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能力的构建_第1页
学生阅读能力的构建_第2页
学生阅读能力的构建_第3页
学生阅读能力的构建_第4页
学生阅读能力的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阅读能力的构建扎兰屯教师进修学校 田东艺 第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的太少。 2、面对一篇新的文章不会读。 3、过分关注内容的理解,忽视对作品形式的学习。 4、对学生阅读指导缺少年段特点。 5、对阅读能力培养不到位。 6、教学环节的设计随意性强(指阅读方面)。 7、不良阅读习惯: (1)、逐字阅读。 (2)、纠缠生字。 (3)、不当返读(回视)。 (4)、忽略标题。 第二部分、关于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 引用、反复、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顶真、对比等。 3、表现形式:写景抒情、直

2、抒胸臆、叙事抒情、托物言志、衬托、比较、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乐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等。 第三部分、阅读核心能力的构成(重点) 阅读核心的构成: 整体感知 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 读好、读透一篇文章所 形成解释 应具备的能力 感悟鉴赏 一、整体感知: 指阅读者能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对文本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形成整体的感受,能准确、完整 、简洁地概括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或者写作的目的等。 感知单

3、位(语言单位):字、词、句、段、篇、章。 例如:我们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时,会想到什么? “中南海”,是中国政府的权力机关。 如:我们看到“中国航天伟大成就”几个字的文 学报告时,往往会把焦点注视在何处?“导弹”、 “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等关键词 春 作者:朱自清 1、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那几幅春的图景?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3、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欣喜之情。 春天未到,热切地(盼望);春天降临,细致地绘春;最后,深情地(颂春) 也就是盼春 绘春 颂春 线索:盼春、绘春、赞春二、筛

4、选信息 指阅读者能够关注文本的具体内容,能够根据要求从文中找出明确陈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筛选信息的方法: 1、明确要求:在筛选信息中,明确要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筛选信息,就是领会阅读的要求,按要求思考并解答问题。 2、扫视目标:目标语句是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警语句。 3、撰写答案: 根据题目要求,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该信息所在的文段,并确定范围或方位之后,就是确认筛选内容。 方法:( 1)、是摘录法 ( 2)、是浓缩法 (3)、是拼接法 摘录法: 选摘原文原句用来作为答案。像提问“这”指代什么一类的考题,我们就可以用摘录法,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5、摘录。 浓缩法: 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压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拼接法: 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合乎答案要求的句子,有机的拼接融和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春 作者:朱自清 1、请找出文中侧面表现春花开得繁盛的特点的句子。 2、文章哪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充满生机特点的赞美之情?注:筛选信息,是根据要求对文章局部段落信息的提取。(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

6、前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电子护照 为了确保国土安全,将恐怖分子拒之国门之外,科学家们将先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用来制作护照等身份证件。这种新型电子护照的问世,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生物特征来鉴别身份的一种特殊技术。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的指纹终生不变,它的“随身携带”不仅可确保其采集的便捷性,而且这种“认人不认物”的特征更能确保其鉴别的可靠性;目前无论是计算机联机还是嵌入式指纹处理系统,其速度、精度、识别度都已达到理想水平。与指纹识别相比,虹膜识别则有其独到

7、的一面,它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等非物理接触方式采集数据信息的,不存在指纹易磨损不易提取数据等缺陷,因此虹膜识别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脸面识别也是一种不错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表明,只要在人脸大约80个主要特征部位中用摄像机拍摄其中1420个显眼部位,就能得到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它比指纹、虹膜更容易采集,甚至无须征得本人同意便可以远距离获取。 专家指出,电子护照是一种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证件,它在现有的纸质护照中内置特制电子芯片,在芯片里不但存储有姓名、生日等基本信息,还存储有诸如指纹、虹膜、脸部图像等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它可以借助专门设备对护照持有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身份鉴别

8、。电子护照不仅可以将伪造护照的可能降到最低,防止恐怖分子蒙混过关,而且还可以加快通关速度。 自从2003年12月11日世界上第一本电子护照亮相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宣布将使用电子护照,以实现护照跨国互联互通验证。我国也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推行电子护照技术。1、为什么说电子护照是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 2、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几种?请简要概括。答案1、因为存储在护照电子芯片中的这些生物特征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答案2、(1)指纹识别技术(2)虹膜识别技术(3)脸面识别技术。请说明使用了什么方法?A、拼接发 B、摘录法 三、概

9、括要点 指阅读者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整合信息或通过简单的推论找出文章中隐含的信息,并提炼出要点。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段意综合法 2、摘句归纳法 3、文题扩展法 1、段意综合法: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写什么; (2)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每个词的意思; (3)会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4)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意事项:(1)正确分段并归纳段意;(2)综合组织各段的意思,不等于各段意思的简单相加,要适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使相加的句子通顺。删去重复或次要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找段内主句的方法(即六条规律)

10、: (1)总分关系的,一般总的句子是主句。先概括后具体写的,一般用概括的一句做段意。 (2)有过渡的句子,一般也是段意。承上句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3)因果关系的,一般“果”是段意。 (4)段落的中心句,一般也是段意。 (5)一些事情的起因、结果,一般抓住结果归纳段意。 (6)问答形式的段落,可抓住问题的答案归纳段意。 偏正关系的一般根据正的内容归纳段意。 转折关系的,抓住转折部分的内容。 递进关系的,抓住递进部分的内容。 2、摘句归纳法: 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得准,需要反复比较分析,分清内容主次,准确的抓住主要内容,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文章的主要内

11、容就容易归纳了。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就有两个重点,一句在文章的前面:“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另一句在文章的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综合后,归纳为: “小兴安岭不仅一年四季都美丽诱人,而且是一座巨大宝库。” 3、文题扩展法: 有许多文章的题目就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这就可以根据课题扩展,使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明了。课文的内容就自然为而然的概括出来了。 其步骤: (1)通读全文; (2)以题目为中心,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内容; (3)将相关的内容用简练地语言概括出来; (4)将概括的意思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段意了。 注

12、意事项: (1)文题扩展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文章。例如,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题目本身往往就是主要内容的核心部分,我们抓题目的补充说明,就是文章的大意了。(2)在文中寻找相关的补充内容时,要紧扣题目。以人名命名的文章,主要寻找“做了什么事”;以物命名的文章,主要看“怎么样”;以地点或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主要找“发生了什么事”。 例如:飞夺泸定桥,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谁飞夺?”,“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怎么样飞夺?”,“结果怎么样?” 然后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就是: 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与敌人

13、抢时间,胜利地夺下了天险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 4、串联要素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了。 本方法注意事项: (1)不需要把时间段起因、经过、结局写得很详细,只需平实地、简练地说出是“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即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连接起来,再加上一些结构性词语,最后读一读是否通顺。 例如: 草地夜行,我们分析这篇文章的继续要素,具体是:时间(夜),地点(草地),人物(老红军战

14、士和小红军战士),事件(老红军帮助小红军走出草地),结果(老红军陷进泥潭牺牲了)。 抓住这些记叙要素,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概括为: 文章记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一天夜里,一位老红军为帮助一小红军赶上队伍而陷进泥潭,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春 朱自清 1、作者笔下的春花图有何特点? 2、作者描写的春风有哪些特点?(概括要点:根据要求对文章局部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完成由“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 答案: 春花图:多、艳、甜 春风图:柔和、香甜、悦耳四、形成解释 指阅读者能够利用文本信息对文中的关键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感情和观点等进行充分、合理的解释。 形成解释题目归纳(即解释的范

15、围): 1、解释文本的具体内容 2、解释表达方式的作用(也包括表达技巧) 3、解释句子结构的作用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想着无限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B、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性,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16、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意境。 C、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地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称,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阅读: 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有很窄小,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问:文段中写的“他的心很广阔

17、”,后面却又说“他的心有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等于“大山”加“绿色” (看山老爹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 “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等于“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与其他的杂念” (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 不矛盾。 本文主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看山老爹对山林的热爱。 五、感悟鉴赏(合理使用文本信息作出评价) 指阅读者对文本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能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够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等。 (1)“读到自己”。所谓“读到自己”,就是在读文章时就会想到自己相似的思想、熟悉的

18、生活,让自己和文章的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把自己读进文章中去。 (2)“读出问题”。就是自己对文章的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把它勾画出来,自己不同意的观点做上一定的记号,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有质疑精神,与文章作者进行对话,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案例:春朱自清 1、作者在文章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

19、吗? 感悟。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一句写的很有情趣,请你做简要赏析。 鉴赏 感悟鉴赏: 感悟:阅读文本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文中获得感悟; 鉴赏:对文本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塑造人物形象能做出浅层次的赏读。(对文本的内容或者形式进行评价) 阅读核心能力的构成 整体感知:文章初步的整体把握 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 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 形成解释感悟鉴赏 深入阅读文本基础上的思维延伸拓展 阅读的流程: 整体感知 局部精析 思维延展 整体阅读的思路和方法:总之,从整体阅读的角度着眼,阅读文章必须按照“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进行。 这一过程,具体到某一篇文章阅读,表现为“写什么怎样写

20、为什么写写的怎么样怎样学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刻;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