光换能作用,适宜刺激,波长为380760nm 的电磁波,眼,视神经,枕叶皮层,1、视觉的产生,概述:,视网膜,中央凹,视神经,巩膜,悬韧带,虹膜,晶状体,光线,角膜,房水,睫状肌,虹膜,玻璃体,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物体折光系统折光成像于视网膜感光细胞(+),1. 正常人眼折光系统的后主焦点的位置正好是其视网 膜所在的位置;,2. 来至6m以外物体的各发光点的光线近于平行,都可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倒立的图像;,3. 如果来自物体的光线过弱或被散射、吸收,以及物 体过小或离眼的距离过远,则不能被感知。, 眼的调节(视近物调

9、节):即折光能力的改变 1.晶状体的调节,1)调节过程:通过反射进行 视物模糊 视区皮层(+) 中脑正中核 动眼N缩瞳核 睫状N节 睫状肌(环行肌) 收缩 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突起(前突后突) 物体距眼睛越近,晶状体变凸的程度越大。,皮层-中脑束,2)生理意义: 晶状体前突使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增加,折 光能力增大,使物像前移,近物可成像于视网膜上。,副交感 节前N,睫状短 神经, 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自学),远点:眼不做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的距离 近点:眼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或限度。,晶状体的最大调节 能力可用近点表示,近 点愈近,表明晶状体弹 性愈好。 弹性下降 老视 10岁

10、8.3cm 20岁 11.8cm 60岁 200cm,2. 瞳孔的调节 瞳孔:直径变动于1.5 8.0mm之间,可调节入眼光亮。 1)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 概 念: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生理意义: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并减少折光系统 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球面像差: 折光系统折光面各处曲率半径不同所致 色像差: 不同颜色光线因波长不同,经折光系统 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有所差异,强光照射视网膜,产生冲动 中脑顶盖前区 双侧动眼N缩瞳核 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反射过程:,视N,2)瞳孔对光反射: 概念: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弱光下瞳 孔散大, 强光下瞳孔缩小。,

11、生理意义:调节进入眼内的光亮。 弱光下瞳孔扩大可增加入眼光亮以产生清晰视觉; 强光下瞳孔缩小使视网膜不致因光亮过强而受到 损害。,动眼N副,交感N纤维,特点:效应的双侧性 互感性对光反射:光照一只眼时,两眼同时缩小 临床意义: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麻醉 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3. 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 概念:双眼视近物时发生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 会聚的现象 生理意义:视近物时物体仍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 对称点上,避免复视,产生清晰视觉。,(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正 视 眼:无需调节就可使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上; 只要物距不小于近点,经过调节也能在视网 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正视眼

12、。 非正视眼: 近视、远视和散光眼 老 视: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减弱,看 近物时调节能力减弱。,1. 近视 (myopia):,近 点:小于正视眼 矫 正:戴凹透镜纠正,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产生机制,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2. 远 视(hyperopia): 眼球前后径过短 (轴性远视) 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 近 点:比正视眼大 矫 正:戴凸透镜纠正 3. 散光(astigmatism): 角膜表面曲率半径不等 晶状体表面曲率异常 特 点: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 矫 正:规则散光可用柱面镜矫正 (五)房水和眼压 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造成眼压增高。,产生机制,产生机制,

13、视网膜(retina)结构特点 透明的神经组织膜, 厚0.10.5mm 组织学10层, 4层细胞 色素上皮层: 营养、保护感光细胞, 避光 感光细胞层: 感光换能 视杆(rod)和视锥(cone)细胞 双极细胞层:传导发生器电位 神经节细胞层: 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横向联系: 水平和无长突细胞,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纵向联系,生理盲点,鼻侧 视网膜,颞侧 视网膜,中央凹,黄斑,感光细胞的不均匀分布,感光细胞的形态 由外向内依次为: 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 外段:视色素集中的部位 在感光换能中起重 要作用 视杆cell外段呈圆柱状 视锥cell外段呈圆锥状,视杆细胞的超微结构,外段:光-电转换的

14、关键部位,含膜盘 膜盘: 圆盘状膜性结构,膜上镶嵌蛋白质(视紫红质),视杆外段 比视锥外段 更长,所含 的视色素较 多。,2、细胞间的联系: 色素上皮层 感光细胞 终足 水平细胞 双极细胞 无长突细胞 神经节细胞,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视网膜中不 仅存在化学性突 触,还存在大量 的电突触。 会聚现象 单线联系,视锥系统 视杆系统 (昼光觉、明视觉) (晚光觉、暗视觉) 组成细胞 视锥细胞、双极细胞 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和神经节细胞 和神经节细胞 分布范围 视网膜中心部 视网膜周边部 细胞间联系 低会聚或单线联系 高度会聚 感光色素 三种(红、绿、蓝) 一种(视紫红质) 功 能 光敏感度较差 光

15、敏感度较高 司昼光觉(强光) 司晚光觉(弱光) 分辨能力高 分辨能力低,精确性差 有色觉 无色觉,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1) 感光色素:视紫红质 化学组成:一种结合蛋白质 1分子视蛋白:跨膜(视盘膜)蛋白 1分子视黄醛:生色基团,来源于维生素A 呈11-顺型,2)光化学反应:,反应可逆,平衡点取决 于光照的强度 亮处:分解合成 暗处:合成分解,VitA可被用于视紫红质的合成和补充 (长期摄入VitA不足可引起夜盲症) 过多的视黄醇也可逆转成为VitA光敏色素的量,(全反维生素A),醛还原酶,醛脱氢酶,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1)未经照

16、射: RP为-30 -40 mV 机理: 外段膜持续Na+内流(暗电流) 内段膜 Na+泵持续泵出Na+ 维持膜内外 Na+平衡。 2)光 照 射: 产生感受器电位,表现为一种超极化 型的慢电位 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感受器电位),外段,内段, 机 制: 光量子+视紫红质 视黄醛由11顺型变为全反型 产生变视紫红质 激活转导蛋白 Gt 激活cGMP磷酸二酯酶 外段胞浆中cGMP大 量分解 结合于外段膜上的cGMP分解 膜上 cGMP减少 膜中Na+通道关闭,暗电流 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暗电流的产生机制:除Na+电流外, 还与Ca2+外流有关(由Na+- Ca2+交换完成),1,50

17、0,500,5002000个/s,二,转导蛋白,内,转导蛋白, 感光细胞钠通道的特点: a. 为化学门控式,其通透性完全由cGMP调节; 膜上有cGMP存在,则Na+通道开放 b.该通道亦允许钙离子通过,后者通过一负反馈 环路来调节cGMP的合成。 Ca2+鸟苷酸环化酶活性 cGMP 整个视杆细胞都没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感受器电位 终足(相当于轴突末梢), 影响终足处的递质释放 双极细胞 节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电紧张扩布,(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1、视锥细胞外段结构及换能机制 1) 视锥细胞有三种,外段均具有盘状结构,各含一种 不同的感光色素,感光色素所含11-顺视黄醛相同, 但视蛋白

18、的分子结构稍有不同,因此各自的最敏感 光线的波长不同(分别感受红、绿、蓝光)。 2)视锥细胞外段的换能机制与视杆细胞类似,2、色觉与三原色学说 1)三原色学说 内容 a. 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含有 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 b. 当某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以一定的 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 该信息传至中枢就可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 例如: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的比例 4:1:0 红色感觉 2:8:1 绿色感觉,实验证据: a. 发现三类光谱吸收 特性不同的视锥cell,峰 值分别在564nm、534nm 和420nm处,正相当于红、

19、绿、蓝三色光的波长; b. 不同单色光照射引 起的超极化感受器电位的 幅度在不同视锥细胞是不 同的,峰值出现的情况符 合三原色学说。,一种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色盲:,色弱:,对某种颜色的识别能力较正常人差的色觉异常。,3、色盲与色弱, 视敏度(visual acuity) 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又称视力。正常值 (1.01.5)。 视角(visual angel) : 指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夹角。 能分辨的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标准对数视力表(缪天荣) 视力表 Snellen视力表 IgIMAR视力表,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暗适应(dark

20、 adaptation)和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1.暗适应: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室,最初看不清楚任何 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 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这种现象称为 暗适应。 机制:感光色素在暗处时再合成增加 第一阶段:视锥细胞色素合成量增加 第二阶段:视紫红质合成增强 (主要阶段),5-8分钟内,阈值明显下降,25-30分钟,阈值达最低点,2. 明适应:从暗处来到光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 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才能恢 复视觉,这种现象称为明适应。 机制: 在暗处蓄积的大量的合成状态视紫红质在 进入亮处时先迅速分解,产生耀眼光亮; ( 视紫红质分解量较多

21、后,视锥色素才能在亮光 处感光), 视野(visual field) 定 义: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不动所能看到的范围 特 点:视野大小与目标物颜色及面部解剖位置有关 白色 黄蓝色 红色 绿色 颞侧较大,鼻侧较小 临床意义:辅助诊断视神经、视觉传导通路和视网膜 病变。,(四)视后像和融合现象 1、视后像: 注视一个光源或较亮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 这时可以感觉到一个光斑,其形状和大小均与该光 源或物体相似,这种主观的视觉后效应称为视后像。 视觉后效应持续的时间随光照的强度有关。 2. 融合: 用重复的闪光刺激人眼,当闪光的频率增加到 一定程度,重复的闪光刺激可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 临界融合频率(

22、CFF): 能引起闪光融合的最低频率。, 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双眼视觉:人和高等哺乳动物的双眼都在面部前方, 视物时两眼视野有很大一部分重叠,称 为双眼视觉。 2.两眼视物而只产生一个视觉形象的前提条件: 由物体同一部分来的光线应成像在两侧视网膜 的相称点上。 3.双眼视觉的生理意义: 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陷,扩大视野;有助于 形成视觉的立体感。,思考题: 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简述眼视近物的调节。 3、比较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4、为什么缺乏维生素A会发生夜盲症? 5、试述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6、什么是三原色学说?,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 外耳 耳 中耳 内耳的耳

23、蜗:感音换能作用(柯蒂器,毛细胞) 听觉产生过程: 声波外耳道中耳鼓膜、听骨链耳蜗淋巴液 和基底膜振动毛cell产生感受器电位听神经AP 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一. 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适宜刺激: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频率范围 :2020000Hz(最敏感:10003000Hz) 强度范围 :0.00021000dyn/cm2,传音作用,1. 听阈(hearing threshold) : 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不同频率声波 听阈曲线) 2. 最大可听阈: 当声音强度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在引起听觉 的同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痛觉,这时的声音强度即 最大可听阈。 (不同频率声波 最大可听阈曲线

24、) 3. 听域 在听域图中,听阈曲线和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 所包含的面积为听域。,二.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外耳的功能 外耳 耳 廓:采音、判断声源方向 外耳道:声波传导通路,起到共鸣腔作用 最佳共振频率:3800Hz 声音由外耳道传到鼓膜时,强度可增强约10分贝 中耳的功能 构 成:鼓膜、听骨链、鼓室、 咽鼓管 中耳 中耳小肌等 功能:将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 淋巴液,耳蜗,1. 鼓膜:5090mm2,0.1mm 频率响应较好、失真度较小 将声波振动传递到锤骨柄 2. 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形成固定角度的杠杆 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好。 中耳(鼓膜和听骨链)的增压作用: 声波由

25、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 的压强增大,而振幅减小。 原因:1)鼓膜面积和卵圆窗膜面积的差异: S鼓: S卵 =59.4 : 3.2= 18.6 : 1 如果传递的总压力不变时,P卵: P鼓=18.6 : 1 即:作用于卵圆窗膜上的压强为鼓膜的18.6倍,2)听骨链中杠杆长臂和短臂的长度差异: L长: L短=1.3 : 1 短臂一侧的压力将增大为原来的1.3倍 总增压效应:18.61.3=24.2倍 3. 中耳小肌 : 鼓膜张肌,镫骨肌 在声强过大时对感音装置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因有一定潜伏期,故对突发性爆炸声保护作用不大。 4. 咽鼓管: 调节鼓室内的压力, 使之与外界大气保持平衡,

26、对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重要意义。,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air conduction): 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 主要途径 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鼓室内空气振动 圆窗耳蜗(听骨链运动障碍时) 2. 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声波颅骨的振动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 内淋巴振动 正常时其敏感性较气传导低。,3. 耳聋与声波传导途径 传音性耳聋:传音装置受损,表现为气传导受损, 骨传导正常或相对增强 感音性耳聋:耳蜗受损,表现为气传导和骨传导 均受损 三. 内耳(耳蜗)的功能 前庭器官:平衡感觉器官 内耳(迷路) 耳蜗:将机械振动转变为感受器电位 感

27、音换能作用, 耳蜗的结构要点 由一条骨质的管道围绕一锥形骨盘旋转 2 2 周而成。,1,2,3,4,耳蜗,两个分界膜 : 前庭膜和基底膜 将管道分为三个腔 前庭阶:与卵圆窗膜相接, 内充外淋巴 鼓 阶: 与圆窗膜相接, 内充外淋巴 蜗 管:盲管,内充内淋巴, 浸浴着螺旋器 二者外淋巴在耳蜗顶部相交通 螺旋器(柯蒂器) :内、外毛cell 支持cell等 盖 膜:内侧连耳蜗轴 外侧游离于内淋巴 听神经末梢:位于毛细胞底部,盖膜,耳 蜗 轴,外毛 细胞,内毛细胞,网状板,基底膜,听神经,螺旋神经节, 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1、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1)声波传导的过程: 声波 鼓膜 听骨链 内移 下

28、移 外移 上移 外移 内移 圆窗膜起着缓冲耳蜗内压力变化的作用,是 耳蜗内结构发生振动的必要条件,卵圆窗膜,前庭膜和基底膜,鼓阶的外淋巴 压迫圆窗膜,形成振动,卵圆窗,圆窗,镫 骨,蜗孔,前庭阶,基底膜,鼓阶,、了,2)行波(travelling wave)理论 声波在基底膜上以行波形式 从底部向顶部方向进行传播; 不同频率声波引起的行波传 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 不同: 声波振动频率越高,行波 传播愈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 愈靠近卵圆窗附近; 声波振动频率越低,行波 传播愈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 愈靠近基底膜顶部。,耳蜗能区分不同声音频率的基础: 不同频率的声音均有其特定的行波传播范围

29、和 最大振幅区,使相关区域的毛细胞和听神经纤维受 到最大刺激。(声音频率的编码) 耳蜗底部受损主要影响高频听力 耳蜗顶部受损主要影响低频听力 2、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 行 波 基底膜振动基底膜和盖膜交错移行运动 听毛弯曲 机械门控性通道开放产生 生物电变化。,剪切力,基底膜和盖膜 振动时, 毛细胞 纤毛受力情况 上: 静息时 下: 基底膜上抬时,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1. 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 ): 1)概念: 耳蜗未受刺激时, 以鼓阶外淋巴为参考 零电极,可测出蜗管 内淋巴中电位为+80mV 左右,此称为耳蜗内 电位。又称内淋巴电 位(endolympha

30、tial potential)。 毛细胞顶端膜内外电位差约为160mv 毛细胞周围膜内外电位差约为80mv,内淋巴电位,+80mV,外淋巴电位,0mV,毛细胞RP:-70 -80mV,2)内淋巴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血管纹边缘细胞膜钠泵活动与Na+-Cl-K+转 运体的共同作用: 将血浆中的K+转入内淋巴 同时将内淋巴中的Na+摄回血浆 缺O2 、哇巴因、依他尼酸、呋塞米等内淋巴中正电位 不能维持。 3)耳蜗内电位对基底膜的机械位移敏感 基底膜向鼓阶方向位移:升高1015mV 基底膜向前庭阶方向位移:降低10 mV,2. 耳蜗微音器电位 (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

31、ial,CM) 1)概念: 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 结构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 致的电变化。 该电位是为多个毛细胞在接受声音刺激时 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 是英国E.D.Adrian证明的,2)特 点: a. 频率和幅度与 声波振动完全 一致 b. 无阈值、无潜 伏期和不应期 c. 不易疲劳,没 有适应现象 d. 在低频范围内 其振幅随声压 的增大而增大,纤毛的位移(nm),感 受 器 电 位,(mV),CM电位变化的方向与纤毛受力方向有关,3. 总和电位 高频率、高强度的短纯音刺激期间,在蜗管或鼓阶 内记录到的一种直流性质的电位变化。 毛细胞感受器电位+听神经末梢兴奋性感受器电位 极性和幅度与刺激频率、刺激强度有关。 有正SP、负SP两种成分。,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1.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所有听神经AP的总和 声音的强度 振幅取决于 兴奋的纤维数目 放电的同步化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