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一、名词解释1、菌落:单个微生物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2、噬菌体:指侵染细菌、放线菌以及真菌的病毒。包括温和、烈性两种,单一核酸分子(DNA或RNA)称为基因带或染色体。3、中断杂交技术: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4、重组作图:指根据基因之间重组率进行基因定位的作图方法。5、性导:F-细菌通过获得F因子而改变遗传性状的过程。6、F因子(F质粒 ):当F因子从主染色体切除出来时,如果不是以原来的位置切除,而是将供体菌(Hfr)的主染色体上的个别基因切除,成为F因子的一部分,这种质粒称F因子。7
2、、F菌株:含有F因子的菌株。8、双重感染(混合感染、复感染):是指用两种噬菌体同时感染某一菌株。9、溶源性细菌:细菌体内已含有噬菌体,但噬菌体并不裂解细菌的菌株,又称溶源菌。这种现象称为溶源性。10、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所携带的无感染能力的噬菌体。有2种存在方式:一种是游离状态,一种是整合状态。11、合子诱导:带有原噬菌体的Hfr菌株与敏感性的F-菌株杂交后,由于噬菌体在受体菌中随即复制,诱导受体菌裂解,这种现象称合子诱导。12、转导:以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一个细菌(供体)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细菌(受体),中进行基因重组的过程叫转导。13、共转导(并发转导):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往往可以一起被转导
3、,这种结合转导现象叫共转导。14、流产转导:转导D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不与受体基因组交换,也不进行DNA复制,稳定独立存在与细胞中。使后代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具有转导DNA,其他细胞不含转导DNA ,后代细胞发生分离。15、附加体: 质粒可以独立存在与细胞质中,也可以整合到主染色体上,成为染色体的一部分,这样的质粒特成为附加体16、转导噬菌体:携带了供体DNA(遗传物质)、并且能把它转移到受体中的噬菌体。二、填空1、一个噬菌斑通常含有(107108)个噬菌体。一个噬菌斑是由(1)个噬菌体引起的,所以,一个噬菌斑中的噬菌体在遗传上是均一的,相当于一个(克隆)。2、(温和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并不使
4、细菌很快裂解,而是存活或潜伏较长的时期。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使细菌裂解。如有(紫外线照射或温度)刺激,就可使原来(温和性噬菌体)改变成(烈性噬菌体),使细菌裂解。3、F因子的结构是由(原点 )(可育基因(性伞毛基因群)(复制区DNA复制酶基因)(重组区 (插入序列;插入区)组成。4、Hfr细菌又称(高频重组菌株),其细菌含有(F)因子,并且(F)因子通过交换整合到(主染色体)上,在细菌杂交中相当于(雄)性。三、选择填空 1、下列(A)因子属于附加体。A F因子B col因子C R因子 D 分解因子2、F+与F-杂交,F因子通过(B)进入F-。A 接触 B 接合管 C 性伞毛 D 复制3、F
5、+与F-杂交,F因子通过(C)复制方式进行复制。A 半保留复制 B 型复制 C 滚环式复制 D 型复制4、hr+即能感染B和B/2菌株产生(D)的噬菌斑。A 半透明,大 B 透明,大 C 半透明,小 D 透明,小5、F因子与细菌主染色体交换整合时,F因子IS与主染色体的IS配对,由于主染色体的IS有(D ),使主染色体具有了极性。A 1个 B 2个 C 5个 D 多个三、问答题1、 局限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异同点?答:相同点:(1)都是以噬菌体为媒介,把共体DNA片段转移到受体中(2)都可使受体发生遗传性状的改变不同点:局限性转导只能转移部分共体DNA片段普遍性转导能转移所有共体DNA片段进入
6、受体。2、质粒的性质有哪些?(1)复制作用:质粒为分子量较小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复制时DNA必须附着于细胞膜上的唯一接触点。(2)与染色体的结合作用:质粒可以独立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以整合到主染色体上,成为染色体的一部分,这样的质粒特称为附加体。(3)质粒的不配合性:通常含有相同基因的质粒(具有相当同源性的两个质粒)不能稳定地存在于一个细菌中。(4)消失作用:质粒在寄主细胞内,有时会自行消失。这种现象有时还受环境影响。吖黄素处理可使F+变成F-(5)质粒可以在同种个体间移动(F因子),也可以在种间转移(R因子)(6)每个质粒的结构中都含有与自主复制有关的区域。可转移的质粒具有与
7、转移有关的基因。3、说明Hfr与F、Hfr与F+之间的关系? (1)H fr与F可以相互转化,当Hfr中的F因子,非原位脱离染色体就变成 F,F中的F因子整合到主染色体中,就使F菌株变成Hfr菌株。(2)Hfr与F+可以相互转化,Hfr菌株中F因子原位脱离主染色体后变成F+, F+菌株中F因子整合到主染色体中就形成Hfr。(用图示也可以如下)1、用T4噬菌体的2个毒株感染大肠杆菌,其中一个毒株为小菌落(m),速溶性(r),混浊噬菌斑(tu),另一毒株的这3个标记基因都是野生型.将感染后的裂解产物涂布到细菌平板上并进行分类.在10342个噬菌斑中,各类基因型及其数目如下: m r tu 3467
8、 m + + 520 + + + 3729 + r tu 474 m r + 853 + r + 172 m + tu 162 + + tu 965(1)确定m和r以及r和tu之间的连锁距离.(2)这3个基因的连锁顺序如何?(3)计算并发系数,这个数字说明了说明?解:(1)答: m和r之间重组值Rf=重组噬菌斑/ 总噬菌斑数=(162+520+474+172)/ 10342*100%=12.8% m和r之间的连锁距离12.8厘摩(cM)r和tu之间的重组值Rf=(853+162+172+965)/ 10342*100%=20.8%r和tu之间的连锁距离20.8厘摩(cM)(2)双交换值=(16
9、2+172)/10342*100%=3.22%m和tu之间的连锁距离为:(853+520+474+965)/ 10342*100%=27.2+2双交换值=27.2+23.22%=33.64厘摩(cM)所以3个基因的连锁顺序为 12.8 20.8 m r tu(3) 并发系数 C=3.22%/(12.8%20.8% )=1.2I=1-1.21= -0.21, I0, 说明基因之间发生负干扰.2、有4个大肠杆菌的Hfr菌株按一下顺序转移其标记基因: 菌株 基因转移顺序1 M Z X W C2 L A N C W3 A L B R U4 Z M U R B上述所以有Hfr菌株都衍生于同一F+菌株。这些基因在原始F+菌株的环状染色体上排列顺序如何?答:顺序如下: 3、在以P1噬菌体进行普遍性转导系统中,供体菌株的基因型为pur+,nad+,pdx-,受体为pur-,nad-,pdx+.转导后,首先选择供体等位基因pur+,然后针对其他等位基因对其中50个pur+转导子进行筛选,其结果如下:问(1).pur和nad基因的并发转导频率是多少? (2)pur和pdx的并发转导频率是多少? (3)在其他2个座位中哪一个距pur最近? 基因型 菌落数 nad+ pdx+ 3 nad+ pdx- 10 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健身行业私教课程训练伤害免责合同
- 场房屋租赁合同
- 五人合伙合同协议书
- 建筑工程防水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钢筋采购合同
- 保险契约居间合同书
- 购物网站交易保障合同
- 临建板房搭设施工合同
- 技术辅导合同协议书模板
- 提送车协议合同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论文模板及说明
- GB/T 37864-2019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求
- 最难理解的V型滤池!90秒全面掌握构造和工作原理
-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 新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程 2(全新修订版)答案及听力原文
-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 设备检修登记表
- 高等数学上册ppt课件完整版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
- 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